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板自动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6241发布日期:2020-09-11 21:5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板自动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板自动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复合板是在片状基板上覆盖保护层或其它特殊层而形成,制作出来后还需要按照客户提供的尺寸裁剪、开榫、上漆和贴条码。生产过程中很多是由人工完成的,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复合板自动加工生产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的复合板自动加工生产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板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依次安装有多片锯机、转向传送机、开榫机、转向传送机、开榫机、转向传送机、四端uv机、物料转向机、四端uv机和贴条码机,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传送机构。

优选的,所述多片锯机包括多个第一滚筒,多个所述第一滚筒和传送机构之间形成有供待加工复合板通过的传送通道,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设有长轴,所述长轴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长轴上套设有多个隔套,相邻的两个隔套之间设有锯片,所述长轴的一端设有锁紧螺母,以便将隔套和锯片锁紧;所述长轴上开有凹口,所述隔套和锯片上设有与凹口相适配的导条,所述多片锯机还包括防倒退件,所述防倒退件设于长轴远离转向传送机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防倒退件包括:长杆、辊筒和止退板,所述辊筒与长杆转动连接,所述止退板与辊筒固定连接,所述止退板设于辊筒靠近锯片的一侧,所述长杆安装在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转向传送机包括第一传送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滚筒,所述机架内设有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设有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设于两个第一滚筒之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设有第三传送组件,所述第三传送组件的运输方向与第一传送带的运输方向相同,所述底架上安装有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三传送组件上安装有第二感应装置,所述转向传送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升降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榫机设有多个第一滚筒,所述传送机构和多个第一滚筒之间形成有供待加工复合板通过的传送通道,所述第一滚筒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不同的开榫机构,所述开榫机构的上方设有吸尘罩。

优选的,所述开榫机构为五个,分别为第一开榫机构、第二开榫机构、第三开榫机构、第四开榫机构和第五开榫机构,所述第一开榫机构、第二开榫机构、第三开榫机构、第四开榫机构和第五开榫机构沿传送机构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开榫机构、第二开榫机构、第三开榫机构、第四开榫机构和第五开榫机构均为两个,且分别沿传送机构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物料转向机包括第四传送组件和第五传送组件,所述第四传送组件和第五传送组件之间设有锥形滚筒,第五传送组件的两侧设为a侧和b侧,所述锥形滚筒设于第五传送组件的a侧,且锥形滚筒靠近a侧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所述锥形滚筒为两个,两个所述锥形滚筒之间形成供物料通过的传送通道。所述第四传送组件远离第五传送组件的一端设有阻挡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五传送组件、第四传送组件、锥形滚筒和阻挡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五传送组件包括多个第五滚筒,所述第五滚筒相对第四传送组件的宽度方向为倾斜设置,以便物料传送时向a侧靠近。

优选的,还包括翻转机,所述翻转机设于贴条码机远离四端uv机的一侧,所述翻转机包括翻转支架,所述翻转支架和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支架与机架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翻转支架中设有两个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第六传送组件,所述第六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与翻转支架的旋转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翻转支架上还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第六传送组件设有多个第三滚筒,所述固定机构设于两个第三滚筒之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传动机构、第六传送组件和固定机构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链轮、两个链条、四个第二链轮、连接杆和第六电机,两个所述第一链轮分别安装在翻转支架的两端,四个所述第二链轮分别安装在机架的两侧,所述链条分别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啮合,两个所述第二链轮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杆旋转,从而带动翻转支架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实现了对复合板自动裁剪、自动开榫、自动上漆和自动贴条码,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片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转向传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开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物料转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翻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多片锯机,21.第一滚筒,22.传送通道,23.长轴,24.隔套,25.锯片,26.锁紧螺母,231.凹口,241.导条,27.防倒退件,271.辊筒,272.止退板,3.转向传送机,31.第一传送组件,311.第四滚筒,32.第二传送组件,321.第一传送带,33.第三传送组件,4.开榫机,41.开榫机构,411.第一开榫机构,412.第二开榫机构,413.第三开榫机构,414.第四开榫机构,415.第五开榫机构,5.四端uv机,6.物料转向机,61.第四传送组件,62.第五传送组件,63.锥形滚筒,64.阻挡组件,621.第五滚筒,7.贴条码机,8.翻转机,81.翻转支架,82.传动机构,83.第六传送组件,84.固定机构,831.第三滚筒,821.第一链轮,822.链条,823.第二链轮,824.连接杆,825.第六电机,9.传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附图1-9,本实施例一种复合板自动加工生产线,包括机架1,机架1依次安装有多片锯机2、转向传送机3、开榫机4、转向传送机3、开榫机4、转向传送机3、四端uv机5、物料转向机6、四端uv机5和贴条码机7,机架1上还安装有传送机构9,传送机构9上设有多个第二滚筒,第二滚筒与机架1转动连接。

