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862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作业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工具,该作业工具驱动顶端工具(前端工具)来对被加工件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



背景技术:

在欧洲专利第1737616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的作业工具,其将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向主轴传递,以驱动顶端工具。在该作业工具中,顶端工具被在主轴内贯穿的夹紧轴保持。夹紧轴构成为,能够在保持顶端工具的保持位置和释放顶端工具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当夹紧轴处于保持位置时,其与配置于主轴内的锁定机构卡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第1737616号说明书

在该作业工具中,由锁定机构锁定的夹紧轴保持顶端工具,因此,作业者能够稳定地进行规定的作业。另外,将夹紧轴置于释放位置,据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更换顶端工具。

另一方面,在该作业工具中,其构成为,主轴安装于构成作业工具的轮廓的主体壳体,易于向作业工具传递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向主体壳体传递的振动的更合理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作业工具驱动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其具有:主体壳体;电动机;和主轴,其将电动机的驱动力向所述顶端工具传递。主轴可形成为中空状。

另外,本发明的作业工具具有:顶端工具保持部件,其构成为,可在保持顶端工具的保持位置与释放顶端工具的释放位置之间沿主轴旋转轴方向移动;和

锁定机构,其构成为,能够在将顶端工具保持部件锁定在保持位置的卡合位置与解除与顶端工具保持部件的锁定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顶端工具保持部件能够置于主轴的内侧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作业工具具有:内壳体,其收装于主体壳体,并且收装锁定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和操作机构,进行锁定机构的操作。内壳体“收装锁定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是指包含锁定机构整体被内壳体覆盖,或锁定机构具有被内壳体覆盖的区域和从内壳体露出的区域的情况。在该含义下,内壳体能够收装主轴或顶端工具保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操作机构具有:手柄部,其配置在主体壳体的外侧,被使用者操作;切换部,其与手柄部连接,并且随着手柄部的动作,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切换锁定机构;和切换连接部,其与切换部连接,并且,当切换部将锁定机构置于卡合位置时,切换连接部与内壳体分离,当切换部将锁定机构置于解除位置时,切换连接部与内壳体抵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作业工具,当使用者进行加工作业时,由于切换连接部与内壳体分离,因此,能够抑制通过该切换连接部向主体壳体传递的振动。

另外,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典型的情况是,主轴被电动机旋转驱动,顶端工具在以主轴旋转轴线为中心的、绕着该主轴旋转轴旋转的规定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驱动。即,顶端工具以主轴旋转轴线为中心被呈圆弧状往复驱动。作为顶端工具,可包含切割被加工件的切割工具和对被加工件进行研磨的研磨工具等的多种工具。因此,通过顶端工具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驱动(振动),顶端工具执行切割作业或研磨作业。该作业工具也称为振动工具。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又一个方式,能够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配置于主轴与锁定机构之间,并且进行施力以将将锁定机构置于卡合位置。在该结构中,当切换部使锁定机构置于解除位置时,切换连接部被施力部件施力而与内壳体抵接。

根据本方式的作业工具,当锁定机构置于解除位置时的施力部件的施力由内壳体承受。因此,能够由树脂等轻量的材料来构成主体壳体。另一方面,内壳体需要承受施力部件的施力,因此,优选由金属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又一个方式中,切换部可具有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该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构成为,能够通过手柄部的动作而转动。另外,锁定机构能够具有:套环(collar)部件,其构成为可移动;和夹紧部件,其构成为,通过相对于环状部件相对移动,能够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第1凸轮部构成为能够与环状部件中的规定区域抵接,第2凸轮部构成为能够与从环状部件中的规定区域分离的区域抵接。通过该结构,环状部件随着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的转动动作而移动,据此,使夹紧部件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由于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分别与环状部件的分离的区域抵接,因此,能够使环状部件的移动动作稳定。另外,当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构成为,可与夹着主轴旋转轴方向的、分别相向的环状部件的规定区域抵接时,能够使该环状部件的移动动作更稳定。此时,尤其优选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以主轴旋转轴方向为中心对称配置。

