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绳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46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缆绳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缆绳操作机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带有操纵
杆的缆绳操作自行车装置的缆绳操作机构,上述操纵杆相对于该操纵杆的角位移量来拉动 和/或释放更大量的控制线。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日益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休闲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且, 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来说,骑自行车都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竞技性运动项 目。无论自行车是用于休闲、交通还是竞技,自行车行业都在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 件。 自行车中被广泛重新设计的一部分是自行车传动装置。具体地说,自行车传动装 置典型地包括前和后变速操作装置,所述前和后变速操作装置设计成操作前和后变速器, 从而使变速器在多个链轮齿或齿轮之上横向移动。这些链轮齿或齿轮通常结合到前曲柄和 后轮上,从而通过链条将来自骑行者的脚踏力传递到后轮。 —般而言,典型的变速器主要包括一个底架件(base member)、一对链接件和一个 具有链条导轨的活动件。在后轮变速器的情况中,链条导轨通常枢转地安装到活动件上且 包括具有压带轮(guid印ulley,导轮)和张力轮的链式轴承罩(chain cage)。在任一情况 下,前或后变速器的链接件均枢转地接合在底架件与活动件之间,从而形成一个四杆平行 四边形联动机构(four bar parallelogram linkage)。变速缆绳通常接合在底架件与其中 一个连接件之间,从而使链条导轨相对于自行车的中心面横向移动。因此,拉动缆绳的内索 (i皿erwire,内金属线),从而使链条导轨相对于自行车的中心面在第一横向方向上移动, 而释放缆绳的内索,从而使链条导轨相对于自行车的中心面在第二横向方向上移动。
—些缆绳操作的变速装置使用一个或多个控制杆来转动用于缠绕和释放操作 变速器的内索的线收紧件(wire takeup member)。在许多情况下,内索绕着线收紧件 的周围边缘缠绕或解开。在这些情况下,在缠绕或拉动操作过程中,转动缠绕器操纵杆 (winderlever)从而使线收紧件转动。通常,线收紧件的角位移量几乎等于缠绕器操纵杆的 角位移量。因此,为了操作变速器,骑行者可能需要使缠绕器操纵杆转动更大的量,以便拉 动变速缆绳的内索至所需的量,从而执行并完成变速操作。 鉴于以上情况,需要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致力于本领域中的这种需求以及其他需求,从本公开内容中,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 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缆绳操作机构,所述缆绳操作机构相对操纵杆的角 位移量而言拉动和/或释放更大量的控制线。 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和装配起来相对简单且廉价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 上述目标基本上可以通过提供一种这样的缆绳操作机构来实现,所述缆绳操作机
构主要具有固定件、线收紧件、操纵杆和运动传递装置。线收紧件相对于固定件在第一转动
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上可转动地安装,且第二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操纵杆相对
于固定件在第一转动方向上可枢转地安装。运动传递装置将操纵杆操作性地连接至线收紧
件,以便将操纵杆的枢转运动转换成线收紧件的转动运动,从而使线收紧件响应于操纵杆
在第一转动方向上的枢转运动而具有比操纵杆的角位移更大的角位移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
