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0856发布日期:2020-01-14 23:1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椰棕垫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椰棕垫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手动对椰棕原料进行打碎,然后再通过人工手动将已打碎后的椰棕原料进行铺撒,铺撒成一层较为松软的具有初始形状的椰棕垫,进而为了使椰棕垫中的椰棕原料紧密粘合不脱离,往往需要人工手动对具有初始形状的松软椰棕垫进行双面喷洒胶水,再将椰棕垫放置于太阳下进行自然烘干,使胶水凝固,从而使椰棕垫上的椰棕原料紧密粘合不易脱落,最后再通过人工手动对椰棕垫进行手工裁剪。由于上述对椰棕垫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操作的,操作麻烦,生产速度慢,大大影响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生产自动一体化,加快了椰棕垫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打碎装置、梳理机、原料自动铺撒装置、自动喷胶烘干装置和自动切割装置,所述原料自动铺撒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原料输送机构、第二原料输送机构、原料铺撒机构、摆动动力机构和铺撒输送带,所述第一原料输送机构固定在机架上且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原料输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原料打碎装置通过所述梳理机连接至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二原料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原料输送机构的输入侧铰接于机架上,输出侧和所述原料铺撒机构的顶部铰接,所述原料铺撒机构的顶部设置有铺撒进料口且位于所述第二原料输送机构的输出侧的下方,所述原料铺撒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铺撒出料口,所述原料铺撒机构的底部还通过所述摆动动力机构往返活动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铺撒输送带位于所述原料铺撒机构的铺撒出料口的下方,所述自动喷胶烘干装置包括第一胶水喷洒机构、第二胶水喷洒机构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设置有第一层输送带、第二层输送带和第三层输送带,所述第一层输送带和所述铺撒输送带相拼接,所述第二层输送带位于第一层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一层输送带和第二层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呈反向设置,所述第二层输送带的输入侧位于所述第一层输送带的输出侧的上方,所述第一胶水喷洒机构架设于所述第一层输送带的输入侧上方,所述第二胶水喷洒机构架设于所述第二层输送带的输入侧上方,所述第三层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二层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三层输送带和第二层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呈反向设置,所述第三层输送带的输入侧位于所述第二层输送带的输出侧的上方,所述自动切割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架、输送带机构、切割机构、主控制器和红外测距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设置在第三支撑架上,所述输送带机构和所述第三层输送带相拼接,所述切割机构安装在第三支撑架上并跨设于输送带机构的上方,所述输送带机构上开设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测量通槽,所述红外测距机构安装在第三支撑架上并延伸设置于所述测量通槽的上方,所述红外测距机构的测量方向对准所述测量通槽,所述红外测距机构和切割机构均电连接至所述的主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原料输送机构包括上夹持输送带和下夹持输送带,所述上夹持输送带和下夹持输送带均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上夹持输送带和下夹持输送带之间留有用于夹持原料的夹持输送空隙,所述夹持输送空隙的底端为所述的第一进料口,顶端为所述的第一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持输送带包括水平输送部和与所述水平输送部相连接的倾斜输送部,所述倾斜输送部和所述上夹持输送带相互平行且之间留有所述的夹持输送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原料输送机构为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铺撒机构包括左夹持输送带和右夹持输送带,所述左夹持输送带和右夹持输送带呈相互平行设置且之间留有用于夹持原料的夹持铺撒空隙,所述夹持铺撒空隙的底端为所述的铺撒出料口,顶端为所述的铺撒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动力机构包括摆动电机、摆动传动组件、摆动主动滚轮、摆动传动链条、摆动从动滚轮、摆动安装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摆动悬梁,所述摆动主动滚轮设置在所述摆动悬梁的两端,所述左夹持输送带和右夹持输送带的底部均铰接于摆动安装块上,所述摆动安装块通过所述摆动从