另外,典型的情况是夹紧部件和环状部件具有相互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区域。另外,滑动接触区域具有:第1倾斜元件,其相对于主轴旋转轴方向倾斜;和第2倾斜元件,其相对于主轴旋转轴方向倾斜。在该结构下,可将第1倾斜元件和第2倾斜元件配置为:在主轴旋转轴方向上相互分离。通过夹紧部件和环状部件滑动接触且相对移动,能够使夹紧部件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又一个方式,切换连接部能够由连接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的偏心轴部构成。

根据本方式的作业工具,偏心轴部与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的转动连动而转动。据此,当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将锁定机构置于卡合位置时偏心轴部与内壳体分离,当第1凸轮部和第2凸轮部将锁定机构置于解除位置时偏心轴部能够与内壳体抵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又一个方式,手柄部能够具有收装于主体壳体的手柄转动轴部。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切换部和切换连接部形成于手柄转动轴部。

根据本方式的作业工具,手柄转动轴部能够兼用于切换部和切换连接部,因此,能够使操作机构的结构紧凑。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又一个方式,内壳体可具有:第1内壳体;第2内壳体,其与第1内壳体连接;和内壳体空间区域,其通过第1内壳体和第2内壳体以规定的间隔分离而构成。通过该结构,能够将锁定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收装于第1内壳体,并能够将切换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置于内壳体空间区域。

根据本方式的作业工具,当切换部将锁定机构置于解除位置时,能够将切换连接部与第2内壳体抵接。另外,能够由第1内壳体和第2内壳体构成具有内壳体空间区域的内壳体,因此,能够容易制造内壳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又一个方式,能够将主体壳体和内壳体通过弹性部件来连接。

根据本方式的作业工具,能够抑制在内壳体产生的振动向主体壳体传递。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向主体壳体传递的振动的更合理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振动工具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电动式振动工具的内部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该电动式振动工具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该电动式振动工具的锁定机构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从前侧面向该电动工具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更换顶端工具时的动作的外观图。

图7是表示更换顶端工具时锁定机构动作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更换顶端工具时的锁定操作机构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振动工具的内部机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该电动式振动工具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实施方式。图1~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作业工具的图,图9和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作业工具的图。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作业工具中,对与涉及第1实施方式的作业工具的零部件或机构发挥相同或近似功能的零部件或机构,使用相同的名称并赋予同一标记,在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8,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工具,使用电动式振动工具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动式振动工具100例如选择性地安装刀片或研磨(抛光)垫等多种顶端工具,使所安装的顶端工具振动,而对被加工件进行与工具的种类相对应的切割或研磨等加工。另外,作为顶端工具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安装有刀片145。

另外,图1~图5表示电动式振动工具100安装有刀片145的状态,图6~图8表示电动式振动工具100拆装刀片145的状态。

(电动式振动工具的概要)

如图1所示,电动式振动工具100具有形成该电动式振动工具100的轮廓的树脂制的主体壳体101。该主体壳体101是本发明的“主体壳体”的一个例子。在与主体壳体101的延伸方向相关的主体壳体101的一端侧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刀片145,在主体壳体101的另一端侧设置有电池190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的电池安装部109。电池190构成为,相对于电池安装部109可自由拆装。

如图1所示,主体壳体101构成供作业者把持的握把部107。握把部107在主体壳体101的前侧区域1011与后侧区域1013之间的中间区域1012形成为长形。电池190相对于电池安装部109,沿与握把部107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滑动拆装。当使用者把持握把部107时,在预想到放置大拇指的位置设置有滑动开关108。滑动开关108和电池安装部109与控制器180(参照图2)电气连接。因此,通过操作滑动开关108,切换驱动电动机115(参照图2)的启动(ON)/关闭(OFF)。滑动开关108的启动动作能够选择第1模式和第2模式,在第1模式下,驱动电动机115以规定的旋转数被驱动,在第2模式下,驱动电动机115以高于该第1模式的旋转数被驱动。控制器180根据滑动开关108的操作进行驱动电动机115的控制。

