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压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63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压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压脚(Presser Foot),装配在缝纫机(Sewing Machine)上,并将布料(Sewing Cloth)夹持在机台(MachineBed)上的针板(Stitch Plate)之间,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压脚,装配在做折缝的缝纫机上,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具有夹持布料折返部的辅助压件。
背景技术
例如T恤的缝制中,腰身及袖口设计为筒状部的状态下,将作为对象的布料的边缘经过预定的宽度,而折回至里面侧的状态下,送入落针的位置,实施将折回的边缘缝至表面侧的布料上的折缝(HemmingOperation)。
缝纫机的缝制,一般而言通过架设在缝纫机台上的针板与下降至该针板上的压脚,在落针位置的前后及左右,夹持成为对象物的布料。该布料通过缝纫机台内部的进给齿轮的动作持续地传送,为了确实实施上述折缝,上述布料压脚的夹持宽度增大,最好将上述折回部包含在夹持宽度内。
在此,在可做折缝的缝纫机中,以往,具有将针板上的布料向落针位置左右两侧延伸适当宽度而夹持的主压件,以及并列设置在主压件的宽度方向一侧,夹持上述布料的折回部的辅助压件,并使用增大布料夹持宽度的大宽度压脚。
图1表示具有包括主压件与辅助压件的大宽度压脚的已有裁缝机实施折缝的状态的正视图。图中的点划线表示左右并列的两根针的落针位置。压脚2包括在上述落针位置左右两侧具有预定宽度的主压件20,以及并列设在该主压件20的宽度方向一侧(右侧)的辅助压件21,产生夹持位于缝纫机台B的上面的针板3之间成为缝制对象的布料W的作用。
上述布料W是将一侧边缘E附近折回预定的宽度,在该折回部X重叠在内侧的状态下,夹持在上述压脚2及针板3之间缝制。此时辅助压件21如图所示,在主压件20的外侧将突出折回部X夹持在与针板3之间,并维持该折回部X的折回状态而送入落针位置,起到稳定进行折缝的作用。
不过,相对于辅助压件21以全宽度压住布料W二片重叠的折回部X,主压件20是以辅助压件21侧大致一半宽度压住二片重叠的布料。由于剩下的约一半宽度压住一片布料,主压件20及辅助压件21的压力不同。并且,由主压件20所压的落针位置周边的布料W中,对通过配置在针板3下部的进给齿轮(图未标示)的动作给予输送力,由辅助压件21所压住的折回部X的下方位置不存在上述进给齿轮,故无法直接给予输送力。因此,存在无法稳定输送布料W的问题。
为解决此问题,如图1所示,与针板3相对置的辅助压件21的按压面比主压件20的按压面高,而由辅助压件21产生的压力比主压件20产生的压力弱,并使主压件20的压力与辅助压件21的压力的力平衡适当。然而,由于主压件20的压力和辅助压件21的压力的适当的力平衡,根据缝制对象布料W的厚度、硬度及滑动容易度变化,在种种不同的缝制条件下,稳定输送布料并进行良好的缝制是困难的。
另外,一部份的缝纫机中,相对于主压件20的按压面高度差,准备不同的多种辅助压件21,并根据缝制条件对其进行选择,使用可交换的压脚。然而,正确地选择适合于种种条件的辅助压件21是困难的,并且为了交换所选择的辅助压件21,存在频繁地强制进行繁杂的装卸作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压脚,可不拘任何缝制条件,使由辅助压件折回的折回部上的布料的压力与主压件落针位置附近的布料压力的力平衡适当,并能在各种缝制条件下实施良好的折缝。
本发明第一发明的缝纫机的压脚,包括主压件,将送入设在缝纫机台上的针板的布料,经过落针位置的两侧的适当的宽度,夹持在该主压件与上述针板之间;以及辅助压件,设置在该主压件的宽度方向一侧,夹持上述布料的折回部;其特征为上述辅助压件可向上下方向升降地安装在上述主压件上,具有对该辅助压件向下施力的施力装置。
