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铺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30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叉铺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织造布生产线中的铺网设备,它的任务是将梳理机输出的单层薄型纤维网,进行交叉折叠,铺叠成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多层纤维网,连续输出到下道工序中使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非织造布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用户对非织造布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非织造布生产商亟需配备高档的非织造布生产设备,诸如性能优良的铺网机。在国内,非织造布生产设备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铺网设备大多还是传统的四帘式或三帘式铺网机,帘子为笨重的木质帘子,结构笨重繁杂,由于纤网在铺叠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夹持,极易出现飘网现象,给铺网平稳及均匀性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铺网机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二帘式交叉铺网机,在铺叠过程中纤网能够得到有效夹持,纤网可被均匀、平稳地铺叠在其下方的输出帘上。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交叉铺网机,其包括机架和下方的输出帘,机架由前架体、中横梁及后架体组成;在前架体和后架体之间设置闭环带式前碳帘和后碳帘,前碳帘和后碳帘各配置动力驱动机构;前碳帘动力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前架体侧的支撑带辊及位于后架体侧的主动带辊,前碳帘除紧包上述主动带辊及支撑带辊外,还紧包下述下滑车前方的车载支撑带辊;后碳帘动力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后架体侧的主动带辊、支撑带辊、上滑车及下滑车,上滑车和下滑车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正相反,后碳帘除紧包主动带辊及支撑带辊外,还紧包上滑车后方的车载支撑带辊和前方的车载支撑带辊,以及下滑车后方的车载支撑带辊,后碳帘在上滑车方向形成可前伸或后退的上方回折部;前碳帘的上侧带帘对应部位与后碳帘上方回折部的下侧带帘之间可形成纤网夹持部。
上述后碳帘从其主动带辊处作为出发点,向前经过一中部辅助支撑带辊,围包上滑车后部的车载主支撑带辊并向后折返一段,经过一中上部辅助支撑带辊后,围包位于后架体最后端的两支撑带辊并向前折返一段,经过一上部辅助支撑辊及上滑车前部的车载辅助支撑带辊后,围包上滑车前部的车载主支撑带辊并向后折返一段,经过前碳帘动力驱动机构的主动带辊并向前折返一段,经过下滑车后部的一车载主支撑带辊及一车载辅助支撑带辊后,折返一段回包至其主动带辊的出发点处;上述前碳帘从其主动带辊处作为出发点,向前围包位于前架体最前端的两支撑带辊并向后折返一段,经过下滑车前部的一车载辅助支撑带辊,再向前折返一段围包下滑车前部的一车载主支撑带辊,然后向后折返回包至其主动带辊的出发点处。
在上述前、后架体上各设置防偏装置,该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电千斤顶,相应支撑带辊的轴端分别固定在左、右小墙板上,左、右小墙板下部由横杆相连,该横杆设有中心动支点,电千斤顶伸缩臂与横杆某一端或对应该端侧的小墙板活动联接;左、右小墙板与对应后架体墙板之间设有导向部。
上述导向部包括固定联接在小墙板上的导向轮及后架体对应侧墙板的斜向轨道槽导向轮被限定在对应斜向轨道槽内。
