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33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将竹材按照下列工序进行处理:锯截→剖开→疏解、展平→定宽定厚→一次碳化干燥→养生→二次碳化干燥→施胶→三次干燥除湿→组坯、热压→脱模处理,得到的竹基板材。本工艺避免了传统工艺对竹材的取、平、削、切等工序,极大地减少了竹材的损耗,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题下,减少了传统工艺的多个工序步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竹制品的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竹地板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出的一种竹制品。由于竹地板外观色泽淡雅似象牙,竹节在板面上错落有致,形成自然的花纹,且材质坚硬、弹性好,竹地板结构对称合理、尺寸稳定性好,因此产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中外消费者的喜爱。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竹地板的制造技术日臻完善。目前竹地板已经成为一种高档的地面装饰材料,流行于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我国是竹地板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大,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0003]竹地板传统的制备工艺流程为:竹材一定长锯截一分直径和厚度分类摆放一开片一粗刨、刨青、定厚一碳化、漂白一干燥一精刨一分选一涂胶一组坯一热压胶合制成竹地板。传统工艺中需要将每一段锯断后的竹材按周长等分并开切成若干条符合厚度和宽度的竹片,开切后的竹片还需要进行削切,将其截面的弧度尽量削平,然后才能对竹片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在开切竹材这一工序中,会使大量的竹材原料被削切消耗掉,而且把竹材开切成若干条的竹片的过程中,每个切路或锯路都会损耗大量竹材原料,所以传统工艺中竹材的利用率是相当低的。
[0004]另外,加工后的竹片需要通过涂胶后再进行组坯、热压合,其中涂胶和组坯都要通过人工来进行涂抹和排列,生产效率低下,在涂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涂抹不均匀、不完全等现象,导致竹片在热压合中出现开裂或压合不均匀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0005]另一方面,传统的涂胶工艺中使用的胶水一般都是尿醅胶,这种胶水涂抹后不能长时间放置,很容易干化,它涂抹后的竹片在一段时间内必需进行热压合工序,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0006]中国专利CN 101607411 B公开的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公开的制作方法中,将半圆竹筒的内弧和外弧表面皆进行反复疏解,破坏竹青、竹黄的形态,得到均匀而间断的粗细不均的系列纵向裂缝,才能在接下来的施胶处理中,使胶水剂能够均匀而间隔地渗透到裂缝和竹纤维中,形成牢固的胶钉连接和化学结合,从而达到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该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而用于制作竹地板的竹基材板片是不需要考虑到竹基材板片的高强度和高硬度,上述制备工艺需要将竹材进行彻底疏解并且完全浸胶,才能达到其强度要求,所以制得的复合材料板不仅制作成本高,耗胶量大,而且竹材的使用率也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竹材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低下,以及进一步地降低了竹基材板的生产成本。
[0008]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锯截:选取竹材,将竹材按预定长度锯截成竹筒段;
(2)剖开、除内竹节:将锯截后的竹筒段沿其长度方向剖成两个半圆竹筒,并除去内竹节,得到半圆竹筒;
(3)疏解、展平:对半圆竹筒进行疏解、展平,通过疏解机的疏解齿对半圆竹筒内弧表面疏解出沿半圆竹筒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裂缝并展平,展平后的竹青面保持片状结构,得到竹板片;
