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软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78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木软化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竹木软化炉,包括筒体,筒体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与筒体的开口部相匹配的筒盖,筒体的开口部处固定有环绕于该开口部上的第一挡板组,筒盖的边缘设有与第一挡板组相匹配的第二挡板组,筒盖的中心通过端盖轴连接有连接臂,该连接臂铰接于开口部一侧的第一支撑座上,筒盖上设有吊耳。本实用新型处理处理竹木软化高效、安全,并且智能化,通过判断炉体内压力大小的变化,自动判断是否达到可以安全打开的压力值,确保工人在打开炉体时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筒体上的压力表,可以轻松识别所需软化竹木的压力值,确保软化竹木的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竹木软化炉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尤其是一种用于软化竹木的竹木软化炉。
【背景技术】
[0002]竹制品以其轻质、抗腐蚀、凉爽美观、使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用竹制品加工成面积较大的平面制品时,一道很重要的加工工序就是高温蒸煮竹木,使得竹木的含水量和温度提高,从而大大增加竹木的可塑性;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竹木软化炉大同小异,最大的区别在于筒盖启闭装置的不同,如卡箍式、压紧式,螺栓式等方法。卡箍式结构的锁紧强度较差,易产生安全隐患,一般用于压力很低的场合;压紧式结构在容器工作期间需通过本体外的力源,比如油压或气压对筒盖施加压紧力,结构不紧凑且较为复杂,在外部力源失效的情况下,会发生安全事故;螺栓式结构顾名思义是筒盖拧入筒体中的装置,这种机构筒盖拧入时间长,费时费力,容易发生螺纹卡死现象,且该种炉容积一般偏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操作简单、容积大、强度高、使用方便,安全的竹木软化炉,满足了客户对于软化炉高效、经济的需求。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竹木软化炉,包括筒体,筒体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以及与筒体的开口部相匹配的筒盖,筒体的开口部处固定有环绕于该开口部上的第一挡板组,筒盖的边缘设有与第一挡板组相匹配的第二挡板组,筒盖的中心通过端盖轴连接有连接臂,该连接臂铰接于开口部一侧的第一支撑座上,筒盖上设有吊耳。当筒盖需要封闭筒体开口端时,把筒盖转至筒体开口端前,这时转动吊耳,带动筒盖自转,使得筒盖上的第二挡板组对准第一挡板组挡板和挡板之间的空隙,然后第二挡板组里的挡板插入空隙中,等筒盖完全压入到筒体时,再转动吊耳,带动筒盖上的第二挡板组上的挡板外表面与第一挡板组上的挡板内表面紧密贴合至适当位置。
[0005]筒盖上设有插销孔,筒体上固定有气缸,该气缸上的活塞杆穿过筒体上的通孔与插销孔相配合。当筒盖压入筒体,转至合适位置,然后启动气缸,使气缸上的活塞杆插入到插销孔中,防止筒盖自转动。
[0006]筒体的开口部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上固定有减速机,该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外表面径向方向延伸出突出部,该突出部与筒盖的吊耳上的孔相匹配。该机构可以大大减少人的劳动量和强度,如论是开启还是闭合只需要利用开启该装置,使得机构上的螺纹杆正转或反转就能实现筒盖的开启或闭合。
[0007]筒盖上设有把手。该把手使得在拉开或推进筒盖时更省力更方便。
[0008]筒体连接有压力过载释放装置。当软化炉中的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为了确保软化炉的安全,软化炉中的过于压力可以通过压力过载释放装置排除,从而使软化炉始终在一个安全的压力范围内工作。[0009]筒体上连接有压力表。时时提供不同时间段的压力数值,以保证产品所需要的合理压力值,保证产品的质量。
[0010]筒体上固定有控制柜。按动控制柜上的闭合按钮,由于联动关系的作用,螺纹套向上运动,使得筒盖顺时针旋转,转到气缸上的活塞杆向方向正好对准筒盖上的插销孔时,电机停止,这时也正是第一挡板组和第二挡板组匹配的最好位置,然后气缸上的活塞杆插入插销孔配合,由于控制柜的智能控制,筒盖的关闭和气缸上的活塞杆插入插销孔是联动过程,只要按下闭合按钮就可以了 ;需要开启筒盖时,按动控制柜上的开启按钮,这时控制柜里的智能装置会自动检测软化炉内的压力是否在打开筒盖的安全范围内,如果在安全范围,这时气缸会使活塞杆从插销孔中抽出,再控制电机使得筒盖做逆时针旋转,到达打开位置后控制电机停止,最后通过把手打开筒盖,如果不在安全范围内,即使按下开启按钮,气缸和电机都不会工作,从而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0011]筒体内设有一组托架。所要软化的竹木可以放在一组托架上,由于托架是多层设置,所以既可以增加软化竹木的量,又可以均匀软化竹木。
[0012]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处理处理竹木软化高效、安全,并且智能化,通过判断炉体内压力大小的变化,自动判断是否达到可以安全打开的压力值,确保工人在打开炉体时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筒体上的压力表,可以轻松识别所需软化竹木的压力值,确保软化竹木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筒盖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筒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筒体1,第一挡板组1-2,通孔1-3,进口装置2,出口装置3,开口部a,筒盖4,第二挡板组4_1,吊耳4_2,孔4_2a,插销孔4-3,把手4-4,盖转轴4-5,连接臂5,第一支撑座6,气缸7,活塞杆7-1,第二支撑座8,减速机9,电机10,螺纹杆11,螺纹套12,突出部12-1,压力过载释放装置13,压力表14,控制柜15,托架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参照附图:这种竹木软化炉,包括筒体1,筒体I上的进气口 2和出气口 3,以及与筒体I的开口部a相匹配的筒盖4,筒体I的开口部a处固定有环绕于该开口部a上的第一挡板组1-2,筒盖4的边缘设有与第一挡板组1-2相匹配的第二挡板组4-1,筒盖4的中心通过盖转轴4-5连接有连接臂5,该连接臂5铰接于筒体I开口部a —侧的第一支撑座6上,筒盖4上设有吊耳4-2。