本发明中,安装在主压件的宽度方向一侧的辅助压件,对上述主压件抵抗施力装置的施力而升降,增减夹持在针板间布料折回部的压力,使与在主压件落针位置附近的压力的力平衡适当化,并使包含折回部的布料的输送稳定化,从而实现不拘任何缝制条件的良好的折缝。
另外,第二发明的缝纫机的压脚,其特征为,第一发明的辅助压件可绕着沿上述主压件前缘宽度方向的支轴、摇动自由地被枢支着,上述施力装置具有按压弹簧,向下按压通过绕着上述支轴的摇动而升降的上述辅助压件的后部。
在本发明中,沿主压件的前缘,由延伸于宽度方向的支轴,通过可摇动自由地枢支在辅助压件的前部,并由按压弹簧的弹力对伴随该摇动而升降的辅助压件的后部向下施力,从而简易地安装可升降的辅助压件。
另外,第三发明的缝纫机的压脚,其特征为,具有调节第二发明中按压弹簧的弹力强弱的调节装置。
在本发明中,通过调节对辅助压件施力的按压弹簧的弹力,仅在辅助压件升降中相对较难的缝制条件变更时,可使布料输送稳定化,从而实施良好的折缝。
第四发明的缝纫机压脚,其特征为,第二发明或第三发明的辅助压件,被安装成通过在上述支轴的轴方向抽出而可从上述主压件脱离。
在本发明中,通过支轴的脱出而使辅助压件从主压件脱离,例如可应用于仅使用主压件的折缝以外的各种缝制,而且可应用于通过辅助压件的交换而作大折回宽度的折缝。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新特征,通过阅读以下的详细说明并配合附图可完全明白。


图1表示具有已有压脚的裁缝机作折缝的实施状态的正视图。
图2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压脚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压脚外观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压脚的分解立体图。
图5A、5B为具有本发明的压脚的缝纫机作折缝的实施状态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表示较佳实施方式的图面对本发明作详述。图2为具有本发明的压脚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
图示的缝纫机为二根针偏平缝缝纫机(2 Needles CoveringChain Stich Machine),压棒(Presser Bar)10及针棒(Needle Bar)40从缝纫机臂A的前端垂下,在压棒10的下端安装有压脚1,在针棒40的下端,通过针夹(Needle Clamp)41安装有二根针4、4。另外,位于缝纫机臂A下方的缝纫机台B的前端部上,架设有针板3。该针板3的下部,具有图未标示的弯针(looper)及输送机构。
上述压脚1与压棒10一同在针板3上降下,将缝纫机台B上自前方送入的布料W夹持在上述针板3之间。另外,上述针4、4通过从内藏于缝纫机臂A图未标示的上轴(Upper Main Shaft)向针棒40的传动,穿过设在压脚1的落针孔11、11以及设在针板3该位置的落针孔(图未标示),在到达缝纫机台B内部的预定冲程进行上下移动。
图3为装配在图2所示的缝纫机上的本发明的压脚1的外观立体图。图4为装配在图2所示的缝纫机上的本发明的压脚1的分解立体图。图3及图4任何一者皆为从与图2的相反侧(右侧)的前方观看的立体图。
如图3及图4所示的压脚1具有安装在作为上述针4、4的落针位置的落针孔11、11的左右侧并具有预定宽度的板状的主压件12,以及安装在该主压件12右侧的辅助压件13。在主压件12的后部,宽度方向大致中央处立设有固定支架14。将上述固定支架14插入上述压棒10的下端,通过固定螺拴14a的紧固而抱持,使主压件12及辅助压件13的上下两面与压棒10大致呈直角,来装设压脚1。
主压件12的前部向上方弯曲,以便在图2所示的状态中,可将布料W收入其与针板3之间。在这样的主压件12的前缘右侧,一体形成用于安装辅助压件13的块状前安装座15。另外,在主压件12的后部,上述固定支架14的立设部的右侧形成厚壁而设有后安装座16。
另外,辅助压件13与主压件12同样,是前部被弯曲的薄壁的平板,该辅助压件13的前部与沿边缘宽度方向延伸的圆筒形枢支筒17一体成形。另外,在辅助压件13的后部,向宽度方向的一侧(左侧)突出而一体形成按压突缘18。