动滚轮活动安装在摆动悬梁上,所述摆动安装块和摆动主动滚轮之间设置有所述的摆动传动链条,所述摆动电机通过所述的摆动传动组件带动摆动主动滚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气体加热干燥器、热风输送管道和气体回收管道,所述气体加热干燥器的输出口通过所述热风输送管道连通至烘干箱,输入口通过所述气体回收管道连通至烘干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水喷洒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悬梁、第一电机、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主动滚轮、第一传动链条、第一从动滚轮、第一安装架、第一胶水喷嘴和第一胶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层输送带的输入侧的两侧,所述第一悬梁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并跨设于第一层输送带的输入侧的上方,所述第一主动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悬梁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架通过所述第一从动滚轮活动安装在第一悬梁上,所述第一胶水喷嘴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胶水喷嘴的输入口连通至所述的第一胶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一主动滚轮和第一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第一传动链条,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的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一主动滚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皮带、第一转盘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带动第一转盘转动,所述第一转盘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带动第一主动滚轮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胶水存储箱,所述第一胶水存储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胶水输出口,所述第一胶水存储箱通过所述的第一胶水输出口连通至第一胶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胶水输送管道处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胶水输出口处覆盖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胶水喷洒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悬梁、第二电机、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主动滚轮、第二传动链条、第二从动滚轮、第二安装架、第二胶水喷嘴和第二胶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层输送带的输入侧的两侧,所述第二悬梁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并跨设于第二层输送带的输入侧的上方,所述第二主动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悬梁的两端,所述第二安装架通过所述第二从动滚轮活动安装在第二悬梁上,所述第二胶水喷嘴安装在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胶水喷嘴的输入口连通至所述的第二胶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二主动滚轮和第二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第二传动链条,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的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二主动滚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皮带、第二转盘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皮带带动第二转盘转动,所述第二转盘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主动滚轮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胶水存储箱,所述第二胶水存储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胶水输出口,所述第二胶水存储箱通过所述的第二胶水输出口连通至第二胶水输送管道,所述第二胶水输送管道处设置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胶水输出口处覆盖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悬梁、设置在切割悬梁两侧的切割主动滚轮、切割传动链条、切割从动滚轮、切割安装架、切割电机、切割传动组件和旋转刀片,所述切割悬梁安装在第三支撑架上并跨设于输送带机构的上方,所述切割安装架通过所述切割从动滚轮活动安装在切割悬梁上,所述切割主动滚轮通过所述切割传动链条连接至所述切割安装架,所述切割电机和旋转刀片均安装在切割安装架上,所述切割电机和旋转刀片之间通过所述的切割传动组