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织机中的导纬水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43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水织机中的导纬水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水织机(Water jet loom)中的导纬水切换装置,所述喷水织机配有多个通过喷射加压水射出纬纱的导纬喷嘴,和与导纬时间同步地供给加压水的多个泵,从所述多个泵中之一向所述多个导纬喷嘴之一供给加压水。
作为利用多个导纬喷嘴对多种纬纱进行导纬的喷水织机,例如,在特开昭50—48260号公报和实公平3—29344号公报中被公开。在特开昭50—48260号公报中的喷水织机中,一对导纬喷嘴中的一个以可切换到射出纬纱的位置(导纬位置)的方式配置。以可切换到导纬位置的方式配置的导纬喷嘴与用于供给加压水的中空通路相连通,将加压水供给到配置在导纬位置的导纬喷嘴中。中空通路连接到单一的压力源上。
在实公平3—29344号公报中的喷水织机中,不可动配置(固定配置)的一对导纬喷嘴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控制阀与各自的泵相连接。各个泵与导纬时间同步地加压送水。因而,与在导纬期间不喷射加压水的一侧,即,不射出纬纱一侧的喷嘴相连的泵压送出的加压水通过第二控制阀排出。
在特开昭50—48260号公报中的喷水织机中,由单一的压力源压送出的加压水必然会被用于一对导纬喷嘴中的一个上。因而,不存在不供给到导纬喷嘴的加压水的排出的问题。纬纱的导纬最好利用压力与纬纱种类相适应的加压水从导纬喷嘴中射出纬纱。因而,在对性质有很大差别的两种纬纱进行导纬的情况下,最好利用压力与各种纬纱相适应的加压水从导纬喷嘴射出纬纱。然而,在只有单一压力源的喷水织机中,不能分别采用压力与纬纱种类相应的加压水进行纬纱的导纬。
在实公平3—29344号公报中的喷水织机中,可以利用压力与各个种类的纬纱相对应的加压水对至少两种纬纱进行导纬。然而,为此必须有一对第一控制阀和一个第二控制阀。因而使配管结构复杂,装置难以紧凑化,并且装置的成本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配管结构简单、易于紧凑化并且装置成本低的喷水织机中的导纬水切换装置。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纬水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备有多个供水泵,向借助加压水的喷射射出纬纱的多个导纬喷嘴提供加压水,并且,由前述多个泵中之一向前述多个导纬喷嘴中之一提供加压水。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方案,其特征为,构成具有与前述多个泵一对一地连通的多个供水水路的供应部,备有与前述多个导纬喷嘴个数相同数目的中间水路和中间排水水路的选择部,以及前述多个供水水路中之一和前述多个中间水路中之一相互连通起来、构成备有将前述供应部与前述选择部的相对位置进行切换、以便通过中间水路将从供水水路来的加压水供给到导纬喷嘴的切换机构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并且,与将前述多个供水水路中之一和前述多个中间水路之一连通的前述供给部及前述选择部的特定相对位置分别对应,与前述中间水路连通的前述供水水路以外的其它供水水路和前述中间排水水路连通。
借助上述结构,在导纬时,当前述供给部与前述选择部的相对位置处于多个特定的相对位置之一的情况下,前述多个导纬喷嘴中只有一个喷射加压水。从向正在喷射加压水的导纬喷嘴供应加压水的泵以外的泵输送的加压水经由中间排水水路进行排水。
此外,前述选择部的中间水路和中间排水水路作为不与具有不可动部的外部配管直接接合的水路,前述切换机构最好是移动前述选择部来切换前述供给部与前述选择部的相对位置。这样,移动选择部切换供给部与选择部的相对位置的结构在配管的结构上十分简单。
进而,前述供给部备有与前述选择部的中间排水水路可连通的集中排水水路,在前述多个特定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最好也使和不向前述导纬喷嘴供应加压水的供水水路连通的中间排水水路与前述集中排水水路连通。利用这种结构,从向正在喷射加压水的导纬喷嘴供应加压水的泵以外的泵压送的加压水经由中间排水水路和集中排水水路进行排水。
此外,前述供给部为一棒状不可动体,其侧面上具有前述多个供水水路的流出口并固定在织机的机架一侧,前述选择部为一管状滑动体,滑动地连接在前述不可动体的前述侧面上,并以可作直线运动的方式与之嵌合,前述流出口也可以接合到前述不可动体侧面上的前述滑动体的内侧面与前述中间水路或前述排水水路相连接。这种棒状的不可动体与管状滑动体的嵌合结构有利于装置紧凑化。同时,令选择部进行直线运动的结构对于供给部与选择部的相对位置的平稳切换十分方便。
进而,前述多个导纬喷嘴固定在前述选择部一侧,在前述多个特定的相对位置状态下,最好将从与前述供水水路连通的中间水路供应加压水的导纬喷嘴置于预定的导纬位置处。这种使多个导纬喷嘴与选择部整体移动的结构最适合于用紧凑的装置令应该导纬的导纬喷嘴的移动与加压水的供应时间同步。
