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在木上实施压线工序的木门压线机。
背景技术:
在木门制作完成后,因外形美观等方面的要求,一般都需要对门框进行贴木线处理。当前,一般贴木线的操作都是由工人手动地在木线条上打气枪钉进行固定,安装完以后再整体涂漆。此工序非常耗费人力和时间,且木线条经过用气枪钉固定后还得补钉眼等工序,补钉眼后的木线条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能够自动给木门压线的压线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线机,用于对一木门实施压线,所述压线机包括一机架、若干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受压部、至少一驱动机构、一与所述至少一驱动机构固定连接的施压部、一固定于所述施压部的支撑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施压部及所述支撑部朝一靠近所述受压部的方向移动,所述受压部抵触所述支撑部上的木门并使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木门分离,所述施压部将所述木门压抵于所述受压部。
优选的,所述施压部及所述支撑部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受压部。
优选的,所述施压部平行于所述受压部。
优选的,所述相邻两受压部之间形成一凹槽,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支撑板,所述若干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木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支撑部朝靠近所述受压部的方向移动直至每一所述支撑板收容于一所述凹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若干滑轨,每一滑轨使一所述支撑板朝一平行于所述受压部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压线机还包括一同步机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至少一固定于所述机架的齿条、及至少一固定于所述施压部的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一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使所述施压部平稳移动。
优选的,所述受压部顶部由耐磨胶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施压部底部由耐磨胶制作而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压线机的驱动机构带动施压部及支撑部朝靠近受压部的方向移动,受压部抵触支撑部上的木门并使支撑部与木门分离,施压部将木门压抵于受压部,使压线机能够自动给木门压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线机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压线机的一组装图。
图3为图1的压线机的另一组装图。
图中:100、压线机;10、机架;20、受压部;30、凹槽;40、支撑部;42、滑轨;44、支撑板;50、施压部;60、驱动机构;70、同步机构;72、齿条;74、齿轮组件;742、齿轮;744、固定件;74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压线机100用于对一木门实施压线。所述压线机100包括一机架10、若干受压部20、一支撑部40、一施压部50、四驱动机构60及一同步机构70。
所述支撑部40包括若干滑轨42及固定于所述滑轨42的支撑板44。所述同步机构70包括四齿条72及两齿轮组件74。每一所述齿轮组件74包括两齿轮742、两固定件744及一转轴74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60为一气缸。每一所述受压部20上部由耐磨胶制成。每一所述施压部50下部由耐磨胶制成。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3,组装所述压线机100时,所述若干受压部20固定于所述机架10。两相邻所述受压部20之间形成一凹槽30。所述四齿条72固定于所述机架10。所述四驱动机构60固定于所述施压部50。所述两齿轮742安装于所述转轴746两端,所述转轴746通过所述固定件744固定于所述施压部50。所述支撑部40固定安装于所述施压部50。此时所述齿轮742与所述齿条72啮合。所述受压部20平行于所述施压部50。
使用所述压线机100时,所述支撑部40通过所述滑轨42朝一第一方向移动至所述压线机100的木门输入端。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受压部20。所述木门表面用胶水粘好木线并放置于所述支撑部40。所述支撑部40通过所述滑轨42朝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受压部20上方。
所述驱动机构60驱使所述施压部50及所述支撑部40朝一靠近所述受压部20的方向移动。所述施压部50及所述支撑部40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受压部20。所述受压部20抵触所述木门并使所述木门安置于所述受压部20与所述支撑部40分离。所述支撑部40收容于所述凹槽30。所述施压部50将所述木门抵压于所述受压部20使所述木门表面的木线定型。所述施压部50及所述支撑部40移动时,所述齿轮742与所述齿条72啮合,以确保所述施压部50运行平稳,使木门受力均匀。
此时所述支撑部40通过所述滑轨42朝所述木门输入端移动。当木门压线完成后,所述施压部50在所述驱动机构60的带动下回到原位。所述支撑部40也随所述施压部50朝同一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所述支撑部40托起所述木门,所述支撑部40通过所述滑轨42朝一木门输出端移动,操作人员将所述木门取出,完成作业。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