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0446发布日期:2019-03-30 08:3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展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竹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竹展机。



背景技术:

竹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历史悠久。传统的竹产品多为手工制造,且经久耐用,深受老百姓喜爱。现代化的竹制造工业将竹产品实现大批量、高效率制造,特别是竹制品。竹制品需要整块式的竹原料时,由于竹不易展平的特性,生产应用中多将竹切割成直径较小的竹条来制作,即将竹筒剖开,再连接、粘合等。

因此,整根的竹筒展开技术应运而生,竹展开技术可以突破竹本身的材质特点,并可用于制造更多的整块竹展开后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也可以避免使用粘合剂或其他化工原料,更环保、健康。

但是现有的工艺在加工的过程中,竹子在展开时容易开裂,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竹展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竹展机,所述竹是整竹筒纵向切剖的竹材,竹材横截面呈弧形;其特征在于,竹展机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划线机构,所述的划线机构用于在竹材表面开槽,所述划线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展开机构,所述的展开机构用于逐级压开竹材弧度,直至压平竹材;所述的展开机构和划线机构均设置有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工作时,先将竹材放入划线机构中,划线机构在竹材表面开槽,划线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展开机构,竹材在展开机构中慢慢被压开,最后竹材被压平,驱动装置来驱动展开机构和划线机构的运行,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在使用本发明时,所需的工序较少,成本低。而且竹子在展开时不容易开裂,成品率高。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的展开机构包括多组渐平弧辊和至少一组压平辊,所述的渐平弧辊用于逐级展开竹材,所述的压平辊用于压平竹材,所述的压平辊连接在渐平弧辊的末端。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机架还设置有反向压平辊,所述的反向压平辊用于反向压平竹材。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的渐平弧辊和压平辊均设置有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渐平弧辊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形成与竹材相适应的弧形展开间隙,所述弧形展开间隙的弧度逐级减小,所述压平辊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平面。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的反向压平辊设置有上反向压辊和下反向压辊,所述的上反向压辊和下反向压辊之间构成反向定型间隙,所述反向定型间隙的弧度方向与弧形展开间隙的弧度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的机架还设置有多组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的第一传输装置与展开机构连接,每组所述的第一传输装置设置有两个输出轴,每个所述输出轴连接一个齿轮,所述的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用于使输出轴同时转动,所述的第一传输装置还设置有输入轴,所述的输入轴和驱动装置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的划线机构包括划线辊,所述的划线辊表面倾斜设置有刻刀,所述的刻刀用于在竹材具有竹黄的一侧表面上划下交错的斜线槽,所述的划线辊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的划线机构还设置有可被动随竹材转动的送料辊,所述的送料辊和划线辊之间存在用于供竹子通过的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划线辊为平面划线辊,所述划线机构中平面划线辊的组数至少为2,所述刻刀的距离逐级增大,相邻刻刀的划线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的划线辊为弧面划线辊,所述划线机构中弧面划线辊的组数至少为1。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所述的竹子为经过软化工艺处理后的竹材。

在上述的一种竹展机中,相邻所述渐平弧辊弧面的半径相差不超过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竹子在展开时不容易开裂,成品率高。

2.本发明的展开机构包括多组渐平弧辊和至少一组压平辊,渐平弧辊用于逐级展开竹材,压平辊用于压平竹材,压平辊连接在渐平弧辊的末端。竹子先经过渐平弧辊,再经过压平辊,故使得竹材先慢慢展开再压平。

3.本发明的机架还设置有反向压平辊,反向压平辊用于反向压平竹材。因为在压平竹材后,竹材具有自身重新往回弯曲的特性,所以反向压一遍竹材,可以有效的防止竹材回复到原来弯曲的状态。

4.本发明的渐平弧辊和压平辊均设置有上压辊和下压辊,渐平弧辊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形成与竹材相适应的弧形展开间隙,弧形展开间隙的弧度逐级减小,压平辊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平面。渐平弧辊逐渐展开竹材,而非一次性直接压平竹材,有效的防止了竹材的开裂。

5.本发明的反向压平辊设置有上反向压辊和下反向压辊,上反向压辊和下反向压辊之间构成反向定型间隙,反向定型间隙的弧度方向与弧形展开间隙的弧度方向相反。反向压平辊连接在压平辊的输出端。防止竹材重新弯曲。

7.本发明的机架还设置有多组第一传输装置,第一传输装置与展开机构连接,每组第一传输装置设置有两个输出轴,每个输出轴连接一个齿轮,齿轮之间啮合连接,齿轮用于使输出轴同时转动,第一传输装置还设置有输入轴,输入轴和驱动装置连接。在展开机构中,第一传输装置的两个输出轴的一端通过齿轮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上压辊和下压辊连接,使得上压辊和下压辊同时转动,即达到了展开的目的,又达到了运输的目。同理,两个输出轴在反向压平辊中分别与上反向压辊和下反向压辊连接。