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以下详细描述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现参照构成原始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装配有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自行车控制或缆绳操作机构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安装到自行车的把手上的自行车控制或缆绳操作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自行车控制或缆绳操作机构的俯视图,此时去除了壳体;
图4是图2和图3中所示自行车控制或缆绳操作机构的仰视图,此时去除了壳体;
图5是根据所示实施例的自行车控制或缆绳操作机构的所选部件的简单分解透 视图; 图6是所示处于中间或静止位置的缆绳操作机构的所选部件的俯视图,此时线收 紧件和运动传递件处于完全释放位置; 图7是与图6相似的、缆绳操作机构的所选部件的俯视图,但此时去除了线收紧 件; 图8是用于缆绳操作机构的运动传递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如沿图8的剖面线9-9看到的运动传递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0是所示处于中间或静止位置的缆绳操作机构的所选部件的俯视图,此时去
除了线收紧件和运动传递件; 图ll是与图10相似的、缆绳操作机构的所选部件的放大俯视图,其中示出了缠绕 杆在变速操作过程中从图9的位置移动到线拉动位置; 图12是与图10和图ll相似的缆绳操作机构的所选部件的放大俯视图,示出了缠 绕杆从图11的变速操作返回到中间或静止位置; 图13是所示处于中间或静止位置的缆绳操作机构的所选部件的俯视图,此时去 除了线收紧件和运动传递件; 图14是与图13相似的、缆绳操作机构的所选部件的放大俯视图,其中示出了释放 杆在变速操作过程中从图13的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以及 图15是与图13和图14相似的、缆绳操作机构的所选部件的放大俯视图,其中示 出了释放杆在图15的变速操作之后返回到中间或静止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的所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公开中将显而易见的是,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举例说明,而不是出于限制发明的目的,本发明 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首先参照图l和图2,示出了装配有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自行车变速操作(控制)装 置12的自行车10。自行车变速操作(控制)装置12构成了一个缆绳操作机构,该缆绳操 作机构优选地用来做自行车10的变速机构(shifting gear)。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安 装在把手14上。在所示实施例中,自行车IO装配有各种传统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一个前变 速器16和一个后变速器18,它们是传统的自行车动力传动系统的零件的实例。本自行车变 速操作装置12是由骑行者的右手操纵的右手控制装置。可替换地,如果需要或希望的话, 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可安装在把手14的另一侧上。 变速操作缆绳22将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操作性地连接到后变速器18。优选地, 操作缆绳22是传统的自行车控制缆绳,其具有内索22a、以及包裹了内索22a的外壳22b。 通过操作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可以使后变速器18在多(九)个不同的齿轮位置之间移 动,这选择性地拉动或释放变速操作缆绳22的内索22a。 如图2所示,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安装到把手14上,紧邻制动杠杆26且位于 制动杠杆26的内侧。优选地,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具有用来覆盖住内部零件的壳体30 和用来将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固定到把手14上的把手夹或支架32。把手夹32优选地 由诸如金属制成并通过上紧螺栓而紧固到把手14上。 