多片锯机2包括多个第一滚筒21,多个第一滚筒21和传送机构9之间形成有供待加工复合板通过的传送通道22,传送机构9的上方设有长轴23,长轴23与机架1转动连接,长轴23上套设有多个隔套24,相邻的两个隔套24之间设有锯片25,长轴23的一端设有锁紧螺母26,以便将隔套24和锯片25锁紧;长轴23上开有凹口231,隔套24和锯片25上设有与凹口231相适配的导条241,多片锯机2还包括防倒退件27,防倒退件27设于长轴23远离转向传送机3的一侧。

防倒退件27包括:长杆、辊筒272和止退板273,辊筒272与长杆转动连接,止退板273与辊筒272固定连接,止退板273设于辊筒272靠近锯片25的一侧,长杆安装在机架1上。

机架1上设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长轴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转动连接,第一底座与机架1滑动连接,锁紧螺母26设于第一底座和隔套24之间。拧紧锁紧螺母26,将隔套24和锯片25固定在长轴23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向远离第二底座的方向移动,先从第一底座取出长轴23的一端,然后从第二底座取下长轴23的另一端,通过该结构设置,利于安装和拆卸长轴23。

第一底座与锁紧螺母26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有与长轴23相适配的限位槽,取出或安装长轴23时,将长轴23放入限位槽中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掉落,方便长轴23安装或取出,支撑板安装在机架1上,长轴23靠近第二底座的一端也设有支撑板。

机架1上还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丝杠,丝杠与第一底座螺纹连接,机架1上还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与第一底座滑动连接,导向杆为两个,对称设置在丝杠的两侧。该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一底座滑动时的平稳性。

丝杠远离第一底座的一端设有手轮。通过设置手轮,利于转动丝杠。

长轴23的下方设有吸尘罩,吸尘罩安装在机架1上,本实施例还包括抽风系统,吸尘罩与抽风系统连通,复合板被锯时产生的木屑灰尘等被吸尘罩吸走。

多片锯机2中,锯片25之间设有隔套24,可以方便通过隔套24调整锯片25的间距,从而使切割后的复合板宽度符合客户需要,长轴23上设有锁紧螺母26,便于将隔套24和锯片25固定在长轴23上,使锯片25随长轴23旋转而转动。长轴23上还开有凹口231,长轴23旋转时,凹口231和导条241配合能进一步带动锯片25旋转,该设置能保证锯片25转动从而锯开复合板。拧动手轮,第一底座沿导向杆滑动,方便将长轴23从第一底座取下或安装,然后再将长轴23从第二底座取出来或安装上去。该设置能为调整锯片25间距提供方便。支撑板在长轴23从第一底座取下时起到支撑作用,能进一步为安装和取下长轴23提供便利。机架1上还设有吸尘罩,以便收集锯开复合板时产生的灰尘木屑,保持工作环境整洁,避免影响现场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机器运转。

转向传送机3包括第一传送组件31,第一传送组件31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传送组件31包括多个第四滚筒311,机架1内设有底架,底架上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上端设有第二传送组件32,第二传送组件32包括多个第一传送带321,第一传送带321设于两个第四滚筒311之间,第一传送带321的一端设有第三传送组件33,第三传送组件33的运输方向与第一传送带321的运输方向相同,第一传送带321的运输方向垂直于第一传送组件31的运输方向,该设置使复合板的传送方向完成900的转向,底架上安装有第一感应装置,第三传送组件33上安装有第二感应装置,转向传送机3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送组件31、升降组件、第二传送组件32、第三传送组件33、第一感应装置和第二感应装置电连接。

第一传送组件31包括多个带传动机构82,带传动机构82与第四滚筒311一一对应设置,带传动机构82设于第四滚筒311的下方。通过设置多个带传动机构82驱动第四滚筒311旋转,保证第一传送带321在第四滚筒311之间顺利升降。

