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纤维聚集面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械中的纱线的纺纱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69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纤维聚集面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械中的纱线的纺纱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纤维聚集面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械中使用的纱线开始纺制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在该方法中,所纺制的纱线的一个端头,在借助于两个辅助辊对形成一个纱线盈余段的情况下,被输送到吸入气流的作用区内并被保持在那里,该气流流入到敞开端口式精纺机械内。接下来,该纱线被松开,并通过纱线盈余段的松开而被输送到纤维聚集面,从那里,纱线与纤维聚集面所输送的纤维相结合后再进行抽拉。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械中,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需要重新连接纱线或开始纺纱。例如,当纱线断开时、或者用空线轴重新纺纱时。由此,使得机械经营者不断地追求机械运行的经济性。其结果是其生产者和经营者持之以恒地试图提高产量和速度,同时尽量减少停工时间、或者从根本上避免之。为此,使用了自动化的维护设备,来尽量地减少维持机械的运行所需的人员。业已证明,其间纱线的输出速度已经达到如此之高,使得在机械的外部,这些维护设备已经不可能按照通常的纱线输出速度处理纱线。当进行接头时,所涉及的纺纱位置必须要放慢速度。而每次减速都不可避免地要造成所生产的纱线量的损失。此外,从所生产的纱线的质量来看,也会出现降低。因为通过速度的改变,能够造成在机械之间转速比的差别。对于所生产的纱线的质量来说很关键的是所产生的接头的质量。这里,尤其要关注均匀性,因为它对于利用其它装置进行的后续加工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通过它们,在保证尽量高的纱线质量前提下,特别快速地完成纱线的接头。
为了实现该目的,前面所述方法的特征是通过一个保持恒定不变的第一纱线长度来构成纱线盈余段,它在纱线存储装置内被拉向后方。其中,在一个第一时间点解除这种后拉,而在一个第二时间点放开纱线,使得纱线被输送到敞开端口式精纺机械内,并在一个第三时间点,将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进行输送使之成为一个所必要的、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这里,这三个时间点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成为一个所必要的、变化后的第二纱线长度的输送过程,自第三时间点开始,最迟到位于纱线存储装置内的纱线储备耗光时结束。
需要接头的纱线,从第一和/或第二纱线架装置中、由一个辅助线轴或者敞开端口式精纺机械的一个纺纱位置上的已经存在的、并且部分地缠绕的线轴中引出。之后,纱线架装置、最好是第一纱线架装置,夹持住纱线的一段,而另一个纱线架装置则根据所选择的不同安置情况、继续向前或反向输送,从而在两个纱线架装置之间产生纱线盈余段。该纱线盈余段暂存在一个纱线存储装置内。由此产生的纱线储备的长度保持恒定不变,并构成一个第一纱线长度。第一纱线长度在其选择中,与所使用的纺纱位置的转子类型无关。不过,如已知的那样,使接头纱线的纱线长度与所使用的转子类型相协调是有益的。
因此,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也设计采用了与所使用的转子类型的协调。其中,从第一纱线长度开始调节设定一个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为此,首先进入一种预备状态,其中保持不变的一个第一纱线长度按照前面所述的方式被预存于纱线存储装置内。为了在转子内进行纱线接头,随后解除对安置于两个纱线架装置之间的纱线存储装置内的纱线的后拉。因此,该纱线以松脱状态位于两个尚处于啮合状态的纱线架装置之间。通过控制第二纱线架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调节设定好必要的第二可变纱线长度。该控制可选择性地用来缩短或者延长第一纱线长度,具体情况依赖于所选则的是使第一纱线长度大于、还是小于第二纱线长度。第二纱线现在的长度,是对于所使用的转子型号来说,按照众所周知的产生最佳接头效果的纱线长度。