如图3到图5所示,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主要包括一个上支撑板34、一个下支 撑板36、一个线收紧件38、一个运动传递装置40、一个变速定位机构42、一个线缠绕(操 纵)杆44、一个线释放(操纵)杆46和一个主支撑轴48。壳体30、把手夹32以及支撑板 34和36基本上构成了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S卩,缆绳操作机构)的支撑件或固定件。本 质上,线缠绕杆44构成了缆绳操作机构的缠绕件或拉动件,而线释放杆46构成缆绳操作机 构的释放件。 支撑板34和36通过主支撑轴48固定到一起,所述主支撑轴优选地是一个其下端 上拧有螺母49的螺栓。优选地,主支撑轴48垂直于支撑板34和36延伸。主支撑轴48限 定出线收紧件38、变速定位机构42、线缠绕杆44和线释放杆46的主枢转轴线或主转动轴 线A。换句话说,线收紧件38、变速定位机构42、线缠绕杆44和线释放杆46均相对于固定 件(例如,壳体30、把手夹32和支撑板34和36)可移动地安装在对应于轴线A的单个重合 的轴线上。 本质上,运动传递装置40通过变速定位机构42将线缠绕(操纵)杆44操作性地 连接到线收紧件38。运动传递装置40将线缠绕(操纵)杆44的枢转运动转换成线收紧件 38的转动运动,从而使线收紧件38响应于线缠绕(操纵)杆44在第一 (缠绕)转动方向 Rl上的枢转运动而具有比线缠绕(操纵)杆44的角位移更大的角位移量。优选地,运动传 递装置40操作性地设置在线收紧件38与变速定位机构42之间,且沿着线收紧件38的转 动轴线A定位。具体地说,运动传递装置40实际上由主支撑轴48和固定到上支撑板34上 的支撑销50支撑在支撑板34与36之间。 如图5、图8和图9所示,运动传递装置40主要包括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第 三齿轮53和第四齿轮54。第一齿轮51和第四齿轮54可转动地安装在主支撑轴48上。第 二齿轮52和第三齿轮53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销50上。固定第一齿轮51,以便通过变速定位机构42随着线缠绕(操纵)杆44 一起转动。第二齿轮52的齿与第一齿轮的齿相啮合。 第二齿轮52使第三齿轮53转动。具体地说,第二齿轮52和第三齿轮53固定在一起,从而 使第二齿轮52和第三齿轮53作为单个整体式的单元而一起转动。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 齿轮52和第三齿轮53作为一个整体件一体地形成。第一齿轮51和第四齿轮54可转动地 安装在主支撑轴48上,并且垫圈55沿着主支撑轴48轴向地隔开第一齿轮51与第四齿轮 54。第四齿轮54的齿与第三齿轮53的齿相啮合。固定第四齿轮54,以便随着线收紧件38 一起转动。 在这个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1和第三齿轮53的直径和齿数相同。第二齿轮 52和第四齿轮54的直径和齿数相同。因此,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 的齿轮比与第三齿轮53和第四齿轮54间的齿轮比相同。具体地说,第一齿轮51每转动一 圈,第二齿轮52就转动1. 6圈。同样,第三齿轮53每转动一圈,第四齿轮54就转动1. 6圈。 因此,第一齿轮51每转动一圈,第四齿轮54就转动2.56圈。 返回来参照图5,支撑板34和36也由一个螺栓56和一个螺母57固定到一起。螺 栓56的轴设有隔离件58,用于将支撑板34和36隔开适当的间隔。因此,支撑板34和36 安装到主支撑轴48上,以便将变速定位机构42支撑在主支撑轴48上。
下支撑板36优选地设有用于接收变速操作缆绳22的缆绳调节螺母36a。缆绳调 节螺母36a将变速操作缆绳22的内索22a引导到变速定位机构42。缆绳调节螺母36a是 传统结构,因此将不再详细讨论和/或说明了 。 线收紧件38通过主支撑轴48相对于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的固定件(如零件 30、32、34和36)可移动地安装。具体地说,线收紧件38可枢转地安装到主支撑轴48上,从 而使线收紧件38可在用来拉动变速操作缆绳22的内索22a的线缠绕方向以及用来释放变 速操作缆绳22的内索22a的线释放方向上移动。优选地,线收紧件38优选地是由合适的 刚性材料(诸如硬质塑材料)制成的硬质刚性件。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支撑板34和线收紧件38之间设置一个弹簧件59 (如扭转 巻簧),从而在线释放方向(B卩,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上向线收紧件38弹性加载。具体地 说,弹簧件59的第一端59a设在线收紧件38内的孔中,而第二端59b钩在上支撑板34内 的孔中。因此,弹簧件59的偏压力使线收紧件38在线释放操作过程中绕枢转轴线A转动。 此外,后变速器18典型地设置有偏压件,该偏压件也在内索22a上施加拉力,内索随之在第 二转动(线释放)方向R2( S卩,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上驱动线收紧件38。
