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芯密度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07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木芯密度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木芯板、密度板合成的用于装饰装璜的复合板。
背景技术
由于木材的短缺,实木价格比较昂贵,木材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地充盈着市场,细木工板、密度板、实木贴面、三聚氰胺板等,每种板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缺点,单独使用某一种板很难达到装饰装璜的要求,在装修过程中进行现场粘贴复合,其质量也很难保证。于是有人开始研究利用工厂化生产复合板,以其达到取代实木的目的。专利号为ZL02211555.2、名称为“木芯三聚氰胺装饰板”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板材,这种复合板材在某一装修领域是可行的、无可挑剔的,但从整个装饰装璜的角度去审视,它存在以下缺点该细木工板的材料采用标准的松木板块拼成,材料虽好,但成本较高;多加了两层涂胶板,增加了复合板的厚度和重量,也提高了板材的价格,增加了装修费用装饰板的两侧表面都胶接了三聚氰胺板,降低了复合板的档次,使其装饰装璜的范围缩小,减小了市场份额。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芯密度复合板,它具有板材平整度好,再加工性能优良,装饰装璜适应范围广,成本低,装饰效果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包含木芯层1、上层密度板2、下层密度板3、实木覆面层4,上层密度板2与下层密度板3之间粘固有木芯层1,实木覆面层4粘固于上层密度板2的上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芯层1是杨、椴木无缝隙拼接板层;所述的上层密度板2和下层密度板3是中密度板层。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板材表面装饰效果好,且硬度远高于一般木质贴面装饰板,该复合板含水率低,平整度好,形态稳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低,复合板的平均密度与阔叶硬木十分接近,复合板再加工性能优良,既能适应现代化的家具制作,又能方便地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其榫接及握钉等性能等同于实木,复合板的综合效果完全可与集成板材、拼接板材媲美,成本只有集成板材或拼接板材的60%,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该复合板的胶合强度≥0.8MPa,符合国家二类板技术标准,甲醛释放量≤1.5mg/L,达到国家有关环保标准的E1级水平,可以用于居室的装饰装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
二、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见图1)本实施方式由杨、椴木无缝隙拼接板木芯层1、上层中密度板2、下层中密度板3、实木覆面层4组成,杨、椴木无缝隙拼接板木芯层1的两面粘固有上层中密度板2与下层中密度板3,上层中密度板2的上面粘固有实木覆面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二(见图2)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在于,在下层中密度板3的下面又粘固有一层装饰面层5,所述的装饰面层5是天然木皮覆面、木纹浸漆纸覆面、三聚氰胺膜或三氧化二铝膜面层。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增加的装饰面层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板的装饰性和实用性,使复合板兼有阻燃和防潮的功能,同时提高了复合板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三(见图2)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在于,杨、椴木无缝隙拼接板木芯层1的接缝是指接形6。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接缝采用指接形能进一步提高拼接板之间的接合强度,减少形变。
权利要求1.木芯密度复合板,它包含木芯层(1)、上层密度板(2)、下层密度板(3)、实木覆面层(4),其特征在于上层密度板(2)与下层密度板(3)之间粘固有木芯层(1),实木覆面层(4)粘固于上层密度板(2)的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芯密度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芯层(1)是杨、椴木无缝隙拼接板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芯密度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密度板(2)和下层密度板(3)是中密度板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芯密度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在下层中密度板(3)的下面又粘固有一层装饰面层(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芯密度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面层(5)是天然木皮覆面、木纹浸漆纸覆面、三聚氰胺膜或三氧化二铝膜面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芯密度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杨、椴木无缝隙拼接板木芯层(1)的接缝是指接形(6)。
专利摘要木芯密度复合板,它涉及一种由木芯板、密度板合成的用于装饰装璜的复合板。本实用新型包含木芯层(1)、上层密度板(2)、下层密度板(3)、实木覆面层(4),上层密度板(2)与下层密度板(3)之间粘固有木芯层(1),实木覆面层(4)粘固于上层密度板(2)的上面。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板材表面装饰效果好,且硬度远高于一般木质贴面装饰板,该复合板含水率低,平整度好,形态稳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低,复合板的平均密度与阔叶硬木十分接近,复合板再加工性能优良,既能适应现代化的家具制作,又能方便地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其榫接及握钉等性能等同于实木。
文档编号B27D1/04GK2659652SQ20032011174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9日
发明者吴健 申请人:吴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