一种肢体协调用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3975发布日期:2023-02-04 03:0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体协调用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附属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肢体协调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们的运动平衡感都来自于平时的运动积累养成的,但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运动都是某些固定的动作,受到训练的只是身体局部,这种日常运动训练十分有限,并不能达到更高要求标准,如对儿童身体各部分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活度、肢体可控性以及运动的均衡发展,或者针对脑瘫患儿或者由于外伤引起的身体损伤的身体康复训练,则必须依靠一些训练器械来进行有对性的训练和康复治疗。
3.经检索,公开号为cn108186286a的一种用于神经科肢体协调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方一端的座椅、位于底座的两侧的驱动装置以及位于底座上方另一端的腿部训练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左驱动件和右驱动件,腿部训练装置包括左训练件和右训练件;左驱动件用于驱动右训练件,右驱动件用于驱动左训练件。该发明采用左手驱动锻炼右腿,右手驱动锻炼左腿的方式,符合人体神经系统组织,有利于病人上下肢的协调训练;训练针对性较强,具有较高的恢复效果。
4.然而,该用于神经科肢体协调的康复训练装置,只能通过左手(右手)驱动左驱动件(右驱动件)进行手臂的弯曲训练,从而带动右腿(左腿)进行弯曲训练,其康复训练的动作形式较为单一,对病人肢体协调的恢复效果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协调用康复训练装置,通过双手拉动对应的把手,通过第一连接绳带动对应的脚踏板组件沿着滑动槽道滑动,实现左(右)臂的弯曲训练带动左(右)腿的弯曲训练;通过转动换向组件,使得两把手位置互换,实现右(左)臂的弯曲训练带动左(右)腿的弯曲训练;通过转动换向组件,实现双臂的交叉训练;通过转动滑杆,实现手腕的康复训练;通过脚踩脚踏板,实现对脚踝的康复训练。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发明为一种肢体协调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底座板;两所述底座板表面靠近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座板滑动配合有滑板;所述固定板表面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一c形穿线管;所述支撑板侧面对称贯穿设置有l形穿线管;所述固定板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c形穿线管;介于两所述第二c形穿线管之间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固定板表面的l形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盘;
8.所述固定盘周侧面转动配合有换向组件;所述第二c形穿线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座;所述第一球座球铰接配合有第一球头;所述滑板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依次穿设第二c形穿线管、第一球座、第一球头,且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换向组件滑动配合;
9.所述固定板表面位于两第一c形穿线管之间对称滑动配合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依次穿设第一c形穿线管、l形穿线管,且该端部固定连接有脚踏板组件;所述脚踏板组件固定安装在滑板表面。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板表面开有滑动槽道;所述滑动槽道内壁对称开有限位槽道;所述滑板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与限位槽道滑动配合;所述滑板与滑动槽道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介于所述第一c形穿线管与l形穿线管之间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底面的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滑动配合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与滑动套筒内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且该端部固定连接有挤压辊;所述第一连接绳穿设与挤压辊正下方。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盘周侧面开有环形槽道;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同圆心设置的转动环与固定环;所述转动环与固定环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转动环与环形槽道转动配合。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侧面贯穿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座;所述第二球座球铰接配合有第二球头;所述第二连接绳依次穿设第二球头、第二球座以及连接管;所述滑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杆与连接管滑动配合。