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平板防变形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3556发布日期:2019-04-29 15:01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平板防变形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竹子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竹平板防变形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环保的声音越来越高,市场上对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都逐渐偏向竹制品,因为竹子的生长周期短,且易回收,竹制品的刀叉勺的出现,逐渐取代了塑料制品。刀叉勺的加工需要用到竹片,而现有的竹子想得到竹片,经常是将竹子切片,然后在高温下对竹子进行软化处理,使其平整,再经过烘干干燥处理。

cn108340456a公开了一种整竹平板展开方法,这个方案中,是对竹平板的处理方法,不适用于对竹片的加工,因为该方案加工步骤繁琐,且对温度要求较高,增加了成本。普通的竹片加工方法,因为竹子一般包含若干个竹节,2个竹节之间为一个节间,其横截面从外向内由竹青、竹肉、竹黄构成,竹肉是位于竹青和竹黄之间的部分,竹肉上分布有维管束,一般越靠近竹青的部分维管束分布越密,越靠近竹黄维管束分布越稀,所以加工出来的竹片会青面向内凹。需要用到的竹片的上下表面应当平整,这时对竹片的突出部分进行粗刨,这样使得竹材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竹平板防变形加工方法,它是利用竹子本身的特性来对竹子进行加工,且加工步骤简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平板防变形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竹子去除竹节,预加工成合适大的竹片,对竹片进行加热干燥,竹片干燥后的含水率为8%~25%,预加工竹片时,在竹片的竹青面预留凸起。

竹片由于外弧面(青面)接近的材质密度高于竹片内侧(黄面)附近的材质密度,烘干时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密度高的面澎胀小于密度低的面,烘干后竹黄面因竹密度小于青面从而发生澎胀效应,使黄面澎胀多个凸起,这样就使竹片产生黄面凸青面凹陷的变形情况,这样严重影响后段的分层加工。因此,在进行烘干处理前,青面需预留凸起。

在本发明中,合适大小的竹片指长度大于或等于15cm,小于或等于250cm;宽度大于或等于2.5cm,小于或等于5cm的竹片。然后进行加热干燥,最终使竹片的含水率在8%~25%之间,如果竹片的含水率低于8%,对温度要求高,时间长,增加了成本;如果竹片的含水率高于25%,在日常存放中,因为水分的大量存在会使得竹片发霉。所以为了成本和后期存放的考虑,一般将竹片的含水率控制在13%~22%,最优可以将其控制在18%,出于成本上的考虑,一般在生产中还是将竹片的含水率控制在13%~22%。

进一步,通过加工使青面形成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5mm~2.5mm。加工方法可以是粗刨,也可以是切割,在本发明中优先选择粗刨的加工方法。当高度差小于0.5mm,粗刨青面过多,增加了工作量,且进行干燥过后,青面的中间会比两端低,需要后续对青面进行处理;当高度差大于2.5mm,干燥过后青面不会完全内凹进去,需要后续对青面进行处理。出于成本和实际生产的考虑,高度差优选为1.0mm~2.0mm,这个范围便于在生产中粗刨处理,且后续处理简单。

进一步,所述的凸起为弧面。本发明中的一种方案,利用竹子本身呈圆弧的特性对竹片进行加工,节约加工工序。

进一步,所述的弧面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1.5mm。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最优的高度差为1.5mm,此时的竹片利用率最高。

进一步,所述的凸起为2到5个。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竹青面选用多个弧面,有的竹片的竹青面并非是一个连续的弧面,因此利用竹片本身带有的不连续弧面,减少对竹片的加工。

进一步,竹片长度大于或等于15cm,小于或等于250cm。本发明中的竹片主要用于制作竹制的刀叉勺一次性餐具,根据生产的实际需求,竹片不易过长,竹片长度的最优选方案为128cm。

进一步,竹片宽度大于或等于2.5cm,小于或等于5cm。当竹片宽度小于2.5cm时,竹片产生的内凹现象不明显;大于5cm的竹片的弧度较大,不符合实际的生产所需尺寸。本发明中的竹片主要用于制作竹制的刀叉勺一次性餐具,竹片宽度的最优选方案为3.5cm,因为在生产中要预留部分,因此需要的尺寸比竹餐具的尺寸大。

进一步,加热干燥的温度范围为50℃~90℃。对竹片处理后,要将竹片进行加热处理,以除出竹片中的水分,增加竹片的强度。如果加热的温度过低,会使得加热时间过长,不利于生产的需求;如果加热的温度过高,会增加成本,且不利于对竹片含水率的控制。所以在本发明中,可以更加优选为60℃~80℃。

进一步,竹片干燥后,再对竹片的青面和黄面进行平整处理。会有少量竹片的竹青面和竹黄面不平整,需要将外凸部分粗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竹片变形,以保证出材率。竹片一旦变形是原可分两层或多层会可能只能取一层或干脆成废品。

2、利用竹子的青面本身就是呈圆弧形的特性,对竹青面进行弧面处理,这样对青面的处理程度小,减少了对竹子材料本身的处理,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以便可以将竹片分出两层或多层。

3、经过干燥的竹片会因为竹子本身维管束的分布不均,而产生变化,青面的弧面会因为靠近青面部分的维管束多而向内凹,最终使青面形成平面;会有少量竹片的竹青面和竹黄面不平整,需要将外凸部分粗刨平整,即使这样也大大增加了竹片的利用率。

4、使用本发明加工出来的竹片,可以用于加工餐具。竹子的生长周期比树木的生长周期短,竹子做成的餐具比塑料做的餐具易回收,对环保做出了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竹片干燥前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竹片干燥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竹片干燥前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竹片干燥前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青面,2—黄面,11—弧面,12—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竹平板防变形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竹子去除竹节,预加工成合适大的竹片,对竹片进行加热干燥,使竹片干燥后的含水率为18%左右,预加工竹片时,在竹片的竹青面预留凸起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起12可以是弧面。

在本实施例中,取用一段长度为128cm,宽度为2.5cm的竹片,将黄面2粗刨平整,将青面1粗刨成弧面11,弧面的两个端点是竹片的两侧,弧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1.5mm,放入到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0℃,当干燥完成后,拿出竹片,此时竹片的含水率应该在18%左右,且青面上的圆弧会内凹,青面变成一个平整的平面,少数竹片的青面2还会有略微的不平整,可以事后对这些竹片进行粗刨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干燥的温度可以设定为70℃。

在本实施例中,干燥的温度可以设定为80℃。温度为80℃的时候,因为温度较高,对竹片的含水率有一些影响,最后出来的竹片的含水率可能不是18%,但是会在合格的范围内,合格的范围是8%~25%,因此在80℃温度下烘干的竹片也全是合格的。

本发明利用青面本身就是一个圆弧形的特点进行加工,节省了加工时间,同时,通过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得到的竹片,只有少数需要后续的平整处理,相对于以前的加工方法,竹子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青面中部为弧面,两侧为平整的平面。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青面依照竹片上的凸起设计成三个凸起状,每个凸起12为弧面11设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