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台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6621阅读:1603来源:国知局
推台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推台锯。



背景技术:

1906年,在德国柏林:为了完成自己的家具设计,威尔海姆。欧登多先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推台锯,该技术使得锯切木料变得快捷而精准。从此推台锯便迅速的在全世界普遍开来,目前世界上第一台推台锯现在在欧登多公司保留,展出。国内出现最早的推台锯是在上世纪70年代通过贸易公司进口的一批德国欧登多推台锯(ALTENDORF)从世界上第一台推台锯到现在全数控的推台锯,推台锯已经走过了100多个年头,目前推台锯的主要结构是由滑动台,工作台面,横档尺,溜板座,主锯,槽锯等结构组成。

公开号为102990720A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精密推台锯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固定工作台、推台部件、锯座部件及纵向靠板部件;锯座部件包括锯座体、安装于锯座体上的主锯部件和槽锯部件;主锯部件包括主锯片、主锯主轴组件、主锯电机及主锯电动升降机构;槽锯部件包括槽锯片、槽锯主轴组件、槽锯电机及槽锯电动升降机构;还设置用于一同调节主锯片和槽锯片的角度偏摆电动调节结构;角度偏摆电动调节结构包括角度调节数字控制器、传动螺杆、电机、螺母固定座及两圆弧导轨座;纵向靠板部件包括纵向靠板及数控传动控制机构。

由于锯片在防护罩内快速锯切板材的时候,木屑会在防护罩内扬起,导致防护罩内的锯切的情况无法被清楚的监视,如果采用上述专利中的结构,要想要仔细检视锯片与板材的情况,必须要将防护罩抬起,而在下次用到防护罩的时候,又必须要调整防护罩与固定工作台的高度,导致工作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台锯,包括机身,机身设有固定工作台、推台、锯切机构、防护支架,所述的防护支架的端部设有位置与锯切机构相对应的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包括固定于防护支架端部的后罩体以及铰接于后罩体的前罩体,所述的后罩体上设有将前罩体撑起的支撑组件,所述的前罩体与后罩体之间通过锁定机构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的前罩体铰接于面板,只要解除前罩体与后罩体之间的锁定机构之后,就可以翻开前罩体,当锯切的时候,需要具体的观察锯切机构与板材之间的锯切情况,由于前罩体可翻开,这样就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板材的锯切情况,翻开的前罩体通过支撑组件撑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只要控制锁定组件锁定或者打开即可,使用完之后,无需再去调节防护罩的高度,使操作变得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罩体与后罩体相结合的边上设有密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罩体与后罩体设置密封条之后,可以增加前罩体与后罩体之间的密封性,在锯切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锯切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密封条固定于后罩体的边上,所述的密封条的上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的前罩体上设有可扣入密封凹槽内的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上设置了密封凹槽,密封凹槽与前罩体上的凸条相互嵌合,使前罩体与后罩体之间获得比较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前罩体与后罩体铰接处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前罩体与后罩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组件为扭簧,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前罩体撑起,采用扭簧的方式,当锁定结构解除之后,前罩体会自动上翻,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组件为一端铰接与后罩体另一端铰接于前罩体的气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后罩体上设置了支撑前罩体的其气弹簧,解除锁定机构之后,在气弹簧的作用之下,前罩体会自动翻起,同时气弹簧的支撑效果较佳,可以对前罩体进行稳定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定组件为设置于后罩体上的卡扣以及设置于前罩体并与卡扣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扣设有控制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方案,在锁定的时候可以直接将前罩体上的卡块卡入到后罩体的卡扣内部,实现前罩体与后罩体的锁定,而按下控制按钮之后,卡扣将卡块松开,在支撑组件的作用之下,前罩体会自动被打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前罩体与后罩体的羊角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罩体与后罩体之间通过羊角螺栓进行固定,其固定效果较佳,可以使前罩体与后罩体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增加前罩体与后罩体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罩为透明,所述防护罩内设有照明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的防护罩用于观察锯片与板材之间的位置,而照明组件可以照亮锯片与板材,方便操作人员去监视板材的锯切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照明组件包括设置于防护罩开口内表面的LED灯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罩内设置照明组件后,可以非常清楚的对防护罩的情况进行观察监视,并且由于照明组件的设置,防护罩内的扬尘较多的时候,依旧可以清楚的看到防护罩内的锯切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护罩安装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连接吸尘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罩内设置吸尘管,可以减少板材锯切时产生的木屑四处飞扬,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推台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护罩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4为防护罩实施例一打开状态图;

