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46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化、体育用品领域,涉及一种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
现有技术中,自动排瓶机的扫瓶、排瓶、布瓶机构,其传动机构是电机驱动减速机,再由齿轮直接传动,带动连杆,曲轴及相关部件运行;扫瓶动作慢、不灵活,排瓶时对倒下的卧式状态瓶,先经立式旋转的带袋大轮盘逐个带起,分送到排瓶器上,再逐个放到布瓶器的卧式机械手(瓶兜)上,布瓶器再一次性放瓶到瓶台上,瓶运行中一直处在卧式状态。不仅整机结构复杂制做难度大,造价高,更重要的是大轮盘带瓶时,常因瓶拥挤出故障,排瓶、布瓶准确性也易出问题,尤其是布瓶器放瓶到瓶台上时,由于“手心”朝上的卧式机械手的固有缺陷,瓶错位和倒瓶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噪声大,日常维护工作较频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扫瓶、排瓶、布瓶机构主要部位大多采用工作缸带动,结构简单,轻巧灵活,易制做,造价低,特别是对倒下的卧式状态瓶,经反、正两向传带后,经导瓶板的瓶入口,自动呈立式状态,稳妥规则地排立在排瓶车的瓶座上,再经综合车的立式机械手抓、提、运,放瓶到瓶台上,整机配备有相应的程序控制装置,扫瓶、带瓶、排瓶、布瓶,自动规范运行,到位准确无误,不发生违规、错位、倒瓶等现象,功能可靠、安全稳妥、噪声很低、日常维护方便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具有主机架1,基本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扫瓶及布瓶机构和排瓶机构,还有相应的程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扫瓶及布瓶机构具有综合车2,同时具有使该车纵向往复水平限位滑动及垂直上、下限位升、降的配套装置,综合车2上装有扫瓶装置和抓、提、运、放瓶的布瓶装置;排瓶机构紧接瓶台74的带瓶装置具有反向带瓶皮带32和正向带瓶皮带38,并有斜置的分瓶板43及横置的导瓶板44与其配套;紧邻导瓶板44外侧装有排瓶车48,同时具有使该车纵向往复水平限位滑动和使该车上带有瓶座57的托盘55绕其中心限位旋转的配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扫瓶、排瓶、布瓶机构主要部位大多采用工作缸带动,结构简单,轻巧灵活,易制做,造价低,特别是对倒下的卧式状态瓶,经反正两向传带后,经导瓶板44的瓶入口45,自动呈立式状态,稳妥规则地排立在排瓶车48的瓶座57上,再经综合车2的立式机械手31抓、提、运,放瓶到瓶台74上,整机配备有相应的程序控制装置,扫瓶、带瓶、排瓶、布瓶、自动规范运行,到位准确无误,不发生违规、错位、倒瓶等现象,功能可靠、安全稳妥、噪声很低,日常维护方便容易。



图1、整机俯视图;附图2、A-A剖视,整机立体示意图;附图3、A向视图,带瓶部位;附图4、B-B剖视,带瓶皮带传动部位;附图5、机械手31结构图;附图6、放大I,机械锁72结构图;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加说明;扫瓶及布瓶机构如下使综合车2纵向往复水平限位滑动的配套装置为该车具有车架3,固定在其上的车轮4和底盘5,该车通过车轮4位于悬浮导轨6上车架3上装有卧式双头工作缸7,其两端侧各装有一套滑轮组链轮8装在活塞杆端头上,链轮9和10装在对应的套在车导柱11上的车滑套12上,链条13一端系在车架3的一侧,并于同侧连续往返绕过链轮9到链轮8,再去链轮10,然后再到车架3另一侧的链轮10,连续往返绕过同一侧的链轮8到链轮9,终端返回系在此一侧对应的车架3上,六个链轮和链条13及双头工作缸7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车导柱11两根,垂直可拆性安装在主机架1的同一侧;使综合车2垂直上、下限位升、降的配套装置为主机架1上装有单头工作缸15,主臂16的尾端部位,通过其条形滑道17与活塞杆端呈滑动式铰链在一起;主臂16通过轴键与通轴18和主动齿轮19固定在一起,其头端部位与悬浮对轮组铰链,该对轮组具有平衡架20,铰链点位于此架中央对称部位,架两端各装有悬浮轮21一个,均托着悬浮导轨6的下滑道面;与主动齿轮19规格型号相同并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22,通过轴键与付臂23及另一根通轴18固定在一起,此付臂23头端部位同样与悬浮对轮组铰链,并通过悬浮轮21,托着悬浮导轨6的下滑道面;两根通轴18的另一端,均各固定有付臂23及对应的悬浮对轮组,均通过悬浮轮21,共同托着另一根悬浮导轨6的下滑道面;悬浮导轨6两根,分别位于主机架1的两侧,并与相对应的套在轨导柱24上的轨滑套25固定在一起,其中一根还同时与套在车导柱11上的车滑套12固定在一起;轨导柱24四根,垂直可拆性对称安装在主机架1的两侧;车架3右侧中央部位装有斜撑26和配套的单头工作缸27,扫瓶框29下缘为扫瓶板28,上梁中央装有拐臂14,与斜撑26相互铰链在一起,拐臂14的延长臂尾端部位,通过其条形滑道30与单头工作缸27的活塞杆端呈滑动式铰链在一起;底盘5上装有规则分布朝向下方的能限位张开与合拢的立式机械手31。
