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伸缩起伏健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300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伸缩起伏健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锻炼用的健身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伸缩起伏健身器。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骑坐式运动健身器械均属于主体框架固定的形式,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占地面积大,移动困难,因而对我国现阶段的绝大多数住房面积不十分宽裕的工薪阶层是很不适宜的。中国专利CN94227814.3,名称为“一种骑承式体育运动器”就属于主体框架固定这类健身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可折叠的小型运动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折叠式伸缩起伏健身机,包括横管(2)、脚踏(13)、手把(4)、手摇杆(3)、座鞍杆(5)和座鞍(6),手把(4)固定在手摇杆(3)上,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底部固定有横管(2),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用销钉(16)枢接于轴承板(14),手摇杆(3)和座鞍杆(5)均绕轴承板(14)的主轴(15)转动,后支承杆(11)的下部固定有档板(9),弹簧(8)下端与档板(9)用钩连接,弹簧(8)上端与座鞍杆(5)后端连接,滚轴(10)两端套有滚筒(23),该滚筒(23)放置在后支承杆(11)上,滚轴(10)与顶杆(7)下端固定连接,顶杆(7)上端与座鞍杆(5)后端铰接,手摇杆(3)下端与脚踏连杆(12)的前端用脚踏(13)的轴枢接,脚踏连接杆(12)的后端与顶杆(7)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折叠式伸缩起伏健身器,手把(4)固定在手摇杆(3)上,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底部固定有横管(2),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用销钉(16)枢接于轴承板(14),手摇杆(3)和座鞍杆(5)均绕轴承板(14)的主轴(15)转动,后支承杆(11)下部固定有档板(9),弹簧(8)下端与档板(9)用钩连接,其上端与座鞍杆(5)后端连接,滚轴(10)两端套有滚筒(23),该滚筒(23)放置在后支承杆(11)上,滚轴(10)与顶杆(7)下端固定连接,该顶杆(7)上端与座鞍杆(5)后端铰接,手摇杆(3)下端与脚踏杆(12)后端用销钉(20)枢接,脚踏(13)枢接于脚踏连杆(12)上,连杆(17)上端与座鞍杆(5)前端铰接,其下端铰接于脚踏连杆(12),前支承杆(1)上部适当位置上安装限位销钉(18)。前支承杆(1)中间适当位置有折叠用孔(21),后支承杆(11)中间适当位置有折叠用孔(1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折叠。本实用新型采用杆式传动机构,用手摇杆、座鞍杆、顶杆、连接杆组成一个相互铰接的可动四边形作为传动机构,省去了现有健身器较复杂的传动装置。该实用新型还省去了现有健身器滚轮和导轨装置,设计成沿后支承杆滚动的滚筒。为了满足运动人员对运动量大小的不同要求,该实用新型在座鞍杆后端与后支承杆上的档板之间安装一根可调换弹簧。该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折叠起来,折叠后基座不大于650×250mm,高不超过1500mm,重量在12~20kg,便于单人手提移动。折叠后,该实用新型可靠墙边竖立,也可以收藏于门后、阳台等不防碍人们活动的地方。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运动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家庭使用,是一种价格低廉、实用的理想小型健身器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动作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折叠时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1运动时(a)和折叠时(b)前、后支承杆所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折叠时的侧视图。
实施例1如
图1所示,手把(4)固定在手摇杆(3)上,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底部分别焊接有横管(2),该前、后支承杆为梯形,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用销钉(16)各枢接于轴承板(14)上,如图4a所示,前、后支承杆的顶端相互顶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支承成为框架形结构,可以稳定地承受运动人员的重量。手摇杆(3)和座鞍杆(5)均绕轴承板(14)的主轴(15)转动,同时该座鞍杆(5)后端与顶杆(7)上端铰接,顶杆(7)的下部适当位置与脚踏连杆(12)后端铰接;脚踏连杆(12)的前端用脚踏(13)的轴枢接手摇杆(3)下端,以上四根杆件形成一个相互铰接的可动四边形机构作为该装置的基本传动机构。座鞍(6)固定在座鞍杆(5)的后端。在顶杆(7)下端固定有滚轴(10),该滚轴(10)两端套有可滚动的滚筒(23),滚筒沿后支承杆(11)上下滚动运动,以保证运动人员在起伏运动时,能够稳定的、不跳动的舒适运动。在后支承杆(11)的下部固定有档板(9),弹簧(8)的钩子挂在档板(9)上,该弹簧(8)上端与座鞍杆(5)后部连接。弹簧(8)为可调换弹簧,当需要增加运动强度时,可将其更换为弹力更大弹簧,从而必须加大脚的蹬力和手的拉力才能实能座鞍及人体的上升。
