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封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2916发布日期:2021-12-01 13:0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板材封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框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材封边机构。


背景技术:

2.相框一般采用木质板材制成,但是由于木质板材的边框一般较为粗糙,因此在将木质板材加工成相框前,需要使用封边条对木质板材进行封边处理,现在许多厂家为了节约设备成本多使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对板材进行封边处理,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板材封边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水平设置有输送平台,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两侧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平台的一侧的第一安装条,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平台的另一侧的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二安装条平行所述第一安装条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分别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垂直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的上表面沿着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的长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有若干输送轮,所述输送轮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对应所述输送轮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输送轮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对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还设置有用于为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上料的封边条上料装置。
4.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平台用于支撑板材;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协同输送板材,使得板材沿着输送平台移动,其中,位于第一安装条上的输送轮沿着第一安装条的长度方向排布形成第一输送轮组,位于第二安装条上你的输送轮沿着第二安装条的长度方向排布形成第二输送轮组,第一输送轮组和第二输送轮组之间的间距与被输送的板材的宽度相同,因此第一输送轮组和第二输送轮组能抵住板材,对板材进行输送;封边条上料装置用于对封边条进行涂胶操作并将封边条输送至对应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处。
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使用对应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设置的封边条输送装置将两封边条分别输送至第一输送轮组的内侧和第二输送轮组的内侧,然后将板材放置在输送平台上,并使得板材的端部将两封边条分别抵紧在第一输送轮组的内侧和第二输送轮组的内侧,然后驱动装置驱动输送轮转动,转动的输送轮即可将两封边条压紧在板材的两侧边缘,从而带动板材和输送条移动沿着输送平台移动,在此过程中,位于第一输送轮组和第二输送轮组的最前端的输送轮能将封边条压紧在板材的边缘,使得封边条粘附在板材的边缘,后续的输送轮能持续将封边条压紧在板材上,加强封边条与板材的粘接效果,另外,待板材在输送平台上移动移动的距离后,可以将第二块板材的端部放置在第一输送轮组和第二输送轮组之间,由于两封边条为连续不断的,因此转动的输送轮能继续将封边条粘附在第二块板材的边缘,继续对第二块板材进行封边处理,如此往复,直至板材移出输送
平台后,将各板材之间相互连接的封边条切断,即可完成板材的封边。其中,由于封边条的存在,移动的板材会将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向两侧推动一定的距离,以使封边条能顺利进入到板材和第一输送轮组和第二输送轮组之间,并被压紧在板材的边缘。
6.本实用新型使用输送轮以及输送平台对板材进行封边处理,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多块板材进行封边处理,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板材封边的效率。
7.进一步的,所述封边条上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有的转盘,所述转盘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与所述转盘同轴线设置,所述封边条上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涂胶辊。
8.其中,收卷筒用于收卷封边条,涂胶辊用于将胶水涂覆在封边条的表面;封边条上料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收卷筒上的封边条引出,然后使得封边条绕过涂胶辊,然后再使得封边条进入到对应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上的最前方的输送轮的内侧,即可完成封边条的上料,在封边机构的封边过程中,由于输送轮的转动和板材的抵紧,输送轮能拉动封边条持续向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进行输送,实现封边条的供给,其中,涂胶辊用于将胶水涂覆在封边条贴附在涂胶辊的一侧,且封边条位于输送轮处时,封边条涂覆有胶水的一侧朝向输送平台的内侧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涂胶辊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辊体,所述辊体呈中空状设置,所述辊体的侧面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辊体的侧面的过孔,且所述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注胶口。
10.其中,中空状的辊体用于装载胶水,在封边条经过辊体时,辊体内的胶水会经过过孔涂覆到封边条上,且由于涂胶辊对于封边条的张紧作用,图胶辊能均匀地将胶水涂覆在封边条上。
11.进一步的,所述辊体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板的边缘超出所述辊体的外侧面。
12.其中,支撑板用于支撑封边条,防止封边条向下掉落。
13.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储胶桶,所述储胶桶的下端开设有出胶口,所述注胶口开设于所述辊体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出胶口通过旋转结构与所述注胶口连接。
14.其中储胶桶用于持续向涂胶辊输送胶水,且由于储胶桶的存在,能为涂胶辊中的胶水提供一定的压力,能确保涂胶辊中的胶水经过过孔流出到涂胶辊的外表面。
15.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平台包括两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滚筒,且所述滚筒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滚筒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的长度方向设置。
16.其中,辊筒的上端的高度高于安装板的上端的高度,且辊筒可转动地设置在两安装板之间,因此可以使得板材在输送平台上的移动更为顺滑。
1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轮包括轮体和设置于所述轮体的上下两端的水平设置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下挡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滚筒的上端设置,所述下挡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三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条或第二安装条,所述驱动装置与对应的输送轮上的第三转轴驱动连接。
18.其中,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间距与板材的厚度一致,封边条的宽度与板材的厚度一致,输送轮在对板材进行输送时,上挡板和下挡板能限制板材和封边条的上下摆动,进
而可以提高封边条的粘贴精度。
19.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平台的前端还设置有置物平台,所述置物平台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滚筒的上端设置。
20.其中,置物平台用于放置板材,在将板材推入到输送装置处时,可以先将板材放置置物平台上,可以方便将板材推入到输送装置处。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朝向所述输送平台的一侧通过弹簧与所述输送平台固定连接。
22.其中,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通过弹簧与输送平台连接,因此在输送装置对板材和封边条进行输送时,板材能推动第一安装条和第二安装条向两侧移动,同时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能保证输送轮能将封边条压紧在板材上,保证封边机构的封边效果。
23.进一步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朝向所述输送平台的一端与所述输送平台固定连接。
24.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与输送平台固定连接,可以共同加强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输送平台与机架的连接结构的强度。
25.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26.本实用新型使用输送轮以及输送平台对板材进行封边处理,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多块板材进行封边处理,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板材封边的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板材封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板材封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板材封边机构进行封边操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涂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输送轮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输送平台,11