线收紧件38包括中心孔60,用来接收主支撑轴48 ;线附置结构(wire attachment structure) 61,用来附设内索22a ;缠绕槽62,用来在缠绕或拉动操作过程中 接收内索22a。如图5所示,线收紧件38的底面设置有围绕中心孔60的非圆形凹口63。非 圆形凹口 63与运动传递装置40的第四齿轮54的非圆形突出部54a相匹配,从而使线收紧 件38与第四齿轮54 —起作为一个整体的单元来运动。线收紧件38的上表面设置有围绕 中心孔60的同心槽,以便接收弹簧件59。 参照图5,变速定位机构42主要包括定位件或定位板66、位置保持件或位置保持 棘爪68和缠绕件或缠绕棘爪70。 一般而言,变速定位机构42操作性地接合在线收紧件38 与杆44和46之间,从而选择性地将线收紧件38保持在多个预定线位置中的一个中。更具 体地说,线缠绕杆44通过缠绕棘爪70操作性地接合到变速定位机构42的定位板66,从而线缠绕杆44在第一转动方向Rl ( S卩,图10到图15中的逆时针方向)上的枢转运动导致线 收紧件38沿第一转动方向Rl ( S卩,图10到图15中的逆时针方向)从当前变速位置转动到 下一个变速位置,并且变速定位机构42将线收紧件38保持在该下一个变速位置中。线释 放杆46操作性地接合到变速定位机构42的位置保持棘爪68,从而线释放杆46在第二转动 方向R2( S卩,图10到图15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的运动导致线收紧件38从当前变速位置转 动(即,图10到图15中的顺时针方向)到下一个变速位置,并且变速定位机构42将线收 紧件38保持在该下一个变速位置中。 定位板66通过主支撑轴48可转动地安装在上支撑板34与下支撑板36之间,从 而绕轴线A在多个预定线位置之间转动。定位板66是具有非圆形啮合孔66a的棘齿板,所 述非圆形啮合孔与运动传递装置40的第一齿轮51的非圆形突出部51a相匹配,从而使定 位板66与第一齿轮51 —起作为一个整体的单元来运动。 定位板66包括外周边缘,该外周边缘具有可选择性地与位置保持棘爪68啮合的 多个定位齿66b、以及可选择性地与缠绕棘爪70啮合的多个巻绕齿66c。将定位齿66b和 巻绕齿66c构造并布置为形成了定位板66和线收紧件38的九个预定线位置。相邻的成对 定位齿66b之间的空间的大小基于实现后变速器18的变速位置所需的缆绳移动量而确定。
如图10到图15最佳所示,位置保持棘爪68通过枢转轴72可枢转地安装在上支 撑板34与下支撑板36之间。枢转轴72从上支撑板34的底面突出。弹簧件74(例如扭转 巻簧)在图IO到图15的逆时针方向上向位置保持棘爪68弹性加载。因此,位置保持棘爪 68相对于上支撑板34和下支撑板36可移动地布置,从而在位置保持状态(图10、图12、图 13和图15)与位置释放状态(图11和图14)之间移动,其中在位置保持状态将定位板66 保持在那资额预定线位置的一个中,而在位置释放状态释放定位板66以使定位板66进行 转动运动。 优选地,位置保持棘爪68具有一个止动齿68a、一个防过转齿68b、一个止动凸起 68c、和一个致动凸起68d。 一般而言,止动齿68a和防过转齿68b响应于线释放杆46的枢 转运动而选择性地且交替地啮合其中一个定位齿66b。止动凸起68c从位置保持棘爪68的 外周边缘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从而接触下支撑板36上的邻接部(abutment),从而将位置 保持棘爪68保持在位置保持状态或静止状态。具体地说,弹簧件74在图10到图15的逆 时针方向上推动位置保持棘爪68,从而位置保持棘爪68的止动凸起68c接触下支撑板36 上的接合点,以便将位置保持棘爪68保持在位置保持状态。致动凸起68d从位置保持棘爪 68的外周边缘上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从而线释放杆46的枢转运动使得线释放杆46接触 致动凸起68d,从而使位置保持棘爪68从位置保持状态转动到位置释放状态。
位置保持棘爪68在与定位板66 —样的平面内运动,以使止动齿68a和防过转齿 68b响应于线释放杆46的枢转运动选择性地且交替地啮合定位齿66b中的一个。具体地 说,当线释放杆46处于静止位置时,位置保持棘爪68被偏压到位置保持状态,在此状态中 止动齿68a啮合定位齿66b中的一个,而防过转齿68b与定位齿66b隔开,如图10、图12、 图13和图15所示。因此,位置保持棘爪68的止动齿68a接触定位齿66b中的一个,从而 使定位板66(其在图10到图15中的逆时针方向上被弹簧加载)在线释放方向上的转动停 止。当线释放杆46从静止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时,位置保持棘爪68移动到位置释放状态, 在所述状态中,止动齿68a脱离定位齿66b,而防过转齿68b啮合定位齿66b中的一个,从