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传动组件包括切割传动带和切割转轴,所述旋转刀片通过所述切割转轴安装在切割安装架上,所述切割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切割传动带连接至所述切割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前侧输送带和后侧输送带,所述前侧输送带和后侧输送带之间留有切割通道,所述旋转刀片往返于所述切割通道内,所述后侧输送带上设置有所述的测量通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整平辊筒机构,所述整平辊筒机构位于所述前侧输送带和后侧输送带之间,所述整平辊筒机构包括上辊筒和下辊筒,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留有用于压紧椰棕垫的空隙,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均设置在第三支撑架上,所述切割通道位于整平辊筒机构和后侧输送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后侧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均设置在第三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留有所述的测量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测距机构包括延伸杆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另一端位于所述测量通槽的上方且安装有所述的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的主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设置有调节杆,所述延伸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节杆安装在第三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旋转刀片温度的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安装在切割安装架上,所述水冷组件上设置有出水喷嘴,所述出水喷嘴的出水口对准所述的旋转刀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打碎装置、梳理机、原料自动铺撒装置、自动喷胶烘干装置和自动切割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原料打碎装置和梳理机对椰棕原料进行自动打碎,还通过原料自动铺撒装置对已打碎后的椰棕原料进行自动铺撒,并且通过自动喷胶烘干装置对铺撒成形的椰棕垫进行双面喷洒胶水和烘干处理,最后通过自动切割装置对椰棕垫进行测量和切割,本实用新型生产自动一体化,加快了椰棕垫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的整体连接关系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原料自动铺撒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原料自动铺撒装置中部分机构的位置关系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自动喷胶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第一胶水喷洒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第二胶水喷洒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第一胶水存储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第二胶水存储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自动切割装置在后侧输送带一侧角度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关于自动切割装置在前侧输送带一侧角度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现有的椰棕垫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手动对椰棕原料进行打碎,然后再通过人工手动将已打碎后的椰棕原料进行铺撒,铺撒成一层较为松软的具有初始形状的椰棕垫,进而为了使椰棕垫中的椰棕原料紧密粘合不脱离,往往需要人工手动对具有初始形状的松软椰棕垫进行双面喷洒胶水,再将椰棕垫放置于太阳下进行自然烘干,使胶水凝固,从而使椰棕垫上的椰棕原料紧密粘合不易脱落,最后再通过人工手动对椰棕垫进行手工裁剪。由于上述对椰棕垫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操作的,操作麻烦,生产速度慢,大大影响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原料打碎装置和梳理机对椰棕原料进行自动打碎,还通过原料自动铺撒装置对已打碎后的椰棕原料进行自动铺撒,并且通过自动喷胶烘干装置对铺撒成形的椰棕垫进行双面喷洒胶水和烘干处理,最后通过自动切割装置对椰棕垫进行测量和切割,本实用新型生产自动一体化,加快了椰棕垫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