9.本发明的划线机构包括划线辊,划线辊表面倾斜设置有刻刀,刻刀用于在竹材具有竹黄的一侧表面上划下交错的斜线槽,划线辊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划线机构还设置有可被动随竹材转动的送料辊,送料辊和划线辊之间存在用于供竹子通过的间隙。竹材通过划线装置时,划线辊上的刻刀在竹材的表面刻下斜线槽,斜线槽方便竹材后续的展开。

10.本发明的竹子为经过软化工艺处理后的竹材。竹子经过软化后展开能够提高成品率,竹材不容易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渐平弧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压平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反向压平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将竹材逐步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竹材斜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展开机构;3、反向压平辊;4、机架;11、驱动装置;12、渐平弧辊;13、压平辊;14、上压辊;15、下压辊;16、弧形展开间隙;17、上反向压辊;18、下反向压辊;19、反向定型间隙;22、第一传输装置;23、输出轴;24、齿轮;25、输入轴;34、划线机构;35、划线辊;36、刻刀;37、送料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一种竹展机,竹是整竹筒纵向切剖的竹材,竹材横截面呈弧形;竹展机包括机架4和设置于机架4上的划线机构34,所述的划线机构34用于在竹材表面开槽,所述的划线机构34的输出端设置有展开机构2,展开机构2用于逐级压开竹材弧度,直至压平竹材;展开机构2和划线机构34均设置有驱动装置11。

进一步细说,展开机构2包括多组渐平弧辊12和至少一组压平辊13,渐平弧辊12用于逐级展开竹材,压平辊13用于压平竹材,压平辊13连接在渐平弧辊12的末端。竹子先经过渐平弧辊12,再经过压平辊13,故使得竹材先慢慢展开再压平。

进一步细说,机架4还设置有反向压平辊3,反向压平辊3用于反向压平竹材。因为在压平竹材后,竹材具有自身重新往回弯曲的特性,所以反向压一遍竹材,可以有效的防止竹材回复到原来弯曲的状态。

进一步细说,渐平弧辊12和压平辊13均设置有上压辊14和下压辊15,渐平弧辊12的上压辊14和下压辊15之间形成与竹材相适应的弧形展开间隙16,弧形展开间隙16的弧度逐级减小,压平辊13的上压辊14和下压辊15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平面。渐平弧辊12逐渐展开竹材,而非一次性直接压平竹材,有效的防止了竹材的开裂。压平辊13压平竹材。

进一步细说,反向压平辊3设置有上反向压辊17和下反向压辊18,上反向压辊17和下反向压辊18之间构成反向定型间隙19,反向定型间隙19的弧度方向与弧形展开间隙16的弧度方向相反。反向压平辊3连接在压平辊13的输出端。防止竹材重新弯曲。

进一步细说,机架4还设置有多组第一传输装置22,第一传输装置22与展开机构2连接,每组第一传输装置22设置有两个输出轴23,每个输出轴23连接一个齿轮24,齿轮24之间啮合连接,齿轮24用于使输出轴23同时转动,第一传输装置22还设置有输入轴25,输入轴25和驱动装置11连接。在展开机构2中,第一传输装置22的两个输出轴23的一端通过齿轮24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上压辊14和下压辊15连接,使得上压辊14和下压辊15同时转动,即达到了展开的目的,又达到了运输的目。同理,两个输出轴23在反向压平辊3中分别与上反向压辊17和下反向压辊18连接。

进一步细说,划线机构34包括划线辊35,划线辊35表面倾斜设置有刻刀36,刻刀36用于在竹材具有竹黄的一侧表面上划下交错的斜线槽,划线辊35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进一步细说,划线机构34还设置有可被动随竹材转动的送料辊37,送料辊37和划线辊35之间存在用于供竹子通过的间隙。

进一步细说,竹子为经过软化工艺处理后的竹材。将竹材在140℃~210℃蒸气中蒸1~20分钟直至软化。

进一步细说,相邻渐平弧辊12弧面的半径相差不超过30mm。若超过30mm则竹材容易开裂,为了防止竹材开裂,相邻渐平弧辊12弧面的半径相差不能超过30mm。即相邻弧形展开间隙16弧面的半径相差不超过30mm。

实施例1

如图7所示,进一步细说,划线辊35为平面划线辊,划线机构34中平面划线辊的组数至少为2,刻刀36的距离逐级增大,相邻刻刀36的划线方向相反。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进一步细说,划线辊35为弧面划线辊,划线机构34中弧面划线辊的组数至少为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压刨机构1、展开机构2、反向压平辊3、机架4、弧面整形装置5、上输送辊6、下输送辊7、弧形整形间隙8、刨黄切削机构9、竹黄切削部10、驱动装置11、渐平弧辊12、压平辊13、上压辊14、下压辊15、弧形展开间隙16、上反向压辊17、下反向压辊18、反向定型间隙19、刨青切削机构20、竹青切削部21、第一传输装置22、输出轴23、齿轮24、输入轴25、第二传输装置26、转轴27、皮带28、轴套29、调节杆30、滑块31、导轨32、锁合装置33、划线机构34、划线辊35、刻刀36、送料辊3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