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26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喂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机尤其用于针织机如平机、圆形针织机等的 喂纱器。
背景技术
针织机、尤其是圆形针织机通常具有多个喂纱器,它们用于以所期 望的速度和纱量向各个针织部位有控制地输送纱线。这种喂纱器坐放在 水平布置在圆形针织机上方的机环上。各喂纱器沿径向从机环突出。
例如由EP 0 333 482 Al可知一种喂纱器。这种喂纱器具有支架, 支架在端部配设有夹钳,用于在机环上的固定。支架设计成分叉的。在 上臂和下臂之间确定一个间距。在上臂中和在下臂中一样,都分别设有 球轴承。垂直设置的轴延伸穿过两个球轴承。在轴的下端固定一个喂纱
轮。轴在两个臂之间以及在臂上方支承多个皮带轮,它们与驱动所有喂 纱器的环形传动皮带啮合。皮带轮通过操纵耦合器替换地与轴耦合。导 纱件和其支架限制了通往操纵耦合器的入口 。
为引导纱线而设置了入纱环,它由一个从下臂垂直突伸出来的板材 支承。纱线从入纱环那延伸到除结器和设置在下臂上的纱线制动器。纱 线从那里出发,经由喂纱轮行进到针织机。
必须不时地更换设在皮带轮上的传动皮带,因为它们会磨损。但它 们也不是那么简单地从上方放置到皮带轮上的,因为在这个区域内还有 其它构件存在,它们会妨碍这一点。所以通常在提供和安装针织机时就 已经在底面上存放了多个相同的传动皮带,之后针织机会在被皮带围起 来的区域内例如借助叉车从上方套装。传动皮带然后以所需长度绕针织 机的底座放置。然后将它们从下部抬起并替代已磨损的传动皮带安装到 相应的皮带轮上。然而在按EP 0 333 482 Al所述结构类型的喂纱器中, 这仍和从前一样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因为皮带轮难以够到。
DE 25 31 378 Al公开了 一种用于针织机的供纱装置,它有分叉的 夹持器,夹持器有上臂和下臂。在两个臂间固定地保持着一根管,在外 面有多个皮带轮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管上。皮带轮包含磁体。喂纱轮设 置在下臂的下方,它与同心地伸入管内的杆抗扭连接。杆支承着磁体。磁体可以通过沿轴向调整杆而与不同皮带轮抗扭耦合。
在夹持器的上臂上设一制动模块,它有一个纱线制动器以及一个入 纱环和一个出纱环。纱线从那里出发向下朝着喂纱轮附近的转向钩行 进,并从那里行进到喂纱轮。
按照上述观点,这种布置允许相对简单地更换皮带。然而纱线在到 达喂纱轮之前要经过多个转向位置。另外,这种结构较为复杂,且很难 通过将磁通穿过连接着臂的管来建立起杆和皮带轮之间的抗扭耦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的喂纱器。 按本发明的喂纱器具有带上臂和下臂的分叉支架,使用时垂直定向 且可转动支承的轴延伸穿过这两个臂。设置在上臂上的第一轴承和设置 在下臂上的第二轴承用于支承轴。优选设滚动轴承例如球轴承作为轴 承。轴上坐放着一个或多个皮带轮,它们可通过耦合器、优选通过机械 齿轮耦合器与轴相连。耦合器是可转换的,也就是说可耦合或脱接。为 此使用手柄,例如形式为以可在轴上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的手抓圆盘。 耦合器优选配设有卡锁装置,它将耦合器保持在耦合或脱接位置。为进 行操作必须人工地克服耦合器的卡锁力。这一点在按本发明的喂纱器中 尤其简单,因为尤其可从喂纱器的端侧完全自由地到达内设手柄的间
隙。端侧就是就机环而言沿径向向外指向的那个側面。此外,在机环上 的喂纱器的各种耦合器的位置很容易从远处识别。
在轴的下端抗扭地设置有喂纱轮,喂纱轮被纱线一次或多次优选按 照较小的线巻绕有十至十五个线圈。喂纱轮优选设计用于积极喂纱,为 此它具有入纱斜面、存储区和出纱斜面。它可以一体式或分,殳式地构成。 它优选是一种带有经造型的储纱区的深冲板件。它优选借助可手工操作 的螺栓与轴相连。螺栓又优选与另外设置在支架夹钳上的、用来将支架
固定在针织机机环上的螺栓 一 致。