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所述底座板之间设置有座椅;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板侧面开有与固定环相适配的弧形夹面;所述弧形夹面与固定环周侧面均开有防滑纹;介于两所述第一c形穿线管之间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固定板表面的限位框;所述挤压板与限位框滑动配合,且限位框内侧面与挤压板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板组件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固定盒开口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固定盒内壁之间靠近连接板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配合有脚踏板;所述固定盒侧面贯穿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第一连接绳穿设固定管,且其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盒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l形板底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限位杆滑动配合;所述齿条与固定盒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所述第四复位弹簧套设在限位杆周侧面;所述脚踏板底面固定连接有与转轴同圆心的半齿圈;所述半齿圈与齿条啮合配合。
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双手拉动对应的把手,通过第一连接绳带动对应的脚踏板组件沿着滑动槽道滑动,实现左(右)臂的弯曲训练带动左(右)腿的弯曲训练,提高对肢体协调的训练恢复效果。
20.2、本发明通过转动换向组件,使得两把手位置互换,实现右(左)臂的弯曲训练带动左(右)腿的弯曲训练,进一步地提高对肢体协调的训练恢复效果。
21.3、本发明通过双手握住对应的把手,往返转动换向组件,实现双臂的交叉训练,增加了康复训练的动作形式,进一步地提高对肢体协调的训练恢复效果。
22.4、本发明通过往返踩动脚踏板,实现对脚踝的康复训练,通过双手握住对应的把手,绕着对应的连接管进行转动,实现对手腕的康复训练,增加了康复训练的动作形式,进一步地提高对肢体协调的训练恢复效果。
23.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一种肢体协调用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7.图3为一种肢体协调用康复训练装置右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3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9.图5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脚踏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4.1-底座板,2-支撑板,3-固定板,4-滑板,5-第一c形穿线管,6-l形穿线管,7-第二c形穿线管,8-l形支撑杆,9-固定盘,10-换向组件,11-第一球座,12-第一球头,13-第二连接绳,14-滑杆,15-挤压板,16-第一连接绳,17-脚踏板组件,18-滑动槽道,19-限位槽道,20-滑轨,21-第一复位弹簧,22-滑动套筒,23-挤压杆,24-挤压辊,25-环形槽道,26-转动环,27-固定环,28-连接块,29-连接管,30-第二球座,31-第二球头,32-有限位块,33-座椅,34-把手,35-弧形夹面,36-限位框,37-第三复位弹簧,38-固定盒,39-连接板,40-转轴,41-脚踏板,42-固定管,43-l形板,44-限位杆,45-齿条,46-第四复位弹簧,47-半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具体实施例一:
37.请参阅图1-8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肢体协调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底座板1;两底座板1表面靠近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底座板1滑动配合有滑板4;固定板3表面对称贯穿设置有第一c形穿线管5;支撑板2侧面对称贯穿设置有l形穿线管6;固定板3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c形穿线管7;介于两第二c形穿线管7之间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表面的l形支撑杆8;l形支撑杆8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盘9;固定盘9周侧面转动配合有换向组件10;第二c形穿线管7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座
11;第一球座11球铰接配合有第一球头12;滑板4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绳13;第二连接绳13一端依次穿设第二c形穿线管7、第一球座11、第一球头12,且该端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4;滑杆14与换向组件10滑动配合;固定板3表面位于两第一c形穿线管5之间对称滑动配合有挤压板15;挤压板15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绳16;第一连接绳16一端依次穿设第一c形穿线管5、l形穿线管6,且其端部固定连接有脚踏板组件17;脚踏板组件17固定安装在滑板4表面。
38.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双手拉动对应的把手34,通过第一连接绳16带动对应的脚踏板组件17沿着滑动槽道18滑动,实现左(右)臂的弯曲训练带动左(右)腿的弯曲训练;通过转动换向组件10,使得两把手34位置互换,实现右(左)臂的弯曲训练带动左(右)腿的弯曲训练,进一步地提高对肢体协调的训练恢复效果;第一球座、第一球头、第二球座以及第二球头均开有穿线孔,用以第二连接绳13的穿设。
39.具体实施例二:
40.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41.如图5所示,底座板1表面开有滑动槽道18;滑动槽道18内壁对称开有限位槽道19;滑板4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滑轨20;滑轨20与限位槽道19滑动配合;滑板4与滑动槽道1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21;介于第一c形穿线管5与l形穿线管6之间设置有固定在固定板3底面的滑动套筒22;滑动套筒22滑动配合有挤压杆23;挤压杆23与滑动套筒22内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且该端部固定连接有挤压辊24;第一连接绳16穿设与挤压辊24正下方;两底座板1之间设置有座椅33;滑杆14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4。