7而暂时将定位板66保持在如图IO和图14所示的中间位置中。换句话说,防过转齿68b被 构造成在线释放操作过程中,在非接触位置与接触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非接触位置中防 过转齿不接触任一个定位齿66b,而在接触位置中防过转齿在与止动齿68a不同的位置处 接触一个定位齿66b。当线释放杆46使防过转齿68b移动到接触位置时,防过转齿68b接 触定位齿66b中的一个,该被接触的定位齿位于在释放方向上处于定位保持棘爪68所接触 的那个定位齿66b的下游,从而防止定位板66在位置保持棘爪68与定位齿66b中的一个 分开后继续沿线释放方向转动。当防过转齿68b处于接触位置时,位置保持棘爪68的止动 齿68a被布置在这样的位置中,该位置位于位置保持棘爪的止动齿最初啮合的那个定位齿 66b以外。 如图5、图10到图15所示,缠绕棘爪70设置在线缠绕杆44上,从而线缠绕杆44 的运动导致缠绕棘爪70选择性地啮合定位板66的巻绕齿66c中的一个,从而使定位板66 转动。因此,缠绕棘爪70(例如,线缠绕件)相对于固定件可移动地安装,从而在第一转动 (线缠绕)方向Rl上驱动定位板66、运动传递装置40和线收紧件38。具体地说,缠绕棘 爪70可枢转地安装在固定于线缠绕杆44的枢转销76上。因此,缠绕棘爪70相对于线缠 绕杆44可移动地布置,从而在脱离或静止位置与缠绕位置之间运动。在缠绕或拉动位置, 缠绕棘爪70的齿啮合其中一个巻绕齿66c。在脱离或静止位置,缠绕棘爪70的齿与该巻绕 齿66c分开。 如图5所示,弹簧件78 (例如,扭转巻簧)设置在枢转销76上,该弹簧件78的一端 接合线缠绕杆44,而弹簧件78的另一端接合缠绕棘爪70。弹簧件78朝向定位板66偏压 缠绕棘爪70。换句话说,缠绕棘爪70在图10到图15中的逆时针方向上由弹簧件78弹性 加载。然而,当缠绕棘爪70处于静止位置时,缠绕棘爪70的齿停留在下支撑板36的边缘 上。当线缠绕杆44在第一转动方向(线缠绕方向)上运动时,缠绕棘爪70的齿越过(ride off)下支撑板36的边缘从而啮合其中一个巻绕齿66c。定位齿66b的数目和巻绕齿66c 的数目与后变速器18的变速位置的数目相对应,并且这些定位齿66b和巻绕齿66c被构造 成从定位板66的外周界表面径向向外地突出。与线收紧件38 —起,定位板66在第二转动 (线释放)方向R2(S卩,从俯视图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由弹簧件59弹性加载。
如上所述,线缠绕杆44支撑缠绕棘爪70,这就组成了线缠绕件。因此,线缠绕杆44 是具有缆绳拉动功能以操作典型的齿轮变换装置(例如后变速器)的操作件。如图10到 图11所示,线缠绕杆44可转动地安装在主支撑轴48上,从而线缠绕杆通过从静止或起始 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枢转而可以在图10所示的静止或起始位置与操作结束位置之间自由地 枢转。线缠绕杆44操作性地连接到变速定位机构42,以改变线收紧件38的当前位置。优 选地,线缠绕杆44是触发杆(trigger lever),其在移动到操作位置后返回到静止位置以 改变线收紧件38的当前位置。具体地说,线缠绕杆44由弹簧件82(例如,螺旋弹簧)朝向 静止位置弹性加载。弹簧件82的一端与线缠绕杆44接合,而另一端与定位板84接合,所 述定位板设置在主支撑轴48的端部上、且介于螺母49与线缠绕杆44之间。定位板84接 触下支撑板36的凸缘,从而防止支撑板84绕主支撑轴48转动。优选地,在主支撑轴48的 端部、且在螺母49与定位84之间还设置有螺母盘86。螺母49拧在主支撑轴48的下端上, 从而将线缠绕杆44、线释放杆46、主支撑轴48上的定位板84和螺母盘86保持在下支撑板 36下面。
线释放杆46是具有线释放功能以操作典型的齿轮变换装置(例如,后变速器18)的线释放件。线释放杆46相对于固定件(例如,零件30、32、34、和36)可转动地安装在主支撑轴48上。线释放杆46被构造成接合变速定位机构42以释放线收紧件38,从而使线收紧件因弹簧件59的力而转动。具体地说,线释放杆46具有通过弯曲线释放杆46的远端而形成的运动传递凸起(movementtransmitting)或释放接合部46a。释放接合部46a是线释放杆46的一体的部分,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枢转轴线A上。当线释放杆46从静止位置枢转到释放位置以释放线收紧件38时,释放接合部46a啮合位置保持棘爪68的驱动凸起68d,从而使线收紧件在弹簧件59的推动力下转动。 优选地,线释放杆46是触发杆,其在移动到操作或释放位置后返回到静止位置以改变线收紧件38的当前位置。具体地说,线释放杆46由弹簧件88(例如,扭转巻簧)朝向静止位置来弹性加载,所述弹簧件的第一端接合到下支撑(件)板36、而第二端接合到线释放杆46。 现将参照图10到图12解释为了变换齿轮,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2的变速定位机构42所进行的操作。首先,将解释拉动或缠绕变速操作缆绳22的操作。
