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料输送划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439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备料输送划线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备料输送划线机。



背景技术:

多层复合重竹地板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在基材板上划出基准线和涂胶,然后再根据基准线将面板贴付在基材板上。现有的重竹地板复合贴面生产线上的划线作业,普遍采用人工划线的方式进行,即由工人根据尺寸要求在基材板上手工划出贴面的基准线。显然,这种加工方式存在划线效率低,劳动量大,划线存在较大的人工误差。为了适应更高生产效率和更好产品质量的需求,需要对现有的划线作业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料输送划线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备料输送划线机。该备料输送划线机包括输送机、第一支架、横梁、划线辊、若干个划线盘、轴承座、调节机构、第二支架、墨水槽和海绵。所述输送机的机架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上端横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下方横向设置有划线辊,若干个划线盘间隔地安装在划线辊上,所述划线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第一支架导向配合,且所述轴承座与横梁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以便上下调节轴承座,从而实现对划线盘高度的调节;所述墨水槽设置在划线辊的旁侧,所述墨水槽经第二支架与横梁相连接;所述海绵放置在墨水槽中,且所述海绵能抵触在若干个划线盘上,便于将墨汁涂布在划线盘的圆周边缘。

关于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进一步的方案。即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调节螺母和弹簧;所述螺杆下端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横梁并与调节螺母螺接;所述弹簧套置在螺杆上,且所述弹簧的上端抵触在横梁的下侧,所述弹簧的下端抵触在轴承座的上侧。

关于第二支架,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进一步的方案。即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上开设有水平长槽,所述竖直板上部经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固定在水平板的水平长槽;所述竖直板下部开设有竖向长槽,所述墨水槽的经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固定在竖向长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输送划线机能够自动地对输送带的板材进行划线作业,效率高、误差小,还有利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废料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外,由于设置了调节机构和可调的第二支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输送划线机通用性强,能够适应不懂厚度板材的划线作用。同时通过调节若干个划线盘在划线辊上的安装位置,能够调节板材不同宽度的划线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备料输送划线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视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输送机 2-第一支架 3-横梁 4-划线辊 5-划线盘 6-轴承座 7-调节机构 8-第二支架 9-墨水槽 10-海绵 11-螺杆 12-调节螺母 13-弹簧 14-水平板 15-竖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备料输送划线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视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绘示出的示意图,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形状和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备料输送划线机包括输送机1、第一支架2、横梁3、划线辊4、若干个划线盘5、轴承座6、调节机构7、第二支架8、墨水槽9和海绵10。所述输送机1的机架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支架2,两个第一支架2上端横设有横梁3,所述横梁3下方横向设置有划线辊4,若干个划线盘5间隔地安装在划线辊4上,所述划线辊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座6,所述轴承座6的两侧部与第一支架导向2配合,且所述轴承座6与横梁3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以便上下调节轴承座6,从而实现对划线盘高度的调节;所述墨水槽9设置在划线辊4的旁侧,所述墨水槽9经第二支架8与横梁3相连接;所述海绵放置在墨水槽9中,且所述海绵10能抵触在若干个划线盘5上,便于将墨汁涂布在划线盘的圆周边缘。

使用时,板材在输送机1的输送带上输送,当板材前端碰到划线盘5时,将划线盘5略微向上顶起,输送机1继续输送,划线盘5则沿着板材的上表面滚动,从而将海绵上的墨汁涂布在划线盘的圆周边缘,再转印在板材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11、调节螺母12和弹簧13;所述螺杆11下端固定在轴承座6上,所述螺杆11的上端穿过横梁13并与调节螺母12螺接;所述弹簧13套置在螺杆11上,且所述弹簧13的上端抵触在横梁3的下侧,所述弹簧13的下端抵触在轴承座6的上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水平板14和竖直板15,所述水平板14上开设有水平长槽,所述竖直板上部经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固定在水平板的水平长槽;所述竖直板下部开设有竖向长槽,所述墨水槽的经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固定在竖向长槽上。

通过松动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可以左右调节竖直板与水平板的相对位置,通过松动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可以上下调节墨水槽与竖直板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墨水槽的位置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