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片加工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0676发布日期:2022-04-22 11:3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片加工机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机器,尤其涉及一种竹片加工机器。


背景技术:

2.竹子是自然界中成长较快的一种植物,由于竹子笔直、竹材耐磨,且竹子本身的纹理美观,因此竹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材料,在竹制品的作制工序中,有一道竹片切削工序,该工序一直以原始的手工方法进行,把一根竹片用手握住,竖直放置,用刀顺竹纤维方向把竹子片成片,这种方法每次只能加工一根竹片,非熟练工不易进行,这样做费时费力,加工效率很低。
3.因此,需研发一种省时省力的竹片加工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手工对竹片进行加工费时费力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竹片加工机器。
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竹片加工机器,包括有:
6.底座和异步电机,底座上设有异步电机;
7.送料机构,底座上设有送料机构;
8.调节机构,送料机构部件上设有调节机构;
9.刀片,调节机构部件上设有刀片。
10.可选地,送料机构包括有:
11.第一支撑板,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板;
12.固定圆柱,第一支撑板一侧对称设有固定圆柱,固定圆柱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固定杆;
13.弹簧,固定杆两侧均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弹簧;
14.第一滚筒,固定杆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滚筒;
15.第二滚筒,底座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滚筒;
16.第一皮带,第二滚筒与异步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
17.可选地,调节机构包括有:
18.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支撑板;
19.调节板,第一支撑板一侧对称设有调节板;
20.螺杆,调节板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螺杆,螺杆均与刀片螺纹式连接。
21.可选地,还包括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包括有:
22.转轴,第一支撑板上转动式连接有转轴;
23.磨砂轮,转轴上连接有磨砂轮;
24.第二皮带,转轴与第二滚筒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
25.挡板,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挡板,挡板位于磨砂轮上方。
26.可选地,还包括有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包括有:
27.漏斗,底座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漏斗;
28.第三滚筒,第一支撑板上转动式连接有2个第三滚筒;
29.毛刷条,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毛刷条,毛刷条位于第三滚筒上方。
30.可选地,毛刷条的材质为人造纤维。
3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送料机构,使得本设备可以实现自动送料。
32.2、通过送料机构与打磨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本设备可以实现自动打磨,无需人们手动进行打磨。
33.3、通过设有回收机构,使得竹片加工完毕后,无需人们手动对竹片进行清理,竹屑也可以得到集中收集。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异步电机,3-刀片,4-送料机构,41-第一支撑板,42-第一滚筒,43-第二滚筒,44-第一皮带,45-弹簧,46-固定圆柱,5-调节机构,51-第二支撑板,52-调节板,53-螺杆,6-打磨机构,61-转轴,62-磨砂轮,63-第二皮带,64-挡板,7-回收机构,71-漏斗,72-第三滚筒,73-毛刷条。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41.实施例1
42.一种竹片加工机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座1、异步电机2、刀片3、送料机构4和调节机构5,底座1上设有异步电机2,底座1顶部设有送料机构4,送料机构4部件上设有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部件上设有刀片3。
43.送料机构4包括有第一支撑板41、第一滚筒42、第二滚筒43、第一皮带44、弹簧45和固定圆柱46,底座1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板41,第一支撑板41上部后侧左右对称设有固定圆柱46,固定圆柱46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左右两侧均与第一支撑板41之间连接有弹簧45,固定杆中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滚筒42,底座1后上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滚筒43,第二滚筒43左侧与异步电机2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44。
44.调节机构5包括有第二支撑板51、调节板52和螺杆53,第一支撑板41上部中间设有第二支撑板51,第一支撑板41外侧左右对称设有调节板52,调节板52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螺
杆53,螺杆53均与刀片3螺纹式连接。
45.当人们需要对竹片进行加工时,可以使用本设备,先将竹片放在第一支撑板41后上侧,启动异步电机2,异步电机2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4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滚筒43转动,人们再手动将竹片往前推,当竹片往前移动到与第二滚筒43接触时,第二滚筒43带动竹片往前移动,同时竹片与第一滚筒42接触,在第一滚筒42的配合下,带动竹片往前移动,弹簧45在此起缓冲作用,当竹片移动到与刀片3接触时,刀片3对竹片进行加工,人们可以通过调节调节板52上的螺杆53,来调节人们对竹片所需的薄厚度,加工完毕,关闭异步电机2。
46.实施例2
47.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5所示,还包括有打磨机构6,打磨机构6包括有转轴61、磨砂轮62、第二皮带63和挡板64,第一支撑板41前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转轴61,转轴61中部连接有磨砂轮62,转轴61左侧与第二滚筒43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63,第一支撑板41前侧上部设有挡板64,挡板64位于磨砂轮62上方。
48.当加工后的竹片往前移动至与磨砂轮62接触时,异步电机2输出轴带动第二皮带63转动,进而带动转轴61转动,转轴61带动磨砂轮62转动,进而使得磨砂轮62对竹片进行打磨抛光,挡板64可以防止竹片在进行加工时,产生的竹屑四处飞溅。
49.还包括有回收机构7,回收机构7包括有漏斗71、第三滚筒72和毛刷条73,底座1前侧与第一支撑板41前下侧之间设有漏斗71,第一支撑板41前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2个第三滚筒72,第一支撑板41前侧上部设有毛刷条73,毛刷条73位于第三滚筒72上方。
50.当打磨后的竹片往前移动至与第三滚筒72接触时,竹屑顺着滚筒往下掉进漏斗71内,进而掉进人们准备好的框内,同时竹片与毛刷条73接触,毛刷条73将竹片顶部的竹屑清扫下来,清扫完毕,人们将竹片拿走即可。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