在按本发明的喂纱器中,在支架的上臂上设置例如形式为入纱环或 导纱管的入纱引导装置,而纱线制动器则优选设置在下臂上。因而喂纱 器的入纱点一方面是高的,亦即设置或固定在上臂上,而纱线制动器则 如通常那样坐放在喂纱轮附近。纱线制动器用于为喂纱器提供纱线张力 统一的纱线。必要的纱线转向位置和导纱元件的数量因而可以最小化。 在本发明中,纱线制动器和入纱引导装置之间有一个被纱线横穿的自由间隙。在纱线被移除时,该间隙可以用来替换已磨损的、用于驱动皮带 轮的传动皮带。因此无需在喂纱器上采取任何拆卸手段。尤其是在更换 皮带时不需要移除设在喂纱器上的导纱管。
业已表明有利的是,在上臂上设置直接与入纱引导件毗邻的除结 器。以此方式确保了纱线能几乎无接触地行进穿过除结器的槽或缝隙。 在 一 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除结器和纱线制动器之间构成自由的行纱 区域,需要时通过该区域来更换传动皮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入纱引导件和除结器构成一个结构单 元,它优选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支架的上臂上。可拆卸的连接装置尤 其适用于固定,它们无需工具就能连接或拆除。尤其适用的是在结构单 元和支架上臂之间设置的卡锁连接装置。除结器可设计成能单独移除。
纱线制动器优选构成一个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下臂上的结 构单元。以此方式可以即使在纱线很细和传送速度很快、且导纱精确和 尤其在更换传动皮带方面的服务良好的情况下使纱线的摩擦很小。
纱线探测器(入纱停止器和出纱停止器)优选完全设置在喂纱器机 体或支架体的下方。纱线探测器因而不会从侧面在支架体下方突出。它 们也不会从侧面突出。通过去除侧向突出的、隶属停止器的弓形件,飞 花就很难沉积。此外,喂纱器还可以构造得很细长。它们紧密地并排装 配在机环上时,依然能提供通往喂纱器的方便入口 。在维护和清洁时不 会有侧向地从喂纱器伸出的线或其它零件形成千扰。


有利的实施形式的其它细节是

具体实施方式
或权利要求 部分的内容。此外,附图是对具体实施方式
的图解和补充。
附解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圆形针织机的极度简化的侧视图2是图1所示针织机的喂纱器的示意性側视图3示出了更换传动皮带时的图2所示喂纱器;
图4是按本发明的喂纱器的一种变型的实施形式;以及
图5是喂纱器一个区段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极度简化地示出了圆形针织机1。圆形针织机1在上方具有机 环2,它用作彼此相同设计的喂纱器3的支架。喂纱器3在径向上从机环突出。各喂纱器3用于以可控制的速度向圆形针织机1喂送纱线4。
图2示出了这样一种喂纱器3作为所有保持在机环2上的喂纱器的 一个示例。喂纱器3具有分叉设计的支架5。从夹钳6延伸出至少两个 臂,即上臂7和下臂8,它们在彼此间限定出一个间隙或间距。
在上臂7上设置带有垂直的旋转轴线10的轴承,优选是球轴承9。 在下臂8上设置优选为球轴承11的轴承,它的旋转轴线与旋转轴线10 同心。球轴承9、 11支承垂直布置的轴12,轴12上坐放着一个或多个 皮带轮13、 M。皮带轮13、 14也可与轴12抗扭耦合。为此使用一个沿 轴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操纵耦合器15。操纵耦合器可借助手柄进行转换, 手柄例如由手抓圆盘15a构成。手抓圆盘15a可沿轴向调整。为停留在 调得的位置中,设置了卡锁件。若操作者为转换操纵耦合器而用手推动 手抓圆盘15a,那么他就必须克服卡锁件的卡锁力。
轴12向下延伸穿过下臂8并到达壳体16,壳体16安装在臂8上并 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元件。壳体优选由和夹持器5相同的材料制成,或 由如透明或透光的塑料制成。轴12的从壳体16突出的下端支承着喂纱 轮17。喂纱轮在轴上优选是可移除的并例如借助可手动操作的螺栓18 固定。螺栓18也优选与作为夹紧螺栓设置在夹钳6上的紧固螺栓19相 同。
喂纱轮17在本实施例中是带有横截面呈圓形的尖锥形入纱区域20 的板材深冲零件。此外,它还具有一种向下几乎不变窄的多边形存储区 域21和锥形陡峭设置的出纱边缘22。纱线4在向圆形针织机行进时擦 过出纱边缘22。然而流出关系也可根据需要作其它调整。纱线4尤其也 可径向流出。
为确定流出关系,喂纱器3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保持在臂25 上的出纱环23、 24,臂25从臂8出发向下延伸。此外,臂25还有模块 26,可摆动支承的杠杆27从该模块出发向下延伸。模块26可以和杠杆 27构成一个出纱探测器以用来监视纱线4是否存在。这例如通过对杠杆 27位置的电子检测实现。
