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木单板的脱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3483发布日期:2018-12-28 21:4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松木单板的脱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木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松木单板的脱脂装置。

背景技术

松木具有质地好,硬度大,耐使用的优点,因此在进行装修或家具的制作时,很多人都会采用松木作为原材料,但是松木中包含有大量的油脂,过多的油脂还造成松木在使用时发生开裂,油脂渗出等现象,影响美观,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对松木进行浸泡脱脂时辅助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一种松木单板的脱脂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木单板的脱脂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松木单板的脱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脱脂装置,所述脱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空腔的左右两侧内壁内分别前后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二空腔远离所述第一空腔一侧的内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空腔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绕线轮,其中,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空腔后绕设于所述第一绕线轮上,所述第一绕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远离所述第一空腔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五空腔的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六空腔,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侧端面上左右对称且固定的连接有可与所述第六空腔相配合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五滑块,其中,所述第三滑块内左右对称的设置有开口朝外并可与所述第五滑块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五滑块远离所述第三滑块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七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六滑块,所述第六滑块远离所述第三滑块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第六滑块与所述第五滑块的相对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五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三滑块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八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八空腔内上下滑动的第七滑块,所述第七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八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七滑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八空腔的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一电机的左右两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九空腔内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九空腔内可啮合的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九空腔远离所述第八空腔一侧的内壁内设置有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内设置有离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开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离合装置上,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所述第八空腔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开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离合装置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诉第一开腔内的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二开腔,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通过所述第二开腔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开腔内转动的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开腔的周侧环形内壁上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第三开腔,所述第三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一端延伸出开口外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三开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开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与所述第三转动块之间通过第四齿轮啮合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第八空腔一侧的第四开腔,所述第四开腔的环形周侧内壁上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所述第八空腔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开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开腔内转动的第四转动块,所述第四转动块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第五开腔,所述第五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五开腔逆时针一侧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开腔,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六开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块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块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当所述第二转动块正向转动时可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块及第二固定块之间的抵接作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当所述第二转动块反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固定块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动块上的斜面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动块缩回所述第三开腔内,同理,当所述第一转动块反转时可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块反向转动,当所述第四转动块反向转动时由于第二滑动块的离心作用将拉伸所述第四弹簧拉伸并在所述第五开腔内滑动并在抵接至所述第三固定块时可带动所述第三转动块转动,进而可通过所述第四齿轮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块反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反向转动,而当所述第三转动块转动时无法带动所述第四转动块转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下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滑槽下端开口外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三滑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滑动的第四滑动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间隔块,当松木进行脱脂时需将松木放置于所述间隔块上进行固定并使得松木之间相互隔离。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滑块远离所述第三滑块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四滑块的下侧端面上设置有可与设置于所述第六滑块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空腔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五滑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靠近所述第三滑块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本装置可在第一滑块在第一空腔内最大限度下降时断开第一电机与第一转动轴之间的直接连接,进而即使第一电机在脱脂过程中发生转动也不会影响第一绕线轮上第一拉线的绕向,进而保障了后期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本装置具有较高自动化,使用人员仅需通过控制按键即可控制第一滑块的升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松木单板的脱脂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转动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三转动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松木单板的脱脂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脱脂装置,所述脱脂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且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21,所述第一空腔21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34,所述第一滑块34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6,所述第一空腔21的左右两侧内壁内分别前后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33,所述第一滑块34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空腔33内的第二滑块85,所述第二滑块85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32,所述第二空腔33远离所述第一空腔21一侧的内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31,所述第三空腔3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空腔33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三空腔31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空腔24,所述第四空腔24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绕线轮25,其中,所述第一拉线32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空腔31后绕设于所述第一绕线轮25上,所述第一绕线轮25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3,所述第一转动轴23远离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四空腔24远离所述第一空腔21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99,所述第五空腔99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57,所述第五空腔99的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六空腔58,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36的下侧端面上左右对称且固定的连接有可与所述第六空腔58相配合的第四滑块68,所述第六空腔58与所述第五空腔99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空腔61,所述第七空腔6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五滑块63,其中,所述第三滑块57内左右对称的设置有开口朝外并可与所述第五滑块63相配合的第一凹槽67,所述第五滑块63远离所述第三滑块57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七空腔6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六滑块59,所述第六滑块59远离所述第三滑块57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58内,且位于所述第六滑块59与所述第五滑块63的相对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2,所述第五空腔99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空腔48,所述第三滑块57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八空腔48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八空腔48内上下滑动的第七滑块51,所述第七滑块51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八空腔48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9,所述第七滑块5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52,所述第八空腔48的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九空腔53,所述第一电机52的左右两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九空腔53内转动的第一齿轮55,所述第一转动轴23靠近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53内并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5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56,所述第一齿轮55的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九空腔53内可啮合的设置有第三齿轮54,所述第三齿轮5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2,所述第九空腔53远离所述第八空腔48一侧的内壁内设置有第一开腔71,所述第一开腔71内设置有离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23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开腔71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离合装置上,所述第二转动轴22远离所述第八空腔48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开腔71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离合装置上。

