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个人用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35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个人用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呼吸锻炼装置,该装置在吸气和呼气时可以形成阻力和气管内小支气管的振动,由此可以提高肺的效能,并同时改进纤毛的运动,这种运动有助于肺部内小支气管内粘液或分泌物的流动。
研究已证明,通过深度腹部呼吸可以增加腹部的压力和温度、改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加肺的效率。另外,在进行深呼吸同时基本上不作体力运动的情况下可以导致过多的氧气得到利用。因为大量的肌内组织不消耗氧气,所以增加的供氧量可以提供给很多其它的人体器官,例如脑和心脏。
用力延长吸气和呼气可导致气泡(肺泡)更大地膨胀和消灭,特别是在肺组织深处的那些气泡。通过增加吸气和呼气时的阻力,可以增强和发达肺肌,因而可使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更自由和更多的交换。通过克服阻力用力并延长吸气和呼气可使患肺病的病人、健康人和运动员都改善其肺部的效率。
有些人因患有肺病例如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其它疾病而可能只作浅呼吸,这种浅呼吸减少氧气/CO2交换。腹外科手术后复原的病人在深呼吸时要产生疼痛,因此他们的呼吸也限于浅呼吸。在上述两种情况,由于病人的组织中由于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减少,因而康复很慢。另外,这种病人处于加重肺不张的危险,因为它们的肺部不能完全地膨胀。肺不张是肺的局部虚脱,可能导致肺泡的坏死。这又进一步恶化了病人由于肺中氧交换不良引起的疾病,并可能导致肺炎。
肺气肿病人还因肺部中的粘液受阻塞而受到损害。肺部中的纤毛、细发形结构将失去作用并由粘液阻塞。在吸气和呼气期间空气的振动可使病人的肺部、肺的通道(支气管)和纤毛振动。这种振动由于使纤毛处于直立位置、使粘液流动,有助于咳出痰而可缓解病人病情。
已知的呼吸锻炼器利用一个在大管子内的球。使用者通过一个较小的管进行呼气或吸气,这使得球的上升与空气流量成正比。然而这种已知的锻炼器只能对吸气或呼气提供阻力,而不能对二者提供阻力。另外,大管必需保持垂直位置,以便可以正确地操作呼吸锻炼器。这对于躺在床上的患肺病的人很不方便,对于想在锻炼期间限制呼吸流量的运动员来说也很不方便。再则,这种呼吸锻炼器对使用者不形成冲击效果,即在吸气或呼气时不形成空气振动。
另一种已知的呼吸锻炼器带有一个面罩,它能使空气被自由吸入而造成呼气阻力。面罩不对吸气形成阻力,而且不形成振动。另外面罩太大,不便于携带。
另一些呼吸锻炼器在呼气时形成振动效果。病人将气呼入管中,该管连接于一个支承一个球的锥形部件上。当病人呼气通过管子时,该球便移离该锥形部件,使球形成振动运动,因此产生相反于呼气的变化压力。这种装置有若干缺点。它在吸气期间不能形成空气振动。这种装置对一种病人很不方便,因为在使用期间,它必须保持在垂直位置。另外,该装置只能在空气压力上形成变化的振动,而不能通过空气通道的完全打开和关闭由快速爆发的空气压力形成尖锐的空气冲击。
另一种呼吸锻炼器通过应用一对其中包含舌簧片的相邻空气通道而在吸气或呼气时形成振动效果。每个通道包括一个装有螺簧的阀,以便可以吸气或呼气。每个弹簧的压缩可以调节,因而可独立地改变吸气和呼气的阻力。当通过一个通道吸气和通过另一通道呼气时,流经每个舌簧片的气流使各个舌簧快速振动,从而对病人的肺形成振动作用。然而吸气和呼气期间调节螺簧的压缩是很不方便的。另外,空气的振动不像由快速打开和关闭空气通道所形成的空气的尖锐冲击那样有效。
发明概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锻炼装置,该装置是便携式的非定位的装置,在吸气和呼气期间可以提供阻力。使用者可以调节此阻力,方法是在配置于口承内的杠杆上张开和收拢颌肌。通过在吸气和呼气期间张开和收拢颌肌,该呼吸锻炼装置形成强烈的冲击作用,这种冲击作用将使肺部深处的气泡膨胀并松动堵塞在肺中的粘液。因为本发明在冲击期间可以断续的完全关闭进入使用者肺部的或呼出该肺部的气流,所以与仅使空气压力波动的装置相比可以获得更有效的冲击作用。
在公开的实施例中,呼吸锻炼装置包括大体圆筒形主体,该主体具有至少一个主要孔。该主体虽然公开为圆筒形,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非圆筒形。一个内圆筒配置在主体内并可在主体内转动。在内圆筒转动时,至少一个主要孔被打开和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包括许多孔。当内圆筒转动时,或多或少数目的内孔与主孔对准,由此形成一个调节吸气和呼气阻力的装置。在此实施例中,呼吸锻炼装置通过改变上下颌的位置起着阻力呼吸装置的作用和冲击呼吸装置的作用。稍为收拢上下颌并使它们保持在其位,便可以改变吸气和呼气的阻力。打开、关闭或部分关闭主体上的孔,也可以改变吸入和呼出的阻力。另外,当使用者吸入和呼出时快速张开和收拢上下颌便可以形成对肺部的冲击。打开、堵塞或部分堵塞一个或多孔主体上的孔也可以改变冲击期间空气流的阻力。