如图2所示,电动式振动工具100具有:驱动机构120,其驱动刀片145;和锁定机构130,其使刀片145相对于主体壳体101自由拆装。锁定机构130由图1所示的锁定操作机构150来操作。该锁定操作机构150是本发明的“操作机构”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锁定机构150具有:手柄(handle)部151,其配置在前侧区域1011的外侧;和旋转轴部1513转动轴部1513,其在前侧区域1011与手柄部151连接,并且被配置在主体壳体101的内部。手柄部151具有:把持部1511,其供使用者把持;和一对臂部1512,其从该把持部1511延伸设置。旋转轴部1513转动轴部1513横跨一方的臂部1512和另一方的臂部1512设置,并与各个臂部1512连接。该手柄部151是本发明的“手柄部”的一个例子,旋转轴部1513转动轴部1513是本发明的“手柄旋转轴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图1所示的手柄部151的位置构成刀片固定位置,图6所示的手柄部151的位置构成刀片更换位置。换而言之,当手柄部151位于刀片固定位置时,通过锁定机构130将刀片145锁定于电动式振动工具100。当手柄部151位于刀片更换位置时,解除锁定机构130对刀片145的锁定,因此能够相对于电动式振动工具100拆装刀片145。

图2是电动式振动工具100的剖视图。主体壳体101收装内壳体110。内壳体110具有第1内壳体1101和第2内壳体1102。第1内壳体1101和第2内壳体1102均为金属制,且通过螺钉等连接部件1103来连接。在第1内壳体1101与第2内壳体1102之间构成规定的空间区域1104。该内壳体110是本发明的“内壳体”的一个例子,该第1内壳体1101是本发明的“第1内壳体”的一个例子,该第2内壳体1102是本发明的“第2内壳体”的一个例子,该空间区域1104是本发明的“内壳体空间区域”的一个例子。

另外,内壳体110通过多个弹性部件111与主体壳体101连接。通过该弹性部件111,能够防止在内壳体110产生的振动向主体壳体101传递。该弹性部件111是本发明的“弹性部件”的一个例子。

如图2所示,第1内壳体1101收装有驱动机构120和锁定机构130。该锁定机构130是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一个例子。另外,如图5所示,锁定操作机构150的转动轴部1513贯穿空间区域1104配置。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120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构成的主轴124。主轴旋转轴方向(主轴旋转轴线方向)124a规定交叉方向124b,该交叉方向124b是与该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相交叉的方向。该主轴124是本发明的“主轴”的一个例子,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是本发明的“主轴旋转轴方向”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电动式振动工具100中,握把部107的延伸方向规定为长度方向100a。在作为与长度方向100a相交叉的方向的振动工具交叉方向上,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平行的方向规定高度方向100b。另外,在振动工具交叉方向上,与高度方向100b和长度方向100a的双方向相交叉的方向规定宽度方向100c。长度方向100a规定作为配置刀片145的一侧的前侧100a1和作为该前侧100a1的相反侧的后侧100a2。高度方向100b规定作为配置刀片145的一侧的下侧100b2和作为该下侧100b2的相反侧的上侧100b1。

(驱动机构)

如图2或图3所示,驱动机构120构成为驱动刀片145的机构。驱动机构120主体由驱动电动机115、偏心轴部121、驱动轴承122、被驱动臂123、主轴124和夹紧轴127构成。该驱动电动机115是本发明的“电动机”的一个例子,夹紧轴127是本发明的“顶端工具保持部件”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驱动电动机115构成为无刷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15配置为,输出轴部117沿高度方向100b延伸。即,驱动电动机115以电动机旋转轴方向117a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平行的方式配置于内壳体110。

偏心轴部121安装在驱动电动机115的输出轴部117的顶端,具有相对于电动机旋转轴方向117a偏心的偏心部1211。偏心轴部121通过上侧100b1的轴承121a和下侧100b2的轴承121b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该轴承121a、121b保持于第1内壳体1101。在偏心部1211的外周部设置有驱动轴承122。该驱动轴承122在高度方向100b上,配置在轴承121a与轴承121b之间。

如图3所示,被驱动臂123设置为,沿长度方向100a延伸,并连接驱动轴承122和主轴124。在被驱动臂123的后侧100a2的区域形成有一对臂部1231。一对臂部1231设置为,在宽度方向100c上与驱动轴承122的外周部抵接。在被驱动臂123的前侧100a1的区域形成有固定部1232,该固定部1232包围主轴124的规定区域且被固定。

