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7822发布日期:2020-10-28 12:3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火门框制作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木耐火浸泡液板属于易燃的材质,木板材加工制品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就是不耐火、防火且易燃,尤其家居用家具、门框和门板,而且几年来由于火灾的频繁发生,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具有耐火性性能强的家具、门框和门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制作工艺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制作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门框耐火阻燃性能较差,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将选用的木材放入烘房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45℃,烘干时间为28-35h;

s2、将烘干后的木材加工成指定规格的木板,并将木板表面上沾附的碎屑抖落,所得记为规格板;

s3、取30-35份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和90-100份乙二醇进行混合搅拌,搅拌10-15min后加入10-15份甲基磷酸二甲酯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5-10min,所得记为耐火混合液;

s4、将s3中的耐火混合液和适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在30-35℃的条件下搅拌10-15min,所得记为耐火浸泡液;

s5、将s2中的规格板浸泡在s4中的耐火浸泡液中,使耐火浸泡液的温度维持在55-65℃,浸泡时间为48-72h,浸泡后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所得记为耐火规格板;

s6、制备阻燃涂层:

a、取25-30份有机硅阻燃剂、15-18填料、5-8助剂、15-18二甲基硅油和16-18份苯甲基硅油,在80-85℃的条件下混合搅拌5-10min,接着加入45-55份环氧树脂和55-60份丙烯酸树脂,继续在80-85℃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5-20min,所得记为涂层混合物;

b、向a的涂层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在60-65℃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2h,搅拌结束后调节黏度,所得记为阻燃涂层液;

s7、使用s6的阻燃涂层液对s5的耐火规格板进行涂抹,涂抹均匀后对耐火规格板表面的阻燃涂层进行烘干备用;

s8、对s7中的耐火规格板进行组装,所得即为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

更进一步地,所述s1中烘干后的木板的含水量为5-7%。

更进一步地,所述s3中的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

更进一步地,所述s5中的烘干温度为45-50℃,且所述耐火规格板的含水量为5-6%。

更进一步地,所述s6中的有机硅阻燃剂为mr-01硅阻燃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s6中的溶剂为丙酮或正丁醇。

更进一步地,所述s6中的搅拌速度为400-500r/min。

更进一步地,所述s7中的烘干温度为56-6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制作工艺,与现有公知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先将木板浸泡在耐火浸泡液中,烘干后在其表面均匀地涂抹一层有机硅阻燃涂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木板的阻燃性能,使该木板制作的门框具有多层阻燃保护层;本发明在制作耐火浸泡液的过程中,先将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和甲基磷酸二甲酯与乙二醇进行混合,再使混合后的阻燃混合液与去离子水混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是阻燃分子分散的更加均匀;其次本发明在制作阻燃涂层液的过程中,先使粉料(有机硅阻燃剂、填料和助剂)与二甲基硅油和苯甲基硅油混合,再向其中加入树脂,能够使机硅阻燃分子均匀地填充在由树脂形成的保护膜间隙内,进而使有机硅阻燃分子更加均匀的覆盖在门框的表面,增强门框的阻燃性和耐火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将选用的木材放入烘房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0℃,烘干时间为32h;

s2、将烘干后的木材加工成指定规格的木板,并将木板表面上沾附的碎屑抖落,所得记为规格板;

s3、取35份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和90份乙二醇进行混合搅拌,搅拌15min后加入12份甲基磷酸二甲酯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5min,所得记为耐火混合液;

s4、将s3中的耐火混合液和适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在32℃的条件下搅拌12min,所得记为耐火浸泡液;

s5、将s2中的规格板浸泡在s4中的耐火浸泡液中,使耐火浸泡液的温度维持在65℃,浸泡时间为60h,浸泡后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所得记为耐火规格板;

s6、制备阻燃涂层:

a、取28份有机硅阻燃剂、18填料、8助剂、16二甲基硅油和16份苯甲基硅油,在80℃的条件下混合搅拌5min,接着加入45份环氧树脂和58份丙烯酸树脂,继续在80℃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8min,所得记为涂层混合物;

b、向a的涂层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在60℃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h,搅拌结束后调节黏度,所得记为阻燃涂层液;

