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缆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0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缆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绳缆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缆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缆绳都是由多根普通细绳相互拧成的多股粗绳;另有一种是由多根细绳相互拧成并有内芯的多股粗绳,该内芯可以由细绳或拉条或拉条和小绳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其细绳也是有内芯的,细绳的内芯是由多根小绳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也可是由多根拉条或者是由多根小绳与拉条混合后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而内芯外围再用多根小绳互相拧在一起包封而有内芯的细绳,如中国专利ZL00238370·5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均具有相当的柔韧性、耐磨性和抗拉强度,但由于结构欠合理,耐磨性差,易松散而造成抗拉强度低,且易带水而使用不便,而依靠单纯加大绳直径也难以解决问题,因此,尤其不能很好地满足船舶作业的需要。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改变缆绳的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在同样材料、相同直径下,使缆绳耐磨性强、不易松散、抗拉强度高、不易带水,而且握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尤其适用于船舶作业的需要。
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缆绳,是由多根股2相互规则拧成的粗绳1,其特征在于具有主内芯3,主内芯3充满由多根股2所包封的中央空间内;每根股2的结构如下由耐磨而高强度的多根拉条5相互规则拧在一起而组成,还有辅绳6和副内芯4,副内芯4充满由多根拉条5相互规则拧在一起时,它们的内侧面所包封的中央空间内,辅绳6则规则的附着在每相邻的两根拉条5之间在它们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各凹条式带沟上。
有益效果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由于主内芯3和副内芯4均采用了成撮状顺放,而股2是由拉条5相互规则拧在一起包封副内芯4,并有小绳6附着在股2上,而粗绳1又是由多根股2相互规则拧在一起包封内芯3,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同样材料、相同直径下,缆绳耐磨性强、不易松散、抗拉强度高、不易带水,而且握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尤其适用于船舶作业的需要,特别是辅绳6在使用中因磨损断裂后,不仅不影响缆绳正常使用,而且其握持性能会更好。


图1、粗绳1的立体状态示意图;图2、以六根股2制成的粗绳1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进一步详加说明;如图2所示主内芯3由高强度有机纤维纱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也可以是由高强度有机纤维纱多根纱呈股式再多股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也可以是由高强度有机纤维呈小绳式再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
如图2所示副内芯4由高强度有机纤维纱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也可以是由高强度有机纤维纱多根纱呈股式再多股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也可以是由高强度有机纤维呈小绳式再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
如图1、2所示辅绳6的粗细要与每相邻两根拉条5之间在它们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各凹条式带沟相宜配套,辅绳6附于凹条式带沟上后,其外沿部分不宜高于粗绳1的最大外圆面,辅绳6采用高强度有机纤维,并由两股以上相互规则结合在一起而制成。
一般情况下对于粗绳1而言,其所含股2的根数应大于或等于三根股;对于每根股2而言,其所含拉条5的根数应大于或等于三根拉条。
所谓“拉条”是指有相当的耐磨性、抗拉强度,同时兼具一定的刚性和柔韧性的呈一体化结构的单根式细长条状物体,是以专用原料经专用设备一次连续性挤出或兼拉制而成型,其直径远远大于普通意义上的丝、纱或纤维的直径,但又明显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棒”或“杆”。
关于小绳有足够的柔韧性及抗拉性,由丝、纱或纤维组成并且至少是二股拧在一起而成,总直径较细。
关于成撮状顺放在一起指多根柔软细长条物如线、绳或拉条等,单独或共同相互平行紧挨在一起放置。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缆绳,是由多根股(2)相互规则拧成的粗绳(1),其特征在于具有主内芯(3),主内芯(3)充满由多根股(2)所包封的中央空间内;每根股(2)的结构如下由耐磨而高强度的多根拉条(5)相互规则拧在一起而组成,还有辅绳(6)和副内芯(4),副内芯(4)充满由多根拉条(5)相互规则拧在一起时,它们的内侧面所包封的中央空间内,辅绳(6)则规则的附着在每相邻的两根拉条(5)之间在它们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各凹条式带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缆绳,其特征在于主内芯(3)由高强度有机纤维纱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也可以是由高强度有机纤维纱多根纱呈股式再多股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也可以是由高强度有机纤维呈小绳式再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缆绳,其特征在于副内芯(4)由高强度有机纤维纱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也可以是由高强度有机纤维纱多根纱呈股式再多股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也可以是由高强度有机纤维呈小绳式再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缆绳,其特征在于辅绳6的粗细要与每相邻两根拉条5之间在它们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各凹条式带沟相宜配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缆绳,其特征在于辅绳6的粗细要与每相邻两根拉条5之间在它们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各凹条式带沟相宜配套。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缆绳属于绳缆领域,主要是通过结构变化,提高绳缆的耐磨性、抗拉强度及使用寿命;是由多根股(2)相互规则拧成的粗绳(1),具有主内芯(3),主内芯(3)充满由多根股(2)所包封的中央空间内,而股(2)由多根拉条(5)相互规则拧成,多根拉条(5)拧在一起时,它们的内侧面所包封的中央空间内充满副内芯(4),另有辅绳(6)规则的附着在每相邻的两根拉条(5)之间在它们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各凹条式带沟上;主内芯(3)和副内芯(4)是由高强度有机纤维纱或加捻股或所制小绳共同成撮状顺放在一起而组成;有益之处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同样材料、相同直径下,缆绳耐磨性强、不易松散、抗拉强度高、不易带水、握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尤其适用于船舶作业。
文档编号D07B1/00GK2620714SQ0324278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日
发明者王广瑞 申请人:王广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