根据本发明所公开的特别简单的调节可能性,甚至有可能在每个纺纱位置上对各单独的第二纱线长度进行调节,并因此获得特别好的协调。在按照所述的方法完成调节的过程中,通过第二纱线架所设定的第二纱线长度,在这个方法步骤中,首先还要受到第一纱线架装置的阻拦而不能跟随吸入气流进入到转子内部空间中去。如果第二纱线架装置最终调节设定了所期望的第二纱线长度,就将第一纱线架装置张开,此后纱线的端头以所确定的第二纱线长度被导入转子内部空间中。根据对纱线端头在运转的转子中所期望停留时间的长短,能将纱线借助于一个或者这两个纱线架装置一起对产生的接头或快或慢地进行抽拉,并随后按照已知的方法将所涉及的纺纱位置移交给主抽拉辊对。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维护设备中传统的纱线存储装置自身,也可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具体方式是使用纱线架装置,首先调节出预先给定的一个恒定不变的第一纱线长度,并接下来调节出一个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这样,就可以避免对现有的纱线存储装置进行改装以及与此相关的费用。
与此相关的特殊优点是在第二时间点将用于向敞开端口式精纺机输送纱线的一个第一辅助辊对张开,并在第三时间点由第二辅助辊对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输送调节到一个必需的、可以变化的第二纱线长度。所使用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的维护设备上通常已经具有这样的辅助辊对。这样正好利用其执行本方法。为此,特别要将维护设备的辅助辊对连接到一台控制设备上并可以特别精确地进行控制。
在纱线储备用完后,最好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内将纱线保持在纤维聚集面上的一个区域内不动。该时间段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并要考虑到对纱线进行加工的转子类型的特性,以及所使用的纱线端头进行预备的方式。
取第一纱线长度始终大于所必需的第二纱线长度的最大值、或者始终小于后者的最小长度。这样,可以使得进行第二纱线长度调节的输送辅助辊对始终只需要往一个方向上移动。在驱动机构中存在的公差,当辅助辊对的输送装置换向时,会特别强烈地表现出来,在这里也就得到避免,就如同驱动机构换向时所必需的时间那样。此外,为了形成第一纱线长度,一般将纱线首先由第二辅助辊对、然后再由第一辅助辊对逆着正常的纱线抽拉方向进行输送。当达到所期望的纱线端头的终点位置时,将第一辅助辊对停止下来,并使第二辅助辊对继续输送,直到存置在纱线存储装置内的纱线达到所期望的第一纱线长度为止。
第二纱线长度的调节是通过第二辅助辊对沿着正常的纱线抽拉方向输送纱线来实现的。
也可以考虑通过第一辅助辊对反向输送纱线来实现对第一及第二纱线长度的调节。为此,或者完全由第一辅助辊对的移动来完成,或者通过它与第二辅助辊对一起组合移动来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有效的实施例,纱线端头的终点位置的设置,应使纱线通过至少一个纱线导引装置朝向转子方向受到引导,并且,纱线端头的终点位置的设置,应使第二纱线长度在投放时尽量不需要在纱线引导装置内克服任何阻力。业已证明,纱线接头及开始纺纱位置的质量根本性地由该过程的准确时间顺序来决定。将已经准备好的纱线端头时间上尽量准确地投放到转子内部空间就属此类。此外,本发明还证实在所使用的纱线导引装置中,在这里特别是在纱线导引管中,形成了障碍,而所投放的纱线端头以不同的速度越过它们。例如,纱线导引管内的陶瓷部件的过渡边沿,或者诸如所谓的扭转停止装置的导引元件的边沿,就是这类障碍。如果人们现在设法使纱线端头在进行第一纱线长度的调节时、并且最迟在第二纱线长度调节时,已经位于所有的障碍点之后、至少是在尽量多的障碍之后,那么投放时间常数可以显著地改善。改善后的投放时间常数又可以使得所产生的接头质量得到改善。
此外,如果从第一纱线长度到第二纱线长度的变化通过沿着纱线抽拉方向进行输送来完成,将具有特殊优势。实现此目标的可能方式为所选择的第一纱线长度,恒定大于所必需的第二纱线长度。为了调节设置第二纱线的长度所进行的纱线回送,借助于第二辅助辊对将纱线反向回送来完成。这里,第二辅助辊对的转动方向,已经是进行后续纱线抽拉所必需的方向。这样,不会再因为进行传动机构换向而耗费时间。这样,在接头过程中,允许控制过程以非常快速的时间顺序完成。
该方法优选的设计方案是纱线以气动、机械或者机电方式拉向后方。如同已经提到的那样,本发明的一个特殊优势是使用现有的纱线存储装置来实施本发明的方法。这些主要是以气动、机械或者机电方式进行工作的纱线存储装置,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并且在所使用的精纺机中通常也可使用。