本发明使使用人可以转动内圆筒,由此调节阻力,方法是在口承上张开和收拢颌肌。装在口承中的杠杆啮合内圆筒的内表面。当压下杠杆时,杠杆的另一端使内圆筒相对于主体转动。
本发明在吸气和呼气时可以有效地形成冲击作用。在吸气和呼气期间转动内圆筒可使内孔顺序地与主孔对齐。在该孔的对齐之间,内圆筒关闭主孔。主孔的这种打开和关闭形成很强的冲击作用,这一冲击作用打开和膨胀肺部深处的空气泡,改善了肺部效率。另外,冲击肺部和纤毛以及松开堵塞的粘液,可以缓解受粘液堵塞之若的病人。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呼吸装置旨在冲击肺部。在此实施例中用一个受偏压的阀代替内圆筒,该阀可以通过咬合和松开口承而被打开和关闭。这种打开和关闭造成空气流冲击肺部,形成最大的冲击作用。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使一个圆筒的一个扇形部分转动,使其打开和关闭细长槽口。该实施例旨在通过操作口承冲击肺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利用手动操作的滑动件控制空气流量。该实施例可以容易和准确地调节用于吸气和呼气或冲击所限用的空气流量。该滑动件由使用者的大夫调节,随着使用者的肺肌增强,大夫将逐步增加呼吸阻力。
还示出若干其它实施例。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明显看到,可用采用其它实施例来达到相同的结果和目的,并且这些实施例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下面参照附图的简要说明和描述解释本发明。
附图的简要说明下面利用附图详细说明优选实施例,由此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看出本发明的上述优点以及其它优点,这些附图是

图1是本发明呼吸锻炼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呼吸锻炼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其中一部分已除去;图3是图1装置的顶视图,其中除去冲击空气的偏转器;图4是沿图3呼吸锻炼装置的4-4线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图4的呼吸锻炼装置,其中内部圆筒已充分转动;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呼吸锻炼装置的透视图;图7是图6呼吸锻炼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9是图8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顶视图;图12是图10的截面图,其中阀关闭,口承打开;图13是图10的截面图,其中阀门打开,口承部分地关闭;图14是图10的截面图,其中阀门关闭,口承部分地关闭;图1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6是图14装置中所用的断续器的透视图;图17是图14装置的端盖。
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图1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呼吸锻炼装置10。
从图2可以看到,呼吸锻炼装置10包括大体圆筒形的主体12,该主体具有左部分14、中央部分15和右部分16。主体还包括轴向端部17和圆柱腔18。配置在主体12中央部分15上的主体出入气口20具有与圆柱腔18连通的孔22。主体出入气口20包括两个各有一孔26的侧壁24。主体出入气口20还包括上壁28、下壁30和凸出于下壁30的舌部32。
从图2和3可以看到,主体12包括在左部分14上的与圆柱腔18连通的左主孔34。类似的右主孔36配置在主体12右部分16上,与左主孔34对齐。主冲击孔38沿周面与左主孔34和右主孔36分开,并从主体12的中心部分15伸到右部分16。主孔34、36和38最好是细长的窄槽口。冲击空气偏转器40示于图2,但在图3中被除去,它配置在主体12上,位于主体冲击孔38的上面。
从图2可以看到,呼吸锻炼器装置10还包括气流断续器,在此实施例中该断续器是一个配置在上述主体12内并可以相对于该主体12转动的内圆筒44。该内圆筒具有内表面46、左部分48、中央部分49和右部分50。内圆筒包括在中央部分49上的中央开口52。在此公开的实施例中,中央开口52是矩形的。内吸气孔54配置在内圆筒44的左部分48上,靠近中央开口52。三个在内圆筒44的左部分48上的沿周面间隔开的内孔56与内吸气孔54沿周面间隔开。三个内孔中的每个孔与配置在内圆筒44的右部分50上的内孔58对准。另一个沿周面与三个内孔56间隔开的是配置在内圆筒44的左部分48上的稍小的内呼气孔60。第一内冲击孔62伸过中央部分49,伸到内圆筒44的左部分50,并与内呼气孔60对准。两个完全相同的内冲击孔64与第一内冲击孔62沿周面间隔开。
为急速打开和关闭通过圆柱腔18的空气流,所有内孔和主孔一般相对于主体12和内圆筒44均为沿轴向延伸的窄槽口。在优选实施例中,主孔34、36和38是细长的窄槽口。它们窄到可以直接降低空气压力。在外部主体上稍宽的槽口38宽到可以获得最大的压降。在主体上槽口38的宽度应当宽到足以获得最大的压降。在内圆筒上槽口之间的表面应当足够宽,以便使压力形成到最大值。