参照图1-图1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打碎装置1000、梳理机2000、原料自动铺撒装置3000、自动喷胶烘干装置4000和自动切割装置5000,所述原料自动铺撒装置3000包括机架3100、第一原料输送机构3200、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原料铺撒机构3400、摆动动力机构和铺撒输送带3500,所述第一原料输送机构3200固定在机架3100上且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原料输送机构32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3231,顶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3232,所述原料打碎装置1000通过所述梳理机2000连接至第一进料口3231,所述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3232的下方,所述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的输入侧铰接于机架3100上,输出侧和所述原料铺撒机构3400的顶部铰接,所述原料铺撒机构3400的顶部设置有铺撒进料口3431且位于所述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的输出侧的下方,所述原料铺撒机构3400的底部设置有铺撒出料口3432,所述原料铺撒机构3400的底部还通过所述摆动动力机构往返活动于所述机架3100上,所述铺撒输送带3500位于所述原料铺撒机构3400的铺撒出料口3432的下方,所述自动喷胶烘干装置4000包括第一胶水喷洒机构4100、第二胶水喷洒机构4300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4210,所述烘干箱4210内设置有第一层输送带4211、第二层输送带4212和第三层输送带4213,所述第一层输送带4211和所述铺撒输送带3500相拼接,所述第二层输送带4212位于第一层输送带4211的上方,所述第一层输送带4211和第二层输送带4212的输送方向呈反向设置,所述第二层输送带4212的输入侧位于所述第一层输送带4211的输出侧的上方,所述第一胶水喷洒机构4100架设于所述第一层输送带4211的输入侧上方,所述第二胶水喷洒机构4300架设于所述第二层输送带4212的输入侧上方,所述第三层输送带4213位于所述第二层输送带4212的上方,所述第三层输送带4213和第二层输送带4212的输送方向呈反向设置,所述第三层输送带4213的输入侧位于所述第二层输送带4212的输出侧的上方,所述自动切割装置5000包括第三支撑架5100、输送带机构、切割机构5300、主控制器和红外测距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设置在第三支撑架5100上,所述输送带机构和所述第三层输送带4213相拼接,所述切割机构5300安装在第三支撑架5100上并跨设于输送带机构的上方,所述输送带机构上开设有沿输送方向设置的测量通槽5223,所述红外测距机构安装在第三支撑架5100上并延伸设置于所述测量通槽5223的上方,所述红外测距机构的测量方向对准所述测量通槽5223,所述红外测距机构和切割机构5300均电连接至所述的主控制器。

在运作过程中,所述原料打碎装置1000内设置有用于打碎椰棕原料的齿轮和刀片,所述原料打碎装置1000和梳理机2000将椰棕原料打碎后,运输到第一原料输送机构3200底部的第一进料口3231,所述第一原料输送机构3200能够将将已打碎后的椰棕原料从底部的第一进料口3231运输到顶部的第一出料口3232,随后所述椰棕原料会从第一出料口3232输出后由于自身的重力会掉落至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上,随着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进入至原料铺撒机构3400顶部的铺撒进料口3431,再由原料铺撒机构3400底部的铺撒出料口3432排出至铺撒输送带3500,同时,由于所述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的输入侧和机架3100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输出侧和所述原料铺撒机构3400顶部的连接方式也为铰接,所述原料铺撒机构3400底部和机架3100之间通过摆动动力机构活动连接,因此接合附图可知机架3100、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和原料铺撒机构3400相互构成了可变形的四边形,其变形的动力源为摆动动力机构,因此,所述原料铺撒机构3400还会通过摆动动力机构往返活动于所述机架3100上,从而实现椰棕原料的自动铺撒。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自动化的方式对已打碎后的椰棕原料进行自动铺撒,不仅操作简单方便、铺撒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椰棕垫各处的原料厚度一致,大大提高了椰棕垫成品的质量。随后,已铺撒成形的椰棕垫会随着铺撒输送带3500运输至第一层输送带4211上,在所述第一层输送带4211的输入侧,所述第一胶水喷洒机构4100不断对椰棕垫的一侧面进行喷洒,所述椰棕垫还同时会随着第一层输送带4211输送至烘干箱4210内进行烘干,当椰棕垫运输到第一层输送带4211的输出侧时,通过将椰棕垫向上折叠到第二层输送带4212,实现椰棕垫的翻转,从而能够采用第二胶水喷洒机构4300不断对椰棕垫的另一侧面进行喷洒,随后所述椰棕垫还同时会随着第二层输送带4212输送至烘干箱4210内继续进行烘干,再通过第三层输送带4213进行折返,进一步烘干,本实用新型不仅采用了自动化的方式实现了对椰棕垫的双面喷洒胶水操作,而且还能够快速对椰棕垫进行烘干,生产一体化,加快了椰棕垫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最后,椰棕垫会随着第三层输送带4213运输至输送带机构上,当所述椰棕垫的侧边移动至红外测距机构所对准的测量通槽5223处的测量位置时,所述红外测距机构会通过红外感应的方式来进行测量,证明所述椰棕垫的侧边和切割机构5300之间的距离满足所需要的切割长度,则所述输送带机构响应停止运行,所述切割机构5300响应对椰棕垫进行自动切割,从而能够快速自动实现对椰棕垫的测距和切割。