此外,喂纱器3可以具有进纱探测器28,它设计成可摆动支承的杠 杆,该杠杆在其自由端有一个入纱环29。因而入纱环29是位于被下臂 8支承的纱线制动器30和喂纱轮17之间唯一的导纱件。纱线制动器30 优选设置在臂8的与夹钳6对置端的端面上。纱线制动器例如由一个陶瓷销31和两个坐放在其上、例如通过磁力相互张紧的制动环32组成。
上臂7在其远离夹钳6的端面上有一个例如形式为入纱环35的纱 线导入件34。此外,上臂7在其远离夹钳6的端面上还有一个除结器 36。后者例如由经切槽的板材构成,纱线4优选不转向且在理想状态下 无接触地穿过板材的槽。除结器36优选直接设置在纱线导入件34的下 方。除结器和纱线导入件34以可彼此不相干地拆除的方式与臂7相连。 按图5,卡锁件46、 47可以用于连接。但它们也可以构成一个与臂7以 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结构单元33。此外,与臂7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 纱线导入件36可以支承与纱线导入件36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的除结器。 无需工具操作的卡锁装置可以用作连接装置。
除结器36和纱线制动器30之间布设或构成一个间隙,间隙内不设 任何导纱件。间隙在垂直方向要大于皮带轮13、 14之一的轴向长度。 所述轴向长度尤其大于与皮带轮13或14啮合的传动皮带37的垂直高 度。由图2可知,皮带轮14具有一个限定在上部边缘38和下部边缘39 之间的支承面40,支承面40的在轴向上(也就是说在图2中垂直于待 测量宽度的方向上)的宽度与传动皮带37的宽度一致。支承面40的宽 度同样要小于除结器36到纱线制动器30的间距。
按照图1,上述喂纱器1安装在针织机上,尤其安装在圆形针织机 l上。传动皮带37用于驱动,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损。作为备用,圆 形针织机1上已经放置了其它的传动皮带41、 42、 43,它们有时会存放 在圆形针织机l的下部底座上。若传动皮带中的一个应被放置在喂纱器 3上,则按图3所示操作。首先是纱线4,如果仍存在的话,例如在除 结器36和纱线制动器30之间断开。在所有喂纱器3上都应相应实施这 一步。之后移除传动皮带37,例如将它切断并抽出。之后如图3所示, 将传动皮带41抬起并穿过除结器36和纱线制动器30之间的间隙放置 到皮带轮13或14上。之后,纱线4断开的端部重新被互相连接,针织 过程又能重新开始或继续。
对于喂纱器1而言,驱动皮带可以在两个皮带轮13、 14上行进。 如果操作者想转换操纵耦合器15,例如将用皮带轮13驱动转变为用皮 带轮M驱动,那么操作者必需轴向调整手抓圆盘15a。由于从外部(在 图2中是从右边)很容易自由够到手抓圆盘15a,所以这一点很容易实 现。所设想的喂纱器还可以具备其它重要特征。当壳体16设计为透光 时例如可以在壳体16中设置一个或多个信号装置,例如LED,以便用信 号传递入纱探测器或出纱探测器的反应。此外,轴12可以经由上臂7 向上进一步延伸。在那里还可以设置其它的皮带轮。作为替代方案,上 臂17可以具有一个用来驱动轴12的电动4^。此外,如图4所示,纱线 导入件34可设计成导管44的形式。导管44也与结构单元33例如通过 一弹簧夹子45相连。导管44不必为更换皮带而卸除。而是可以保留在 上臂上。此外,通过臂7、 8彼此间不可解除的刚性连接确保了纱线导 管的精确固定,从而使纱线可靠且精确地导向纱线制动器。
按本发明的喂纱器3是一种既优化了纱线行进又优化了操作和维护 的喂纱器。它具有最小数量的导纱件和对导纱件的优化布置。在此,一 方面既允许了尽可能无摩擦地引导纱线,哪怕是细纱或敏感纱线,另一 方面则在更换传动皮带时可以最佳地够到它。
附图标记列表 1圆形针织机 2机环 3喂纱器 4纱线 5支架 6夹钳 7上臂 8下臂
9上部3求轴承 10旋转轴线 11下部5求轴承 12轴
13上皮带轮 14下皮带轮
15操纵耦合器, 15a手柄 16壳体 17喂纱轮