轭架68装在中央部分49的内圆筒44的内表面46上,对着中央开口52。轭架包括两对沿周面间隔开的沿轴向隔开的导向件70。
杠杆76具有内端78、外端80和配置在内端78和外端80之间的中央孔82。内端78配置在主体12的主体出入气口20内。枢轴84穿过主体出入气口20的侧壁24上的孔26和杠杆76上的中央孔82。杠杆76内端78上的孔86保持销钉88与轭架68啮合。偏压装置例如一对弹簧90绕在枢轴84上,对杠杆76的端部80施加偏压,使其与主体出入气口20的舌部32分开。
具有整体成形偏压装置90a的可替换杠杆76a示于图2A。杠杆76a具有内端78a和外端80a。杠杆76a与偏压部件90a形成整体,该部件90a凸出于杠杆76a,并与外端80a形成锐角。穿过包括偏压部件90a的杠杆76a的中央孔82a配置在内端78a和外端80a之间。偏压部件90a对杠杆76a的外端80a施加偏压,使其离开主体12的舌部32。
管形橡胶口承(管嘴)92其横截面为大体椭圆形,具有内端94和外端96。外凸出部98配置在外端96上。许多肋条100凸起于口承上表面102和下表面104。一对轴向间隔开的内凸出部106沿内端94的外周配置。主体12的主体出入气口20插入到口承92的内端94。紧固条108或其它可卸下的紧固装置紧固在内凸出部106之间的口承92的内端94上。杠杆76的外端80配置在口承92内。用粘合剂(未示出)或装在口承92上部内表面109上形成的套槽(未示出)可将杠杆76的外端部80固定在口承92的上部内表面109上,由此可以用口承92取代弹簧90向杠杆76的外端部80施加偏压。
另一种紧固条110示于图2B,它包括上部U形件112和下部U形件113。上部U形件112包括具有头部分116的右上壁115和左上壁118。下部U形件113包括具有套槽121的右下壁120和左下壁122。左上壁122和左下壁118铰接连接。为了将紧固条110紧固在口承92上,左上壁115的头部分116插入到右下壁120的套槽121中,此处,互补的卡环部分124的125相互联锁。
一对端盖127可拆卸地固定于主体12的轴向端部17。各个端盖127和轴向端部17之间的橡胶环128在各个端盖127和主体12之间形成气密密封。在主体12上的小孔129对着主体出入气口20。该小孔129上可以系一个链子或绳子,使得可将装置10方便地挂在使用人的脖子上。
在操作时,使用人拿住呼吸锻炼装置10,用口含住口承92的外凸出部98。使用人可以在口承92上打开和收拢颌肌,从而使杠杆76的外端80移向主体12的舌部32。由此杠杆76绕枢轴84转动,从而使杠杆76的内端78升高轭架68并在主体12的圆筒形腔18中转动内圆筒44。
这样,使用者可以控制内圆筒44相对于主体12的转动。从图4-5可以看到,使用者可以将内圆筒44上的不同孔与左主孔34、右主孔36和主冲击孔38对准。显而易见,本发明不需要保持在水平位置。
在呼吸期间,颌肌可以自然松开,使装置达到杠杆76向上的初始位置。当杠杆76向上时,仅有内呼吸孔54和左主孔34对准。在吸气期间,这对气流量形成最大的限制。
随着使用者收拢或部分收拢位于口承92上的颌肌,便可以减小呼气期间对气流的限制。当使用人向下压杠杆76,并且内圆筒4开始相对于主体12转动时,在左部分48上的三个内孔56便顺序地与左主孔34对准,同时在右部分50上的三个内孔中的各个内孔58与主右孔36对准,三个内冲击孔62、64中的各个孔与主冲击孔38对准。当三个内孔同时与主孔对准时,形成最小的呼出气流限制。最后,当杠杆76完全下压到舌部32上时,内呼出孔60与左主孔34对齐,而第一内冲击孔62的右部分与右主孔36对准。在此位置时,由于主冲击孔38的关闭和左主孔34与右主孔36的打开而使呼气具有中等阻力。
当使用人松开颌肌,使得弹簧90升高杠杆76的外端80时,内圆筒44转回到初始位置。
在内圆筒44的不同转动位置时,较大或较小尺寸的较大或较小的孔将对准,由此只需张开或收拢颌肌便可对吸气和呼气提供较大范围的可选择阻力。使用者在吸气期间可以容易地选择一个位置并在呼气期间将内圆筒44转到另一个位置。另外使用人可堵住左主孔34和右主孔36中的一个孔或两个孔,以便附加地调节阻力。在呼气期间,气流以温和的形式从冲击空气的偏转器40上返回到使用者的面部。另外,当吸入和呼出空气时,锻炼装置还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便为使用人提供一种正用力的声音指示器。这两种指示器均可以鼓励使用人用力。这些指示器在使用期间还形成完全排空或充满肺部的指示或起鼓励作用。这种指示能力是每个公开实施例的特征。
应当看出,本发明交替地调节吸气及呼气的阻力,而且内圆筒具有不同尺寸的孔或不同数目的孔,可以设计得满足于个别使用人的需要。
为产生冲击效果,在吸气和呼气期间使用人可以快速和重复地张开和收拢颌肌。从图4-5可以看到,大的内冲击孔62、64在转动期间可以顺序地与主冲击孔38对准,因而可形成断续性的空气压力变化。在冲击孔38之间的中间,内圆筒关闭孔34、36和38。因而不管在吸气和呼气期间,这对使用人的肺部形成很强的冲击作用,这有助于完全膨胀肺部深处的空气泡,由此增加肺的效率。当使用人的肺部由粘液堵塞时,断续关闭呼吸锻炼装置10中孔形成很强的冲击性作用,这种作用清理了肺中的纤毛并使粘液流动。另外,为调节阻力和冲击力,使用人可以堵塞左主孔34和左主孔36中的一个孔或两个孔。另外,使用人在呼气和吸气期间可以缓慢地打开和收拢颌肌,由此每当在内圆筒44关闭主体12的孔34、36和38时可以在肺部中形成空气压力。