排瓶机械如下反向带瓶皮带32,其转轴33上固定有辊子34,轴前端装有皮带轮37;正向带瓶皮带38,其转轴39上固定有辊子40,轴后端装有齿轮41,与齿轮36啮合,该轮与皮带轮35装在同一短轴上,皮带轮35与37间有传动皮带,小电机直联轮42直接安装在转轴39前端头上;导瓶板44,其上有带门的瓶入口45,该口左侧有弧形阻瓶板46,右侧有门框47;排瓶车48,其结构为具有车架49,车轮50四个,配套导轨51两根,还有底盘52,其上有转盘53,两盘之间装有轴承54,转盘53上有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托盘55及中心立轴56,该轴下端穿过底盘52的中心孔,托盘55上有与立式机械手31相同规则分布的瓶座57;固定在车架49上的小电机直联轮58,通过皮带59与转盘53组成配套旋转机构,还有旋转运行定位自锁装置;单头工作缸60纵向固定在主机架1上,其活塞杆端与车架49定位连接在一起。
综合车2上机械手31的结构如下具有单头工作缸61,固定在定位筒62内,活塞杆顶端装有锥头63;定位筒62安装在底盘5上,其下端有中心兼限位孔64;爪65具有上卡头66、弧形下夹头65及掌68,爪65通过掌68与定位筒62下端铰链;还有上卡头66的回位装置。
排瓶车48的旋转运行定位自锁装置如下皮带59具有固定在车架49上的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张紧或松脱的张紧轮69,底盘52上有锁舌孔70,转盘53上有与该孔对应的锁舌槽71,配套机械锁72安装在车架49上,其具有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向外(上)伸出或向内(下)回缩的锁舌73。
对轮组具有的平衡架20采用倒“八”字型结构;车导柱11与车滑套12之间以及轨导柱24与轨滑套25之间安装直线轴承;综合车2的车轮4与其轴之间,悬浮轮21与其轴之间安装压力轴承和滚动轴承各一套;滑动式铰链处,转动铰链处、转轮处均采用轴承结构。工作缸可采用液压缸,也可采用气压缸,动力源统一提供。
依常规,排瓶、布瓶,每次最多十个瓶,一般为两组瓶,一用一备。
作用原理扫瓶与布瓶当瓶台74上完成设定击球次数后,自动扫瓶;综合车2上的单头工作缸27的活塞杆推出,通过扛杆原理推动拐臂14动作,通过扫瓶框29带动扫瓶板28左行,将瓶扫倒出瓶台74,到位后,活塞杆回缩,拉动扫瓶杆29复位,然后综合车2在双头工作缸7作用下右行,到位后,在单头工作缸15作用下,再垂直下行,到位后,机械手31动作,将瓶定位放置到瓶台74上,此后,综合车2定位垂直上行再左行,到位后再垂直下行,到位后,机械手31动作,对排瓶车48的瓶座57上的瓶,完成抓,并按反向路线提、运到位,备放,等待下一个扫瓶信号,如此循环往复。
排瓶瓶被扫倒出瓶台74后,在分瓶板41作用下,经反、正向传送皮带32、36作用,逐个有序接近导瓶板44的瓶入口45,导瓶板44的结构能保证瓶逐个大头(重端)先进入瓶入口45,稳定落入瓶座57;排瓶车48依程序控制在单头工作缸60作用下,纵向沿导轨51有三个定位位移,相对于每个纵向定位,各有规则地旋转变位定位,保证托盘55上有规则分布的瓶座57能分别有序的逐个与导瓶板44的瓶入口45准确定位,且只有当一个瓶落入瓶座57后,才能出现下一个定位变化,只有某个定位变化完成后,瓶入口45才能开门放瓶。
机械手31单头工作缸61动作,活塞杆推出,锥头63下行时,向外顶开上卡头66,杠杆作用下,爪65的弧形下夹头67向内合拢,抓住瓶颈;当活塞杆回缩,锥头63上行时,上卡头66在回位装置作用下向内合拢,杠杆作用下,下夹头67向外张开,放瓶。
排瓶车48的旋转运行定位自锁装置小电机直联轮58及皮带59处于常开状态,转盘53下需旋转时,张紧轮69自动脱离皮带59,同时机械锁72的锁舌73自动向外(上)伸出,穿过锁舌孔70,插入锁舌槽71,此时,皮带59空转;当转盘53需要旋转时,机械锁72的锁舌73自动向内(下)回缩,脱出锁舌槽71,同时,张紧轮69对皮带59自动张紧,转盘53正常旋转,如此循环往复。