如下安装该辅助压件13,即如图4所示,沿主压件12的右侧定位,将穿过枢支筒17的支持销19插入开口于前安装座15侧面的枢支孔15a,然后通过螺入开口于前安装座15上面的螺孔15b的止动螺栓15c,紧固上述支持销19而进行安装。如此安装的辅助压件13能以支持销19为支轴摇动,并使后部做上下升降。
设在辅助压件13的后部的按压突缘18装载在设置在主压件12后部的后安装座16上,如图3所示,通过其与设在后安装座16的按压螺栓16a之间的按压弹簧16b向下推压。如图4所示的按压突缘18上,形成贯通表里的按压孔18a,另外,在后安装座16的上面,螺孔16c形成在对应上述按压孔18a的位置。按压螺栓16a穿过按压突缘18的按压孔18a后螺入于安装座16的螺孔16c,用线圈弹簧的按压弹簧16b的两端与按压螺栓16a的头部与按压孔18a的周缘部弹性连接。
如上构造的辅助压件13的后部,通过以支持销19为枢轴的摇动而能抵抗按压弹簧16b所施加的力而做升降。通过调整按压螺栓16a的螺入量、增减按压弹簧16b的弹力,可变更该升降的程度。而且对辅助压件13向下施力的按压弹簧16b,并不限于图示的线圈弹簧,也可用板型弹簧等其它弹簧,另外,也可以改变按压弹簧16b而用橡胶等弹性体作为施力装置。
另外,如上所述的辅助压件13,由松开上述止动螺栓15c而解除上述支持销19的禁固,通过与该支持销19共同向右方抽出,可自主压件12取出,也可通过此逆顺安装。在此形成在辅助压件13后部的按压突缘18的按压孔18a系如图4所示,具有与主压件12的相向边缘延伸过适当宽度的缺口部,利用该缺口部无须取出上述按压螺栓16a以及按压弹簧16b而装卸辅助压件13。
图5A、5B是具有如以上压脚1的裁缝机的折缝的实施状态的正视图。图中的单点划线表示左右并列二根针4、4的落针位置。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W亦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表示,一侧边缘E的附近延伸过预定的宽度而折回,将该折回部X在重叠于里面侧的状态下,夹持在上述压脚1与针板之间,通过在上述落针位置下降的针4、4的动作和在针板下图未标示的弯针的动作而进行缝制。
进行该缝制之间,压脚1的主压件12经过落针位置两侧预定宽度而按压布料W,辅助压件13按压突出主压件12的外侧的折回部X。此时,由主压件12及辅助压件13对布料W的压力的力平衡,会对应于缝制对象布料W的厚度、硬度及滑动容易度而变化。
在此,本发明的压脚1的辅助压脚13通过以支持前部的支持销19为枢轴摇动,抵抗加在后部的按压弹簧16b所施加的力而升降。通过该升降,加在折回部X的压力会变化,并使辅助压件13的压力与主压件12的压力的力平衡适当化。图5A表示薄的布料W的缝制状态,图5B表示厚的布料W的缝制状态。
图5A所示的以薄布料W为对象的折缝中,由辅助压件13所压的二片重叠的折回部X较薄,而辅助压件13的压力与主压件12的压力之差小。此时辅助压件13由按压弹簧16b的弹力推压而下降,在与上述主压件12的压力的力平衡保持适当的状态下,起到确实压住薄的折回部X的作用。
与上述相对,图5B所示的以厚布料W为对象的折缝中,由辅助压件13所压的二片重叠的折回部X较厚,而辅助压件13的压力与主压件12的压力之差大。此时辅助压件13通过自折回部X加在上面的反力的作用,抵抗按压弹簧16b的弹力而上升,通过该上升加在折回部X的压力减小,使上述辅助压件13与上述主压件12的压力的力平衡达到适当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压脚1具有辅助压件13,对应于来自夹持在针板3之间的折回部X的反力而升降,通过该升降使辅助压力13的压力增减,使与主压件12压力的力平衡适当化,所以可以不拘布料W的厚度、硬度等的缝制条件如何,经过压脚1的全宽度而得到适当的按压状态,稳定地实施良好的折缝。而且,辅助压件13的压力可通过操作按压螺栓16a增减按压弹簧16b的弹力而进行简易的调整。
而且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辅助压件13,绕着沿主压件12的前缘的支持销19摇动,抵抗按压弹簧16b的弹力而使后部升降,例如在前后夹装按压弹簧,抵抗这些弹簧所施加的力而使全体升降等,亦可通过其它的构造使辅助压件13升降。