包含一定肺活动量的上下颌的打开和关闭速度或快速程度与空气流量或其延续时间一起决定冲击量。暂停一下张开或合拢颌肌可以升高冲击力。另外,暂停一下或迅速张开或关闭颌肌可使病人随意控制吸气或呼气长度。
呼吸锻炼装置10是紧凑的,可方便地携带,可以放在衣袋或小钱包中。通过主体12上的小孔129可以在装置上套上一根链子。使用者可以卸下口承92和内圆筒44进行清洗。另外,使用人可以用具有不同孔配置的内圆筒代替内圆筒44。使用人可以调换阻力逐渐增加的内圆筒或医生推荐的内圆筒。
示于图6-7的另一个本发明实施例中,呼吸锻炼装置130包括仅有一个细长冲击孔134的主体132。内圆筒138具有许多细长的沿周面间隔开的内冲击孔140,该孔在内圆筒138相对于主体132转动时顺序与主冲击孔134对齐。
在此实施例中,调节滑动件142装主体132上,位于主冲击孔134的上面。调节滑动件142是弯曲的,具有锥形前缘144。两个端盖146各自的直径大于主体132的直径,它们可拆卸地固定在主体132的轴向端部。各个端盖146沿主体132和端盖146之间的环状面的约一半形成圆周沟槽148。调节滑动件142的两个轴向端139可滑动地装在端盖的沟槽148内。
在操作中,使用者可通过运动调节滑件142,使之以其斜削的前边144盖住主冲击孔134的选定部分而调节阻力和冲击效果。使用者通过张开和闭合颌肌来使内圆筒138在主体132中转动。当每个内冲击孔140对准主冲击孔134时,空气可流入和流出肺。在内冲击孔140之间,内圆筒138将盖住主冲击孔134,阻断气流。在吸气和呼气期间,通过张开和闭合颌肌以及转动内圆筒138,随着每个内冲击孔140顺序地对准主冲击孔134,使用者能获得一种冲击效果。
在图8和9所示的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呼吸锻炼装置150包括主体152,该主体具有构成内腔164的上壁154、下壁156、前壁158、后壁160和两个侧壁162。在前壁上的开口162与内腔164相通。主体出入气口168凸出于主体152,围绕开口166的外周。在上壁54上的呼吸孔170通过轴管172与内腔164连通,该轴管向下向后延伸,并结束于内端174,该内端垂直于上、下壁154、156,位于上壁154上的矩形口176的下面。在矩形口176两侧的导轨178的上壁154和下壁156之间延伸,由此形成沟槽180。
具有适合于快速卡入插入件188的开口186的滑板184可滑动地配置在沟槽180内。插入件188具有许多水平细长的垂直间隔开的最好具有不同尺寸的开口,该插入件装在滑板184的开口186中。一对垂直间隔开的水平孔192、194配置在滑板184上,位于插入件的后面。下部限位止动件196穿过上孔192。上部限位止动件198穿过下孔194。下部限位止动件196比上部限位止动件198更加向主体152的左侧伸出,而上部限位止动件198则比下部限位止动件196更加向主体152的右侧伸出。上部螺钉200拧入主体152上壁154上矩形开口176右侧的孔202中。下部螺钉204拧入下壁156上沟槽180左侧的孔206中。
一系列垂直间隔开的凹部208配置在滑板184后表面210的右侧。弹簧212和插塞214插过主体152后壁160上的孔216。该弹簧212对插塞206施加偏压,使得插塞啮合于滑板184上的凹部208。
杠杆222具有内端224和外端226。内端224包括左壁228和右壁230。左壁228配置在位于滑板184左侧的上部限位止动件198和下部限位止动件196之间。右壁230配置在位于滑板184右侧的上部限位止动件198和下部限位止动件196之间。杠杆222还包括在内端224和外端226之间的中央孔232。枢轴234穿过侧壁162上的一对孔236和杠杆222上的中央孔232。弹簧238或其它偏压装置配置在枢轴234上,以便向杠杆222的外端226加如上所述的偏压。
橡皮口承242具有内端部244和外端部246。内端部244沿主体出入气口168配置。外凸出部248围绕外端246的外周配置。
在操作时,使用人拿住呼吸锻炼装置150,用口含住口承242的外凸出部248。使用者可以在口承242上张开和收拢颌肌,从而使杠杆222的外端226向下。杠杆222绕枢轴234转动,通过啮合下部限位止动件196,使内端抬高滑板184。当滑板184抬高时,弹簧212对插塞214施加偏压,使其啮合滑板184后表面上的凹部208,由此使滑板184以不连续(离散)增量方式移动,顺序使各个孔190与轴管172的内端174对准。当使用者松开颌肌时,弹簧238对杠杆222的外端226施加向上的偏压力,从而使杠杆的外端226运动,使滑板184向下移动。
这样,使用人可以相对于轴管172的内端部174控制滑板184的位置。使用人可以将滑板184上不同孔与轴管172的内端部174对准。另外,应当看出,本发明不一定要保持在水平位置。
在吸气期间,自然松开颌肌,使装置回到其杠杆向上的初始位置。采用如图所示的插入件188在杠杆向上时,只有插入件188的最上部孔190对准。所示的插入件188在吸气期间将对空气流量形成最大的限制。
接着合拢或部分合拢在口承242上的颌肌,这样使用人便可以减少在呼气期间对气流的限制。当使用人将杠杆向下压时,滑动板184便以不连续增量的方式升高,使各个孔190顺序地与轴管172的内端174对准。用如图所示的插入件188,当杠杆222的外端226完全压下,使插入件188的最下部孔190与轴管172对准时,对呼气形成最小的限制。
当使用人松开颌肌,使弹簧238升高杠杆222的外端226时,滑板184回到其初始位置。