此外,为向多个导纬喷嘴供应加压水,与前述多个泵中至少一个连通的供水水路也可以选择性地与多个中间水路连通。在种类不同的多个纬纱的性质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即使用压力相同加压水进行前述多个纬纱的导纬也不会存在问题。由同一个泵向多个导纬喷嘴供应加压水的结构对在多个纬纱的性质差别不大时的导纬是有效的。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喷水织机中导纬水切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A)是总体配管图,(B)是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导纬喷嘴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选择阀及导纬喷嘴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选择阀和导纬喷嘴之间关系的剖视图,(A)是沿图1(B)的A1—A1线的剖视图,(B)是沿图1(B)的A2—A2线的剖视图,(C)是沿图1(B)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构成不可动体与滑动体的选择阀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A)是表示第一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B)是表示第二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C)是表示第三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D)是表示第四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
图6表示不可动体与滑动体的内筒,(A)是其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B)是主要部分的分解剖面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另外的滑动体安装在不可动体上时的选择阀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A)是表示第一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B)是表示第二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C)是表示第三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D)是表示第四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喷水织机中导纬水切换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将回转部的各筒展开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不可动体与回转部之间的关系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A)是表示第一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B)是表示第二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C)是表示第三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D)是表示第四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
图11是表示将另外的回转部安装在不可动体上时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A)是表示第一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B)是表示第二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C)是表示第三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D)是表示第四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图。
图12是将用于图11的回转部的各筒展开的分解立体图。
图1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喷水织机中导纬水切换装置第三实施例,(A)是表示不可动体和滑动体的第一特定相对位置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B)是沿(A)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4是由不可动体与滑动体构成的选择阀的剖视图,(A)是图13(A)的D—D线的剖视图,(B)是图13(A)的E—E线的剖视图,(C)是图13(A)的F—F线的剖视图。
图15表示不可动体与滑动体之间的关系,(A)是表示第二特定相对位置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B)是(A)的G—G线的剖视图。