42.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当左(右)手拉动对应的把手34,带动对应的右(左)腿,进行手臂以及腿部的弯曲训练时,滑板4沿着滑动槽道18进行滑动,此时第一连接绳16会随着脚踏板组件17的移动而出现松绳现象,影响挤压板15的往复运动,因此通过在固定板3底面位于第一c形穿线管5与l形穿线管6之间固定连接滑动套筒22,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带动挤压辊24将第一连接绳16压紧,当第一连接绳16出现松绳时,挤压辊24在弹性作用力下向下移动,实现对第一连接绳16的动态压绳处理,使得第一连接绳16始终保持拉紧状态。
43.具体实施例三:
44.在具体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45.如图1-2、以及图5-7所示,固定盘9周侧面开有环形槽道25;换向组件10包括同圆心设置的转动环26与固定环27;转动环26与固定环27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8;转动环26与环形槽道25转动配合;连接块28侧面贯穿设置有连接管29;连接管29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座30;第二球座30球铰接配合有第二球头31;第二连接绳13依次穿设第二球头31、第二球座30以及连接管29;滑杆14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滑杆14与连接管29滑动配合;挤压板15侧面开有与固定环27相适配的弧形夹面35;弧形夹面35与固定环27周侧面均开有防滑纹;介于两第一c形穿线管5之间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表面的限位框36;挤压板15与限位框36滑动配合,且限位框36内侧面与挤压板15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37。
46.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第二连接绳13一端固定安装在滑板4侧面,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c形穿线管7、第一球座11、第一球头12,第二球头31、第二球座30以及连接管
29,且其固定连接在滑杆14一端,患者双手握住对应的把手34,绕着对应的连接管29进行转动,实现对手腕的康复训练。
47.具体实施例四:
48.在具体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49.如图3、图4及图8所示,脚踏板组件17包括固定盒38;固定盒38顶部为开口设置;固定盒38开口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9;固定盒38内壁之间靠近连接板39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轴40;转轴40转动配合有脚踏板41;固定盒38侧面贯穿固定连接有固定管42;第一连接绳16穿设固定管42,且其一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43;固定盒3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4;l形板43底面固定连接有齿条45;齿条45与限位杆44滑动配合;齿条45与固定盒3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46;第四复位弹簧46套设在限位杆44周侧面;脚踏板41底面固定连接有与转轴40同圆心的半齿圈47;半齿圈47与齿条45啮合配合。
50.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患者将双脚脚掌放置到对应的脚踏板41上,向下踩动脚踏板41,带动脚踏板41连同半齿圈47绕着转轴40向下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5沿着限位杆44滑动,同时拉伸第四复位弹簧46,继而带动第一连接绳16朝向固定盒38内部拉紧,继而带动两挤压板15反向移动,并压缩第三复位弹簧37;当患者松开脚掌,在第四复位弹簧46以及第三复位弹簧37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下,使得脚踏板41以及第一连接绳16复位,此时,两挤压板15在第三复位弹簧37的弹性作用力下,将固定环27抵紧,实现对换向组件10的挤压固定;往返踩动脚踏板41,实现对患者脚踝的康复锻炼。
51.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52.过双手拉动对应的把手34,通过第一连接绳16带动对应的脚踏板组件17沿着滑动槽道18滑动,实现左(右)臂的弯曲训练带动左(右)腿的弯曲训练;通过转动换向组件10,使得两把手34位置互换,实现右(左)臂的弯曲训练带动左(右)腿的弯曲训练,进一步地提高对肢体协调的训练恢复效果;当左(右)手拉动对应的把手34,带动对应的右(左)腿,进行手臂以及腿部的弯曲训练时,滑板4沿着滑动槽道18进行滑动,此时第一连接绳16会随着脚踏板组件17的移动而出现松绳现象,影响挤压板15的往复运动,因此通过在固定板3底面位于第一c形穿线管5与l形穿线管6之间固定连接滑动套筒22,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带动挤压辊24将第一连接绳16压紧,当第一连接绳16出现松绳时,挤压辊24在弹性作用力下向下移动,实现对第一连接绳16的动态压绳处理,使得第一连接绳16始终保持拉紧状态;患者双手握住对应的把手34,绕着对应的连接管29进行转动,实现对手腕的康复训练;患者将双脚脚掌放置到对应的脚踏板41上,向下踩动脚踏板41,带动脚踏板41连同半齿圈47绕着转轴40向下转动,从而带动齿条45沿着限位杆44滑动,同时拉伸第四复位弹簧46,继而带动第一连接绳16朝向固定盒38内部拉紧,继而带动两挤压板15反向移动,并压缩第三复位弹簧37;当患者松开脚掌,在第四复位弹簧46以及第三复位弹簧37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下,使得脚踏板41以及第一连接绳16复位,此时,两挤压板15在第三复位弹簧37的弹性作用力下,将固定环27抵紧,实现对换向组件10的挤压固定;往返踩动脚踏板41,实现对患者脚踝的康复锻炼。
5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4.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