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回球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46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龄球回球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化、体育用品领域,涉及一种保龄球回球加速器。
打保龄球(以下简称球)时,球抛出后,滚到对面,经档球板的出球口进入回球加速器,球经加速后自动沿回球道返回;项有技术中,保龄球回球加速器的传动机构是由电机直接驱动变速皮带轮,最后经主动轮与从动轮挤压球,经其加速后,再沿S型导轨和导轮提升到位,然后依靠动能和位能自动沿过渡滑道冲向回球道返回,其不足之处在于噪音大、机构复杂、价格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龄球回球加速器,采用工作缸带动拐臂及相应机构,并经辊子挤压加速,把球提升到位;结构简单、造价低、运行安全稳妥、无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具有机架2,与提升滑道连在一起的由高位到低位的过渡滑道1以及回球道22,其特征在于具有工作缸3固定在机架2上,其活塞杆端头与拐臂4的一端通过销轴5铰链在一起,拐臂4的另一端与托杆6的一端成α角固定在一起,并共同与机架2通过销轴7铰链在一起,托杆6的另一端固定有球座8,呈上凹球形弧状,其圆弧半径等于球半径;球座8位于球限位提升用的圆弧形提升滑道9内,该滑道固定在机架2上,具有圆弧半径分别相等的内轨10二条和外轨11二条;该滑道上端球出口12与过渡滑道1相对应连接,下端球入口13与档球板的出球口相对应;外轨11二条在下端球入口13部位留有进球空间;球座8上具有与工作缸3运行状态连锁的微动开关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工作缸带动拐臂及相应机构,并经辊子挤压加速,把球提升到位;结构简单、易制作、造价低、运行安全稳妥、无噪音。



图1、主视原理图;附图2、A向,球入口13部位图;附图3、A-A剖视,球出口12部位图;附图4、B-B剖视,圆弧形提升滑道9径向截面图;附图5、B向,拐臂4部位图;附图6、放大Ⅰ,铰链部位图。
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祥加说明;圆弧形提升滑道9,具有1/4圆的圆弧状,到高位顶点后,向过渡滑道1有一定的延伸;二条外轨11及二条内轨10之间有两两相对且其转轴19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圆弧形提升滑道9的中心线,同时又规格相同的辊子20均布,该辊子通过与其固定在一起的转轴19分别与外轨11和内轨10铰链,外或内轨上转轴19的间距小于球半径;具有可塑性的辊子20外表面呈内凹圆弧形,其半径等于球半径,分别位于外、内轨上的两个相对的辊子20的间距,要能保证其上、下吻合,同时挤压着球表面,并让球通过;二条外轨11之中心线间距与二条内轨10之中心线间距相等,并与辊子20外表面内凹圆弧长度相对应。
辊子20通过与其固定在一起的转轴19以及该转轴两端装有的轴承21与外轨11和内轨10铰链。
工作缸3的活塞杆端头与拐臂4的一端通过销轴5及装在其间的轴承15铰链在一起;拐臂4的另一端与托杆6的一端成140°角固定在一起,并共同与机架2通过销轴7及装在其间的轴承16铰链在一起。
拐臂4的相关铰链结构为拐臂4为双夹板式,两端均有对应的条形轴滑道17,与工作缸3的活塞杆端铰链结构为该活塞杆端与销轴5中央部位固定在一起,该轴对称外露的两端装有轴承15,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与机架2的铰链结构为机架2上固定有销轴7,该轴外伸出端相应装有两套轴承16,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
圆弧形提升滑道9,其内轨10和外轨11之间有连接撑18。
工作缸3可以是液压缸或气压缸。
工作原理当球由档球板的出球口经球入口13滚入球座8上后,微动开关14即自动接通,启动工作缸3限位运动,推出其活塞杆,并通过销轴5铰链推动拐臂4,连同托杆6,共同以销轴7为轴转动,在α角及条形轴滑道17的作用下,活塞杆的水平运动转换为托杆6的旋转运动,并带动球座8,托着球沿圆弧形提升滑道9运动,同时连续受到辊子20的挤压增速,球提升到位后,依自身动能和位能自动沿过渡滑道1冲向回球道22返回,工作缸3即刻开始反向运动,其活塞杆回缩,拉动拐臂4,连同托杆6作反向旋转,到位后,微动开关14关闭,工作缸3停止运动,待接球后,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循环往复。