本发明的方法中,敞开端口式精纺机具有一个构造成转子的纺纱元件。该方法的特征是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与该转子的直径相匹配。如上所述,通过该方法只需通过调节一个输送长度,使得预存于纱线存储装置内的纱线长度,从固定地预先设定的第一纱线长度改变为所必需的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
此外,为实现本发明的目标,设计了一种开始纺制纱线的装置,用于具有一个纤维聚集面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中。它具有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纱线架装置,它们可以在开始纺纱时投入使用,具有一个与第一及第二纱线架装置相连接的控制设备,一个在敞开端口式精纺机中产生负压的装置,以及一个在纱线行进路径上安置的纱线存储装置。其中,纱线存储装置与控制第一和第二纱线架装置的控制设备处于控制连接状态。本发明的装置特别适用于执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或其中的几个所述的方法,并且所具有特征为纱线存储装置设置来存储保持恒定不变的第一纱线长度,并借助于控制设备可控制如下所存储的纱线在一个第一时间点松开。此外,第一纱线架装置借助于控制设备控制到一个第二时间点而将纱线松开。到一个第三时间点,由控制设备控制第二纱线架装置,并通过输送将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调节为一个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其中,这三个时间点相互协调的方式,使得向第二纱线长度调节的输送过程,自第三时间点开始,最迟在位于纱线存储装置内的纱线储备用完时结束。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以及具有优势的特征在其它权利要求中给出。本发明的其它具有优势的构造将利用下面的实施例和图例进行详细说明。图中所示为图1为一台维护设备及其所属的纺纱位置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图2为图1中Y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的接头过程的一个第一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的接头过程的一个第二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的接头过程的一个第三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中示意性给出了一台维护设备1。该维护设备1位于一个只是部分地给出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的前面。为了抓住纱线3,维护设备1具有一个第一辅助辊对4和一个第二辅助辊对5。在第一和第二辅助辊对4、5之间为一个主辊对6,它隶属于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在两个辅助辊对4、5之间还安置着一个纱线存储装置7。所示的纱线存储装置7由一个负压源8、一个阀门9和一个伺服驱动机构10组成。负压源8和伺服驱动机构10都连接到一个控制装置11上,并由它进行调节。连接到控制装置11上的还有上述两个辅助辊对4和5。在所示的状态下,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上缠绕着纱线3的线轴12,通过维护设备1的一个辅助驱动机构13进行驱动。
为了接头,纱线3首先受第二辅助辊对5、并接下来再受第一辅助辊对4作用,逆着纱线抽拉方向、朝向一个纺纱盒14向回移动。通过停止第一辅助辊对4、而同时由第二辊对5继续输送,形成一个纱线盈余段,它借助于负压被吸入到纱线存储装置7内。负压的控制,是借助于一个通过伺服驱动机构10的动作控制的阀门9、由控制装置11来完成的。纱线3的输送方式为纱线3在首先通过了第一辊对4后,输送到纺纱盒14内的某个预定地点。为了确定该地点,可以使用一个光柱,当纱线端头15通过此处时,它产生一个相应的信号。纱线端头15到达该点后,将第一辅助辊对4停止下来,并在第一与第二辅助辊对4、5之间形成纱线盈余段。接下来,第二辅助辊对5继续输送纱线5,直到它在纱线存储装置7内聚集达到一个恒定地预先给定的纱线长度为止。达到该纱线长度后,第二辅助辊对也被停下来。纱线3因此处于一种预备状态,此时,它具有一个固定的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