应当看出,本发明可以按另一种方式使用,以调节吸气以及呼气的阻力。另外,因为插入件188可以快速卡入滑板184的开口186,所以可以选择其孔尺寸增大或减小的不同的插入件,以满足各个使用人的需要。
为了产生冲击效果,使用人在吸气和呼气期间可以快速地张开和合拢颌肌。由此,孔190可以顺序地与孔轴管172的内端174对准,从而形成断续的冲击性的空气压力变化。不管在吸气还是呼气时,这将对使用人的肺形成很强的冲击作用,这种冲击作用有助于使肺部深处的空气泡完全膨胀,因而增加肺的效率。对于其肺部由粘液堵塞的使用人,断续性关闭呼吸锻炼装置150上的孔便形成很强的冲击作用,这种冲击作用可以清理肺部中的纤毛并使粘液流动。另外,在吸气和呼气期间使用人可以缓慢地张开和收拢颌仉,由此每当滑板184上的孔190关闭轴管172时,便在肺部中形成空气压力。
参考图10,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总的用402表示。在此实施例中,呼吸装置具有主体部分404,图中该主体为圆筒。但是它可以是另外的形状,包括方形、三角形、多角形等。口承406连接于主体部分404并与主体部分404内的腔408连通。在此公开的实施例中,有细长支承件410,它伸入口承406,从而支承口承的一个侧面。见图1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口承406用柔韧的橡皮材料制作。在公开的实施例中,主体部分404包括安装凸出部412,用于将口承406装在主体部分404上。如图所示的支承件410是安装凸出部412的延伸部分。
控制杠杆414可转动地装在主体部分404内并在口承406和腔408之间延伸。控制杠杆装在枢轴416上,使得它可以在图11-13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公开的控制杠杆414是具有臂418和臂420的铰接部件。两个臂可转动地装在422上,使得臂420可以沿一个方向相对于臂418转动,但在相反方向不能相对于臂418转动。参考图11-13可以看到,控制杠杆414适合于啮合一个阀424,该阀打开和关闭主体部分404上的孔426。在公开的实施例中有四个孔426,但一个或更多的孔也是合适的。
杠杆414适合于啮合阀424,使其上升,如图12所示,使得空气可以进入腔408和口承406。杠杆由于使用者咬在口承406上而转动。当使用人继续咬合口承406时,控制杆414便滑过阀424,如图13所示,从而使阀424快速地关闭孔426。快速关闭孔426便突然停止空气进入肺部。当使用人松开口承406上的压力时,臂420相对于臂418转动,从而使杠杆414回到图11所示的位置。这样,使用人可以快速地张开和关闭在口承406的口,从而突然进入空气,冲击使用人的肺部。应当明白,图11-13所示的特定顺序不一定是由使用人使用的顺序。例如,使用人可以张开和关闭口承406,使得杠杆414在图11和12所示的位置转动,以获得对肺部的冲击作用。
阀424具有顶部法兰428、杆430和底部432。法兰428根据口承406上承受的压力,适合于关闭或打开孔426。杆430装在主体部分404的开口434中。从图10可见到该开口。阀受偏压回到关闭位置。在公开实施例中,弹簧最好是螺簧,它配置在底部432和主体部分404的内壁之间。该弹簧在正常情况下对阀门施加偏压,使其回到关闭位置,为了打开孔426,杠杆414必需克服弹簧的偏压力。
参考图14至图16,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简言之,在此实施例中,主体502是细长的,扇形部分504起气流断续器的作用,它取代先前在其它实施例中公开的圆筒(应当明白,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用扇形部分代替公开的圆筒,并且如果比较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用圆筒),气流断续器装在侧轴506上,在公开的实施例中该侧轴由相对轴508形成。
细长主体502具有细长的纵向延伸槽口510。该槽口比前面实施例所用槽口长,并稍为窄一些。细长槽口510具有对使用人可以形成较大冲击气流的优点。该槽口510与较宽的槽口相比可以更快速地打开和关闭,但是因为它较长,它仍然允许足够多的空气进入和流出内腔512。结果冲击作用更接近于振动作用。当使用人吸气时,槽口510在很短时间内打开,导致空气的爆发性冲击。当使用人呼气时,流出内腔512的空气流受阻并快速打开,又使肺部振动,对肺部形成有益的冲击作用。
参考图15,图中大体示扇形部分504。如上所述,不用整个圆筒而用圆筒的一个扇形部分作气流断续器。扇形部分504包括主体部分514和直立的端部件516。轴508装在端部分516,并由端盖520上形成的支承表面518支承。支承表面518是一个凸出的杯,形成在端盖520的约中心部分。如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看出的那样,轴508被支承在各个端盖520的支承表面518上,这是使得扇形部分504可以在主体部分502内自由转动。
如在前面实施例中一样,连杆522使扇形部分504与口承523连连。如先前公开的那样,连杆522用销固定在从扇形部分504向外伸出的轭架524上。在连杆522的约中部由枢轴526支承,使得连杆绕枢轴526摆动,从而使扇形部分504在圆筒体502内转动。如前面实施中那样,连杆522受到弹簧的偏压力,从而可使其转到其正常位置,或使它连接于口承523,通过口承523的自然偏压力,使连杆522返回到其正常位置。