图16表示不可动体与滑动体之间的关系,(A)是表示第二特定相对位置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B)是(A)的H—H线的剖视图。
第一实施例下面根据图1~图7说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喷水织机中导纬水切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1(A)所示的泵11、12由与织机主轴(图中省略)连动的凸轮机构(图中省略)驱动。泵11、12由定水位槽13内汲取水。并且,在织机的每一旋转的导纬中,泵11、12将从定水位槽13中汲取的水压送到导纬喷嘴14、15、16、17一侧。在泵11、12与定水位槽13之间的供水管路18、19上分别设置充水阀(charge valve)20、21。自来水管道22、23连接到这些充水阀20、21上。充水阀20、21通常处于关闭状态,不会从自来水管道22、23中向给水管路18、19中流入自来水。然而,当织机长时间停止运转之后再启动时,充水阀20、21从关闭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从而,自来水经由泵11、12供给到导纬喷嘴14、15、16、17一侧。在导纬开始时,导纬喷嘴内水的干涸会造成导纬不佳。然而,通过织机长时间停止后再启动时的这种充水阀20、21的切换,可防止导纬开始时导纬喷嘴内水的干涸。
在泵11、12下游侧的给水管路24、25上连接有选择阀26。选择阀26由固定到侧机架(side frame)57(参照图3)一侧的棒状不可动体27及可滑动地嵌合到不可动体27上的管状滑动体28构成。滑动体28由滑动接合到不可动体27侧面上的内筒29和嵌合固定到内筒29上的外筒30构成。如图4所示,外筒30通过螺栓43的紧固固定在内筒29上,如果将螺栓43从外筒30上卸下,就可将内筒29从外筒30上卸下。螺栓43的杆部431嵌入到形成于外筒30的外周面上的限位凹部301中。嵌入到该限位凹部301中的杆部431限定外筒30与内筒29的相对位置。
通过紧固螺栓32将支架31固定在外筒30上。导纬喷嘴14、15、16、17安装在支架31上。图1(A)及图2和图3中由“R”所示的高度的位置是用于对纬纱Y1、Y2、Y3、Y4进行导纬的导纬喷嘴14、15、16、17所处的导纬位置。
如图2及图3所示,通过紧固螺母59将支承板58固定在织机的侧机架57上。基座60固定在支承板58上。不可动体27竖直地固定在基座60上。给水管路24、25引入基座60内。导杆(guide rod)61竖直地设置在支承板58上。由于导杆61平行于不可动体27,所以固定在滑动体28的外筒30上的托架(bracket)62滑动地接合在导杆61上,进行上下方向的导向。从而滑动体28不会围绕不可动体27的轴心旋转,而总是令导纬喷嘴14、15、16、17的方向保持固定的上下移动。
如图4(A)、(B)所示,在支架31内,与导纬喷嘴14、15、16、17一对应地形成多个给水通路311。图4(A)表示图1(B)中A1—A1的线剖视图,图4(B)表示图1(B)中A2—A2线剖视图,图4(C)表示图1(B)中B—B线的剖视图。各给水通路311与形成于各导纬喷嘴14、15、16、17周围的环状室33连通。供给给水通路311的加压水经由环状室33、纬纱导向针34周围的水路341,从喷射口35中喷射。通过纬纱导向针34的纬纱Y1、Y2、Y3、Y4借助加压水的喷射,导入图中未示出的经线开口内。此外,纬纱Y1和纬纱Y2在性质(对加压水的喷射压力、流量的牵引力)上没有太大差异,纬纱Y3和纬纱Y4在性质上没有太大差异。
如图1(B)和图6(B)所示,在不可动体27的上部侧,沿不可动体27的轴线方向L1形成第一供水水路36和第二供水水路37。在不可动体27的上部侧,沿轴线L1的方向形成集中排水水路38。给水管路24连接到第一给水水路36上,给水管路25连接到第二给水水路37上。在不可动体27的侧面上形成一对流出口361、371及一对流入口381、382。流出口361是第一给水水路36的流出口,流出口371是第二给水水路37的流出口。一对流入口381、382是集中排水水路38的流入口。
如图6(A)、(B)所示,在构成滑动体28的内筒29上,按顺序从上至下排列配置一对中间水路291、292及一对中间排水水路293、294。同样地,在内筒29上,按顺序从上至下排列配置一对中间排水水路295、296及一对中间水路297、298。中间水路291经图4(A)中所示的支架31内多个给水通路311中之一与导纬喷嘴14的环状室33连通。中间水路292经图4(B)所示的支架31内的多个给水通路311中之一与导纬喷嘴15的环状室33连通。中间水路297经图4(C)所示的支架31内的多个给水通路311中之一与导纬喷嘴16的环状室33连通。中间水路298经图4(C)所示的支架31内的多个给水通路311中之一与导纬喷嘴17的环状室33连通。图6(B)所示的第一供水水路36的流出口361可借助滑动体28的上下移动与一对中间水路291、292及一对中间排水水路293、294连接。第二给水水路37的流出口371可借助滑动体28的上下移动与一对中间排水水路295、296及一对中间水路297、298连接。
如图1(A)所示,排水管路41连接到集中排水水路38上。在该排水管路41上分支地连接有大气连通型贮水槽42。贮水槽42设置在多臂架(dobby stand)65(示于图2及图3)上,所示多臂架65则竖直地设置在侧机架57上。贮水槽42备有设置在下部的突出管421,设置在上部的大气连通孔422,以及配置在大气连通孔422正下方的挡板423。分支管411连接到排水管路41上。该分支管411连接到突出管421上。排水管路41连接到定水位槽13上。