现在,完成接头的一种可能性是在一个第一时间点终止纱线存储装置对纱线的后拉。它意味着或者通过伺服驱动机构10关闭阀门9,或者直接关断负压源8。接下来可以借助于第二辅助辊对5将纱线3朝向线轴12输送,直到纱线3被缩短到一个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为止,该长度与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及其各个纺纱位置相适应。第一纱线长度的尺寸,最好选择总是大于所需要的第二纱线长度的最大值。在这种参数设计方案下,从第一纱线长度出发,对第二纱线长度进行调节时,总是通过第二辅助辊对5在朝向线轴12的方向上输送纱线3来实现。该输送方向已经是纱线抽拉方向,在随后对完成接头的纱线进行抽拉时仍然需要。第二辅助辊对5因此不再需要改变方向,由此彻底避免了由此产生的缺点。这些缺点包括由于驱动电机必须改变极性而需要相当长的换向时间,相对于受驱动的纱线3发生滑动,以及机械传动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公差造成的负面影响。
如果纱线3被最终调节到了所期望的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上,就可以通过张开第一辅助辊对4来投放于纺纱盒14内。在那里,纱线端头15接触到转子16的内侧,并且纱线3按照已知的方式进行接头。完成接头后,借助于第二辅助辊对5将纱线3从转子16中抽拉出来,并缠绕到线轴12上去。随后,当生产速度以及纱线的抽拉速度重新回到其额定数值后,按照已知的方式方法将被纺过的纱线3转交给纺纱装置2的主抽拉辊对6。
图2中给出了图1中用Y表示的局部再次放大后的视图。在纺纱盒14内可以清楚地看到转子16的安置。一根始于转子内部空间、从纺纱盒14内导出的纱线抽拉管17,将纱线3引向图中未给出的第一辅助辊对4的方向。纱线抽拉管17的各端面上装备有陶瓷部件18,它们减轻了由塑料制成的纱线抽拉管17的摩擦。在纱线抽拉管17内的转弯区域也额外地安置了由陶瓷材料制成的扭转停止装置19,它具有部分地伸出到内部空间中的导向肋20。导向肋20及可能存在于陶瓷部件18和纱线抽拉管17之间的接头面的高度台阶,可能成为穿行的纱线3及可能分散成扇形的纱线端头15的障碍。为此,最好使得纱线端头15在被投放到转子16的内部空间之前,尽量处于线A或线B所在的区域内,以便在开始纱线投放后尽量快速地、并在尽量恒定不变的投放时间内到达转子16的内部空间中。同步而且恒定的短投放时间允许很快地完成接头过程,这样,又能够明显地提高开始纺纱转速。如前面所述那样,每个接头过程都需要使正常的机械转速降低下来。这里,转速的降低及随后重新加速都会持续一定时间。转速降低越少,就能使得接头过程所造成的生产停顿及产量减低的维持时间越短。与避免产量降低相比,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纱线长度和持续时间的更好控制,明显提高了接头的质量。
图3给出了接头过程工艺控制的一种可能变例。图中,垂直轴为速度,而水平轴为时间。在时间点T1,解除纱线存储装置7对纱线的后拉。之后,第二辅助辊对5开始按照所示的速度回送纱线3,使之从第一纱线长度缩短为第二纱线长度。如果完成,维护设备1通过张开第一辅助辊对4将纱线投入到呈负压状态的纱线抽吸管17。经过一个时间段ΔTAD后,它是用完所存储的纱线长度所需要的时间,纱线3被拉入到转子16的内部空间中。在时间点T3,存储的纱线完全用光,纱线端头15在转子16的内部空间中的终点位置上停留一个接头时间段ΔTAZ。这个接头时间段ΔTAZ可以实验测量,并且应当使得纱线端头15与位于转子内的纤维之间形成一个尽量均匀的接头连接。之后,在时间点T4使第二辅助辊对5重新转动,将连接好的纱线3从转子内部空间中抽出。以后,抽拉速度相应于转子转速的增加而提高,直到纺纱位置重新达到其额定速度,此后,交接给纺纱位置2的主抽拉辊对6。
图4中给出了本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当给出一个标志着纱线后拉结尾的控制信号后,等待一个短时间段ΔTR,以便等待系统可能存在的惯性及进行反应的时间,从而确保纱线松脱开。这种系统造成的等待时间也可能在其它位置上使用,只要具有必要性。可以使用一个后拉柱栓来替代这里所描述的通过负压控制的纱线后拉装置,它因为其自身以及所连接的系统的惯性,需要一个反应时间ΔTR。之后,自时间点T`1开始,接着又进行前面所描述的纱线3的抽拉,借助于第二辅助辊对5进行回送,由此使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缩短为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与图3中所给的工艺流程不同之处在于抽拉过程中,在时间点T2已经通过第一辅助辊对4将纱线投放出去。这样,可以显著地缩短接头过程所需要的总体时间。不过,重要的是,在放置于纱线存储装置7内的纱线数量,到时间点T3、即在用完时间段ΔTAD结束之前,由第二辅助辊对5结束对第二纱线长度的抽拉和调节。自时间点T3起,开始前面同样已经描述过的接头时间段ΔTAZ,并在接头时间的结尾T4开始,按照已经描述过的方式重新启动纱线抽拉。