参照图14,图中示出改进的端盖,该端盖具有在端盖520上整体成形的连接器530。该连接器530适合于连接到氧气管上,使得需要氧气的使用人除对肺部的冲击作用外,还可以获得双重好处。在使用时,氧气管连接于连接器530,使氧气流进入主体502,通过口承523送给使用人。
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对16示出的装置可以为非圆筒形。例如细长主体部分502可以为矩形,应用具有销子的平部件,该部件骑在端盖上形成的槽中。这样,该装置可以沿主体部分502的壁上下滑动,由此限制空气流入和流出内腔。另外,呼吸装置还可以应用相对滑动的部件。可使内外部件相对滑动而不用转动。
按照专利法的规定,本发明已被以所想到的优选实施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注意到,除去具体例示和说明的实施例外,本发明可以按其他方式实施而不违背其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它包括一个主体,包括大体圆筒形的内腔和主孔;一个内圆筒,配置在上述主体的上述内腔内,可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上述内圆筒具有至少一个内孔,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上述内圆筒可选择性地使上述至少一个内孔与上述主孔对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特征是还包括与上述内圆筒上一个开口连通的口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口承从上述主体的上述大体圆筒形内腔沿大体径向方向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圆筒具有许多沿周面间隔开的内孔,上述内圆筒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从而可顺序地使上述许多内孔中的各个孔与上述主孔对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孔和上述主孔是细长的窄槽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还包括使上述内圆筒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转动的装置包括具有内端和外端的杠杆,上述杠杆的内端啮合上述内圆筒的内表面,上述杠杆的上述外端配置在大体管形的口承内,上述口承与上述内圆筒上的开口相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固定于上述主体轴向端部上的端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还包括可滑动地配置在上述主体的上述主孔上的调节滑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滑动件是弯曲的,具有斜削的前缘。
11.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它包括一个主体,具有内腔、使空气流入和流出上述内腔的主孔和适合于使使用人吸入上述内腔中空气和呼出上述内腔中空气的开口;一个口承,与上述开口相通;用于交替地打开和关闭上述主体上的上述主孔、从而选择性限制流过上述内腔的空气流的装置,上述装置通过操纵上述口承而被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替打开和关闭主孔的装置由使用人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人通过张开和收拢颌肌控制上述交替打开和关闭主孔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替打开和关闭主孔的装置包括具有一系列沿周面间隔开的内孔的内圆筒,上述内圆筒相气对于上述主体转动,从而使上述内孔中的各个孔顺序地与上述主体上的上述主孔对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具有内端和外端的杠杆,上述杠杆的内端啮合上述内圆筒的内表面,上述杠杆的外端配置在口承内。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替打开和关闭主孔的上述装置包括其中具有孔的活动部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部件上的上述孔和上述主孔是细长的窄槽口。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交替打开和关闭上述主孔的上述装置是气流限制器,该限制器具有由圆筒和端壁的一部分扇形部分形成的主体部分,杠杆在操作上使上述气流限制器连接于上述口承。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凸出于上述端壁的枢轴,上述枢轴位于上述端盖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枢轴支承在上述端盖内,因而上述气流限制器通过上述杠杆的运动而可以在上述内腔中转动。