如图3所示,在侧机架57的侧面上固定有综框导向架(heald guidebracket)63。综框导向件(heald guide)64固定在该综框导向架63的上部。在综框导向架63的上部固定有伺服电机(servomotor)型切换电机39。在切换电机39的输出轴392上固定有曲柄圆盘(crankdisk)391。曲柄连杆(crank connecting rod)40的一端连接在曲柄圆盘391上。曲柄连杆40的另一端连接到托架62上。当切换电机39旋转时,滑动体28上下运动,切换滑动体28与不可动体27的相对位置。切换电机39、输出轴392、曲柄圆盘391及曲柄连杆40构成切换不可动体27与滑动体28的相对位置的切换机构。滑动体28相对于不可动体27的相对位置具有如图5(A)、(B)、(C)、(D)所示的四个特定的相对位置。
在图5(A)所示的不可动体27与滑动体28的第一个特定相对位置状态下,第一供水水路36的流出口361与中间水路291连通,第二供水水路37的流出口371与中间排水水路295连通,同时,中间排水水路295与集中排水水路38的流入口382连通。在第一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导纬喷嘴14位于使纬纱Y1导入经线开口内的导纬位置R处。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一供水水路36及中间水路291供给到导纬喷嘴14。此外,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二供水水路37、中间排水水路295、集中排水水路38及排水管路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在图5(B)所示的不可动体27与滑动体28的第二个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供水水路36的流出口361与中间水路292连通,第二供水水路37的流出口371与中间排水水路296连通,同时,中间排水水路296与集中排水水路38的流入口382连通。在第二个特定的相对位置状态下,导纬喷嘴15位于将纬纱Y2导入经线开口内的导纬位置R处。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一供水水路36及中间水路292供给到导纬喷嘴15。此外,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二供水水路37、中间排水水路296、集中排水水路38及排水管路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在图5(C)所示的不可动体27与滑动体28的第三个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供水水路36的流出口361与中间排水水路293连通,第二供水水路37的流出口371与中间水路297连通,同时,中间排水水路293与集中排水水路38的流入口381连通。在第三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导纬喷嘴16位于将纬纱Y3导入到经线开口内的导纬位置R处。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二供水水路37及中间水路297供给到导纬喷嘴16。此外,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一供水水路36、中间排水水路293、集中排水水路38及排水管路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在图5(D)所示的不可动体27与滑动体28的第四个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供水水路36的流出口361与中间排水水路294连通,第二供水水路37的流出口371与中间水路298连通,同时,中间排水水路294与集中排水水路38的流入口381连通。在第四个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导纬喷嘴17位于将纬纱Y4导入经线开口内的导纬位置R处。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二供水水路37及中间水路298供给到导纬喷嘴17。此外,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一供水水路36、中间排水水路294、集中排水水路38及排水管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此外,流经排水管路41的水的一部分从图1(A)所示的分支管411喷到贮水槽42内,而挡板423则防止水从大气连通孔422中流出。在贮水槽42内蓄集预定的水,一部分则经排水管路41排放到定水位槽13中。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可获得以下效果。
(1—1)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选择阀26供给到两个导纬喷嘴14、15中之一或者将水排出。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选择阀26供给到两个导纬喷嘴16、17中之一或者将水排出。即,不供导纬用的加压水经选择阀26排水回流到定水位槽13中。由一个单一的选择阀26切换选择供导纬用的加压水和不供导纬用加压水的结构可使导纬水切换装置的总体配管结构简化、降低成本、结构紧凑。
