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冰雪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795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旱冰雪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雪橇,特别涉及一种适于旱地圆弧滑道内滑行的旱冰雪橇。
雪橇是一种在冰雪圆弧滑道内进行的体育运动,是冬季奥运会冰雪体育比赛项目之一,由于这项运动既锻炼身体又锻炼意志,所以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喜爱的一种健身运动。但往往因地域或季节的影响,使雪橇这项健身运动不能在任何地域、任何季节广泛开展和普及。近年来,有的旅游景点开设了滑道娱乐项目,采用滑行车结构,其惊险度、速度都不及雪橇运动,更达不到模拟冰雪滑道内雪橇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趣味性强、易于普及,可在旱地圆弧滑道内滑行的旱冰雪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旱冰雪橇,包括橇体、支腿、滑刀,其特征在于滑刀3上设置有运动轮4和方向轮5;其方向轮5的轮轴8中心线与底部滑刀3垂直,并可沿垂线向左向右倾斜0-15°范围。
支架9上;转轮7内设置有轴承11,转轮7外两轴端设有滚珠12、调整螺母13、转轮7中部设置有摩擦带圈10。
本发明将现有滑雪橇底部滑刀上加装转轮,可在旱地圆弧滑道内滑行,使雪橇运动在任何地域和季节都能得以开展和普及。本发明结构新颖、转向灵活、趣味性强。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运动轮在滑道内的后视图。
图3为图2中I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A-A视图。
图5为本发明方向轮在滑道内运动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旱冰雪橇的橇体1、支腿2、滑刀3、运动轮4、方向轮5、滑道6、转轮7、轮轴8、支架9、摩擦带圈10、滚针轴承11、滚珠12、调整螺母13等构成的,旱冰雪橇的橇体1底部通过支腿2安装有两根滑刀3,在两根滑刀3水平面上分别安装有对称位置和相同个数的运动轮4;在两根滑刀3前部圆弧面上分别安装有对称位置和相同个数的方向轮5。
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每一对运动轮4的轮轴8中心线与圆弧滑道6的弧面切点(即受力点)的切线平行,使运动轮4运动方向与滑刀3平行一致。轮轴8中间设有一环形凸台,凸台两侧轮轴8上各套装一滚针轴承11,转轮7由两半圆球体组成,分别套装在滚针轴承11外,可同时作滚针轴承11外套用,两半圆球体在接触面上凹凸14啮合成一圆球体,齿形的摩擦带圈10卡装在圆球体中部两侧有对应齿形的圈形凹槽内,略高于球体表面,摩擦带圈10采用橡胶、塑料等材料制作,具有弹性,可增大转轮7的摩擦力。调整螺母13分别位于转轮7两端,旋装在轮轴8上,转轮7两端均设有一圈半圆凹槽,调整螺母13与之相向联结端也设有一圈同样大小的半圆凹槽,中间夹装有一圈滚珠12;当转轮7转动时,转轮7带动滚珠12转动,减少摩擦。调整螺母13用于调整间隙和固定转轮7的两半圆球体,使转轮7转动灵活;轮轴8两端固装在支架9上,滑刀3与支架9焊接固联。
参阅图5所示,全部方向轮5都是等距离安装在两根滑刀3前部圆弧面上,全部方向轮的倾斜角度相同,其轮轴8中心线与底部滑刀3垂直,沿垂线向左倾斜5°与滑刀3固联;当旱冰雪橇行驶到滑道6转弯处时,方向轮5沿着滑道6轨迹运动转向。
权利要求
1.一种旱冰雪橇,包括橇体、支腿、滑刀,其特征在于滑刀(3)上设置有运动轮(4)和方向轮(5);其方向轮(5)的轮轴(8)中心线与底部滑刀(3)垂直,并可沿垂线向左向右倾斜0-15°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冰雪橇,其特征在于运动轮(4)或方向轮(5)的转轮(7)是由两个半圆球体啮合,并通过轮轴(8)固联在支架(9)上;转轮(7)内设置有轴承(11),转轮(7)外两轴端设有滚珠(12)、调整螺母(13)、转轮(7)中部设置有摩擦带圈(10)。
全文摘要
一种旱冰雪橇,包括橇体、支腿、滑刀,其特征在于滑刀上设置有运动轮和方向轮,其方向轮的轮轴中心线与底部滑刀垂直,并可沿垂线向左向右倾斜0—15°范围。可在旱地圆弧滑道内滑行,使雪橇运动在任何地域和季节都能得以开展和普及,本发明结构新颖,转向灵活,趣味性强。
文档编号A63C17/00GK1195566SQ9810151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7日
发明者穆卫平 申请人:穆卫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