被驱动臂123和主轴124配置在驱动电动机115的下侧100b2。通过该结构,能够缩短在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驱动机构120的尺寸。

另外,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刀片145和用于驱动主轴124的被驱动臂123的位置在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接近。因此,减小由被驱动臂123与刀片145的距离而产生的力偶。据此,当加工作业时,能够抑制由于刀片145对被加工件的作用而产生的振动。

如图3所示,主轴124是中空的大致圆筒状的长形部件,并具有凸缘状的工具保持部126,该工具保持部126在下侧100b2与夹紧轴127一起夹持刀片145。主轴124通过上侧100b1的轴承124c和下侧100b2的轴承124d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该轴承124c、124d保持于内壳体110。

如图3所示,夹紧轴127是能够插入主轴124的呈大致圆柱状的部件。在夹紧轴127处于插入主轴124内的状态下,夹紧轴127构成:主轴内区域1271,其配置在主轴124内;紧固区域1273,其从主轴124的下侧端部1242延伸;卡合区域1272,其从主轴124的上侧端部1241延伸。

如图3所示,在紧固区域1273设置有形成为一体的凸缘状的夹紧头128。另外,在卡合区域1272形成有夹紧部件卡合槽129。夹紧轴127插入主轴124,被锁定机构130保持,据此,在夹紧轴127的夹紧头128与主轴124的工具保持部126之间夹持刀片145。

当驱动电动机115驱动时,通过输出轴部117的旋转,偏心部1211的中心绕着电动机旋转轴方向117a旋转移动。据此,驱动轴承122沿宽度方向100c往复移动,被驱动臂123以主轴124的旋转轴为中心被呈圆弧状往复驱动。其结果是,被主轴124和夹紧轴127夹持的刀片145被呈圆弧状往复驱动,由此能够执行规定的加工作业(例如,切割等)。

(锁定机构和施力机构)

接着,根据图3~图5,对锁定机构130和施力机构140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锁定机构130的放大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锁定机构130和施力机构140的正面剖视图。锁定机构130是保持夹紧轴127的机构,施力机构140是从下侧100b2向上侧100b1对夹紧轴127施力的机构。另外,锁定机构130和施力机构140均配置于第1内壳体1101,配置该锁定机构130和施力机构140的第1内壳体1101的区域构成为圆筒状。

如图4所示,锁定机构130主体由夹紧部件131、环状部件135、第1螺旋弹簧134、盖部件137和轴承135a构成,这些零部件构成锁定机构总成1301。该夹紧部件131是本发明的“夹紧部件”的一个例子,环状部件135是本发明的“环状部件”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施力机构140主体由支承部件141和第2螺旋弹簧142构成。该第2螺旋弹簧142是本发明的“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

根据图3和图5,说明施力机构140的结构。支承部件141是穿插夹紧轴127的卡合区域1272的中空状的大致圆筒部件,由轴承124c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轴承124c以支承主轴124和支承部件141的方式构成。通过该结构,能够减少轴承的零部件数,并且能够缩短在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施力机构140的尺寸。

在支承部件141中,在下侧100b2形成有抵接第2螺旋弹簧142的下侧端部的凸缘状的螺旋弹簧支承部1411,在上侧100b1形成有支承夹紧部件131的夹紧部件支承部1412。另外,在后面进行说明,夹紧部件支承部1412在夹紧部件131被置于在更换刀片145时的位置(解除位置)的状态下,支承夹紧部件131。

第2螺旋弹簧142具有构成为其外径比主轴124的外径大的长形区域1421。通过第2螺旋弹簧142具有螺旋弹簧长形区域1421,能够在第2螺旋弹簧142的内侧区域配置支承部件141。

如上所述,第2螺旋弹簧142的下侧100b2的端部与支承部件141抵接,上侧100b1的端部与环状部件135抵接。即,第2螺旋弹簧142配置在主轴124的上侧端部1241与锁定机构130之间。