权利要求1.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具有主机架(1),基本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扫瓶及布瓶机构和排瓶机构,还有相应的程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扫瓶及布瓶机构具有综合车(2),同时具有使该车纵向往复水平限位滑动及垂直上、下限位升、降的配套装置,综合车(2)上装有扫瓶装置和抓、提、运、放瓶的布瓶装置;排瓶机构紧接瓶台(72)的带瓶装置具有反向带瓶皮带32和正向带瓶皮带(38),并有斜置的分瓶板(43)及横置的导瓶板(44)与其配套;紧邻导瓶板(4 )外侧装有排瓶车(48),同时具有使该车纵向往复水平限位滑动和使该车上带有瓶座(57)的托盘(55)绕其中心限位旋转的配套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扫瓶及布瓶机构如下使综合车(2)纵向往复水平限位滑动的配套装置为该车具有车架(3),固定在其上的车轮(4)和底盘(5),该车通过车轮(4)位于悬浮导轨(6)上;车架(3)上装有卧式双头工作缸(7),其两端侧各装有一套滑轮组链轮(8)装在活塞杆端头上,链轮(9)和(10)装在对应的套在车导柱(11)上的车滑套(12)上,链条(13)一端系在车架(3)的一侧,并于同侧连续往返绕过链轮(9)到链轮(8),再去链轮(10),然后再到车架3另一侧的链轮(10),连续往返绕过同一侧的链轮(8)到链轮(9),终端返回系在此一侧对应的车架(3)上,六个链轮和链条(13)及双头工作缸(7)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车导柱(11)两根,垂直可拆性安装在主机架(1)的同一侧使综合车(2)垂直上、下限位升、降的配套装置为主机架(1)上装有单头工作缸(15),主臂(16)的尾端部位,通过其条形滑道(17)与活塞杆端呈滑动式铰链在一起;主臂(16)通过轴键与通轴(18)和主动齿轮(19)固定在一起,其头端部位与悬浮对轮组铰链,该对轮组具有平衡架(20),铰链点位于此架中央对称部位,架两端各装有悬浮轮(21)一个,均托着悬浮导轨(6)的下滑道面;与主动齿轮(19)规格型号相同并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22),通过轴键与付臂(23)及另一根通轴(18)固定在一起,此付臂(23)头端部位同样与悬浮对轮组铰链,并通过悬浮轮(21),托着悬浮导轨(6)的下滑道面;两根通轴(18)的另一端,均各固定有付臂(23)及对应的悬浮对轮组,均通过悬浮轮(21),共同托着另一根悬浮导轨(6)的下滑道面;悬浮导轨(6)两根,分别位于主机架(1)的两侧,并与相对应的套在轨导柱(24)上的轨滑套(25)固定在一起,其中一根还同时与套在车导柱(11)上的车滑套(12)固定在一起;轨导柱(24)四根,垂直可拆性对称安装在主机架(1)的两侧;车架(3)右侧中央部位装有斜撑(26)和配套的单头工作缸(27),扫瓶框(29)下缘为扫瓶板(28),上梁中央装有拐臂(14),与斜撑(26)相互铰链在一起,拐臂(14)的延长臂尾端部位,通过其条形滑道(30)与单头工作缸(27)的活塞杆端呈滑动式铰链在一起;底盘(5)上装有规则分布朝向下方的能限位张开与合拢的立式机械手(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排瓶机构如下反向带瓶皮带(32),其转轴(33)上固定有辊子(34),轴前端装有皮带轮(37);正向带瓶皮带(38),其转轴(39)上固定有辊子(40),轴后端装有齿轮(41),与齿轮(36)啮合,该轮与皮带轮(35)装在同一短轴上,皮带轮(35)与(37)间有传动皮带,小电机直联轮(42)直接安装车转轴(39)前端头上;导瓶板(44),其上有带门的瓶入口(45),该口左侧有弧形阻瓶板(46),右侧有门框(47);排瓶车(48),其结构为具有车架(49)、车轮(50)四个,配套导轨(51)两根,还有底盘(52),其上有转盘(53),两盘之间装有轴承(54),转盘(53)上有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托盘(55)及中心立轴(56),该轴下端穿过底盘(52)的中心孔,托盘(55)上有与立式机械手(31)相同规则分布的瓶座(57);固定在车架(49)上的小电机直联轮(58),通过皮带(59)与转盘(53)组成配套旋转机构,还有旋转运行定位自锁装置;单头工作缸(60)纵向固定在主机架(1)上,其活塞杆端与车架(49)定位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综合车(2)上机械手(31)的结构如下具有单头工作缸(61),固定在定位筒(62)内,活塞杆顶端装有锥头(63