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带机构上开设测量通槽5223,并通过红外测距机构对所述测量通槽5223处所覆盖情况进行测量感应,从而实现了对椰棕垫长度的自动快速测量,同时还会驱动切割机构5300对铺设在输送带机构上的椰棕垫进行自动切割,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机械自动化的方式来对椰棕垫进行测量和切割,大大加快了椰棕垫的加工速度,提高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原料打碎装置1000和梳理机2000对椰棕原料进行自动打碎,还通过原料自动铺撒装置3000对已打碎后的椰棕原料进行自动铺撒,并且通过自动喷胶烘干装置4000对铺撒成形的椰棕垫进行双面喷洒胶水和烘干处理,最后通过自动切割装置5000对椰棕垫进行测量和切割,本实用新型生产自动一体化,加快了椰棕垫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第一原料输送机构3200包括上夹持输送带3210和下夹持输送带3220,所述上夹持输送带3210和下夹持输送带3220均固定在机架3100上,所述上夹持输送带3210和下夹持输送带3220之间留有用于夹持原料的夹持输送空隙3230,所述夹持输送空隙3230的底端为所述的第一进料口3231,顶端为所述的第一出料口3232。为了将椰棕原料由第一原料输送机构3200底端的第一进料口3231运输至顶端的第一出料口3232,本实施例采用了双输送带反向夹持输送的方式进行输送,所述上夹持输送带3210和下夹持输送带3220相互靠近压紧且为反向运输,从而能够实现对椰棕原料的夹持运输。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下夹持输送带3220包括水平输送部3221和与所述水平输送部3221相连接的倾斜输送部3222,所述倾斜输送部3222和所述上夹持输送带3210相互平行且之间留有所述的夹持输送空隙3230。为了便于梳理机2000打碎后的椰棕原料便于进入至第一进料口3231,本实施例将下夹持输送带3220设计为两部分,分别为水平输送部3221和倾斜输送部3222,所述椰棕原料能够放置在水平输送部3221上,随着水平输送部3221的运输到达倾斜输送部3222,并被倾斜输送部3222和上夹持输送带3210共同夹持运输至顶端的第一出料口3232,简单实用。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为输送带。采用传统的输送带作为第二原料输送机构3300,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原料铺撒机构3400包括左夹持输送带3410和右夹持输送带3420,所述左夹持输送带3410和右夹持输送带3420呈相互平行设置且之间留有用于夹持原料的夹持铺撒空隙3430,所述夹持铺撒空隙3430的底端为所述的铺撒出料口3432,顶端为所述的铺撒进料口3431。为了将椰棕原料由原料铺撒机构3400顶端的铺撒进料口3431运输至底端的铺撒出料口3432,本实施例采用了双输送带反向夹持输送的方式进行输送,所述左夹持输送带3410和右夹持输送带3420相互靠近压紧且为反向运输,从而能够实现对椰棕原料的夹持运输。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摆动动力机构包括摆动电机、摆动传动组件、摆动主动滚轮、摆动传动链条、摆动从动滚轮、摆动安装块,所述机架3100上设置有摆动悬梁3110,所述摆动主动滚轮设置在所述摆动悬梁3110的两端,所述左夹持输送带3410和右夹持输送带3420的底部均铰接于摆动安装块上,所述摆动安装块通过所述摆动从动滚轮活动安装在摆动悬梁3110上,所述摆动安装块和摆动主动滚轮之间设置有所述的摆动传动链条,所述摆动电机通过所述的摆动传动组件带动摆动主动滚轮转动。在对椰棕原料进行铺撒时,所述摆动电机转动,通过所述摆动传动组件带动摆动主动滚轮转动,所述摆动主动滚轮转动会带动摆动传动链条,从而拉动摆动安装块,所述摆动安装块在拉力的作用下随着摆动从动滚轮在摆动悬梁3110上进行移动;当摆动电机的转动方向发生正反转变化时,能够使原料铺撒机构3400的底端在摆动悬梁3110上进行来回往返移动,实现了对椰棕原料的持续往返的铺撒功能。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气体加热干燥器4230、热风输送管道4240和气体回收管道4220,所述气体加热干燥器4230的输出口通过所述热风输送管道4240连通至烘干箱4210,输入口通过所述气体回收管道4220连通至烘干箱4210。所述烘干箱4210对喷洒有胶水的椰棕垫进行烘干后,所述烘干箱4210内的气体中的水分含量会相应增加,为了使所述烘干箱4210每时每刻都具有良好的烘干效果,本实施例增设了气体加热干燥器4230、热风输送管道4240和气体回收管道4220,通过所述气体回收管道4220对烘干箱4210内水分含量较高的空气进行回收,并通过所述气体加热干燥器4230对回收的空气进行干燥和加热处理,再将经过干燥和加热处理后的空气通过热风输送管道4240输送至烘干箱4210,从而使所述烘干箱4210保持良好的烘干效果。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第一胶水喷洒机构4100包括第一支撑架4110、第一悬梁4120、第一电机4130、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主动滚轮4150、第一传动链条4160、第一从动滚轮4180、第一安装架4170、第一胶水喷嘴4191和第一胶水输送管道4192,所述第一支撑架4110设置在所述第一层输送带4211的输入侧的两侧,所述第一悬梁4120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110上并跨设于第一层输送带4211的输入侧的上方,所述第一主动滚轮4150设置在所述第一悬梁4120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架4170通过所述第一从动滚轮4180活动安装在第一悬梁4120上,所述第一胶水喷嘴4191安装在第一安装架4170上,所述第一胶水喷嘴4191的输入口连通至所述的第一胶水输送管道4192,所述第一主动滚轮4150和第一安装架4170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第一传动链条4160,所述第一电机4130通过所述的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一主动滚轮4150转动。