接着,根据图4说明锁定机构130的结构。锁定机构130在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配置在支承部件141的上侧100b1的端部与主体壳体101之间。换而言之,锁定机构130能够配置在主轴124的上侧端部1241与构成主体壳体101的壁部之间。锁定机构130和主轴124分别具有独立的结构,并且分离配置,因此,能够在不依存于主轴124的情况下进行锁定机构130的设计。

另外,锁定机构130具有锁定机构总成1301,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锁定机构130的组装,并且在修理时,可只拆卸锁定机构总成1301。

如图4所示,夹紧部件131由在夹紧轴127的径向上夹持该夹紧轴127的卡合区域1272的一对部件构成。各个夹紧部件131构成为能够在交叉方向124b上移动,并且在与夹紧轴127相向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部132,该多个凸部132能够与形成于夹紧轴127的夹紧部件卡合槽129卡合。另外,夹紧部件131具有相对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倾斜的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和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另外,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和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的倾斜面分别呈直线状构成,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的斜面的延伸线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形成的角度和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的斜面的延伸线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形成的角度相同。

另外,在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与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之间形成有夹紧部件倾斜连接部1333。夹紧部件倾斜连接部1333由第1延伸区域1333a和第2延伸区域1333b构成,其中,第1延伸区域1333a从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的下侧100b2的端部向交叉方向124b上的内侧延伸,第2延伸区域1333b从第1延伸区域1333a的内侧端部以横跨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的上侧100b1的端部的方式向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延伸。通过该夹紧部件倾斜连接部1333,能够将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和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在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配置在相互分离的位置。另外,在交叉方向124b上,能够使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的下侧100b2的端部和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的上侧100b1的端部通过第1延伸区域1333a邻接。因此,能够在交叉方向124b上缩短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和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的尺寸。

如图4所示,在夹紧部件131与盖部件137之间,第1螺旋弹簧134配置于各个夹紧部件131。第1螺旋弹簧134将夹紧部件131向下侧100b2施力,使夹紧部件131的姿势稳定。

如图4所示,环状部件135是用于控制由夹紧部件131对夹紧轴127加紧的部件。环状部件135具有:内侧区域1351,其配置夹紧部件131,并且具有用于穿插夹紧轴127的卡合区域1272的孔部1352;外侧区域1353,其在交叉方向124b上形成在内侧区域1351的外侧。另外,盖部件137配置为覆盖内侧区域1351。

环状部件135在交叉方向124b上具有形成为比主轴124还长的环状部件长形区域1354。通过该环状部件长形区域1354,能够由环状部件135承接第2螺旋弹簧142的上侧100b1的端部。

在环状部件135的外侧区域1353形成有轴承配置区域1355,该轴承配置区域1355配置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环状部件135的轴承135a。通过设置轴承配置区域1355,而不需要在环状部件135的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的区域构成轴承135a的配置区域,因此,能够缩短环状部件135在主轴长度方向即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的尺寸。

轴承配置区域1355在环状部件135的外周呈切口状设置。据此,能够将轴承135a紧凑地配置于环状部件135。

轴承135a的外周部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于内壳体110。通过该结构,锁定机构总成1301能够在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移动。另外,在不具有轴承135a的外侧区域1353与内壳体110之间具有间隙。即,在锁定机构总成1301中,轴承135a构成相对于内壳体110的接触元件,外侧区域1353构成相对于内壳体110的非接触元件。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锁定机构总成1301旋转时产生的异音。

另外,环状部件135、夹紧部件131和轴承135a沿交叉方向124b配置。通过该结构,能够在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缩短锁定机构130的尺寸。

如图4所示,环状部件135具有相对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倾斜的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和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另外,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和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的倾斜面分别呈直线状构成,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的斜面的延伸线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形成的角度和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的斜面的延伸线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形成的角度相同。

另外,在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与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之间形成环状部件倾斜连接部1363。环状部件倾斜连接部1363的延伸方向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平行,通过该结构,能够将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和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配置于在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相互分离的位置。另外,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的下侧100b2的端部和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的上侧100b1的端部分别位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上。因此,能够在交叉方向124b上缩短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和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的尺寸。