最后,图5中给出了本发明的方法中一个特别快速地工作的实施例。其中,时间点T1与T2重合。这意味着纱线存储装置7对纱线的后拉以及由第一辅助辊对4对纱线3的固定要同时解除。开始时预先保存于纱线存储装置内的纱线长度,等于该时间点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所需要的可变第二纱线长度的调节在用完时间段ΔTAD内同时完成,并因此特别节省时间。不过,该实施例的前提条件是要具有一个特别快速动作的驱动机构。它可以在相当短的用完时间段ΔTAD内,将第一和第二纱线长度之间所需要的长度差输送到位。至时间点T3纱线存储装置完全耗空,随后按照上面已经描述的方式继续执行本方法。
本发明显然并不局限于所给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权利要求的框架内,可以有大量的发明的演变转化方式。例如,可以使用其它的驱动或者卡固装置来替代前面所描述的第一和第二辅助辊对4、5。此外,还可以考虑通过主抽拉辊对6来替代辅助辊对之一。另外,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在图中曲线所示的过程、尤其是其中所给的时间点,可以在宽泛的范围内变化,但并未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对各时间点采用的代号进行标示,仅仅是为了比较简单地命名,并未因此给定强制性的时间顺序。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始纺制纱线(3)的方法,用于具有一个纤维聚集面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上,其中,进行纺制的纱线(3)的一个纱线端头(15),在形成了一个纱线盈余段后,被送入到一个吸入气流的作用区内并被保持住,该气流流入到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之中,随后,将纱线(3)松开并通过放开纱线盈余段被输送给纤维聚集面,从那里,纱线(3)与纤维聚集面提供的纤维结合起来,并重新进行抽拉,其特征为纱线盈余段通过一个恒定不变的第一纱线长度构成,它在一个纱线存储装置(7)内被拉向后方,其中到一个第一时间点解除这种后拉,在一个第二时间点松开纱线(3)使该纱线(3)被送入到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内,并在一个第三时间点将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输送调节到一个所必需的、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上,其中这三个时间点之间互相协调,使得向第二纱线长度调节的输送过程,自第三时间点开始,最迟在位于纱线存储装置内的纱线储备用完时结束。
2.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第二时间点,用于将纱线送入到敞开端口式精纺机内的第一辅助辊对被松开,而在第三时间点,由一个第二辅助辊对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被输送调节到一个所必需的、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上。
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在纱线储备用完后,纱线(3)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内被保持于纤维聚集面区域内固定不动。
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第一纱线长度始终设置成比最长的必需第二纤维长度还要有一个超出量。
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纱线(3)借助于至少一个纱线导引装置朝向纺纱转子移动,并且所设置的纱线端头的终点位置,应当使所投放的第二纱线长度在纱线导引装置内尽量无需克服障碍。
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由第一纱线长度向第二纱线长度的变化,通过纱线(3)沿着纱线抽拉方向的输送来完成。
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时间点调节设置成在时间上尽量互相靠近。
8.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纱线(3)以气动、机械或机电方式被拉向后方。
9.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具有一个构造成转子(26)的纺纱元件,并且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与转子(26)的几何形状、尤其是其直径和高度相适应。