s7、使用s6的阻燃涂层液对s5的耐火规格板进行涂抹,涂抹均匀后对耐火规格板表面的阻燃涂层进行烘干备用;

s8、对s7中的耐火规格板进行组装,所得即为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

s1中烘干后的木板的含水量为7%。

s3中的搅拌速度为400r/min。

s5中的烘干温度为45℃,且耐火规格板的含水量为6%。

s6中的有机硅阻燃剂为mr-01硅阻燃剂。

s6中的溶剂为丙酮或正丁醇。

s6中的搅拌速度为400r/min。

s7中的烘干温度为5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将选用的木材放入烘房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3℃,烘干时间为35h;

s2、将烘干后的木材加工成指定规格的木板,并将木板表面上沾附的碎屑抖落,所得记为规格板;

s3、取30份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和95份乙二醇进行混合搅拌,搅拌10min后加入15份甲基磷酸二甲酯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10min,所得记为耐火混合液;

s4、将s3中的耐火混合液和适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在30℃的条件下搅拌15min,所得记为耐火浸泡液;

s5、将s2中的规格板浸泡在s4中的耐火浸泡液中,使耐火浸泡液的温度维持在60℃,浸泡时间为48h,浸泡后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所得记为耐火规格板;

s6、制备阻燃涂层:

a、取25份有机硅阻燃剂、16填料、5助剂、18二甲基硅油和18份苯甲基硅油,在82℃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0min,接着加入55份环氧树脂和55份丙烯酸树脂,继续在82℃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5min,所得记为涂层混合物;

b、向a的涂层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在65℃的条件下混合搅拌2h,搅拌结束后调节黏度,所得记为阻燃涂层液;

s7、使用s6的阻燃涂层液对s5的耐火规格板进行涂抹,涂抹均匀后对耐火规格板表面的阻燃涂层进行烘干备用;

s8、对s7中的耐火规格板进行组装,所得即为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

s1中烘干后的木板的含水量为6%。

s3中的搅拌速度为300r/min。

s5中的烘干温度为48℃,且耐火规格板的含水量为5%。

s6中的有机硅阻燃剂为mr-01硅阻燃剂。

s6中的溶剂为丙酮或正丁醇。

s6中的搅拌速度为500r/min。

s7中的烘干温度为6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将选用的木材放入烘房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5℃,烘干时间为28h;

s2、将烘干后的木材加工成指定规格的木板,并将木板表面上沾附的碎屑抖落,所得记为规格板;

s3、取32份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和100份乙二醇进行混合搅拌,搅拌12min后加入10份甲基磷酸二甲酯继续搅拌,搅拌时间为8min,所得记为耐火混合液;

s4、将s3中的耐火混合液和适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在35℃的条件下搅拌10min,所得记为耐火浸泡液;

s5、将s2中的规格板浸泡在s4中的耐火浸泡液中,使耐火浸泡液的温度维持在55℃,浸泡时间为72h,浸泡后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所得记为耐火规格板;

s6、制备阻燃涂层:

a、取30份有机硅阻燃剂、15填料、6助剂、15二甲基硅油和17份苯甲基硅油,在85℃的条件下混合搅拌8min,接着加入50份环氧树脂和60份丙烯酸树脂,继续在85℃的条件下混合搅拌20min,所得记为涂层混合物;

b、向a的涂层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在62℃的条件下混合搅拌2h,搅拌结束后调节黏度,所得记为阻燃涂层液;

s7、使用s6的阻燃涂层液对s5的耐火规格板进行涂抹,涂抹均匀后对耐火规格板表面的阻燃涂层进行烘干备用;

s8、对s7中的耐火规格板进行组装,所得即为耐火性性能强的防火门框。

s1中烘干后的木板的含水量为5%。

s3中的搅拌速度为500r/min。

s5中的烘干温度为50℃,且耐火规格板的含水量为6%。

s6中的有机硅阻燃剂为mr-01硅阻燃剂。

s6中的溶剂为丙酮或正丁醇。

s6中的搅拌速度为450r/min。

s7中的烘干温度为5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