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叠彩镂雕工艺、木质板材及木质车用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7513发布日期:2019-06-28 23:3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木材叠彩镂雕工艺、木质板材及木质车用地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木材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木材叠彩镂雕工艺、木质板材及木质车用地板。



背景技术: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也占重要地位。现在产品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木材加工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以及木材保护、木材改性等功能处理技术。木材表面涂饰最初是以保护木材为目的,如传统的桐油和生漆涂刷;后来逐渐演变为以装饰性为主,实际上任何表面装饰都兼有保护作用。人造板的表面装饰,可以在板坯制造过程中同时进行。木材保护包括木材防腐、防蛀和木材阻燃等,系用相应药剂经涂刷、喷洒、浸注等方法,防止真菌、昆虫、海生钻孔动物和其他生物体对木材的侵害;或阻滞火灾的破坏。木材改性是为提高或改善木材的某些物理、力学性质或化学性质而进行的技术处理。在采用上述各种加工技术时,不同的树种所产生的反应,可显示出不同的性状,称为木材的工艺性质或加工特性。

但是不论是涂饰装饰还是印刷装饰,在木材表面形成的装饰面都是平面,其装饰效果单一;且涂饰装饰及印刷装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木材自身的纹理结构,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装饰效果更佳的木材叠彩镂雕工艺、木质板材及木质车用地板。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材叠彩镂雕工艺、木质板材及木质车用地板,该木材叠彩镂雕工艺装饰效果更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木材叠彩镂雕工艺,该木材叠彩镂雕工艺包括:

获取多个基层板材;

将所述多个基层板材叠压连接,获取板材主体;

对板材主体的表面进行雕刻,板材主体表面上不同位置的雕刻深度相同或不同,漏出相同或不同层的基层板材,在板材主体的表面形成立体装饰层。

优选地,所述多个基层板材的颜色相同或不同。

优选地,相邻基层板材颜色不同。

优选地,将所述多个基层板材叠压连接,获取板材主体还包括:

将多个基层板材与潘通色卡比对,基于基层板材的颜色深浅度划分为多组板材,每组板材包括至少一个基层板材;

将每组板材中的基层板车上表面涂覆连接剂,而后压实每组板材;

将多组板材按照颜色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叠加,通过压实进一步连接多组板材,获取板材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木质板材,该木质板材包括:

板材主体,所述板材主体包括多个木质基材层,多个所述木质基材层叠压连接,所述多个木质基材层具有多种颜色;

立体装饰层,所述立体装饰层形成于所述板材主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立体装饰层暴露出一个或多个木质基材层。

优选地,每个所述木质基材层的厚度为0.1mm-40mm。

优选地,相邻木质基材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

优选地,所述立体装饰层为开设在板材主体表面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凹陷,所述凹陷的底面为凹凸不平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木质车用地板,该木质车用地板包括上述的木质板材。

优选地,还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为金属板,所述木质板材贴合在所述金属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压实多层基层板材,通过在板材主体上不同位置雕刻深度相同或不同,形成立体装饰层,较比传统平面装饰层更为美观,且能够完整的保留基层板材自身的纹理及颜色特点。

2)通过潘通色卡将多个基层板材分组,按照颜色深浅顺序排列多组板材,能够使立体装饰层的颜色渐变,通过雕刻深度的不同能够形成具备多种颜色的立体装饰层。

3)本发明木质车用地板通过木质板材的选取,能够在木质车用地板顶部形成立体装饰层,更为美观,更为时尚,且能够完整的保留木材自身纹理及颜色,充分利用木材自身特性,形成色彩天然的立体装饰层。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木材叠彩镂雕工艺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木质板材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木质板材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木质基材层;2、立体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木材叠彩镂雕工艺,该木材叠彩镂雕工艺包括:

获取多个基层板材;

将所述多个基层板材叠压连接,获取板材主体;