10.一种开始纺制纱线(3)的装置,用于具有一个纤维收集面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中,具有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纱线架装置(4,5),它们可以在开始纺纱时投入使用,和一个与第一及第二纱线架装置(4,5)相连接的控制设备(11),以及一个在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中产生低压的装置(8),和一个在纱线行进路径上安置的纱线存储装置(7),它与控制第一和第二纱线架装置(4,5)的控制设备(11)处于控制连接状态,尤其为了实施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或其中的几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纱线存储装置(7)设置来存储一个保持恒定不变的第一纱线长度,并借助于控制设备(11)进行控制,其方式是使所存储的纱线(3)在一个第一时间点松开,另外,在一个第二时间点借助于控制设备(11)可对第一纱线架装置(4)进行控制并将纱线(3)松开,而在一个第三时间点,由控制设备(11)可对第二纱线架装置(5)进行控制,并将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输送调节为一个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其中,这三个时间点相互协调,其方式使得向第二纱线长度调节的输送过程,自第三时间点开始,最迟在位于纱线存储装置(7)内的纱线储备用完时结束。
11.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纱线架装置(4,5)构造成辅助辊对。
1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主抽拉辊对(6)构造为纱线架装置。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控制设备(11)可以编程,并且规则地分时控制多个过程。
1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第一纱线长度比第二纱线长度大。
15.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第二纱线长度的纱线端头的终点位置与转子(16)的内部空间之间,在纱线导引装置(17)内没有障碍、或者障碍尽量少。
16.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尽量短。
17.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装置具有一个气动、机械或者机电式工作的纱线存储装置(7)。
18.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第一与第二纱线长度可以单独地预先选定。
19.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第一与第二纱线长度之差可以预先选定。
20.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控制设备(11)控制一个辅助辊对(4,5),并且输送第一与第二纱线长度之间的纱线长度差。
21.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需要精细控制的辅助辊对(4,5)为第二辅助辊对(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始纺制纱线(3)的方法,用于具有一个纤维聚集面的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上,其中,进行纺制的纱线(3)的一个纱线端头(15)在形成了一个纱线盈余段后,被送入到一个吸入气流的作用区内并被保持在那里,该气流流入到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之中,随后,将纱线(3)松开并通过放开纱线盈余段被输送给纤维聚集面。从那里开始,纱线(3)与纤维聚集面提供的纤维结合起来,并重新进行抽拉。本方法的特征为纱线盈余段通过一个恒定不变的第一纱线长度构成,它在一个纱线存储装置(7)内被拉向后方。在一个第一时间点解除这种后拉。在一个第二时间点松开纱线(3)使该纱线(3)被送入到敞开端口式精纺机(2)内,并在一个第三时间点将预先给定的第一纱线长度输送调节到一个所必需的、可变的第二纱线长度上,其中这三个时间点之间互相协调,使得向第二纱线长度调节的输送过程,自第三时间点开始,最迟在位于纱线存储装置内的纱线储备用完时结束。
文档编号D01H4/48GK1621587SQ20041009146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4日
发明者F·拜尔 申请人:利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