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和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相互滑动接触,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和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相互滑动接触。即,环状部件135和夹紧部件131构成滑动接触区域130a。在滑动接触区域130a中,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和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构成第1倾斜元件130b,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和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构成第2倾斜元件130c。

如图4所示,环状部件135对第2螺旋弹簧142施力,并且夹紧部件131对第1螺旋弹簧134施力,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与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抵接,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与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抵接。据此,夹紧部件131向夹紧轴127的径向内侧移动。其结果是,在夹紧部件131的凸部132与夹紧轴127的夹紧部件卡合槽129卡合的状态下,2个夹紧部件131夹持夹紧轴127。在夹紧轴127被夹紧部件131夹持的状态下,由第2螺旋弹簧142向上侧100b1施力。据此,在夹紧轴127的夹紧头128与主轴124的工具保持部126之间夹持刀片145。

另外,该状态下的夹紧轴127的位置规定保持刀片145的保持位置,夹紧部件131的位置规定与夹紧轴127卡合的卡合位置,环状部件135的位置规定将夹紧部件131维持在卡合位置的维持位置。下面,根据图6~图8来说明从电动式振动工具100拆下刀片145时的动作,此时,环状部件135向允许夹紧部件131向解除位置移动的允许位置移动,夹紧部件131向解除其与夹紧轴127的卡合的解除位置移动,夹紧轴127向将刀片145释放的释放位置移动。

(锁定操作机构)

锁定操作机构150以操作锁定机构130的方式构成。更具体而言,锁定操作机构150构成为,使环状部件135向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移动。环状部件135向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移动,据此,对于夹紧部件131和夹紧轴127的两者的卡合和解除卡合进行切换。

图1~图5表示锁定操作机构150将夹紧部件131置于卡合位置的状态,图6~图8表示锁定操作机构150能够将夹紧部件131移动到解除位置的状态。

如图5所示,与手柄部151连接的转动轴部1513以被置于形成于第1内壳体1101与第2内壳体1102之间的空间区域1104的方式,于宽度方向100c贯穿主体壳体101内配置。在转动轴部1513的两端部设置有构成为能够与环状部件135抵接的切换部152。切换部152由第1凸轮部1521和第2凸轮部1522构成。第1凸轮部1521具有:第1抵接部1521a,其能够与环状部件135抵接;第1切口部1521b,其可与环状部件135分离。第2凸轮部1522具有:第2抵接部1522a,其能够与环状部件135抵接;第2切口部1522b,其可与环状部件135分离。该切换部152是本发明的“切换部”的一个例子,第1凸轮部1521是本发明的“第1凸轮部”的一个例子,第2凸轮部1522是本发明的“第2凸轮部”的一个例子。

在转动轴部1513,于第1凸轮部1521与第2凸轮部1522之间设置有切换连接部153。切换连接部153由偏心轴部1531构成,该偏心轴部1531具有相对于转动轴部1513的转动轴偏心的转动轴。即在转动轴部1513设置有切换部152和切换连接部153。据此,切换部152和切换连接部153与手柄部151的旋转动作连动而旋转。该切换连接部153是本发明的“切换连接部”的一个例子,偏心轴部1531是本发明的“偏心轴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1所示,在手柄部151置于刀片固定位置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切换部152(第1凸轮部1521、第2凸轮部1522)的第1切口部1521b和第2切口部1522b位于环状部件135的上侧100b1。因此,切换部152成为释放环状部件135的状态。此时,环状部件135通过第2螺旋弹簧142被向上侧100b1施力,而使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与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和使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与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分别抵接。据此,夹紧部件131向夹紧轴127移动,由2个夹紧部件131夹持夹紧轴127。另外,切换连接部153(偏心轴部1531)被置于与第2内壳体1102分离的位置。据此,能够抑制振动经由切换连接部153向第2内壳体1102传递。

另外,在该状态下,如图4所示,支承部件141的夹紧部件支承部1412与夹紧部件131处于非接触状态。

如上所述,该状态下的夹紧轴127的位置规定保持刀片145的保持位置,夹紧部件131的位置规定与夹紧轴127卡合的卡合位置,环状部件135的位置规定将夹紧部件131维持在卡合位置的维持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手柄部151置于刀片更换位置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切换部152的第1抵接部1521a和第2抵接部1522a与环状部件135抵接,且克服第2螺旋弹簧142的施力使环状部件135向下侧100b2移动。其结果是,如图7所示,支承部件141的夹紧部件支承部1412与夹紧部件131抵接,使夹紧部件131相对于环状部件135向上侧100b1相对移动。

