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编织机纬纱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0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编织机纬纱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编织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构造简化及轻量化的圆编织机纬纱梭。
背景技术
一般圆编织机是利用若干纬纱梭旋转绕行于一环形轨道圈内,以带动纬纱,而与经纱交错编织出圆筒状的袋体布,供容纳物体用。
如图1、图2所示,轨道圈10设有呈圆形环绕的上、下轨道11、12及等间隔环设在上、下轨道11、12间的若干外、内钢筘组13、14,外钢筘组13连接在上、下轨道11、12外环面上,而内钢筘组14则各由上、下内钢筘141、142所构成,且上、下内钢筘141、142分别相对凸设在上、下轨道11、12上,上、下轨道11、12及外、内钢筘组13、14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15。纬纱梭20包括一梭壳21、一梭框22、一限位板23、四滚轮24、二胶条25及二滑体26。梭壳21呈弯弧状,以配合轨道圈10的圆周弧度,且梭框22固设在梭壳21的内弯弧面211上,并在一侧端部设有一可控制纬纱的导杆221,另一侧端部则设有一受推器222,受推器222由一推梭器带动,使纬纱梭20运作,而限位板23是由梭壳21的外弯弧面212一体成型延伸出,其上有一固定在梭壳21上的直板231及一垂直延伸于直板231的横板232,且直板231与横板232的截面呈T字型,滚轮24两两对称分别枢设在梭壳21外弯弧面212的顶、底部凹槽213内,胶条25覆设在直板231两侧边的横板232内侧面上,滑体26则平行覆设在横板232外侧面上。
当纬纱梭20安装在轨道圈10时,纬纱梭20限位板23的横板232容置在容置空间15内,而滚轮24则分别抵接于容置空间15外的上、下轨道11、12上,且轨道圈10的上、下内钢筘141、142分别伸入横板232与梭壳21外弯弧面212之间,并抵接胶条25,滑体26则抵接外钢筘组13,这样,使得纬纱梭20受限在轨道圈10内运转,而不会脱落,但由上述纬纱梭20在整体构造上过于繁重,导致其制造成本高并且其能耗也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构造,以降低重量、成本及能耗的圆编织机纬纱梭。
本实用新型圆编织机纬纱梭安装在圆编织机的环形轨道圈内,轨道圈设有呈圆形环绕的上、下轨道及等间隔环设在上、下轨道间的若干外、内钢筘组,外钢筘组连接在上、下轨道外侧,而内钢筘组则连接在上、下轨道近内侧,并各由一相对称的上、下内钢筘所构成。纬纱梭包括一梭壳、一梭框、二胶条、若干滚轮及滑体。梭壳安装在外、内钢筘组之间,并呈弯弧状,以配合轨道圈的圆周弧度,梭壳设有一对应外钢筘组的外弯弧面,以及一对应内钢筘组的内弯弧面,外弯弧面的顶、底部各凹设有若干凹槽。梭框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内弯弧面上,其一端部有一受推器,而另一端部则有一导杆。胶条覆设在梭壳内弯弧面的顶、底部,可分别与上、下内钢筘抵接。滚轮分别枢设在外弯弧面的凹槽内,并顶抵在上、下轨道上滚动。滑体分别覆设在外弯弧面上抵接外钢筘组。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圆编织机纬纱梭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圆编织机中纬纱梭及轨道圈的分离立体图。
图2是上述纬纱梭装设在轨道圈内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与轨道圈的分离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安装在轨道圈内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圆编织机纬纱梭40的较佳实施例安装在圆编织机的环形轨道圈30内,轨道圈30有呈圆形环绕的一上、下轨道31、32及等间隔环设在上、下轨道31、32间的若干外、内钢筘组33、34,外钢筘组33连接在上、下轨道31、32外侧,内钢筘组34则连接在上、下轨道31、32近内侧,并由相对称的上、下内钢筘341、342所构成,上述轨道圈30构造与以往相同故不再赘述。纬纱梭40包括一梭壳41、一梭框42、二胶条43、四滚轮44及三滑体45。
梭壳41安装在外、内钢筘组33、34之间,呈弯弧状以配合轨道圈30的圆周弧度,梭壳41有一对应外钢筘组33的外弯弧面411,以及一对应内钢筘组34的内弯弧面412,外弯弧面411的顶、底部在适当位置处相对设有二凹槽413。
梭框42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内弯弧面412上,其余部分则呈悬空状,梭框42的一端部有一受推器421,恰供一推梭器推动,使纬纱梭40运作,而另一端部则有一导杆422,以控制纬纱,使其与经纱编织较为紧密。
胶条43平行梭壳41顶、底端缘而覆设在梭壳41内弯弧面41 2的顶、底部,并分别与轨道圈30的上、下内钢筘341、342相抵接,胶条43是由软质塑胶制成,以降低与上、下内钢筘341、342接触时的噪音。
滚轮44分别枢设在外弯弧面411的凹槽413内,并顶抵在上、下轨道31、32上滚动。
滑体45呈长条状,并平行梭壳41顶、底端缘而覆设在外弯弧面411上,且位于顶、底部二凹槽413间的滑体45较短,而位于中间的滑体45则较长,滑体45是采用铁弗龙加纤维材质所制成的耐磨体,以在纬纱梭40旋转绕行时,可顺畅滑行抵接于外钢筘组33上。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较一般纬纱梭20少了限位板23结构,并将胶条43改成覆设在梭壳41内弯弧面412上,因此,可节省不少材料,使其制造成本降低,且由于一般纬纱梭船20的限位板23与梭壳21一体成型,并以坚固耐用而质重的金属制成,所以,本实用新型可大幅地减轻重量,使得推动纬纱梭40运转时所需的动力也节省不少。
权利要求1.一种圆编织机纬纱梭,安装在圆编织机的环形轨道圈内,轨道圈有呈圆形环绕的上、下轨道及等间隔环设在上、下轨道间的若干外、内钢筘组,外钢筘组连接在上、下轨道外侧,而内钢筘组则连接在上、下轨道近内侧,并由相对称的上、下内钢筘所构成,纬纱梭包括一梭壳、一梭框、二胶条、若干滚轮及滑体,其特征在于梭壳安装在外、内钢筘组之间,并呈弯弧状,以配合该轨道圈的圆周弧度,梭壳有一对应外钢筘组的外弯弧面,以及一对应内钢筘组的内弯弧面,外弯弧面的顶、底部各设有若干凹槽;梭框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内弯弧面上,且一端部有一受推器,而另一端部则有一导杆;胶条覆设在梭壳内弯弧面的顶、底部,分别与上、下内钢筘抵接;滚轮分别枢设在外弯弧面的凹槽内并顶抵在上、下轨道上滚动;及滑体分别覆设在外弯弧面上并抵接外钢筘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编织机纬纱梭船,该梭船安装在圆编织机的环形轨道圈内,其包括一梭壳、一梭框、二胶条、若干滚轮及滑体,梭壳呈弯弧状,并具有一外、内弯弧面,该外弯弧面的顶、底部各凹设有若干凹槽,供滚轮分别枢设,内弯弧面的顶、底部则各覆设有胶条,梭框固设在内弯弧面上,且滑体分别覆设在外弯弧面上,借此,使梭船本身重量大幅减轻,而得以降低其制造成本和能耗。
文档编号D03D37/00GK2622215SQ03243248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东科 申请人:于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