21.一种用于提供吸气和呼气阻力的呼吸锻炼装置,它包括一个主体,具有内腔、使空气进入和流出上述内腔的主孔和一个开口,该开口适合于使使用人吸入上述内腔中的空气和呼出其中空气;用于调节上述阻力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选择地与上述主孔对准的孔。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阻力的装置还包括具有一系列沿圆周面间隔开的内孔的内圆筒,上述内圆筒可相对于上述主体转动,从而使上述内孔中的各个孔与上述主体上的上述主孔对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还包括具有内端和外端的杠杆,上述杠杆的上述内端啮合上述内圆筒的上述内表面,上述杠杆的上述外端端配置在口承中。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阻力装置上的上述孔和上述主孔是细长的窄槽口。
25.一种呼吸锻炼装置,它包括一个主体,具有内腔、与上述内腔相通的主孔和与上述内腔相通的开口;一个活动部件,上述活动部件可选择地配置在上述主体的上述主孔上面,使得可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上述主孔。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具有内端和外端的杠杆,上述杠杆的上述内端啮合上述活动部件,上述杠杆的上述外端配置在口承内。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部件包括许多孔,上述许多孔具有不同的尺寸。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部件上的上述孔和上述主孔是细长的窄槽口。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部件是一个阀。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受弹簧偏压而在正常状态下关闭上述主孔。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是还包括从上述口承伸入上述主体的杠杆,上述杠杆啮合上述阀,通过操作上述口承使上述杠杆操作,从而打开和关闭上述阀。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杠杆包括两个链接的臂,其中一个臂可在一个方向相对于另一个臂转动,当上述杠杆从第一位置移到第二位置时,上述臂彼此相对固定,从上述第一位置移到第二位置对应于上述阀在完全关闭位置和完全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当上述阀完全打开时,上述杠杆与上述阀脱开;随着上述杠杆从上述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时,上述一个臂可相对于另一个臂转动。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包括覆盖上述主孔的法兰,从上述法兰伸入上述主体的杆、固定在上述杆上的底部和一个弹簧,该弹簧装在上述底部和上述主体之间,从而在正常状态下使上述法兰压靠在上述孔上。
34.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交替打开和关闭上述主孔的上述装置是一个流量限制器,该限制器具有由一部分扇形的圆筒和端壁形成的主体部分,一个杠杆在操作上使上述流量限制器连接于上述承口。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从上述端壁伸出的枢轴,上述枢轴位于上述端盖内。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呼吸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枢轴支承在上述端盖内,因此当上述杠杆运动时上述流量限制器在上述内腔内转动。
37.一种锻炼使用人肺部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种可用嘴调节的锻炼装置,上述装置包括口承,该口承使人体部分与上述主体部分相连接,上述主体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孔和一个可调节的空气限制装置,前者使空气经上述主体部分和上述口承流入和流出,后者靠近上述至少一个孔配置,使得可选择性地限制流入和流出上述主体部分和上述口承的空气量,上述限制装置适合于由使用人调节,方法是使用人用嘴松开和咬合上述口承。使上述口承在操作上连接于上述限制装置;使上述口承在操作上连接于上述限制装置;将上述口承插入到人口中,并在上述口承中吸气和呼气;通过上述口承同时吸气和呼气,与此同时,通过使用人张口和闭口调节上述空气限制装置,由此增加和减小流入和流出上述主体部分和上述口承的空气量。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圆筒主体部分和可转动地装在上述主体部分内的圆筒限流装置;用张口和闭口方式转动上述圆筒限流装置。