在对椰棕垫进行喷洒胶水时,所述第一电机4130转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第一主动滚轮4150转动,所述第一主动滚轮4150转动会带动第一传动链条4160,从而拉动第一安装架4170,所述第一安装架4170在拉力的作用下随着第一从动滚轮4180在第一悬梁4120上进行移动,在移动期间,所述第一胶水喷嘴4191会对着椰棕垫进行喷洒胶水;当第一电机4130的转动方向发生正反转变化时,能够使第一胶水喷嘴4191在第一悬梁4120上进行来回往返移动,实现了对椰棕垫的持续不断喷洒功能。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皮带4141、第一转盘4142和第一转轴4143,所述第一电机4130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皮带4141带动第一转盘4142转动,所述第一转盘414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4143带动第一主动滚轮4150转动。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方式带动第一主动滚轮4150转动,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一胶水存储箱4400,所述第一胶水存储箱4400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胶水输出口,所述第一胶水存储箱4400通过所述的第一胶水输出口连通至第一胶水输送管道4192,所述第一胶水输送管道4192处设置有第一输送泵4193,所述第一胶水输出口处覆盖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410。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输送泵4193能够使第一胶水存储箱4400内的胶水能够快速容易地由第一胶水喷嘴4191喷出,另外,在所述第一胶水输出口处覆盖增设了第一过滤网4410,能够有效地避免了第一胶水喷嘴4191出现堵塞现象。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第二胶水喷洒机构4300包括第二支撑架4310、第二悬梁4320、第二电机4330、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主动滚轮4350、第二传动链条4360、第二从动滚轮4380、第二安装架4370、第二胶水喷嘴4391和第二胶水输送管道4392,所述第二支撑架4310设置在所述第二层输送带4212的输入侧的两侧,所述第二悬梁4320安装在第二支撑架4310上并跨设于第二层输送带4212的输入侧的上方,所述第二主动滚轮4350设置在所述第二悬梁4320的两端,所述第二安装架4370通过所述第二从动滚轮4380活动安装在第二悬梁4320上,所述第二胶水喷嘴4391安装在第二安装架4370上,所述第二胶水喷嘴4391的输入口连通至所述的第二胶水输送管道4392,所述第二主动滚轮4350和第二安装架4370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第二传动链条4360,所述第二电机4330通过所述的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二主动滚轮4350转动。在对椰棕垫另一侧面进行喷洒胶水时,所述第二电机4330转动,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二主动滚轮4350转动,所述第二主动滚轮4350转动会带动第二传动链条4360,从而拉动第二安装架4370,所述第二安装架4370在拉力的作用下随着第二从动滚轮4380在第二悬梁4320上进行移动,在移动期间,所述第二胶水喷嘴4391会对着椰棕垫进行喷洒胶水;当第二电机4330的转动方向发生正反转变化时,能够使第二胶水喷嘴4391在第二悬梁4320上进行来回往返移动,实现了对椰棕垫的持续不断喷洒功能。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皮带4341、第二转盘4342和第二转轴4343,所述第二电机4330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皮带4341带动第二转盘4342转动,所述第二转盘434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4343带动第二主动滚轮4350转动。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方式带动第二主动滚轮4350转动,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还包括第二胶水存储箱4500,所述第二胶水存储箱4500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胶水输出口,所述第二胶水存储箱4500通过所述的第二胶水输出口连通至第二胶水输送管道4392,所述第二胶水输送管道4392处设置有第二输送泵4393,所述第二胶水输出口处覆盖设置有第二过滤网4510。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输送泵4393能够使第二胶水存储箱4500内的胶水能够快速容易地由第二胶水喷嘴4391喷出,另外,在所述第二胶水输出口处覆盖增设了第二过滤网4510,能够有效地避免了第二胶水喷嘴4391出现堵塞现象。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切割机构5300包括切割悬梁5310、设置在切割悬梁5310两侧的切割主动滚轮5320、切割传动链条5330、切割从动滚轮5340、切割安装架5350、切割电机5360、切割传动组件和旋转刀片5380,所述切割悬梁5310安装在第三支撑架5100上并跨设于输送带机构的上方,所述切割安装架5350通过所述切割从动滚轮5340活动安装在切割悬梁5310上,所述切割主动滚轮5320通过所述切割传动链条5330连接至所述切割安装架5350,所述切割电机5360和旋转刀片5380均安装在切割安装架5350上,所述切割电机5360和旋转刀片5380之间通过所述的切割传动组件进行连接。