该实用新型的运动过程如图2所示。运动人员坐在座鞍(6)上,两脚蹬住脚踏(13),两手向前平握在手摇杆(3)的手把(4)上,然后脚用力向前蹬,与此同时,两手用力将手摇杆(3)扳向胸前,由于脚踏连杆(12)传动,带动顶杆(7)向上运动,滚轴(10)带动滚筒(23)沿着后支承杆(11)向上滚动,同时座鞍杆(5)逆时针向上转动,相应地座鞍(6)上升,人体被抬高。以人的重量为阻滞力,使脚和臂必须付出一定伸和缩的力量,才能将人体升起。接着让两脚踩脚踏(13)的力量减小,同时双手握着把手(4)向前推,由于人体重力作用,座鞍(6)及脚踏(13)、把手(4)等又回到原始位置,这便实现了一次循环运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折叠。首先,取下弹簧(8)的钩子,再把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各绕销钉(16)转动而靠拢(如图4b所示),同时将座鞍(6)随座鞍杆(5)向下旋转,使其与顶杆(7)手摇杆(3)、脚踏杆(12)相互靠拢,并尽量靠紧后支承杆(11)。折叠后该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于手提移动和收藏。
实施例2如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在手把(4)与手摇杆(3)的连接、座鞍杆(5)与手摇杆(3)的枢接、顶杆(7)、弹簧(8)的连接以及前、后支承杆(1、11)与轴承板(14)的连接方式上都是相同的。不同点是脚踏连杆(12)后端与手摇杆(3)下端用销钉(20)枢接,连杆(17)上端与座鞍(5)前端铰接,其下端与脚踏连杆(12)中间偏后位置铰接,脚踏(13)枢接于脚踏连杆(12)前端上。限位销钉(18)安装在前支承杆(1)上部,大体位置是销钉(18)到主轴(15)的距离要略大于座鞍杆(5)上主轴孔(15)到其前端铰接孔(22)的距离。
实施例2的运动情况类似于实施例1。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也便于折叠。折叠过程如下首先,拔去手摇杆(3)与脚踏连杆(12)枢接销钉(20)和前支承杆(1)上的限位销钉(18),再松开弹簧(8)下端钩子。然后,将前、后支承杆(1,11)靠拢,将手摇杆(3)下端销钉孔(20)与后支承杆中间的折叠用孔(19)对正,并将卸下的活动销(20)插入。另外,再将坐鞍杆(7)逆时针转动,使其紧靠住手摇杆(3),而脚踏连杆(12)顺时针转动并拉直使其最下端的孔(20)与前支承杆(1)上的折叠用孔(21)对正,并插上卸下的限位销(18),这样便完成了如图6所示折叠后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伸缩起伏健身机,包括横管(2)、脚踏(13)、手把(4)、手摇杆(3)、座鞍杆(5)和座鞍(6),其特征在于手把(4)固定在手摇杆(3)上,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底部各固定有横管(2),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用销钉(16)枢接于轴承板(14),手摇杆(3)和座鞍杆(5)均绕轴承板(14)的主轴(15)转动,后支承杆(11)的下部固定有档板(9),弹簧(8)下端与档板(9)用钩连接,该弹簧(8)上端与座鞍杆(5)后端连接,滚轴(10)两端套有滚筒(23),其滚筒(23)放置在后支承杆(11)上,滚轴(10)与顶杆(7)下端固定连接,顶杆(7)上端与座鞍杆(5)后端铰接,手摇杆(3)下端与脚踏连杆(12)的前端用脚踏(13)的轴枢接,脚踏连接杆(12)的后端与顶杆(7)铰接。
2.一种折叠式伸缩起伏健身机,包括横管(2)、脚踏(13)、手把(4)、手摇杆(3)、座鞍杆(5)和座鞍(6),其特征在于手把(4)固定在手摇杆(3)上,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底部各固定有横管(2),前支承杆(1)和后支承杆(11)用销钉(16)枢接于轴承板(14),手摇杆(3)和座鞍杆(5)均绕轴承板(14)的轴(15)转动,后支承杆(11)下部固定有档板(9),弹簧(8)下端与档板(9)用钩连接,其上端与座鞍杆(5)后端连接,滚轴(10)两端套有滚筒(23),该滚筒(23)放置在后支承杆(11)上,滚轴(10)与顶杆(7)下端固定连接,该顶杆(7)上端与座鞍杆(5)后端铰接,手摇杆(3)下端与脚踏连杆(12)后端用销钉(20)枢接,脚踏(13)枢接于脚踏连杆(12)上,连杆(17)上端与座鞍杆(5)前端铰接,该连杆(17)下端铰接于脚踏连杆(12),前支承杆(1)上部适当位置上安装限位销钉(18),前支承杆(1)中间位置有折叠用孔(21),后支承杆(11)中间位置有折叠用孔(19)。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健身机,其特征是前、后支承杆(1、11)顶端可以各绕销钉(16)转动而靠拢,手摇杆(3)、座鞍杆(5)、顶杆(7)、脚踏杆(12)以及连杆(17)也可相互靠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伸缩起伏健身机,主要包括前、后支承杆、横管、手把、手摇杆、座鞍杆、顶杆、脚踏连杆、脚踏、滚轴、弹簧等,前、后支承杆用销钉枢接于轴承板,手摇杆、座鞍杆、顶杆、连接杆组成相互铰接的可动四边形作传动机构。后支承杆下部固定有挡板,在座鞍杆后端与挡板之间装有弹簧。顶杆下端固定有滚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是一种可折叠、便于单人手提移动的健身器械。
文档编号A63B22/04GK2280534SQ9623796
公开日1998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9日
发明者许其亮, 史文华 申请人:史文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