(4)定宽定厚:将竹板片进行定宽和定厚,制成所需的规整竹板片;
(5)一次干燥:将竹板片进行一次干燥,减少竹材内部水份;
(6)养生:将一次干燥后的竹板片进行养生处理,即在常温下进行放置,让竹材内部水份均匀分布;
(7)二次干燥:将养生后的竹板片进行二次干燥碳化;
(8)施胶:将一次干燥后的竹板片采用浸胶施胶方式对竹板片进行浸胶;
(9)三次干燥:将施胶后的竹板片进行第三次干燥处理;
(10)组坯:将预定数量的多个竹板片在三次干燥后排制成朝向一致的竹板坯,竹板坯排布在热压机的热模板上;
(11)热压:启动热压机,将竹板坯热压粘合;
(12)脱模:将热压完成后的竹板坯进行脱模,制得所需的竹制品用竹基材板片。
[0009]更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疏解、展平后的竹板片的宽度为半圆竹筒弧长的
1.03 ?1.15 倍。
[0010]更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疏解出的竹板片的纵向裂缝相互平行且等距布置,相邻纵向裂缝之间的间距为0.1?2.0cm0
[0011]更进一步,所述步骤(8)中使用的胶粘剂为酚醅树脂胶粘剂,固含量为35?50%,采用浸胶施胶方法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含量为竹板片原料绝干重量的2?5%。
[0012]更进一步,所述步骤(8)中使用的胶液为酚醅树脂胶粘剂,浸胶的温度为常温,浸胶时间为15?25分钟。
[0013]更进一步,所述步骤(11)热压合的温度在135?150° C。
[0014]更进一步,一种包含有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制备工艺制得的竹基材板片的竹制品。
[0015]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发明工艺将锯截后的竹筒段沿其长度方向剖开得到半圆竹筒,然后通过疏解机的疏解齿对半圆竹筒内弧表面疏解出沿半圆竹筒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纵向裂缝并展平,展平后的竹材外弧表面保持片状结构,得到竹板片,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竹材的取、平、削、切等工序步骤,极大地减少了竹材的损耗和步骤工序,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该工艺在疏解时,只对内弧表面进行疏解,降低了竹材的胶水渗透度,减少了施胶工序中粘胶剂的使用量,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疏解、展平后得到竹板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锯截:选取竹材,将竹材按预定长度锯截成竹筒段,将竹材锯截成竹筒段;
(2)剖开、除内竹节:将锯截后的竹筒段沿其长度方向对半剖成两个半圆竹筒,并除去内竹节,得到半圆竹筒;
(3)疏解、展平:如图1、图2所示,对半圆竹筒I进行疏解、展平,通过疏解机(图中未画出)的疏解齿对半圆竹筒I内弧表面11疏解出沿半圆竹筒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纵向裂缝13并展平,展平后的竹青面12保持片状结构,得到竹板片;其中,疏解、展平后的竹板片的宽度大约为半圆竹筒弧长的1.03倍,疏解出的竹板片相邻纵向裂缝13之间的间距为大约为0.55cm,竹板片疏解、展开后,改变过去开切的制备工艺,提高了竹材的使用率;
(4)定宽定厚:将竹板片进行定宽和定厚,制成所需的规整竹板片;
(5)一次干燥:将竹板片进行一次干燥,对竹板片进行烘干,降低其含水率;
(6)养生:将一次干燥后的竹板片进行养生处理,即在常温下进行放置,让竹材内部水份均匀分布;
(7)二次干燥:将养生后的竹板片进行二次干燥碳化;
(8)施胶:将二次干燥后的竹板片采用浸胶施胶方式对竹板片进行浸胶,其中,使用的胶粘剂为酚醅树脂胶粘剂,固含量为35%,采用浸胶施胶方法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含量为竹板片原料绝干重量的3%,竹板片相邻纵向裂缝之间的间距越大,使用的胶水越多,且浸胶的温度为常温,浸胶时间为15?25分钟;
(9)三次干燥:将施胶后的竹板片进行第三次干燥处理,一般是通过烘干,加快其生产速度,也可进行自然晾晒;
(10)组坯:将预定数量的多个竹板片直接施胶后布排制成朝向一致的竹板坯,竹板坯排布在热压机的热模板上;
(11)热压:启动热压机,将竹板坯热压粘合,其中,热压合的温度在135?150°C;
(12)脱模:将热压完成后的竹板坯进行脱模,制得所需的竹制品用竹基材板片。
[0019]实施例二:
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锯截:选取竹材,将竹材按预定长度锯截成竹筒段,将竹材锯截成竹筒段;
(2)剖开、除内竹节:将锯截后的竹筒段沿其长度方向剖成两个半圆竹筒,并除去内竹节,得到半圆竹筒;
(3)疏解、展平:对半圆竹筒进行疏解、展平,通过疏解机的疏解齿对半圆竹筒内弧表面疏解出沿半圆竹筒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纵向裂缝并展平,展平后的竹青面保持片状结构,得到竹板片;其中,疏解、展平后的竹板片的宽度大约为半圆竹筒弧长的1.15倍,疏解出的竹板片相邻纵向裂缝之间的间距为大约为2.0cm ;
(4)定宽定厚:将竹板片进行定宽和定厚,制成所需的规整竹板片;
(5)一次干燥:将竹板片进行一次干燥,对竹板片进行烘干,降低其含水率;
(6)养生:将一次干燥后的竹板片进行养生处理,即在常温下进行放置,让竹材内部水份均匀分布;
(7)二次干燥:将养生后的竹板片进行二次干燥碳化;
(8)施胶:将二次干燥后的竹板片采用浸胶施胶方式对竹板片进行浸胶,其中,使用的胶粘剂为酚醅树脂胶粘剂,固含量为50%,采用浸胶施胶方法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含量为竹板片原料绝干重量的5 %,竹板片相邻纵向裂缝之间的间距越大,使用的胶水越多,且浸胶的温度为常温,浸胶时间为15?25分钟;
(9)三次干燥:将施胶后的竹板片进行第三次干燥处理,一般是通过烘干,加快其生产速度,也可进行自然晾晒;
(10)组坯:将预定数量的多个竹板片直接施胶后布排制成朝向一致的竹板坯,竹板坯排布在热压机的热模板上;
(11)热压:启动热压机,将竹板坯热压粘合,其中,热压合的温度在135?150°C;
(12)脱模:将热压完成后的竹板坯进行脱模,制得所需的竹制品用竹基材板片。
[0020]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地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锯截:选取竹材,将竹材按预定长度锯截成竹筒段; 剖开、除内竹节:将锯截后的竹筒段沿其长度方向剖成两个半圆竹筒,并除去内竹节,得到半圆竹筒; 疏解、展平:对半圆竹筒进行疏解、展平,通过疏解机的疏解齿对半圆竹筒内弧表面疏解出沿半圆竹筒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裂缝并展平,展平后的竹青面保持片状结构,得到竹板片; 定宽定厚:将竹板片进行定宽和定厚,制成所需的规整竹板片; 一次干燥:将竹板片进行一次干燥,减少竹材内部水份; 养生:将一次干燥后的竹板片进行养生处理,即在常温下进行放置,让竹材内部水份均匀分布; 二次干燥:将养生后的竹板片进行二次干燥碳化; 施胶:将一次干燥后的竹板片采用浸胶施胶方式对竹板片进行浸胶; 三次干燥:将施胶后的竹板片进行第三次干燥处理; 组坯:将预定数量的多个竹板片在三次干燥后排制成朝向一致的竹板坯,竹板坯排布在热压机的热模板上; 热压:启动热压机,将竹板坯热压粘合; 脱模:将热压完成后的竹板坯进行脱模,制得所需的竹制品用竹基材板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疏解、展平后的竹板片的宽度为半圆竹筒弧长的1.03?1.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疏解出的竹板片的纵向裂缝相互平行且等距布置,相邻纵向裂缝之间的间距为0.1?2.0cm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使用的胶粘剂为酚醅树脂胶粘剂,固含量为35?50%,采用浸胶施胶方法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固含量为竹板片原料绝干重量的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使用的胶水溶液为酚醅树脂胶粘剂,浸胶的温度为常温,浸胶时间为15?2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基板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热压合的温度在135?150° C。
7.一种包含有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制备工艺制得的竹基材板片的竹制品。
【文档编号】B27D1/08GK103659950SQ20131074816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季立高 申请人:福建省建瓯市华宇竹业有限公司, 季立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