另外,第1抵接部1521a与第2抵接部1522a抵接的环状部件135的区域形成为相对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中心对称的位置。因此,由于第1抵接部1521a和第2抵接部1522a以于交叉方向124b上与环状部件135在分离的区域抵接,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环状部件135的移动。

夹紧部件131相对于环状部件135向上侧100b1相对移动,据此,分别解除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1331与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1361的抵接,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1332与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1362的抵接,夹紧部件131在交叉方向124b上能够向与夹紧轴127分离的方向移动。即,夹紧部件131对夹紧轴127的夹紧力减小。在该状态下,将夹紧轴127向下方拉出,据此,夹紧轴127从主轴124拆下。夹紧轴127的夹持被解除,据此,刀片145的夹持被解除。据此,能够更换作为顶端工具的刀片145。

该状态下的环状部件135的位置规定允许夹紧部件131向解除位置移动的允许位置,夹紧部件131的位置规定解除其与夹紧轴127的卡合的解除位置,夹紧轴127的位置规定释放刀片145的释放位置。

另外,如图8所示,切换连接部153被置于与第2内壳体1102抵接的位置。据此,第2螺旋弹簧142的施力通过锁定机构130、切换部152和切换连接部153被第2内壳体1102承接。即,主体壳体101是不承接第2螺旋弹簧142的施力的结构,因此,能够由树脂构成主体壳体101,实现电动式振动工具100的轻量化。

如上所述,通过将手柄部151从图1所示的刀片固定位置移动到图6所示的刀片更换位置,能够拆下刀片145。另一方面,在将安装有刀片145的夹紧轴127插入主轴124的状态下,将手柄部151从刀片更换位置移动到刀片固定位置,据此,能够将刀片145夹持在夹紧轴127与主轴124之间。

(第2实施方式)

根据图9和图10,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振动工具200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振动工具200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式振动工具100相比,驱动电动机115的配置方式不同。即,如图9所示,驱动电动机115以电动机旋转轴方向117a相对于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交叉的方式配置于内壳体110。

由于驱动电动机115为上述配置方式,因此,如图10所示,被驱动臂123的臂部1231与固定部1232之间的区域弯曲形成。臂部1231构成为从下侧100b2向上侧100b1延伸,且从下侧100b2嵌入驱动轴承122。通过使被驱动臂123为该弯曲形状,能够有效地运用被主体壳体101内部的驱动电动机115、偏心轴部121和主轴124包围的空间。

另外,由于臂部1231经过弯曲区域到达固定部1232,因此,能够避免固定部1232的应力集中。

电动式振动工具200具有与上述的电动式振动工具100对应的锁定机构130和锁定操作机构150。因此,即使是电动式振动工具200,也能够发挥与电动式振动工具100相同的动作或功能。

以上,使用电动式振动工具100、200进行了说明,但作业工具并不限于电动式振动工具。例如,作为作业工具,本发明也适用于使如研磨机或圆锯那样的顶端工具旋转的作业工具。另外,作为驱动电动机115,利用了无刷电动机,但也可以利用带刷的电动机。

鉴于上述发明的主旨,本发明的作业工具还能够构成以下的方式。另外,各方式除了可以单独或相互组合使用之外,还可以与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发明组合使用。

(方式1)

在主轴的另一端部与锁定机构之间配置支承部件,

支承部件在下侧区域具有支承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支承部,

螺旋弹簧配置在螺旋弹簧支承部与锁定机构之间。

(方式2)

支承部件在上侧区域具有夹紧部件支承部,当夹紧部件处于解除位置时,所述夹紧部件支承部支承夹紧部件。

(方式3)

支承主轴的轴承兼用于支承支承部件的轴承。

(方式4)

锁定机构总成在主轴旋转轴方向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于内壳体。

(方式5)