权利要求1.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具有机架(2),与提升滑道连在一起的由高位到低位的过渡滑道(1)以及回球道(22),其特征在于具有工作缸(3)固定在机架(2)上,其活塞杆端头与拐臂(4)的一端通过销轴(5)铰链在一起,拐臂(4)的另一端与托杆(6)的一端成α角固定在一起,并共同与机架(2)通过销轴(7)铰链在一起,托杆(6)的另一端固定有球座(8),呈上凹球形弧状,其圆弧半径等于球半径;球座(8)位于球限位提升用的圆弧形提升滑道(9)同,该滑道固定在机架(2)上,具有圆弧半径分别相等的内轨(10)二条和外轨(11)二条;该滑道上端球出口(12)与过渡滑道(1)相对应连接,下端球入口(13)与档球板的出球口相对应;外轨(11)二条在下端球入口(13)与档球板的出球口相对应;外轨(11)二条在下端球入口(13)部位留有进球空间;球座(8)上具有与工作缸(3)运行状态连锁的微动开关(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圆弧形提升滑道(9),具有1/4圆的圆弧状,到高位顶点后,向过渡滑道(1)有一定的延伸;二条外轨(11)及二条内轨(10)之间有两两相对且其转轴(19)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圆弧形提升滑道(9)的中心线,同时又规格相同的辊子(20)均布,该辊子通过与其固定在一起的转轴(19)分别与外轨(11)和内轨(10)铰链,外或内轨上转轴(19)的间距小于球半径;具有可塑性的辊子(20)外表面呈内凹圆弧形,其半径等于球半径,分别位于外、内轨上的两个相对的辊子(20)的间距,要能保证其上、下吻合,同时挤压着球表面,并让球通过;二条外轨(11)之中心线间距与二条内轨(10)之中心线间距相等,并与辊子(20)外表面内凹圆弧长度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其特征在于辊子(20)通过与其固定在一起的转轴(19)以及该转轴两端装有的轴承(21)与外轨(11)和内轨(10)铰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工作缸(3)的活塞杆端头与拐臂(4)的一端通过销轴(5)及装在其间的轴承(15)铰链在一起;拐臂(4)的另一端与托杆(6)的一端成140°角固定在一起,并共同与机架(2)通过销轴(7)及装在其间的轴承(16)铰链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工作缸(3)的活塞杆端与拐臂(4)的一端通过销轴(5)及装在其间的轴承(15)铰链在一起;拐臂(4)的另一端与托杆(6)的一端成140°角固定在一起,并共同与机架(2)通过销轴(7)及装在其间的轴承(16)铰链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拐臂(4)的相关铰链结构为拐臂(4)为双夹板式,两端均有对应的条形轴滑道(17),与工作缸(3)的活塞杆端铰链结构为该活器杆端与销轴(5)中央部位固定在一起,该轴对称外露的两端装有轴承(15),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与机架(2)的铰链结构为机架(2)上固定有销轴(7),该轴外伸出端相应装有两套轴承(16),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拐臂(4)的相关铰链结构为拐臂(4)为双夹板式,两端均有对应的条形轴滑道(17),与工作缸(3)的活塞杆端铰链结构为该活塞杆端与销轴(5)中央部位固定在一起,该轴对称外露的两端装有轴承(15),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与机架(2)的铰链结构为机架(2)上固定有销轴(7),该轴外伸出端相应装有两套轴承(16),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拐臂(4)的相关铰链结构为拐臂(4)为双夹板式,两端均有对应的条形轴滑道(17),与工作缸(3)的活塞杆端铰链结构为该活塞杆端与销轴(5)中央部位固定在一起,该轴对称外露的两端装有轴承(15),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与机架(2)的铰链结构为机架(2)上固定有销轴(7),该轴外伸出端相应装有两套轴承(16),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其特征在于拐臂(4)的相关铰链结构为拐臂(4)为双夹板式,两端均有对应的条形轴滑道(17),与工作缸(3)的活塞杆端铰链结构为该活塞杆端与销轴(5)中央部位固定在一起,该轴对称外露的两端装有轴承(15),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与机架(2)的铰链结构为机架(2)上固定有销轴(7),该轴外伸出端相应装有两套轴承(16),并配套位于条形轴滑道(1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其特征在于圆弧形提升滑道(9),其内轨(10)和外轨(11)之间有连接撑(18)。
专利摘要保龄球回球加速器,属于文化、体育用品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工作缸带动拐臂及相应机构,并经辊子挤压加速,把球提升到位;其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易制作、造价低、运行安全稳妥、无噪音。
文档编号A63D5/02GK2317908SQ9723134
公开日1999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2日
发明者赵光华, 童朝坤, 陈荣, 翟光顺 申请人:何帮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