筒盖4上设有插销孔4-3,筒体I上固定有气缸7,该气缸7上的活塞杆7-1穿过筒体I上的通孔1-3与插销孔4-3相配合。筒体I的开口部a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座8,第二支撑座8上固定有减速机9,该减速机9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机10,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11 ;螺纹杆1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2,螺纹套12的外表面径向方向延伸出突出部12-1,该突出部12-1与筒盖4的吊耳4-2上的孔4-2a相匹配。筒盖4上设有把手4-4。筒体I上连接有压力过载释放装置13。筒体I上连接有压力表14。筒体I上固定有控制柜15。筒体I内设有一组托架16。[0018]使用时,先按动控制柜15上的开启按钮,气缸7带动活塞杆7-1从插销孔4-3中抽出,然后电机10带动减速机9,减速机9再带动螺纹杆11反转,由于螺纹杆11是相对禁止的,所以会带动与螺纹杆11螺纹连接的螺纹套12向下运动,因为螺纹套12上的突出部12-1与筒盖4上的吊耳的孔4-2a相匹配,所以吊耳4_2带动筒盖4,做逆时针旋转,但筒盖4上的第二挡板组4-1转到筒体I上的第一挡板组1-2挡板与挡板的空隙处时,电机10自动停止,这时拉动筒盖4上的把手4-4,打开筒盖4,把所需要软化的竹木放在托架16上,放好竹木后,推动筒盖4,使得筒盖4上的吊耳4-2上的孔4-2a与螺纹套12上的突出部12_1配合,然后按动控制柜15上的闭合按钮,由于联动关系的作用,螺纹套12向上运动,使得筒盖4顺时针旋转,转到气缸7上的活塞杆7-1轴向方向正好对准筒盖4上的插销孔4-3时,电机自动10停止,这时也正是第一挡板组1-1和第二挡板组4-1匹配的最好位置,然后气缸7上的活塞杆7-1插入到插销孔4-3配合,由于控制柜15的智能控制,筒盖4的开启或关闭和气缸7上的活塞杆7-1插入或抽出插销孔4-3是联动过程,只要按下开启按钮或闭合按钮就可以了,接着通过进口装置2通入高温高压蒸汽,等到竹木软化好后,打开出口装置3,使软化炉体内的气压降低到能安全打开筒盖4的压力时,按下开启按钮,这时气缸7的活塞杆7-1从插销孔4-3中抽出,筒盖4逆时针转到合适位置,从而打开筒盖4,如果筒体I内的气压没有降低到能安全打开筒盖4的压力,这时你即使按下开启按钮,电机10和气缸7都不会工作,从而增加工人工作的安全系数。
[0019]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竹木软化炉,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I)上设有进气管(2)、出气管(3)以及与筒体(I)的开口部(a)相匹配的筒盖(4),其特征是:所述筒体(I)的开口部(a)处固定有环绕于该开口部(a)上的第一挡板组(1-2),所述筒盖(4)的边缘设有与第一挡板组(1-2)相匹配的第二挡板组(4-1),所述筒盖(4)的中心通过盖转轴(4-5)连接有连接臂(5),该连接臂(5)铰接于开口部(a)—侧的第一支撑座(6)上,所述筒盖(4)上设有吊耳(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木软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筒盖(4)上设有插销孔(4-3),所述筒体(I)上固定有气缸(7 ),该气缸(7 )上的活塞杆(7-1)穿过筒体(I)上的通孔(1-3 )与插销孔(4-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木软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筒体(I)的开口部(a)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座(8 ),所述第二支撑座(8 )上固定有减速机(9 ),该减速机(9 )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机(10),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2),所述螺纹套(12 )的外表面径向方向延伸出突出部(12-1 ),该突出部(12-1)与筒盖(4)的吊耳(4-2)上的孔(4-2a)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木软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筒盖(4)上设有把手(4-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木软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筒体(I)上连接有压力过载释放装置(1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木软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筒体(I)上连接有压力表(1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木软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筒体(I)上固定有控制柜(1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木软化炉,其特征是:所述筒体(I)内设有一组托架(16)。
【文档编号】B27K5/06GK203471903SQ20132062192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沈德长, 陈仰仁 申请人:浙江德长竹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