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防腐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6453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供一种木材防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木材受到虫菌侵害后,容易发生腐败变质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木材的使用质量,研究表明,木材经防腐处理后,其使用寿命可延长5-6倍,从木材防腐剂的环境毒性、使用效果、耐久程度方面考虑,季氨铜防腐剂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木材防腐剂,木材防腐剂在使用过程中除需要解决渗透性问题外,使用后如何预防流失也是极为关键的,防腐剂的流失不仅直接削弱防腐效果,对周围环境也会造成污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材防腐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木材防腐处理方法,处理步骤如下:(1)选择适当大小的木材,送入膨化室内,设定膨化室内温度为42-46℃,升压至8-8.5mpa,保持2-3分钟后,将膨化室内压强降至真空状态,保持5-6分钟,破除真空,取出膨化后的木材;(2)将季铵铜稀释至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1-3%,将膨化后的木材完全浸于稀释后的季铵铜溶液中处理,处理时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电场强度90-95kv/cm,脉冲宽度3-4ms,作用强度5000-6000个脉冲,捞出,沥干至不滴水为止;(3)对处理得到的木材进行烘干。优选,选择适当大小的木材,送入膨化室内,设定膨化室内温度为44℃,升压至8.5mpa,保持2分钟后,将膨化室内压强降至真空状态,保持6分钟,破除真空,取出膨化后的木材。优选,将膨化后的木材完全浸于稀释后的季铵铜溶液中处理,处理时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电场强度92kv/cm,脉冲宽度4ms,作用强度5000个脉冲。优选,对处理得到的木材进行气体烘干,气体温度为120-125℃,气体中氩气含量在26%。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木材防腐处理工序简单,能耗低,防腐剂渗透性好,与木材实现有效结合,后期防腐过程中流失率低;本发明各工序处理时,选择适当大小的木材,送入膨化室内,设定膨化室内温度为42-46℃,升压至8-8.5mpa,保持2-3分钟后,将膨化室内压强降至真空状态,保持5-6分钟,破除真空,得到轻度膨化后的木材,膨化后的木材内部细胞壁出现破裂,提高了木材的渗透率,利于防腐剂充分快速渗入,实现有效防腐处理目的;以杨木为处理木材,经上述工艺处理后,杨树木材的渗透率为初始未处理前渗透率的110倍;以桃木为处理木材,经上述工艺处理后,杨树木材的渗透率为初始未处理前渗透率的82倍;以松木为处理木材,经上述工艺处理后,杨树木材的渗透率为初始未处理前渗透率的64倍;本发明各工序处理时,将将膨化后的木材完全浸于稀释后的季铵铜溶液中,处理,此处理过程保证季铵铜溶液有效充分渗入木材组织深处,另外,在处理时,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电场强度90-95kv/cm,脉冲宽度3-4ms,作用强度5000-6000个脉冲,能够加强季铵铜中有效成分与处理木材结合的牢固度,降低后期季铵铜的流失率;最后对得到的木材进行烘干处理时,优选采用气体烘干,并限定气体温度为120-125℃,气体中氩气含量在26%,能够显著提高防腐木的硬度,以杨木为试验原材,经本发明步骤(1)、步骤(2)处理得到木材,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共计4组,实验组采用气体烘干,并限定气体温度为120℃,气体中氩气含量在26%;对照组1采用气体烘干,并限定气体温度为120℃,气体为空气;对照组2采用气体烘干,并限定气体温度为120℃,气体中氩气含量在10%;对照组3采用气体烘干,并限定气体温度为120℃,气体中氩气含量在30%;各组防腐木均烘干至含水量在11%,检测各组腐木弦切面硬度(kgf/cm2):实验组为:208、对照组1为177、对照组2为175、对照组3为172,可知,仅有在气体烘干中,气体中氩气含量在26%时,才具有提高防腐木硬度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木材防腐处理方法,处理步骤如下:(1)选择适当大小的木材,送入膨化室内,设定膨化室内温度为42℃,升压至8mpa,保持2分钟后,将膨化室内压强降至真空状态,保持5分钟,破除真空,取出膨化后的木材;(2)将季铵铜稀释至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1%,将膨化后的木材完全浸于稀释后的季铵铜溶液中处理,处理时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电场强度90kv/cm,脉冲宽度3ms,作用强度5000个脉冲,捞出,沥干至不滴水为止;(3)对处理得到的木材进行气体烘干,气体温度为120℃,气体中氩气含量在26%。实施例2:一种木材防腐处理方法,处理步骤如下:(1)选择适当大小的木材,送入膨化室内,设定膨化室内温度为46℃,升压至8.5mpa,保持3分钟后,将膨化室内压强降至真空状态,保持6分钟,破除真空,取出膨化后的木材;(2)将季铵铜稀释至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3%,将膨化后的木材完全浸于稀释后的季铵铜溶液中处理,处理时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电场强度95kv/cm,脉冲宽度4ms,作用强度6000个脉冲,捞出,沥干至不滴水为止;(3)对处理得到的木材进行气体烘干,气体温度为125℃,气体中氩气含量在26%。实施例3:一种木材防腐处理方法,处理步骤如下:(1)选择适当大小的木材,送入膨化室内,设定膨化室内温度为45℃,升压至8.2mpa,保持2.5分钟后,将膨化室内压强降至真空状态,保持5.6分钟,破除真空,取出膨化后的木材;(2)将季铵铜稀释至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2%,将膨化后的木材完全浸于稀释后的季铵铜溶液中处理,处理时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电场强度92kv/cm,脉冲宽度3.5ms,作用强度5500个脉冲,捞出,沥干至不滴水为止;(3)对处理得到的木材进行气体烘干,气体温度为122℃,气体中氩气含量在26%。以下结合具体试验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试材:杨木,尺寸为30mm×30mm×30mm;季铵铜(丽源木材防腐剂);试材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共计3组,各组试样取自同一株杨木;其中,实验组按照实施例3方式进行防腐处理;对照组1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步骤(1);对照组2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取消处理时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电场强度92kv/cm,脉冲宽度3.5ms,作用强度5500个脉冲,对照组2木材完全浸于稀释后的季铵铜溶液中处理时间与实验组和对照组1相同;根据gb/t50329-2002《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检测各组试样季铵铜平均透入度,结果见下表1:组别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平均透入度(%)94.760.590.2由表1可知,季铵铜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前,将木材送入膨化室进行膨化处理,能显著提高季铵铜平均透入度,使季铵铜渗入木材组织深处;参照美国木材防腐协会标准awpae11-06《木材防腐剂流失性的测试方法》,将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作为抽提液,放入震荡水槽中进行震动,蒸馏水温度为50℃,震动时间为100分钟,将试材取出,回收滤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铜浓度;铜的总流失率计算公式=滤液中铜浓度/[(试样浸渍防腐剂后的质量-试样浸渍防腐剂前的质量)×防腐剂稀释后有效成分铜的质量分数]×100%;各组铜总流失率结果见表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铜的总流失率(%)2.68.027.5由表2可知,木材浸入季铵铜溶液中处理时,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电场强度92kv/cm,脉冲宽度3.5ms,作用强度5500个脉冲,能显著降低流失试验处理时,季铵铜中有效成分铜的流失率,这对提高季铵铜防腐有效时长有显著帮助。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