在切割期间,所述切割悬梁5310两侧的切割主动滚轮5320转动,通过所述切割传动链条5330拉动切割安装架5350,所述切割安装架5350在拉力的作用下随着切割从动滚轮5340在切割悬梁5310上进行移动,在移动期间,所述切割电机5360会响应转动,通过所述切割传动组件带动旋转刀片5380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椰棕垫的自动切割,大大加快了椰棕垫的切割速度,提高了椰棕垫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切割传动组件包括切割传动带5371和切割转轴5372,所述旋转刀片5380通过所述切割转轴5372安装在切割安装架5350上,所述切割电机5360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切割传动带5371连接至所述切割转轴5372。所述切割电机5360转动时,通过所述切割传动带5371带动所述切割转轴5372转动,从而进一步带动所述旋转刀片5380进行旋转,实现了切割功能。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前侧输送带5210和后侧输送带5220,所述前侧输送带5210和后侧输送带5220之间留有切割通道5230,所述旋转刀片5380往返于所述切割通道5230内,所述后侧输送带5220上设置有所述的测量通槽5223。为了在切割期间避免所述旋转刀片5380触碰到输送带机构而造成损坏,从而本实施例将输送带机构设计为两段输送带,分别为前侧输送带5210和后侧输送带5220,所述前侧输送带5210和后侧输送带5220之间留有切割通道5230,便于所述旋转刀片5380嵌入至切割通道5230内对椰棕垫进行切割,从而避免了旋转刀片5380和输送带机构之间的误接触而造成部件的损坏。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还包括整平辊筒机构5500,所述整平辊筒机构5500位于所述前侧输送带5210和后侧输送带5220之间,所述整平辊筒机构5500包括上辊筒和下辊筒,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留有用于压紧椰棕垫的空隙,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均设置在第三支撑架5100上,所述切割通道5230位于整平辊筒机构5500和后侧输送带5220之间。由于在切割期间,铺设在所述输送带机构上的椰棕垫会因为旋转刀片5380的移动切割会发生折叠,从而影响椰棕垫边缘的切割质量,因此,本实施例在所述切割通道5230处增设了整平辊筒机构5500,对椰棕垫进行压紧,避免了椰棕垫在切割期间发生折叠而影响切割质量。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后侧输送带5220包括第一输送带5221和第二输送带5222,所述第一输送带5221和第二输送带5222均设置在第三支撑架5100上,所述第一输送带5221和第二输送带5222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输送带5221和第二输送带5222之间留有所述的测量通槽5223。本实施例通过将后侧输送带5220分设为第一输送带5221和第二输送带5222来生成所述的测量通槽5223。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红外测距机构包括延伸杆5410和红外测距传感器5420,所述延伸杆5410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架5100上,另一端位于所述测量通槽5223的上方且安装有所述的红外测距传感器5420,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5420电连接至所述的主控制器。为了固定所述的红外测距传感器5420并且将红外测距传感器5420能够对准所述的测量通槽5223,本实施例增设了延伸杆5410,使红外测距传感器5420能够架设于所述测量通槽5223的上方,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所述第三支撑架5100上设置有调节杆5110,所述延伸杆5410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节杆5110安装在第三支撑架5100上。为了能够灵活调节椰棕垫在切割后的长度,本实施例在第三支撑架5100上增设了调节杆5110,所述延伸杆5410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节杆5110安装在第三支撑架5100上,能够调节延伸杆5410在所述调节杆5110上的安装位置,来调节红外测距传感器5420的测量位置和切割机构530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椰棕垫切割长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水线式的椰棕垫自动生产系统,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旋转刀片5380温度的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安装在切割安装架5350上,所述水冷组件上设置有出水喷嘴,所述出水喷嘴的出水口对准所述的旋转刀片5380。由于所述旋转刀片5380在切割期间发热会相当严重,因此会大大影响到切割质量和旋转刀片5380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施例在切割安装架5350上增设了水冷组件,通过所述出水喷嘴不断往旋转刀片5380进行滴水或者喷水的方式来对旋转刀片5380进行降温。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