);定位筒(62)安装在底盘(5)上,其下端有中心兼限位孔(64)、爪(65)具有上卡头(66)、弧形下卡头(67)及掌(68)、爪(65)通过掌(68)与定位筒(62)下端铰链;还有上卡头(66)的回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综合车(2)上机械手(31)的结构如下具有单头工作缸(61),固定在定位筒(62)内,活塞杆顶端装有锥头(63);定位筒(62)安装在底盘(5)上,其下端有中心兼限位孔(64),爪(65)具有上卡头(66)、弧形下夹头(67)及掌(68),爪(65)通过掌(68)与定位筒(62)下端铰链还有上卡头(66)的回位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排瓶车(48)的旋转运行定位自锁装置如下皮带(59)具有固定在车架(49)上的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张紧或松脱的张紧轮(69),底盘(52)上有锁舌孔(70),转盘(53)上有与该孔对应的锁舌槽(71),配套机械锁(72)安装在车架(49)上,其具有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向外(上)伸出或向内(下)回缩的锁舌(7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排瓶车(48)的旋转运行定位自锁装置如下皮带(59)具有固定在车架(49)上的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张紧或松脱的张紧轮(69),底盘(52)上有锁舌孔(70),转盘(53)上有与该孔对应的锁舌槽(71),配套机械锁(72)安装在车架(49)上,其具有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向外(上)伸出或向内(下)回缩的锁舌(7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排瓶车(48)的旋转运行定位自锁装置如下皮带(59)具有固定在车架(49)上的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张紧或松脱的张紧轮(69),底盘(52)上有锁舌孔(70),转盘(53)上有与该孔对应的锁舌槽(71),配套机械锁(72)安装在车架(49)上,其具有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向外(上)伸出或向内(下)回缩的锁舌(7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排瓶车(48)的旋转运行定位自锁装置如下皮带(59)具有固定在车架(49)上的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张紧或松脱的张紧轮(69),底盘(52)上有锁舌孔(70),转盘(53)上有与该孔对应的锁舌槽(71),配套机械锁(72)安装在车架(49)上,其具有能依程序控制自动向外(上)伸出或向内(下)回缩的锁舌(73)。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平衡架(20)采用倒“八”字型结构;车导柱(11)与车滑套(12)之间,以及轨导柱(24)与轨滑套(25)之间安装直线轴承;综合车(2)的车轮(4)与其轴之间、悬浮轮(21)与其轴之间安装压力轴承和滚动轴承各一套。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其特征在于平衡架(20)采用倒“八”字型结构;车导柱(11)与车滑套(12)之间,以及轨导柱(24)与轨滑套(25)之间安装直线轴承;综合车(2)的车轮(4)与其轴之间、悬浮轮(21)与其轴之间安装压力轴承和滚动轴承各一套。
专利摘要保龄设备自动排瓶机,属于文化、体育用品领域,其特征在于:扫瓶、排瓶、布瓶机构主要部位大多采用工作缸带动;扫瓶及布瓶机构中的综合车(2)同时具有定位纵向滑动及垂直升、降装置,同时装有扫瓶及布瓶装置;排瓶机构中排瓶车(48)同时具有定位纵向滑动及托盘(55)限位旋转的装置;其有益之处:自动规范运行、到位准确无误、功能可靠、安全稳妥、噪声很低、结构简单、轻巧灵活、易制做、造价低、日常维护方便容易。
文档编号A63D5/00GK2357768SQ97231350
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2日
发明者赵光华, 童朝坤, 陈荣, 翟光顺 申请人:何帮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