(1—2)由供给部构成的不可动体27与由选择部构成的滑动体28的相对位置的切换是由上下移动滑动体28来进行的。滑动体28内的中间水路291、292、297、298及中间排水水路293、294、295、296为不与具有不可动部的外部配管直接接合的水路。不可动体27内的供水水路36、37及集中排水水路38为与具有不可动部的外部配管(在第一实施例中为给水管路24、25及排水管路41,泵11、12、贮水槽42构成不可动部)直接接合的水路。移动不具有与外部配管直接接合的水路的滑动体28的结构与移动具有与外部配管直接接合的水路的不可动体27的结构相比,在配管结构上更简单。即,在配管结构中,不必考虑与配管的高速振动相关的问题(配管损伤,配管脱落等)。从而,移动作为选择部的滑动体28切换供给部与选择部的相对位置的结构,可使配管结构简化。
(1—3)不可动体27内的集中排水水路38将由泵11、12压送的不供导纬的加压水导入定水位槽13内。从而,只用一条排水用的外部配管连接到不可动体27上即可,简化配管结构。
(1—4)使管状滑动体28作直线运动,就可很容易地将不可动体27与滑动体28置于多个特定相对位置中之一上。直线移动作为选择部的滑动体28的结构在平稳地切换作为供给部的不可动体27与滑动体28的特定相对位置方面十分简单。
(1—5)棒状的不可动体27与管状的滑动体28之间的嵌合结构有利于导纬水切换装置的紧凑化。
(1—6)分上下多段配置的多个导纬喷嘴14、15、16、17经支架31固定在滑动体28上。从而,移动滑动体28时,多个导纬喷嘴14、15、16、17也整体地随之移动,在前述多个特定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由与供水水路36、37连通的中间水路供应加压水的导纬喷嘴处于预定的导纬位置R处。多个导纬喷嘴14、15、16、17与滑动体28整体移动的结构最适宜于用紧凑的结构使应该导纬的导纬喷嘴的移动与加压水的供应同步。
(1—7)图7(A)、(B)、(C)、(D)表示与图1~图6所示的形状不同的内筒29A嵌合到不可动体27上时的状态。在内筒29A中,与内筒29的情况相比,中间水路292与中间排水水路296左右对调。图7(A)的特定相对位置状态是将泵11的加压水供给到导纬喷嘴14的状态。图7(B)的特定相对位置状态是将泵12的加压水供给到导纬喷嘴15的状态。在图6(B)中,在泵11的加压水供给到导纬喷嘴15这一点上是不同的。图7(C)的特定相对位置状态是将泵12的加压水供给到喷嘴16的状态。图7(D)的特定相对位置状态是将泵12的加压水供给到导纬喷嘴17的状态。内筒29与内筒29A的掉换可通过卸下螺栓43而简单进行。从而,泵11、12与导纬喷嘴14、15、16、17之间的加压水的供应关系的重组可通过掉换不同的内筒而很容易地进行。
(1—8)在织机停止时,由于流向图1(A)所示的定水位槽13一侧的水有时会使贮水槽42下游侧的排水管路41内变成负压。贮水槽42下游侧排水管路41内的负压波及到导纬喷嘴14、15、16、17时,会将导纬喷嘴14、15、16、17内的水吸出,妨碍加压水良好地喷射。大气连通型贮水槽42的存在可防止贮水槽42下游侧的排水管路41内的负压波及导纬喷嘴14、15、16、17而将水吸出。
(1—9)蓄积在贮水槽42内的水经由分支管411缓慢地流入排水管路41内。因此,集中排水水路38及供水水路36、37内总是充满水。从而,织机停止后,特别是长时间停止之后,当用泵11、12的加压水进行导纬时,导纬喷嘴14、15、16、17内的水也不会干涸。除此之外,可防止因导纬喷嘴14、15、16、17内的水干涸而产生的导纬不良。
(1—10)高压加压水(50~100kg/cm2)的管路很难用柔性管路构成。而将多个导纬喷嘴14、15、16、17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的不可动体27固定在侧机架57上的结构则可使高压加压水(50~100kg/cm2)的管路为不动的配管结构。
第二实施例下面参照图8、图9、图10(A)、(B)、(C)、(D)及图11(A)、(B)、(C)、(D)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喷水织机中的导纬水切换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
第二实施例中的选择阀51由具有加压水供给部功能的棒状不可动体44和具有加压水选择功能、嵌合到不可动体44上的管状回转部48构成。回转部48能够以不可动体44的轴线L2为中心旋转。此外,该回转部48具有三个筒52、53、54构成的三层结构。支架55由螺栓56固定在回转部48上。导纬喷嘴14、15、16、17环状地配置排列固定在支架55上。
在棒状不可动体44内形成第一供水水路45及第二供水水路46。第一供水水路45的流出口451及第二供水水路46的流出口461设置在不可动体44的周面上。第一供水水路45与泵11连通,第二供水水路46与泵12连通。在不可动体44的周面上整体形成排水水路形成凸缘441。在不可动体44的周面上还螺纹配合有排水水路形成环47。排水水路形成凸缘441及排水水路形成环47构成环状集中排水水路442。在排水水路形成凸缘441中以轴线L2为中心的对称的位置上形成两个流入口443、444。流入口443、444与集中排水水路442连通。在支架55的周面上形成齿轮部551。切换电机50的驱动齿轮501啮合到该齿轮部551上。