安装板,12

滚筒,21

第一安装条,22

第二安装条,23

输送轮,231

上挡板,232

下挡板,233

第三转轴, 24

第一导轨,25

第二导轨,26

弹簧,31

涂胶辊,311

过孔,32

支撑板,33

储胶桶,34

旋转接头,35

第二转轴,41

转盘,42

收卷筒,5

置物平台,6

板材,7

封边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5]
如图1

5,一种板材封边机构,包括机架(未在图中示出),所述机架上水平设置有输送平台1,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平台1的两侧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平台1的一侧的第一安装条21,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平台1的另一侧的第二安装条22,所述第二安装条22平行所述第一安装条21设置,其所述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分别通过第一导轨24和第二导轨25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导轨24和第二导轨25分别垂直
所述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的上表面沿着所述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的长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有若干输送轮23,所述输送轮23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对应所述输送轮23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输送轮23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对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还设置有用于为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上料的封边条上料装置。
[0036]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平台1用于支撑板32材;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协同输送板材6,使得板材6沿着输送平台1移动,其中,位于第一安装条21上的输送轮23沿着第一安装条21的长度方向排布形成第一输送轮23组,位于第二安装条22上你的输送轮23沿着第二安装条22的长度方向排布形成第二输送轮23组,第一输送轮23组和第二输送轮23组之间的间距与被输送的板材6的宽度相同,因此第一输送轮23组和第二输送轮23组能抵住板材6,对板材6进行输送;封边条上料装置用于对封边条7进行涂胶操作并将封边条7输送至对应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处。
[003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使用对应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设置的封边条7输送装置将两封边条7分别输送至第一输送轮23组的内侧和第二输送轮23组的内侧,然后将板材6放置在输送平台1上,并使得板材6的端部将两封边条7分别抵紧在第一输送轮23组的内侧和第二输送轮23组的内侧,然后驱动装置驱动输送轮23转动,转动的输送轮23即可将两封边条7压紧在板材6的两侧边缘,从而带动板材6和输送条移动沿着输送平台1移动,在此过程中,位于第一输送轮23组和第二输送轮23组的最前端的输送轮23能将封边条7压紧在板材6的边缘,使得封边条7粘附在板材6的边缘,后续的输送轮23能持续将封边条7压紧在板材6上,加强封边条7与板材6的粘接效果,另外,待板材6在输送平台1上移动移动的距离后,可以将第二块板材6的端部放置在第一输送轮23组和第二输送轮23组之间,由于两封边条7为连续不断的,因此转动的输送轮23能继续将封边条7粘附在第二块板材6的边缘,继续对第二块板材6进行封边处理,如此往复,直至板材6移出输送平台1后,将各板材6之间相互连接的封边条7切断,即可完成板材6的封边。其中,由于封边条7的存在,移动的板材6会将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向两侧推动一定的距离,以使封边条7能顺利进入到板材6和第一输送轮23组和第二输送轮23组之间,并被压紧在板材6的边缘。
[0038]
本实用新型使用输送轮23以及输送平台1对板材6进行封边处理,可以持续不断的对多块板材6进行封边处理,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板材封边的效率。
[0039]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封边条上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有的转盘41,所述转盘41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转盘41的上表面设置有收卷筒42,所述收卷筒42与所述转盘41同轴线设置,所述封边条上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涂胶辊31。
[0040]