另外,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辅助压件13,通过支持前部的支持销19的拔出与插入可在主压件12上自由装卸。该装卸在实施折回部X宽度不同的折缝的状况下,为了进行交换具有相应宽度的辅助压件13而进行,或在实施折缝以外的缝制的状态下,为了取出不用的辅助压件13而进行。
还有在以上实施方式针对具有二根针4、4的二根针偏平缝缝纫机做说明。本发明的压脚1亦可适用于具有三根针的偏平缝缝纫机,另外,亦可适用于偏平缝以外的缝纫机。
如上详述的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中,在落针位置两侧压住布料的主压件的宽度方向一侧,抵抗施力装置向下施加的力而相对主压件可升降地安装辅助压件,通过该辅助压件压住折回部,由于这种结构,通过辅助压件的升降而增减折回部的压力,可保持辅助压件与主压件压力的力平衡适当,不论缝制条件如何,均可进行稳定良好的折缝。
另外,第二发明的缝纫机压脚中,通过沿主压件的支轴,可摇动自由地枢支于辅助压件的前部,并通过按压弹簧的弹力对伴随该摇动而升降的辅住压件后部向下施力,因此通过该结构可对主压件简易地实施可升降的辅助压件的安装。
另外,第三发明的缝纫机压脚中,由于按压弹簧的弹力可调整,可稳定地使辅助压件及主压件对布料的压力的力平衡适当化,并稳定地实施良好的折缝。
还有,第四发明的缝纫机压脚中,由于辅助压件安装成可从主压件脱离,故可取出及交换辅助压件,例如可应用于不用辅助压件的折缝以外的缝制,另外,可应用于折回部宽度变化的折缝等,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效果。
以上,发明的详细说明书中所述的实施方式的意图是使本发明的记述内容清楚明白,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具体例做狭义的解释,可在本发明的精神及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内做各种的变更并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压脚,包括主压件,将送入设在缝纫机台上的针板的布料,经过落针位置的两侧的适当的宽度,夹持在该主压件与上述针板之间;以及辅助压件,设置在该主压件的宽度方向一侧,夹持上述布料的折回部;其特征为上述辅助压件可向上下方向升降地安装在上述主压件上,具有对该辅助压件向下施力的施力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压脚,其中,上述辅助压件可绕着沿上述主压件前缘宽度方向的支轴、摇动自由地被枢支着,上述施力装置具有按压弹簧,向下按压通过绕着上述支轴的摇动而升降的上述辅助压件的后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压脚,其中,还包括调节装置,调节上述按压弹簧的弹力的强弱。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缝纫机的压脚,其中,上述辅助压件被安装成通过在上述支轴的轴方向抽出而可从上述主压件脱离。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机的压脚,在压住落针位置两侧的布料的主压件宽度方向的一侧,由沿该主压件前缘的支轴可自由摇动地安装辅助压件,通过夹装在按压螺栓之间的按压弹簧向下推压在该辅助压件的后部,根据布料的厚度、硬度及滑动容易度等缝制条件,抵抗按压弹簧的推压而做升降,使主压件在落针位置附近的压力与辅助压件对布料折回部的压力的力平衡适当化,从而可在种种缝制条件下实施良好折缝。
文档编号D05B29/00GK1458319SQ0312370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4日
发明者水崎隆, 林田高幸 申请人: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