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包覆丝机用纱线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65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包覆丝机用纱线喂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包覆丝机用纱线喂入装置,属捻线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包覆丝机上一般不设罗拉,仅靠张力器直接将纱线喂入到喷嘴,这样不能有效地控制纱线张力,难以使纱线具有非常稳定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控制纱线张力,防止工作时因纱线张力不均匀而导致的成品纱质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空气包覆丝机用纱线喂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空气包覆丝机用纱线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带电机的安装座,置于安装座内与电机相连的主动轮,带转轴的传动轮,置于安装座外分别与传动轮同轴的有槽罗拉和罗拉等构成,所述的主动轮与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传动。
所述有槽罗拉和罗拉的直径比可为1∶2。
本实用新型在空气包覆丝机中间的安装板上设置两只直径不同有槽罗拉和罗拉,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得到恒定的纱线张力,且有槽罗拉可使工作时纱线稳定无窜动,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控制工艺多样化、操作和调节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维修简单便捷等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可在空气包覆丝机等多种捻线设备上配套使用,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纱线品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A-A面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为安装座,2为电机,3为电机座板,4为主动轮,5、7为转轴,6、8为传动轮,9为传动带,10为有槽罗拉,11为罗拉,12为盖板,13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带电机2、电机座板3、盖板12、螺钉13的安装座1,置于安装座1内与电机2相连的主动轮4,带转轴5、7的传动轮6、8,置于安装座1外分别与传动轮6、8同轴的有槽罗拉10和罗拉11等构成,主动轮4与传动轮6、8之间通过传动带9相连接传动。
电机2装在电机座板3上,电机座板3装在安装座1上,主动轮4装在电机轴上,带传动轮6、8的转轴5、7分别装在安装座1上,有槽罗拉10装在转轴5上,罗拉11装在转轴7上,盖板12分别穿过有槽罗拉10和罗拉11,通过螺钉13和安装座1相联接。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位于机架中间的安装板上。
工作时,电机2转动,同时主动轮4通过传动带9分别传递动力给传动轮6和8,最终使有槽罗拉10及罗拉11按同一方向转动。
纱线分别在有槽罗拉10和罗拉11上绕1~4圈后,进入有槽罗拉10中的圆槽(主要是为防止纱线前后窜动)。由于有槽罗拉10和罗拉11的直径比为1∶2,且传动轮6和带轮和8的转速比为2∶1,因此工作时有槽罗拉10和罗拉11的线速度始终保持一致,致使纱线无窜动、无停顿现象,从而保证纱线的张力非常均匀。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包覆丝机用纱线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带电机(2)的安装座(1),置于安装座(1)内与电机(2)相连的主动轮(4),带转轴(5)、(7)的传动轮(6)、(8),置于安装座(1)外分别与传动轮(6)、(8)同轴的有槽罗拉(10)和罗拉(11)构成,所述的主动轮(4)与传动轮(6)、(8)之间通过传动带(9)相连接传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包覆丝机用纱线喂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槽罗拉(10)和罗拉(11)的直径比为1∶2。
专利摘要一种空气包覆丝机用纱线喂入装置,属捻线设备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带电机(2)、电机座板3、盖板12、螺钉13的安装座(1),置于安装座(1)内与电机(2)相连的主动轮(4),带转轴(5)、(7)的传动轮(6)、(8),置于安装座(1)外分别与传动轮(6)、(8)同轴的有槽罗拉(10)和罗拉(11)等构成,主动轮(4)与传动轮(6)、(8)之间通过传动带(9)相连接传动。本实用新型在空气包覆丝机中间的安装板上设置两只直径不同有槽罗拉和罗拉,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得到恒定的纱线张力,且有槽罗拉可使工作时纱线稳定无窜动,结构设计合理,可在空气包覆丝机等多种捻线设备上配套使用,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纱线品质。
文档编号D01H13/00GK2778839SQ20042011415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2日
发明者邵志军, 胡军, 夏妙良 申请人: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