其中,收卷筒42用于收卷封边条7,涂胶辊31用于将胶水涂覆在封边条7的表面;封边条上料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收卷筒42上的封边条7引出,然后使得封边条7绕过涂胶辊31,然后再使得封边条7进入到对应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上的最前方的输送轮23的内侧,即可完成封边条7的上料,在封边机构的封边过程中,由于输送轮23的转动和板材6的抵紧,输送轮23能拉动封边条7持续向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进行输送,实现封边条7的供给,其中,涂胶辊31用于将胶水涂覆在封边条7贴附在涂胶辊31的一侧,且封边条7位于输送轮23处时,封边条7涂覆有胶水的一侧朝向输送平台1的内侧设置。
[0041]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涂胶辊31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辊体,所述辊
体呈中空状设置,所述辊体的侧面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辊体的侧面的过孔311,且所述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注胶口。
[0042]
其中,中空状的辊体用于装载胶水,在封边条7经过辊体时,辊体内的胶水会经过过孔311涂覆到封边条7上,且由于涂胶辊31对于封边条7的张紧作用,图胶辊能均匀地将胶水涂覆在封边条7上。
[0043]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辊体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通过第二转轴3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板32的边缘超出所述辊体的外侧面。
[0044]
其中,支撑板32用于支撑封边条7,防止封边条7向下掉落。
[0045]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储胶桶33,所述储胶桶33的下端开设有出胶口,所述注胶口开设于所述辊体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出胶口通过旋转结构与所述注胶口连接。
[0046]
其中储胶桶33用于持续向涂胶辊31输送胶水,且由于储胶桶33的存在,能为涂胶辊31中的胶水提供一定的压力,能确保涂胶辊31中的胶水经过过孔311流出到涂胶辊31的外表面。
[0047]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输送平台1包括两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滚筒12,且所述滚筒12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滚筒12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的长度方向设置。
[0048]
其中,辊筒的上端的高度高于安装板11的上端的高度,且辊筒可转动地设置在两安装板11之间,因此可以使得板材6在输送平台1上的移动更为顺滑。
[0049]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输送轮23包括轮体和设置于所述轮体的上下两端的水平设置的上挡板231和下挡板232,所述下挡板232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滚筒12的上端设置,所述下挡板232的下表面通过第三转轴23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条21或第二安装条22,所述驱动装置与对应的输送轮23上的第三转轴233驱动连接。
[0050]
其中,上挡板231和下挡板232之间的间距与板材6的厚度一致,封边条7的宽度与板材6的厚度一致,输送轮23在对板材6进行输送时,上挡板231和下挡板232能限制板材6和封边条7的上下摆动,进而可以提高封边条7的粘贴精度。
[0051]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输送平台1的前端还设置有置物平台5,所述置物平台5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滚筒12的上端设置。
[0052]
其中,置物平台5用于放置板材6,在将板材6推入到输送装置处时,可以先将板材6放置置物平台5上,可以方便将板材6推入到输送装置处。
[0053]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朝向所述输送平台1的一侧通过弹簧26与所述输送平台1固定连接。
[0054]
其中,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通过弹簧26与输送平台1连接,因此在输送装置对板材6和封边条7进行输送时,板材6能推动第一安装条21和第二安装条22向两侧移动,同时在弹簧26的弹力的作用下能保证输送轮23能将封边条7压紧在板材6上,保证封边机构的封边效果。
[0055]
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一导轨24和第二导轨25朝向所述输送平台1的一端与所述输送平台1固定连接。
[0056]
第一导轨24和第二导轨25与输送平台1固定连接,可以共同加强第一导轨24、第二
导轨25以及输送平台1与机架的连接结构的强度。
[0057]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