图5为防护罩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机身;11、切锯导轨;2、固定工作台;21、纵向导向杆;3、推台;31、横向导向杆;4、防护支撑架; 5、防护罩;51、吸尘管;52、导向轮;53、前罩体;531、凸条;54、后罩体;541、密封圈;55、卡扣;56、羊角螺栓;6、LED灯带;7、扭簧;8、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推台锯,包括机身1,机身1上设有带锯片的切锯机构,锯片在电机的带动之下告诉转动,锯片位于固定工作台2的边缘,锯片的上部分延伸出机身1上表面的固定工作台2,用于对板材进行切割;在固定工作台2的边缘设置有推台3,推台3与固定工作台2之间拼接形成通槽,供锯片在通槽内旋转,机身1上设有方向与锯切方向相同的切锯导轨11,推台3可滑移的安装在导轨11上,在推台3的顶部设有横向导向挡板31,用于抵接板材的前端,在横向导向挡板31上还设有刻度,用于控制板材锯切的宽度,在固定工作台2上设置有侧向导向挡板21,用于和板材的侧面贴合,侧向导向挡板21可向锯片靠近或者远离。

身上设置有防护支架4,防护支架4的端部安装了防护罩5,防护罩5连通过吸尘管51连接吸尘机构,将锯切机构产生的木屑吸走;在防尘罩5的开口处设有导向轮52,防护罩5由前罩体53与后罩体54组成,其中后罩体54被固定于防护支架4上,前面与与后罩体54铰接,铰接轴上套有扭簧7,扭簧7的两端分别连接后罩体54与前罩体53,在扭簧7的作用下,可以将 前罩体53撑起,使前罩体53处于打开的状态,这样设置之后,方便操作人员监视锯片的锯切板材的情况,扭簧7作为常用的标准件,其成本低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产的成本,同时扭簧7的生产工艺成熟,其使用的耐久度也有保证。

在后罩体54上铰接有卡扣55,其中卡扣55与后罩体54铰接,弹簧的作用下与前罩体53上的卡块牢牢的卡接,卡块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卡块的斜面朝向卡扣55,在关上前罩体53的时候,只要将前罩体53合上即可,卡扣55会自动卡入到卡块上,实现前罩体53与后罩体54之间快速的相互锁定;在卡扣55的尾部设置有控制按钮,按下控制按钮之后可以使卡扣55与卡块分离开,而前罩体53在扭簧7的作用之下自动的打开,这样前罩体53开合前罩体53的过程快捷迅速。

后罩体54的的边缘上设置有密封条541,密封条541与后罩体54相互固定,密封条541朝向前罩体5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凹槽,在前罩体53上设有凸条,在前罩体53合到后罩体54的时候,凸条会嵌入到密封凹槽内,通过凸条与密封凹槽的相互嵌合,使前罩体53与后罩体54之间的连接处实现密封,这样在锯片在锯切板材的时候,可以降低锯切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可以是吸尘机构更加高效的运作,使吸尘的效率增加。

为了更好的对防护罩5内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监视,防护罩5采用透明的材料支撑,并且在防护罩5内设置了LED灯带6,LED灯带6被固定在防护罩5开口的内侧壁,由于LED灯带6可以环绕着锯片,这样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锯片的四周和板材之间的情况;同时因为LED灯带6的设置,不会受锯切机构扬起的木屑影响,实用性好。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一种推台锯,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后罩体54上固定有气弹簧8,气弹簧8的一端与后罩体54的外侧壁铰接,气弹簧8的另一端与前罩体53的铰接,前罩体53与后罩体54之间通过羊角螺栓56相互固定,羊角螺栓56可以非常方便的被拧下,通过前罩体53与后罩体54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其连接稳定性好,可以将前罩体53与后罩体54牢牢的固定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