第二传送组件32包括多个支架,支架上安装有第一传送带321,支架与第一传送带321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支架之间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设于第四滚筒311的下方,固定杆的下端设有第三底座,第三底座的下端设有升降组件,第一传送带321的两端分别插设有连接轴,第三底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驱动一个连接轴旋转,从而带动所有第一传送带321旋转。当第四滚筒311将复合板传送到第一传送带321的上方,第一感应装置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停止第四滚筒311旋转,升降组件开始工作,第一传送带321上升支撑起复合板,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第一传送带321旋转,传送走复合板。

升降组件包括气缸和多个滑杆,气缸安装在底架上,气缸与第三底座固定连接,滑杆的一端与底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底座滑动连接。控制器控制气缸工作,第一传送带321沿着滑杆升降。

第三传送组件33包括多个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传送带的运输方向和第一传送带321的传输方向相同。

转向传送机3中,第四滚筒311旋转,复合板传送到第一传送带321的上方,第一感应装置检测到复合板到达预定位置,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四滚筒311停止旋转,气缸开始工作,第一传送带321上升支撑起复合板,电机开始工作,驱动第一传送带321旋转,同时,第二传送带开始工作,复合板由第一传送带321传送到第二传送带,当第二感应装置感应到复合板传送到第四滚筒311之外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停止第一传送带321旋转,气缸工作,第一传送带321下降到第四滚筒311的下面,控制器重新控制第四滚筒311旋转,将下一个复合板传送到第一传送带321的上方。通过上述过程,实现了复合板的自动转向传递,本申请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组合,能适应更多安装环境。

多锯片25机和转向传送机3之间设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机和转向传送机3,下料机和转向传送机3相配合对小复合板进行筛选,从而统一小复合板的规格。整个复合板通过多片锯机2后被锯成多个尺寸相同的小复合板或者不同尺寸的小复合板,下料机设有吸盘,第一传送带321上升,将多个小复合板抬高,当多个小复合板尺寸不一致时,下料机将吸走不相同尺寸的小复合板,而留下相同尺寸的小复合板,通过设置下料装置,可以确保小复合板的规格统一。

开榫机4包括多个第一滚筒21,传送机构9和多个第一滚筒21之间形成有供待加工复合板通过的传送通道22,第一滚筒21与机架1转动连接,传送机构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不同的开榫机构41,开榫机构41的上方设有吸尘罩。

开榫机构41为五个,分别为第一开榫机构411、第二开榫机构412、第三开榫机构413、第四开榫机构414和第五开榫机构415,第一开榫机构411、第二开榫机构412、第三开榫机构413、第四开榫机构414和第五开榫机构415沿传送机构9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开榫机构411、第二开榫机构412、第三开榫机构413、第四开榫机构414和第五开榫机构415均为两个,且分别沿传送机构9对称设置。

第一开榫机构411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开榫锯片25和第二开榫锯片25,第一开榫锯片25和第二开榫锯片25分别设于待加工复合板的上端和下端,第一开榫锯片25的直径大于第二开榫锯片25的直径,第一开榫锯片25和第二开榫锯片25均与待加工复合板为平行设置。

第二开榫机构412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设有第三开榫锯片25,第三开榫锯片25的厚度大于待加工复合板的厚度,第三开榫锯片25与待加工复合板为平行设置。

第三开榫机构413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上依次设有第四开榫锯片25、第五开榫锯片25和第六开榫锯片25,第五开榫锯片25的直径大于第四开榫锯片25的直径,第四开榫锯片25的直径大于第六开榫锯片25的直径,第四开榫锯片25、第五开榫锯片25和第六开榫锯片25均与待加工复合板为平行设置。

第四开榫机构414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上设有第七开榫锯片25,第七开榫锯片25与待加工复合板为平行设置。

第五开榫机构415包括第五电机,第五电机上设有第八开榫锯片25,第八开榫锯片25与待加工复合板为平行设置。

开榫机4中,复合板随着传送机构9的运行向前移动,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压着复合板的两面,在加工时能有效防止复合板移动,该设置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板的加工精度。经过第一开榫机构411时,第一开榫锯片25和第二开榫锯片25锯掉复合板的预设宽度的保护层。经过第二开榫机构412时,第三开榫锯片25粗略锯掉复合板的基材层。切板完成后,复合板的边缘比较粗糙,经过第二开榫机构412,可以使复合板的边缘进一步变的整齐和平滑。经过第三开榫机构413时,第四开榫锯片25、第五开榫锯片25和第六开榫锯片25精细锯掉复合板的基材层和保护层,使基材层分别和两个保护层对齐,其中第五开榫锯片25对基材层进行开槽。该设置可以使复合板的边缘变得更平滑和整齐。经过第四开榫机构414时,第七开榫锯片25在原来开槽的基础上再进行开槽。经过第五开榫机构415时,第八开榫锯片25在上次开槽的基础上最后开槽,从而最终完成对复合板的开槽。通过三次开槽,控制每次开槽的深度,能有效避免复合板晃动,提高开槽的精度。通过将保护层和基材层分开锯掉,减少对保护层和基材层的粘合影响。通过设置粗锯和精锯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复合板的平滑度。通过设置吸尘罩,木灰木屑被吸走,使现场保持干净整洁,防止影响开榫精度。