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用口挤压口承;保持口承在挤压位置;通过挤压的口承吸气和呼气。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用口挤压口承,保持口承在挤压位置进行吸气或呼气;调节口承上的压力,并保持吸气或呼气。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快速张口和闭口以快速调整气流限制装置的步骤;由此可以提供爆发的空气流通过上述主体部分和上述口承,从而冲击使用人的肺部。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上述空气流限制装置上形成至少一个细长的横向延伸槽口;在上述主体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细长的横向延伸孔;使上述至少一个槽口越过上述至少一个孔,从而快速调节进入和流出上述主体的空气量。
43.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上述空气限制装置上形成至少一个细长的横向延伸槽口;在上述主体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细长的横向延伸孔;使上述至少一个槽口越过上述至少一个孔,从而快速调节进入和流出上述主体的空气量。
44.一种锻炼使用人肺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个用口调节的肺部锻炼装置,该装置具有口承和空气限制装置;使上述口承操作上连接于上述限制装置;将上述口承插入到口中,并通过上述口承吸气和呼气;操作上述口承,从而调节上述空气限制装置,由此增加和减少进入和流出上述口承的空气量。
45.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通过上述口承吸气和呼气时,同时操作上述口承,从而调节上述空气限制装置,由此增加和减小流入和流出上述口承的空气量。
46.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快速张口和闭口,从而快速调节空气限制装置;由此提供通过上述主体部和上述口承的爆发的空气流,冲击使用人的肺部。
47.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上述空气限制装置上形成至少一个细长的横向延伸的槽口;在上述主体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细长的横向延伸的孔;使上述至少一个槽口越过上述至少一个孔,从而快速调节流入和流出上述主体的空气重。
48.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上述空气限制装置上形成至少一个细长的横向延伸的槽口;在上述主体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细长的横向延伸的孔;使上述至少一个槽口越过上述至少一个孔,从而快速调节进入和流出上述主体的空气量。
49.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用口挤压上述口承;将口承保持在挤压位置;通过挤压的口承吸气和呼气。
5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用口挤压上述口承;保持口承在挤压位置;通过挤压的口承吸气和呼气。
51.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口承吸气和呼气,同时张口和闭口,以便调节空气限制装置;当上述空气限制装置减小流入和流出口承的空气量时,在肺部中形成空气压力;当上述空气限制装置增加进入和流出口承的空气时,释放在肺部中形成的空气压力;由此提供通过上述主体部分和上述口承的爆发空气流,冲击使用人的肺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在吸气和呼气期间形成阻力和冲击力的呼吸锻炼装置(10)。该装置包括主体(12),该主体具有内腔(18)、与内腔相通的开口(22)和至少一个与该腔相通的孔(26)。活动部件(44)相对于主体活动。在该部件运动时,主体上的孔(26)被打开或关闭。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部件(44)具有许多沿周面间隔开的孔(62、64),这些孔具有不同尺寸。使用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孔进行准直以形成不同程度的阻力。在吸气和呼气期间移动该部件便产生冲击效应。使用人通过配置在口承(92)内的可绕枢轴转动的杠杆(76)可以控制该部件(44)的运动,该口承装在主体(12)的开口上。杠杆(76)的内端啮合该部件(44)。
文档编号A63B23/00GK1178477SQ96192549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9日
发明者埃弗里特·D·霍根 申请人:埃弗里特·D·霍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