有益地,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诉第一开腔71内的第一转动块78,所述第一转动块78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二开腔81,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23贯穿通过所述第二开腔81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开腔81内转动的第二转动块84,所述第二开腔81的周侧环形内壁上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连接有第二固定块79,所述第二转动块84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第三开腔91,所述第三开腔9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一端延伸出开口外的第一滑动块82,所述第一滑动块82与所述第三开腔9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83,所述第一转动块78的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开腔7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转动块72,所述第一转动块78与所述第三转动块72之间通过第四齿轮77啮合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块72内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第八空腔48一侧的第四开腔92,所述第四开腔92的环形周侧内壁上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连接有第三固定块73,所述第二转动轴22远离所述第八空腔48的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开腔92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开腔92内转动的第四转动块74,所述第四转动块74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开口向外的第五开腔76,所述第五开腔7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75,所述第五开腔76逆时针一侧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开腔93,所述第二滑动块75与所述第六开腔93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94。

有益地,所述第一滑动块82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块84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当所述第二转动块84正向转动时可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块82及第二固定块79之间的抵接作用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块78转动,当所述第二转动块84反向转动时,所述第二固定块79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动块82上的斜面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动块82缩回所述第三开腔91内,同理,当所述第一转动块反转时可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块84反向转动,当所述第四转动块74反向转动时由于第二滑动块75的离心作用将拉伸所述第四弹簧94拉伸并在所述第五开腔76内滑动并在抵接至所述第三固定块73时可带动所述第三转动块72转动,进而可通过所述第四齿轮77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块78反向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23反向转动,而当所述第三转动块72转动时无法带动所述第四转动块74转动。

有益地,所述第二滑块85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86,所述第一滑槽8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下端延伸出所述第一滑槽86下端开口外的第三滑动块88,所述第三滑动块88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槽86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87,所述第三滑动块8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腔33内滑动的第四滑动块89。

有益地,所述第一滑块34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间隔块35,当松木进行脱脂时需将松木放置于所述间隔块35上进行固定并使得松木之间相互隔离。

有益地,所述第六滑块59远离所述第三滑块57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四滑块68的下侧端面上设置有可与设置于所述第六滑块59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

有益地,所述第七空腔61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65,所述第五滑块63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65内的第一导滑块64,所述第一导滑块64靠近所述第三滑块57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65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66。

初始状态时,第一滑块34在第一空腔21内最大限度上升,此时第四滑动块89最大限度远离于第二滑块85,此时第七滑块51的上侧端面与第八空腔48的上侧内壁相抵接,第一电机52最大限度上升,此时第一齿轮55啮合于第二齿轮56的下端,同时第三滑块57在第五空腔99内最大限度上升,第一凹槽67与第七空腔61上下错开,第六滑块59远离第三滑块57的一端最大限度延伸入第六空腔58内。

通过本装置进行松木的脱脂时,使用人员将等厚度的松木板装夹于间隔块35上进而进行固定,此时第一电机52启动并反向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55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56带动第一转动轴23正向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绕线轮25将第一拉线32放松进而带动第二滑块85逐渐下降,进而通过第一滑块34带动松木板在第一空腔21内逐渐下降并浸泡入第一空腔21内的浸泡液中,当第一固定块36的下侧端面与第三滑块57的上端相抵接时推动第三滑块57逐渐下降,进而通过第三滑块57推动第七滑块51在第八空腔48内逐渐下降,当第一齿轮55脱离与第二齿轮56的啮合时,第一滑块34由于重力作用自动落下,在此过程中,第四滑动块89及第五弹簧87可减小第一滑块34落下时的冲击力,同时第一固定块36通过第三滑块57推动第一电机52克服第二弹簧49的弹力作用下降并使得第一齿轮55啮合至第三齿轮54的上端,此时第一齿轮55即使继续正向转动也无法带动第一转动轴23转动,进而保障了第一拉线32无法完全松脱的现象,同时,在第一固定块36下降时带动第四滑块68下降,进而通过设置于第四滑块68及第六滑块59上的斜面带动第六滑块59缩回第七空腔61内并压缩第一弹簧62,而当第一凹槽67与第七空腔61相连通时第一弹簧62带动第五滑块63卡入第一凹槽67内进而限制第三滑块57的移动,当松木浸泡脱脂完成时,第一电机52正向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55正向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齿轮54带动第三转动块72反向转动,进而通过第四齿轮77带动第一转动块78反向转动,进而通过第二固定块79及第一滑动块82带动第二转动块84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轴23反向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绕线轮25将第一拉线32拉紧并带动第一滑块34逐渐上升,在第一滑块34上升的过程中第一齿轮55保持与第三齿轮54的啮合状态,而当第四滑块68脱离与第六滑块59的抵接时第五滑块63受到第一回位弹簧66的弹力作用推出第一凹槽67外,此时第七滑块51受到第二弹簧49的弹力作用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一齿轮55啮合于第一转动轴23上,此时第一电机52继续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55与第二齿轮56带动第一转动轴23继续同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34稳定上升,当第一滑块34最大限度上升时,使用人员可取下脱脂后的松木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本装置可在第一滑块在第一空腔内最大限度下降时断开第一电机与第一转动轴之间的直接连接,进而即使第一电机在脱脂过程中发生转动也不会影响第一绕线轮上第一拉线的绕向,进而保障了后期装置的正常使用,同时本装置具有较高自动化,使用人员仅需通过控制按键即可控制第一滑块的升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荐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