如图10和图12所示,示出了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线缠绕杆44和线释放杆46都没有进行操作。在图10中,后变速器18处于第九(顶部)位置,即与具有最少齿数的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并且线收紧件38处于第九预定线位置。从图IO所示的状态,如果骑行者用右拇指按压线缠绕杆44从而使线缠绕杆44从起始或静止位置朝向终点位置移动,则缠绕棘爪70将接触定位板66的其中一个巻绕齿66c,进而定位板66和运动传递装置40将一起沿线缠绕方向(即图10到图12的逆时针方向Rl)枢转。此外,定位板66的该枢转运动也导致运动传递装置40使线收紧件38枢转。线收紧件38的枢转运动使得内索22a被拉动,从而使后变速器18朝向对应于较大齿轮(即具有较大直径的齿轮)的中间位置运动。在该运动过程中,如图11所示,啮合止动齿68a的其中一个定位齿66b使位置保持棘爪68移动,以使位置保持棘爪68转动,从而使位置保持棘爪68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当线缠绕杆44已朝向终点位置枢转且被释放时,线缠绕杆44由于弹簧件82的弹簧加载而返回到如图12所示的起始或静止位置,并且定位板66由于位置保持棘爪68与定位齿66b啮合而被定位。 现将参照图13到图15解释释放变速操作缆绳22的操作。如果线释放杆46从图13所示的位置沿第二转动(顺时针)方向运动,则线释放杆46的这种转动使得线释放杆46的释放接合部46a接触致动凸起68d,从而使位置保持棘爪68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防过转齿68b在两个定位齿66b之间移动,从而防止定位板66在弹簧件59的力作用下转得太远。因此,当位置保持棘爪68顺时针枢转时,位置保持棘爪68的止动齿68a与其中一个定位齿66b分开,定位板66进而顺时针转动。定位板66的这种枢转运动也导致运动传递装置40使线收紧件38枢转。线收紧件38的枢转运动使得内索22a被释放,从而使后变速器18移动至下一个齿轮。当定位板66在线释放方向上转动时,位置保持棘爪68的防过转齿68b接触距离上一个定位齿66b —个齿远的定位齿66b,从而定位板66停止转动。当骑行者松开线释放杆46时,线释放杆46由于弹簧件88的弹力而返回到如图15所示的静止位置。然后位置保持棘爪68因弹簧件74而逆时针转动,进而防过转齿68b与定位齿66b中的一个分开,使得定位板66再次顺时针转动。然而,位置保持棘爪68的止动齿68a接触定位齿66b,并使得定位板66、运动传递装置40和线收紧件38被定位。
术语的一般性解释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这里所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是开放性术语,其规定了所提到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提到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上述内容也可应用到具有相似含义的词,诸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此外,术语"零件"、"区段"、"部分"、"构件"或"元件"当使用单数时可具有单个零件或多个零件的双重含义。如此处用来描述上述实施例,以下方向术语"向前"、"向后"、"上面"、"向下"、"垂直"、"水平"、"下面"和"横向"以及任何其他相似的方向术语指的是装配有缆绳操作结构的自行车的那些方向。因此,在用来描述缆绳操作机构时,这些术语应当相对于装配有本发明的自行车在正常骑行位置的状态时来解释。最后,这里所用的程度术语诸如"基本"、"大约"和"近似"指的是被修饰术语的合理偏离量,从而使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 虽然仅选择所选实施例来举例说明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从该公开中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化和修改。例如,如果需要和/或希望,各种部件的大小、形状、位置或方向可以改变。所示直接连接或相互接触的部件可以在它们之间设有中间结构。 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通过两个元件来执行,反之亦然。 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实施例中被采用。无需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同时存在所有的优点。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每个特征单独或与其它特征组合时,也应考虑作为申请人的其他发明的单独描述,包括利用这些特征而具体化的结构和/或功能概念。因此,以上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仅用来举例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0