在锁定机构总成中,轴承构成相对于内壳体的滑动接触元件,并且环状部件构成相对于内壳体的非接触元件。

(本实施方式的各构成元件与本发明的各构成元件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各构成元件与本发明的各构成元件的对应关系如以下所示。另外,本实施方式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电动式振动工具100、200是本发明的“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刀片145是本发明的“顶端工具”的一个例子。主体壳体101是本发明的“主体壳体”的一个例子。锁定操作机构150是本发明的“操作机构”的一个例子。手柄部151是本发明的“手柄部”的一个例子,转动轴部1513是本发明的“手柄旋转轴部”的一个例子。内壳体110是本发明的“内壳体”的一个例子。第1内壳体1101是本发明的“第1内壳体”的一个例子。第2内壳体1102是本发明的“第2内壳体”的一个例子。空间区域1104是本发明的“内壳体空间区域”的一个例子。弹性部件111是本发明的“弹性部件”的一个例子。锁定机构130是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一个例子。主轴124是本发明的“主轴”的一个例子。主轴旋转轴方向124a是本发明的“主轴旋转轴方向”的一个例子。驱动电动机115是本发明的“电动机”的一个例子。夹紧轴127是本发明的“顶端工具保持部件”的一个例子。夹紧部件131是本发明的“夹紧部件”的一个例子。环状部件135是本发明的“环状部件”的一个例子。第2螺旋弹簧142是本发明的“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切换部152是本发明的“切换部”的一个例子。第1凸轮部1521是本发明的“第1凸轮部”的一个例子。第2凸轮部1522是本发明的“第2凸轮部”的一个例子。切换连接部153是本发明的“切换连接部”的一个例子。偏心轴部1531是本发明的“偏心轴部”的一个例子。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 电动式振动工具(作业工具)

100a 长度方向

100a1 前侧

100a2 后侧

100b 高度方向

100b1 上侧

100b2 下侧

100c 宽度方向

101 主体壳体

1011 前侧区域

1012 中间区域

1013 后侧区域

107 握把部

108 滑动开关

109 电池安装部

110 内壳体

1101 第1内壳体

1102 第2内壳体

1103 连接部件

1104 空间区域(内壳体空间区域)

111 弹性部件

115 驱动电动机(电动机)

117 输出轴部

117a 电动机旋转轴方向

120 驱动机构

121 偏心轴部

1211 偏心部

121a 轴承

121b 轴承

122 驱动轴承

123 被驱动臂

1231 臂部

1232 固定部

124 主轴

1241 上侧端部

1242 下侧端部

124a 主轴旋转轴方向

124b 交叉方向

124c 轴承

124d 轴承

126 工具保持部

127 夹紧轴(顶端工具保持部件)

1271 主轴内区域

1272 卡合区域

1273 紧固区域

128 夹紧头

129 夹紧部件卡合槽

130 锁定机构

1301 锁定机构总成

130a 滑动接触区域

130b 第1倾斜元件

130c 第2倾斜元件

131 夹紧部件

132 凸部

1331 第1夹紧部件倾斜部

1332 第2夹紧部件倾斜部

1333 夹紧部件倾斜连接区域

1333a 第1延伸区域

1333b 第2延伸区域

134 第1螺旋弹簧

135 环状部件

1351 内侧区域

1352 孔部

1353 外侧区域

1354 环状部件长形区域

1355 轴承配置区域

135a 轴承

1361 第1环状部件倾斜部

1362 第2环状部件倾斜部

1363 环状部件倾斜连接区域

137 盖部件

140 施力机构

141 支承部件

1411 螺旋弹簧支承部

1412 夹紧部件支承部

142 第2螺旋弹簧

1421 螺旋弹簧长形区域

145 刀片(顶端工具)

150 锁定操作机构(操作机构)

151 手柄部

1511 把持部

1512 臂部

1513 转动轴部(手柄转动轴部)

152 切换部

1521 第1凸轮部

1521a 第1抵接部

1521b 第1切口部

1522 第2凸轮部

1522a 第2抵接部

1522b 第2切口部

153 切换连接部

1531 偏心轴部

180 控制器

190 电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