在不可动体44的前端一侧上用螺纹固定有限位环49。回转部48被限定在限位环49与排水水路形成凸缘441之间。四个导纬喷嘴14、15、16、17围绕不可动体44排列配置固定在回转部48上。在回转部48上形成与导纬喷嘴14、15、16、17的个数相同的中间水路481、482、483、484。中间水路481、482、483、484与导纬喷嘴14、15、16、17一一对应地相互连通。中间水路481、482、483、484的流入口设置在构成回转部48的筒52上。在回转部48上形成与导纬喷嘴14、15、16、17的个数相同的中间排水水路485、486、487、488。图9是回转部48的各筒52、53、54的展开分解立体图。
当切换电机50旋转时,回转部48旋转,切换构成选择部的回转部48与构成供给部的不可动体44的相对位置,回转部48相对于不可动体44的相对位置为如图10(A)、(B)、(C)、(D)所示的四个特定相对位置。在这些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中间排水水路485、486、487、488中之一经流入口443与集中排水水路422连通。图10(A)、(B)、(C)、(D)中箭头Q表示从轴线L2的方向观察时所看到的供给导纬喷嘴14、15、16、17的加压水的流动方向。
在图10(A)所示的不可动体44与回转部48的第一个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供水水路45的流出口451与中间水路481连通,第二供水水路46的流出口461与中间排水水路485连通。在第一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导纬喷嘴14位于导纬位置R处。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一供水水路45和中间水路481供给到导纬喷嘴14。此外,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二供水水路46、中间排水水路485和集中排水水路422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在图10(B)所示的不可动体44与回转部48的第二个特定的相对位置状态下,第一供水水路45的流出口451与中间水路482连通,第二供水水路46的流出口461与中间排水水路486连通。在第二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导纬喷嘴15位于导纬位置R处。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一供水水路45及中间水路482供给到导纬喷嘴15。而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则经由第二供水水路46、中间排水水路486及集中排水水路442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在图10(C)所示的不可动体44与回转部48的第三个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供水水路45的流出口451与中间排水水路487连通,第二供水水路46的流出口461与中间水路483连通。在第三个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导纬喷嘴16位于导纬位置R处。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二供水水路46及中间水路483供给到导纬喷嘴16。此外,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一供水水路45中间排水水路487和集中排水水路442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在图10(D)所示的不可动体44与回转部48的第四个特定的相对位置状态下,第一供水水路45的流出口451与中间排水水路488连通,第二供水水路46的流出口461与中间水路486连通。在第四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导纬喷嘴17位于导纬位置R处。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第二供水水路46及中间水路484供给到导纬喷嘴15。而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则经由第二供水水路45、中间排水水路488及集中排水水路442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图11(A)、(B)、(C)、(D)表示将另外的回转部48A嵌合到不可动体44上时的状态。图12是将回转部48A的各筒52、53、54展开的分解立体图。在回转部48A中,对调中间水路482与中间排水水路486。图11(A)的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为将泵11提供的加压水供给到导纬喷嘴14的状态,图11(B)的特定相对位置是将泵12提供的加压水供给到导纬喷嘴15的状态。图11(C)的特定相对位置状态是将泵12的加压水供给到导纬喷嘴16的状态。图11(D)的特定相对位置状态是将泵12的加压水供给到导纬喷嘴17的状态。回转部48与回转部48A之间的掉换可简单地通过将限位环49及螺栓56卸下来进行。从而,泵11、12与导纬喷嘴14、15、16、17之间的加压水供给关系的重组可通过掉换不同的回转部很容易地进行。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也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中(1—1)项~(1—3)项,(1—5)项~(1—7)项同样的效果。