权利要求
一种缆绳操作机构,包括固定件;线收紧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沿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并且所述第二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操纵杆,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可枢转地安装;以及运动传递装置,操作性地将所述操纵杆连接到所述线收紧件,以将所述操纵杆的枢转运动转换成所述线收紧件的转动运动,从而使所述线收紧件响应于所述操纵杆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的枢转运动而具有比所述操纵杆的角位移更大的角位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绳操作机构,其中,所述运动传递装置包括 第一齿轮,被固定以随着所述操纵杆一起转动; 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第三齿轮,借助所述第二齿轮来转动;以及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被固定以随着所述线收紧件一起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绳操作机构,其中,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被固定在一 起,从而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作为单个的单元而一起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绳操作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数比与 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数比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绳操作机构,其中,所述线收紧件和所述操纵杆相对于所 述固定件可移动地安装在单个重合的轴线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绳操作机构,进一步包括定位件,包括多个巻绕齿,所述巻绕齿选择性地与操作性地安装在所述操纵杆上的缠 绕棘爪相啮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绳操作机构,其中,所述定位件进一步包括多个定位齿,所述定位齿与定位棘爪相啮合,从而将所述定位 件选择性地保持在多个预定线位置中的一个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缆绳操作机构,进一步包括线释放件,相对于所述固定件可移动地安装,所述线释放件包括释放接合部,在所述线 释放件的线释放操作过程中所述释放接合部啮合所述定位棘爪,从而释放所述定位件。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绳操作机构,其中,所述运动传递装置沿着所述线收紧件的转动轴线而设置在所述线收紧件与所述定位 件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缆绳操作机构,其主要包括固定件、线收紧件、操纵杆和运动传递装置。线收紧件相对于固定件沿第一和第二转动方向可转动地安装,并且第二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操纵杆相对于固定件沿第一转动方向可枢转地安装。运动传递装置操作性地将操纵杆连接到线收紧件,以将操纵杆的枢转运动转换成线收紧件的转动运动,从而使线收紧件响应于操纵杆沿第一转动方向的枢转运动而具有比操纵杆的角位移更大的角位移量。
文档编号B62M25/00GK101734343SQ20091013030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0日
发明者原宣功, 池端克行, 高地毅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