转向传送机3和开榫机4之间设有位置调节机构,位置调节机构设有多个第四滚筒311,第四滚筒311倾斜设置,该设置便于复合板向第四滚筒311的一端靠拢,从而使复合板的位置准确,便于开榫机4开榫。

转向传送机3和四端uv机5之间也设有位置调节机构。

物料转向机6包括第四传送组件61和第五传送组件62,第四传送组件61和第五传送组件62之间设有锥形滚筒63,第五传送组件62的两侧设为a侧和b侧,锥形滚筒63设于第五传送组件62的a侧,且锥形滚筒63靠近a侧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锥形滚筒63为两个,两个锥形滚筒63之间形成供物料通过的传送通道22。第四传送组件61远离第五传送组件62的一端设有阻挡组件64,控制器分别与第五传送组件62、第四传送组件61、锥形滚筒63和阻挡组件64电连接。

第五传送组件62包括多个第五滚筒621,第五滚筒621相对第四传送组件61的宽度方向为倾斜设置,以便复合板传送时向a侧靠近。该设置使复合板传送到锥形滚筒63时,复合板均靠近第四传送组件61的a侧,便于控制复合板的转向位置。

阻挡组件64包括气缸,气缸的上端设有挡板,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复合板通过锥形滚筒63完成转向后,复合板转向角度可能略大于或者略小于900,在第五传送组件62的前方设置挡板,使复合板靠近挡板且与之平行,完成转向。

挡板的下端安装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感应装置当检测到复合板与挡板平行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缸工作,挡板下降,复合板传送到下一个工序。通过设置感应装置,能有效提高复合板转向传送机3构的工作效率。

第五传送组件62靠近b侧方向设有第七传送组件,第七传送组件与第五传送组件62平行设置,挡板也设于第七传送组件的一端。通过设置第七传送组件,方便复合板转向时传送,或者防止复合板转向时掉落。

本实施例还包括辅助组件,辅助组件的一端与第四传送组件61的b侧连接,另一端与第七传送组件连接。通过设置辅助组件,在复合板转向时起到支撑作用,便于复合板转向。

辅助组件包括辅助连接件,辅助连接件的上端分布有多个辅助轮,辅助连接件一端与第四传送组件61的b侧连接,另一端与第七传送组件连接。通过设置辅助轮利于复合板转向。

物料转向机6中,物料由第四传送组件61传送到第五传送组件62,当通过传送通道22时,两个锥形滚筒63夹紧复合板的一端,随着锥形滚筒63的旋转,复合板的另一端开始转向,当锥形滚筒63由复合板的一端旋转到复合板一侧时,复合板完成转向朝挡板传送,挡板将斜的复合板校准,使之与挡板平行,然后挡板下移,复合板移动到下一个工序,从而完成复合板的转向,本发明通过锥形滚筒63和挡板的相结合,自动完成复合板的转向,且复合板转向准确度高,本申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通过第五传送组件62的第五滚筒621的倾斜设置,能有效地控制复合板转向时的位置精度,提高了复合板转向的准确度。通过设置第七传送组件和辅助组件,为复合板转向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和便利。通过设置感应装置,提高了复合板转向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还包括翻转机8,翻转机8设于贴条码机7远离四端uv机5的一侧,翻转机8包括翻转支架81,翻转支架81和机架1转动连接,翻转支架81与机架1之间设有传动机构82,翻转支架81中设有两个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第六传送组件83,第六传送组件83的传送方向与翻转支架81的旋转轴线垂直设置,翻转支架81上还设有固定机构84,第六传送组件83设有多个第三滚筒831,固定机构84设于两个第三滚筒831之间,控制器分别与传动机构82、第六传送组件83和固定机构84电连接。