918螺栓 19紧固螺栓 20入纱区域 21存储区域 22出纱边缘 23第一出纱环 24第二出纱环 25臂 26模块 27杠杆 28入纱4果测器 29导纱环 30纱线制动器 31陶瓷销 32制动环 33结构单元 34入纱引导件 35入纱环 36除结器 37传动皮带 38上部边缘 39下部边纟彖 40支承面 41传动皮带 42传动皮带 43传动皮带 44导管 45弹簧夹子 46卡锁件 47卡锁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纺织机尤其用于针织机的喂纱器(3),具有支架(5),所述支架至少具有用于将喂纱器(3)固定到纺织机(1)上的夹钳(6)、上臂(7)和下臂(8),其中在上臂(7)和下臂(8)之间构成间隙,具有轴(12),所述轴在使用时垂直地延伸穿过所述间隙和臂(7,8)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臂上,具有至少一个皮带轮(14),所述皮带轮在所述间隙之内设置在轴(12)上并具有用于传动皮带(37)的皮带支承面(40),具有至少一个操纵耦合器(15),所述操纵耦合器用于将至少一个皮带轮(14)选择性地与轴(12)抗扭耦合或解除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操纵耦合器为了耦合或脱接而具有临近皮带轮(14)地设置在所述间隙内的手柄(15a),具有喂纱轮(17),所述喂纱轮在使用时设置在所述轴(12)的下端,以便被轴(12)驱动,具有入纱引导装置(34),所述入纱引导装置设置在所述上臂(7)上,其中,在入纱引导装置(34)的下方存在通往皮带轮(14)和操纵耦合器(15)的手柄(15a)的自由入口。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在所述入纱引导装置 (34)的下方设置了除结器(36)。
3.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所述除结器(36)和 所述入纱引导装置(34)分别与所述臂(7)可拆卸地连接。
4.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所述除结器(36)和 所述入纱引导装置(34)通过可不用工具操作的连接件与所述臂(7) 连接。
5. 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所述除结器(36)和 纱线制动器(30)之间的自由间距大于所迷纱线支承面(40)的轴向宽度。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所述入纱引导装置(34) 是入纱环(35 )。
7.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所述入纱引导装置(34)是导纱管(44)。
8.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在所述入纱引导装置 (34)和所述喂纱轮(17)之间只有所述除结器(36)、所述纱线制动器(30)和入纱探测器(28)接触纱线。
9.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纱线(4)无引导地进 入所迷纱线制动器(30)。
10.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在所述下臂(8)上 设置纱线制动器(30)。
11.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所述手柄(15a)是 在所述轴(12)上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的圆盘。
1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器,其特征为,所述入纱探测器(28 ) 和/或出纱探测器(25, 26, 27 )完全设置在所述支架(5)的下方。
全文摘要
按照本发明的喂纱器(3)是一种既优化了纱线行进又优化了维护的喂纱器。它具有最少数量的导纱元件和对导纱元件的优化布置。在此,一方面既允许了尽可能无摩擦地引导纱线,哪怕是细纱或敏感纱线,另一方面则在更换传动皮带时可以最佳地够到它。
文档编号D04B15/38GK101529004SQ200680056030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6日
发明者M·克莱因多普, M·米克斯纳, R·考夫曼 申请人: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