对板材主体的表面进行雕刻,板材主体表面上不同位置的雕刻深度相同或不同,漏出相同或不同层的基层板材,在板材主体的表面形成立体装饰层。

具体地,叠压多层基层板材,通过在板材主体上不同位置雕刻深度相同或不同,形成立体装饰层,较比传统平面装饰层更为美观,且能够完整的保留基层板材自身的纹理及颜色特点。

更优选地,在相邻基础板材之间设置结构胶,进一步胶粘相邻的基础板材,通过多个基础板材的设置,便于在后续雕刻过程中把握雕刻深度,便于形成立体装饰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个基层板材的颜色相同或不同。

具体地,通过多个基层板材之间颜色相同或不同,多个基础板材相互叠压能够组合出多种颜色组合的板车主体,使得立体装饰层的颜色差异更为明显,更为美观。

作为优选方案,相邻基层板材颜色不同。相邻基础板材颜色不同能够使立体装饰层随着深度梯度的变换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作为优选方案,将所述多个基层板材叠压连接,获取板材主体还包括:

将多个基层板材与潘通色卡比对,基于基层板材的颜色深浅度划分为多组板材,每组板材包括至少一个基层板材;

将每组板材中的基层板车上表面涂覆连接剂,而后压实每组板材;

将多组板材按照颜色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叠加,通过压实进一步连接多组板材,获取板材主体。

具体地,通过潘通色卡将多个基层板材分组,按照颜色深浅顺序排列多组板材,能够使立体装饰层的颜色渐变,通过雕刻深度的不同能够形成具备多种颜色的立体装饰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木质板材,所述木质板材包括:

板材主体,所述板材主体包括多个木质基材层,多个所述木质基材层叠压连接,所述多个木质基材层具有多种颜色;

立体装饰层,所述立体装饰层形成于所述板材主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立体装饰层暴露出一个或多个木质基材层。

具体地,本发明的木质板材通过立体装饰层的设置,更具美感,本发明的木质板材可以应用在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中。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所述木质基材层的厚度为0.1mm-40mm。

作为优选方案,相邻木质基材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体装饰层为开设在板材主体表面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凹陷,所述凹陷的底面为凹凸不平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木质车用地板,该木质车用地板包括上述的木质板材。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为金属板,所述木质板材贴合在所述金属板上。

木质车用地板通过木质板材的选取,能够在木质车用地板顶部形成立体装饰层,更为美观,更为时尚,且能够完整的保留木材自身纹理及颜色,充分利用木材自身特性,形成色彩天然的立体装饰层。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木材叠彩镂雕工艺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木材叠彩镂雕工艺包括:

获取多个基层板材;

将多个基层板材叠压连接,获取板材主体;

对板材主体的表面进行雕刻,板材主体表面上不同位置的雕刻深度相同或不同,漏出相同或不同层的基层板材,在板材主体的表面形成立体装饰层。

其中,多个基层板材的颜色相同或不同。

其中,相邻基层板材颜色不同。

其中,将多个基层板材叠压连接,获取板材主体还包括:

将多个基层板材与潘通色卡比对,基于基层板材的颜色深浅度划分为多组板材,每组板材包括至少一个基层板材;

将每组板材中的基层板车上表面涂覆连接剂,而后压实每组板材;

将多组板材按照颜色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叠加,通过压实进一步连接多组板材,获取板材主体。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木质板材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木质板材的剖视图。其中图2中的箭头方向为图3的剖视方向。

如图2-3所示,该木质板材包括:

板材主体,板材主体包括多个木质基材层1,多个木质基材层1叠压连接,多个木质基材层1具有多种颜色;

立体装饰层2,立体装饰层2形成于板材主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立体装饰层2暴露出一个或多个木质基材层1。

其中,每个木质基材层1的厚度为5mm。

其中,相邻木质基材层1之间设置有胶粘层。

其中,立体装饰层2为开设在板材主体表面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凹陷,凹陷的底面为凹凸不平状。

实施例3

一种木质车用地板,该木质车用地板包括上述的木质板材及基础层,基础层为金属板,木质板材贴合在金属板上。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