本实用新型交叉铺网机,在铺叠过程中纤网能够得到有效夹持,纤网可被均匀、平稳地铺叠在其下方的输出帘上,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铺网机由于纤网在铺叠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夹持,易出现飘网现象等等弊端。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传动关系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偏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局部示意图。
图3为A-A剖向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及图3,一种交叉铺网机,其机架由前架体1、中横梁2及后架体3组成,中横梁2是该铺网机的主要构件,主要作用是作为下述上滑车4和下滑车5往复运动的轨道。在前架体1和后架体3之间设置闭环带式前碳帘6和后碳帘7,前碳帘6和后碳帘7各配置动力驱动机构;后碳帘7从其主动带辊8处作为出发点,向前经过一中部辅助支撑带辊9,围包上滑车4后部的车载主支撑带辊10并向后折返一段,经过一中上部辅助支撑带辊11后,围包位于后架体3最后端的两支撑带辊12、13并向前折返一段,经过一上部辅助支撑辊14及上滑车4前部的车载辅助支撑带辊15后,围包上滑车前部的车载主支撑带辊16并向后折返一段,经过前碳帘6动力驱动机构的主动带辊17并向前折返一段,经过下滑车5后部的一车载主支撑带辊18及一车载辅助支撑带辊19后,折返一段回包至其主动带辊8的出发点处;前碳帘6从其主动带辊17处作为出发点,向前围包位于前架体1最前端的两支撑带辊20、21并向后折返一段,经过下滑车5前部的一车载辅助支撑带辊22,再向前折返一段围包下滑车5前部的一车载主支撑带辊23,然后向后折返回包至其主动带辊17的出发点处;后碳帘7在上滑车4的方向形成可前伸或后退的上方回折部,前碳帘6的上侧带帘对应部位与后碳帘7上方回折部的下侧带帘之间可形成纤网夹持部。上述上滑车4,由左右小墙板和后部的车载主支撑带辊10、前部的车载辅助支撑带辊15、前部的车载主支撑带辊16等组成,各小墙板底部分别装设两只轮体,可在中横梁2上部轨道内作灵活、平稳的往复运动,上滑车4主要承担着后碳帘7的补偿铺网运动;下滑车5,由车架和后部的一车载主支撑带辊18及车载辅助支撑带辊19、前部的一车载辅助支撑带辊22及车载主支撑带辊23等组成,车架共装有八只轮体,其中底部的四只轮体控制下滑车在水平方向作灵活、平稳的往复运行,顶部的四只轮体控制着下滑车在指定的轨道内,防止跑偏,下滑车5承担着前、后碳帘共同的铺网运动上滑车4与下滑车5之间用钢丝绳相连,确保上滑车4和下滑车5同步运动且运运方向正相反。输出帘24设置在前、后碳帘的下方,有三根帘子辊及许多根平行排列且固定于平皮带上的塑料帘子榜组成,输出帘一侧的高度位置可固定,另一侧的高度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使其成一定斜度,以满足不同铺网厚度的要求,输出帘可采取一台伺服电机变频控制,其作用是把已经铺叠与其上的纤维网连续、平稳地输送给下道工序使用。动力机构部分,本机可采取两台大扭矩伺服电机25、26,分别采用弧齿同步带传递动力给主动带辊8、17,两台电机交替工作完成铺网过程的正反转运动。在前、后架体上各设置防偏装置,下面以后架体的防偏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结合参看图2及图3该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27、电千斤顶34,支撑带辊12、13的轴端分别固定在左、右小墙板28、29上,左、右小墙板下部由横杆30相连,横杆30设有中心动支点31,左小墙板28的下部或横杆30的左端与电千斤顶34伸缩臂活动联接;左、右小墙板28、29与对应后架体墙板之间分别设有导向部32、33,导向部32包括固定联接在小墙板上的导向轮3201及后架体对应侧墙板的斜向轨道槽3202,导向部33包括固定联接在小墙板上的导向轮3301及后架体对应侧墙板的斜向轨道槽3302,导向轮被限定在对应斜向轨道槽内;以后碳帘为例,当后碳帘在运转过程中向一侧跑偏时,位于该侧的光电传感器作出信号,并由相应电路控制该侧的电千斤顶作出相应的动作,电千斤顶伸缩臂伸长或回缩,使对应支撑带辊同侧轴端位置得以升高或降低,促使后碳帘的偏出部分在运转过程中回返原位,能自动校正跑偏的碳帘。