此外,构成选择部的回转部48旋转时,也可很容易地使构成不可动体44与回转部48处于多个特定相对位置中之一的位置处。旋转作为选择部的回转部的结构对于平稳地切换不可动体44与回转部48的特定相对位置是很简便的。
第三实施例下面参照图13~图1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喷水织机中的导纬水切换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
在第三实施例中,采用三个导纬喷嘴14、15、16和三个泵10、11、12。在与滑动体67一起构成选择阀73的不可动体66上形成三个供水水路69、70、71。在与外筒30一起构成滑动体67的内筒68上形成中间水路681、682、683及中间排水水路684、685、686、687、688、689。从而,不可动体66具有作为加压水供给部的功能,滑动体67具有作为加压水选择部的功能。
图13(A)、(B)及图14(A)、(B)、(C)表示在由泵10向导纬喷嘴14供应加压水的同时,将从另外的泵11、12出来的加压水进行排水的情况。此外,图13(B)是图13(A)的C—C线剖视图,图14(A)是图13(A)的D—D线剖视图,图14(B)是图13(A)的E—E线剖视图,图14(C)是图13(A)的F—F线剖视图。特别是,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4(A)、(B)、(C)所示,滑动体67的内筒68与第一实施例中不同,此外,在内筒68与外筒30之间设置有在给水通路311的部位穿孔的薄壁筒体75。
在图13(A)、(B)所示的不可动体66与滑动体67的第一特定相对位置状态,供水水路69的流出口691与中间水路681连通。此外,在供水水路70的流出口701与中间排水水路684连通的同时,中间排水水路684与集中排水水路72的流入口722连通,在供水水路71的流出口711与中间排水水路685连通的同时,中间排水水路685与集中排水水路72的流入口723连通。在第一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导纬喷嘴14位于导纬位置R处。由泵10压送的加压水也参考图14(A),经由供水水路69与中间水路681、给水通路311供给到导纬喷嘴14。另外,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给水水路70、中间排水水路684、集中排水水路72及排水管路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给水水路71、中间排水水路685、集中排水水路72及排水管路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在图5(A),(B)所示的不可动体66与滑动体67的第二个特定相对位置状态下,给水水路70的流出口701与中间水路682连通。此外,在给水水路69的流出口691与中间排水水路686连通的同时,中间排水水路686与集中排水水路72的流入口721连通,在给水水路71的流出口711与中间排水水路687连通的同时,中间排水水路687与集中排水水路72的流入口723连通。在第二特定相对位置状态,导纬喷嘴15位于导纬位置R处。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给水水路70、中间水路682及给水通路311供给到导纬喷嘴15。此外,由泵10压送的加压水经由给水水路69、中间排水水路686、集中排水水路72及排水管路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供水水路71、中间排水水路687、集中排水水路72及排水管路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在图16(A)、(B)所示的不可动体66与滑动体67的第三特定相对位置状态下,供水水路71的流出口711与中间水路683连通。此外,在供水水路69的流出口691与中间排水水路688连通的同时,中间排水水路688与集中排水水路72的流入口721连通,供水水路70的流出口701与中间排水水路689连通的同时,中间排水水路689与集中排水水路72的流入口722连通。在第三特定相对位置状态下,导纬喷嘴16位于导纬位置R处。由泵12压送的加压水经由供水水路71及中间水路683供给到导纬喷嘴16。此外,由泵10压送的加压水经由供水水路69、中间排水水路688、集中排水水路72及排水管路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由泵11压送的加压水经由供水水路70中、中间排水水路680、集中排水水路72及排水管路41而回流到定水位槽13内。
引入导纬喷嘴14、15、16的各纬纱的性质差异很大时,利用向导纬喷嘴供给加压水的共用泵的结构,对确保导纬性能,确保织物等级等方面容易造成障碍。采用与导纬喷嘴一一对应的泵的结构适用于引入各导纬喷嘴14、15、16的各纬纱的性质差异很大的情况。
