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锻打法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904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锻打法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涉及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建筑业普遍使用的钢丝绳,特别涉及一种用锻打法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6T×7+FC钢丝绳,其面接触股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是模拉法,即对捻成股随后进行拉拔,捻股与拉拔在一台合股机上同时进行。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与普通合股机相比,要求合股机必须具有较大的刚度,并能提供足够的拉拔动力;拉拔后出现断丝修复极其困难;拉拔后外层钢丝之间的面接触特征并不明显;钢丝变形通常仅发生在外层钢丝的表面;拉拔过程发生的不均匀变形形成新的附加应力,并降低钢丝自身性能。按照模拉法生产6T×7+FC钢丝绳无法明显提高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与增大钢丝绳的疲劳性能。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明显提高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与增大钢丝绳的疲劳性能的用锻打法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股外层钢丝1、中心钢丝2、绳芯5,在绳芯5的外侧覆有由外层钢丝1、中心钢丝2构成的钢丝股。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钢丝股是一个以上。
每个钢丝股的中心钢丝2外裹有外层钢丝1,外层钢丝1呈不规则扇形,中心钢丝2表面有螺旋压痕;股外层钢丝之间3处、外层钢丝1与中心钢丝之间3处分别呈面接触;股外层钢丝之间有谷部空隙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钢丝由捻制状态时的线接触变成面接触的过程是在三向压应力状态下得到的。钢丝性能变化仅因形状而引起。变形后钢丝性能与圆形钢丝性能相同。
2.通过对股实施360°连续锻打,合股过程中产生捻制应力能够得到充分消除。
3.压实股采用专门设立的锻打装置单独完成,该装置足够的动力能够使股钢丝之间实现良好面接触。
4.压实股中钢丝之间接触应力减小,钢丝相对位置更加稳定,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伸长减小。
5.钢丝之间接触面积的大小可通过锻打压缩率进行适当调整。
6.在生产压实股过程中出现断丝,能够方便得到修复。
锻打法生产的6T×7+FC压实股钢丝绳具有破断拉力大、钢丝性能优、伸长减小和使用寿命长的等特点。该钢丝绳为不松散钢丝绳。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如图所示,外股由7根钢丝构成,股中钢丝按照6+1形式排列;组成股的钢丝每根钢丝不再保持规则圆形;股外层6根钢丝断面近似扇形,中心钢丝2出现6条螺旋压痕,钢丝变形是在通过对股实施周向360°连续锻打实现的;股外层钢丝1之间、外层钢丝与中心钢丝之间面接触特征明显;股外层钢丝之间的谷部空隙4较小;钢丝绳绳芯5是纤维芯,外股通常为6+1结构。采用其他线接触结构也是允许的。
股外层钢丝1呈不规则扇形,中心钢丝2表面出现6条螺旋压痕;股外层钢丝之间3处、外层钢丝与中心钢丝之间3处分别呈面接触;股外层钢丝之间的谷部空隙4较小。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6+1线接触股的生产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先捻股再锻打后合绳的方法,与普通钢丝绳生产方法的区别在于实现股中钢丝之间的面接触股压采用的是锻打法而不是模拉法。在钢丝绳生产流程合股工序后新增压实工序。压实设备为具有单独动力的旋锻机。旋锻机可以单独建线,也可安装在在用合股机上。根据股规格、设备能力,采用单道次锻打或连续锻打。锻打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实施。
权利要求1.用锻打法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包括股外层钢丝(1)、中心钢丝(2)、绳芯(5),其特征在于在绳芯(5)的外侧覆有由外层钢丝(1)、中心钢丝(2)构成的钢丝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锻打法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股是一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锻打法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每个钢丝股的中心钢丝(2)外裹有外层钢丝(1),外层钢丝(1)呈扇形,中心钢丝(2)表面有螺旋压痕;股外层钢丝(1)之间空隙(3)处、外层钢丝(1)与中心钢丝(2)之间缝隙(3)处分别呈面接触;股外层钢丝(1)之间有谷部空隙(4)。
专利摘要一种涉及工业、建筑业普遍使用的用锻打法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包括股外层钢丝1、中心钢丝2、绳芯5,在绳芯5的外侧覆有由外层钢丝1、中心钢丝2构成的钢丝股,每个钢丝股的中心钢丝2外裹有外层钢丝1,外层钢丝1呈不规则扇形,中心钢丝2表面有螺旋压痕;股外层钢丝之间3处、外层钢丝1与中心钢丝之间3处分别呈面接触;股外层钢丝之间有谷部空隙4,具有破断拉力大、钢丝性能优、伸长减小和使用寿命长的等特点。该钢丝绳为不松散钢丝绳。
文档编号D07B5/00GK2683687SQ20042000351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3日
发明者秦万信, 支宇堃, 康先智, 王强, 许恩荣 申请人:咸阳石油钢管钢绳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