传动机构82包括:两个第一链轮821、两个链条822、四个第二链轮823、连接杆824和第六电机825,两个第一链轮821分别安装在翻转支架81的两端,四个第二链轮823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两侧,链条822分别与第一链轮821和第二链轮823啮合,两个第二链轮823之间设有连接杆824,第六电机825驱动连接杆824旋转,从而带动翻转支架81旋转。

固定机构84包括多个压板和多个固定板,压板的上端设有多个气缸,气缸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安装在传送机构9上,压板设于两个第三滚筒831之间。控制器控制气缸工作,压板向下或向上压住基板,翻转支架81旋转时,能有效防止基板移动。压板向上或向下移动松开基板,基板随着第三滚筒831传送到下一个工序中。

压板为两个,两个压板分别设于翻转支架81的两端,压板的上端的气缸为两个,两个气缸分别设于压板的两端。通过该设计,固定住基板的同时,可以使固定机构84的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减少成本。

翻转机中,控制器控制第三滚筒831旋转,基板被传送到传送机构9上,气缸工作,两个压板下压,分别固定住基板的两端,第六电机825工作,翻转支架81旋转1800,气缸工作,两个压板向下移动,基板落到第三滚筒831上,第三滚筒831旋转,基板被传送到下一工序,同时另一个基板传送到传送机构9上。气缸工作,两个压板向上移动,分别固定住基板的两端,第一电机工作,翻转支架81反向旋转1800,气缸工作,两个压板向上移动,第三滚筒831旋转,基板被传送到下一工序。同时,第三块基板被传送到传送机构9上,开始下一轮的翻转。本申请结构简单,实现了基板的自动翻转,生产效率高,同时基板的翻转幅度小,便于在线翻转使用和制造,利于降低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板自动加工生产线的工作过程如下:

(1)复合板随着传送机构9进入多片锯机2中,锯片25将复合板锯成多个小复合板。

(2)多个小复合板被传送机构9传送到下料机和转向传送机3处,如果多个小复合板中有不同尺寸的小复合板,则下料机工作,吸走不同尺寸的小复合板,留下相同尺寸的小复合板进入位置调节机构机。如果多个小复合板尺寸相同,则直接进入位置调节机构中。

(3)多个小复合板统一规格后进入位置调节机构,倾斜设置的第四滚筒311使多个小复合板向第四滚筒311的一端有效对齐。

(4)小复合板进入转向传送机3中,第一传送带321上升将多个小复合板一个一个传送走,而不是多个小复合板一次性传送走,该设置为小复合板开榫提供保障。

(5)多个小复合板转向后进入位置调节机构,倾斜设置的第四滚筒311使多个小复合板向第四滚筒311的一端有效对齐。经过裁剪后,小复合板队形散乱,经过两次对齐调整,能有效提高小复合板的位置精准度。

(6)小复合板进入开榫机4中,依次经过第一开榫机构411、第二开榫机构412、第三开榫机构413、第四开榫机构414和第五开榫机构415,完成小复合板两侧边的开榫。

(7)小复合板进入转向传送机3,小复合板旋转900后使其未开榫的两侧边设于位置调节机构的两侧,经过位置调节机构,小复合板的位置变得整齐。

(8)小复合板进入开榫机4中,依次经过第一开榫机构411、第二开榫机构412、第三开榫机构413、第四开榫机构414和第五开榫机构415,完成小复合板两侧边的开榫。此时,完成小复合板四个侧边的开榫。

(9)小复合板进入转向传送机3,使小复合板的传送方向与最开始的传送方向一致,然后进入位置调节机构,使小复合板的位置变得整齐。

(10)小复合板进入四端uv机5,四端uv机5完成小复合板两个侧边的上漆。

(11)小复合板随传送机构9进入物料转向机6,小复板完成旋转900,该设置使小复板完成旋转900后,其传送方向不变,仍然与最开始的传送方向一致。该设置使生产线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减少生产线的宽度。

(12)小复合板进入四端uv机5,四端uv机5完成小复合板另外两个侧边的上漆。此时,完成小复合板四个侧边的上漆。

(13)小复合板随传送机构9进入贴条码机7,贴条码机7将条码贴在小复合板上。

(14)小复合板随传送机构9进入翻转机8,翻转机8每隔一个小复合板翻转一次,从而保证两个小复合板叠在一起时,有条码的一面为面对面叠放,无条码的一面为面对面叠放。

本发明中,实现了对复合板自动裁剪、自动开榫、自动上漆和自动贴条码,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