此外,在本发明中,以下的实施方式也是可行的。
(1)在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采用备有把中间排水水路293、294制成整体化的单一中间排水水路,以及把中间排水水路295、296制成整体化的单一中间排水水路的滑动体。
(2)在备有两个或者四个以上的导纬喷嘴的织机中,使泵与导纬喷嘴一一对应。
(3)利用三个以上的泵,向比泵的数目多的导纬喷嘴供应加压水。
(4)将本发明应用于固定配置多个导纬喷嘴的织机中。
在上面详细描述的本发明中,使令多个供水水路中之一与多个中间水路中之一连通的供给部与选择部的特定相对位置的数目与中间水路的个数相同,在前述多个特定相对位置的各种状态下,与前述多个特定相对位置分别对应,连通中间水路的供水水路之外的供水水路与中间排水水路连通,从而以简单的配管结构可获得易于紧凑化且成本低的优异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喷水织机中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包括备有利用加压水的喷射射出纬纱(Y1~Y4)的多个导纬喷嘴(14~17),以及与导纬时间同步地供应加压水的多个泵(11、12),由前述多个泵(11、12)中之一向前述多个导纬喷嘴(14~17)中之一供给加压水,在所述导纬水切换装置中,备有与前述多个泵(11、12)一一对应地连通的多个供水水路(36、37/45、46/69~71)的供给部(27/44/66),带有与前述多个导纬喷嘴的个数相同的中间水路(291、292、297、298/481~484/681~683),以及中间排水水路(293~296/485~488/684~689)的选择部(28/48/67),为了将从供水水路来的加压水经由中间水路供给到导纬喷嘴,通过将前述多个供水水路中之一与前述多个中间水路中之一连通,对前述供给部与前述选择部的相对位置进行切换的切换机构(39/50),其中,分别对应于将前述多个供水水路中之一和前述多个中间水路中之一连通的前述供给部与前述选择部之间的特定相对位置,与前述中间水路连通的前述供水水路之外的供水水路与中间排水水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其中,前述选择部的中问水路和中间排水水路是不和持有不可动部的外部配管直接接合的水路,前述切换机构通过移动前述选择部来切换前述供给部与前述选择部的相对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其中,前述供给部(27/44/66)备有可与前述选择部的中间排水水路连通的集中排水水路(38/442/72),在前述多个特定相对位置状态下,将和不向前述导纬喷嘴供应加压水的供水水路连通的中间排水水路与前述集中排水水路连通起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其中,前述供给部是其侧面上有前述多个供水水路(36、37/69~71)的流出口(361、371/691、701、711)、且固定在织机机架一侧上的棒状不可动体(27/66),前述选择部是滑动连接到前述不可动体的前述侧面上、以直线移动的方式嵌合的管状滑动体(28/67),前述流出口以接合到前述不可动体侧面上的前述滑动体的内侧面与前述中间水路或前述中间排水水路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其中,前述供给部是在周面上有前述多个供水水路(45、46)的流出口(451、461)、且固定在织机机架一侧上的棒状不可动体(44),前述选择部是滑动连接到前述不可动体的前述周面上、以旋转移动的方式嵌合的管状回转部(48),前述流出口以前述不可动体的周面上接合的前述回转部的内周面与前述中间水路或中间排水水路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其中,前述多个导纬喷嘴固定在前述选择部一侧,在前述多个特定相对位置的状态下,从与前述供水水路连通的中间水路供应加压水的导纬喷嘴位于预定的导纬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其中,为了向多个导纬喷嘴供给加压水,与前述多个泵(11、12)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供水水路选择性地与多个中间水路(291、292、297、298/481~484)连通。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其中,为了向对应的一个导纬喷嘴(14、15、16)供应加压水,与前述多个泵(10、11、12)分别连通的供水水路(69、70、71)连通对应的一个中间水路(681~683),前述多个泵与前述多个导纬喷嘴一一对应。
全文摘要
一种配管结构简单、易于紧凑化、并可降低装置成本喷水织机中的导纬水切换装置。在不可动体上形成一对供水水路及集中排水水路。在构成滑动体的内筒上形成多个中间水路及多个中间排水水路。中间水路与导纬喷嘴连通。供水水路的流出口可借助滑动体的上下移动将一对中间水路及一对中间排水水路连接。供水水路的流出口可借助滑动体的上下移动与一对中间排水水路及一对中间水路连接。
文档编号D03D47/38GK1280218SQ0012022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2日
发明者末永正史, 小岛修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