其工作原理大体是经前道工序梳理机输出的单层纤维网,被输送到后碳帘7上,正转电机25启动,纤维网随上滑车4向前拖动的后碳帘7一起向前做补偿铺网运动,而下滑车5则向后作铺网运动,此过程中前碳帘6处于静止状态。当纤维网随上滑车4行至机器中央位置时,下滑车5行至铺网宽度的后终点为止,此时,正转电机25停止转动,反转电机26瞬时启动,并带动前碳帘6及由前碳帘6带动后碳帘7同时向后作匀速运动,上滑车4向后及下滑车5向前同时返回始发位置。正转电机25及反转电机26如此交替进行,伴随着上、下滑车往复匀速运动,纤维网被均匀、平稳地铺叠在其下方的输出帘24上,形成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多层纤维网,并由输出帘24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权利要求1.一种交叉铺网机,其包括机架和下方的输出帘,机架由前架体、中横梁及后架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前架体和后架体之间设置闭环带式前碳帘和后碳帘,前碳帘和后碳帘各配置动力驱动机构;前碳帘动力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前架体侧的支撑带辊及位于后架体侧的主动带辊,前碳帘除紧包上述主动带辊及支撑带辊外,还紧包下述下滑车前方的车载支撑带辊;后碳帘动力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后架体侧的主动带辊、支撑带辊、上滑车及下滑车,上滑车和下滑车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正相反,后碳帘除紧包主动带辊及支撑带辊外,还紧包上滑车后方的车载支撑带辊和前方的车载支撑带辊,以及下滑车后方的车载支撑带辊,后碳帘在上滑车方向形成可前伸或后退的上方回折部;前碳帘的上侧带帘对应部位与后碳帘上方回折部的下侧带帘之间可形成纤网夹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碳帘从其主动带辊处作为出发点,向前经过一中部辅助支撑带辊,围包上滑车后部的车载主支撑带辊并向后折返一段,经过一中上部辅助支撑带辊后,围包位于后架体最后端的两支撑带辊并向前折返一段,经过一上部辅助支撑辊及上滑车前部的车载辅助支撑带辊后,围包上滑车前部的车载主支撑带辊并向后折返一段,经过前碳帘动力驱动机构的主动带辊并向前折返一段,经过下滑车后部的一车载主支撑带辊及一车载辅助支撑带辊后,折返一段回包至其主动带辊的出发点处;所述前碳帘从其主动带辊处作为出发点,向前围包位于前架体最前端的两支撑带辊并向后折返一段,经过下滑车前部的一车载辅助支撑带辊,再向前折返一段围包下滑车前部的一车载主支撑带辊,然后向后折返回包至其主动带辊的出发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后架体上各设置防偏装置,该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电千斤顶,相应支撑带辊的轴端分别固定在左、右小墙板上,左、右小墙板下部由横杆相连,该横杆设有中心动支点,电千斤顶伸缩臂与横杆某一端或对应该端侧的小墙板活动联接;左、右小墙板与对应后架体墙板之间设有导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铺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固定联接在小墙板上的导向轮及后架体对应侧墙板的斜向轨道槽;导向轮被限定在对应斜向轨道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交叉铺网机,其包括机架和下方的输出帘,在机架的前、后架体之间设置前、后碳帘,前、后碳帘配置动力机构;前碳帘动力机构,包括前支撑带辊及后主动带辊,前碳帘除紧包主动带辊及支撑带辊外,还紧包下滑车前车载支撑带辊;后碳帘动力机构,包括后主动带辊、支撑带辊、上滑车及下滑车,上滑车和下滑车同步运动且运动方向正相反,后碳帘除紧包主动带辊及支撑带辊外,还紧包上滑车后车载支撑带辊和前车载支撑带辊,以及下滑车后车载支撑带辊,后碳帘在上滑车方向形成可前伸或后退的上方回折部;前碳帘与后碳帘回折部之间可形成纤网夹持部。在铺叠过程中纤网能够得到有效夹持,纤网可被均匀、平稳地铺叠在其下方的输出帘上。
文档编号D04H1/70GK2873829SQ200620080569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9日
发明者李秀珍, 张志刚, 纪合聚, 李月海, 杨效慧 申请人: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