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68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涤衣物等的被洗涤物并进行脱水的洗衣机。
技术背景图6和图7是分别在日本特开昭56-8095号公报所公开的洗涤衣物 等的洗涤物并进行脱水的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501的正面剖视图和侧面 剖视图。在壳体50内设有外槽52。在外槽52内配置有被控制为可旋转 的洗涤兼脱水槽51。洗涤兼脱水槽51可绕水平延伸的旋转轴旋转地配置 在外槽52内,收纳衣物等洗涤物。为提高脱水性能,在洗涤兼脱水槽51 的周壁上设有平行于旋转轴而延伸并且朝向旋转轴突出的多个凸部54。 在多个凸部54之间的凹部55上形成有孔56。在外槽52上设有使洗涤兼脱水槽51旋转的驱动部53。驱动部53 使洗涤兼脱水槽51旋转,对收纳于槽51内的洗涤物进行洗涤、脱水。在进行该脱水时,衣物中所含的水分借助于离心力从衣物上脱离。 凸部54产生离心力的指向壁面方向的分力,借助于该分力,将水从设置 在周壁的凹部55上的孔56排向洗涤兼脱水槽51外。脱水后取下由于离心力而附着在洗涤兼脱水槽51上的衣物, 一边搅 拌衣物一边向洗涤兼脱水槽51提供暖风,从而对衣物进行干燥。在现有的洗衣机501中,由于凹部55的面积较大,所以有时衣物会 嵌入其中。此时衣物会塞住设于凹部55的孔56,水无法有效地顺利排向 洗涤兼脱水槽51之外。如果使用洗剂洗涤衣物并脱水之后衣物上残留的水分的量较多,则 无法充分清洗衣物,或者为了要充分清洗衣物需要很多水。而且,如果 清洗衣物后衣物上残留的水分的量较多,则需要较长时间来对衣物进行 干燥,导致耗电量变多。
一旦衣物进入凹部55,则在脱水后难以从周壁上取下衣物。因此需 要很长时间从周壁上取下衣物,干燥效率变差。日本特开平4-197291号公报公开了提高脱水性能的现有的洗衣机。 在该洗衣机中在洗涤兼脱水槽的周壁上形成了向内侧突出的圆形或者椭 圆形的多个凸部。该洗衣机也具有与洗衣机501相同的课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洗衣机具有壳体;支撑于壳体内的外槽;设置在外槽内、 可绕旋转轴旋转的洗涤兼脱水槽;以及使洗涤兼脱水槽旋转的驱动部。 洗涤兼脱水槽具有承受通过绕旋转轴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周壁部。洗 涤兼脱水槽具有从周壁部向旋转轴突出并与周壁部形成实质上为圆形的 相贯线的多个凸部。在周壁部上设置有沿着以多个凸部的各个凸部为中 心的圆周而按照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多个通孔。在该洗衣机中,在脱水时通过离心力而从衣物中脱出的水可顺畅地 排出到洗涤兼脱水槽之外,而且脱水结束后易于将洗涤物从洗涤兼脱水 槽的壁面上取下。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其他滚筒式洗衣机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6是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剖视图。 图7是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101的剖视图。在壳体1内通过悬架结构支撑住外槽2。在外槽2内配置有可绕倾 斜的旋转轴4B旋转的洗涤兼脱水槽4。洗涤兼脱水槽4构成为可收纳作 为洗涤物的衣物10。洗涤兼脱水槽4具有以旋转轴4B作为中心轴的圆 筒形状,其具有作为平行于旋转轴4B的圆筒面的周壁部4A和与旋转轴 4B交叉的底面4C。周壁部4A承受由于洗涤兼脱水槽4绕旋转轴4B旋 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从周壁部4A向旋转轴4B突出有凸部5。凸部5和 周壁部4A实质上形成了圆形的相贯线85。在周壁部4A上形成了多个通 孔3 。在外槽2的底背面2D上设有使洗涤兼脱水槽4旋转的驱动部、即 电动机6。电动机6的转子6A固定在被轴承8轴支撑为可旋转的轴7上。 轴7固定在洗涤兼脱水槽4上。电动机6使洗涤兼脱水槽4向双向旋转。 通过反转旋转方向,设置在洗涤兼脱水槽4的旋转轴4B上的搅拌导流板 9高效地提放衣物10进行搅拌。在壳体1的前表面上设有取放衣物10的大致圆形形状的投入口 11 和开闭投入口 11的门1A。与投入口 11对置的外槽2的开口部82通过 衬垫13而与壳体1气密连接。洗涤兼脱水槽4具有经由开口部82与投入口 11连通的开口部44。 开口部44位于底面4C的相反侧。开口部44构成为可将衣物IO取放于 洗涤兼脱水槽4。在开口部44上设有流体平衡器12,其在洗涤兼脱水槽 4旋转时校正衣物10的偏移以减少振动。图2是实施方式的其他滚筒式洗衣机102的剖视图。滚筒式洗衣机 102具有干燥功能。图2中,对与图1所示的滚筒式洗衣机101相同的部 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将干燥用空气提供给洗涤兼脱水槽4 的送风部14设置在壳体1内的外槽2的上方。加热空气的加热部15设 置在送风部14的下游。送风部14、加热部15设置在循环导管16内。循 环导管16的下游与设置在外槽2的底部的供给口 17连通。循环导管16 的上游与设置在外槽2的周壁上的排气口 18连通。在外槽2的侧周面上 一体形成有除湿导管19和循环导管16。驱动送风部14时,外槽2内的空气会从排气口 18排出到除湿导管 19内,所以包含洗涤兼脱水槽4内的湿气的空气从形成在周壁部4A的 多个通孔3排出到外槽2内而排出到除湿导管19。在除湿导管19内,通
过打开注水阀而从注水喷嘴21注入水。通过所注入的水来冷却空气,由 于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而对该空气除湿。冷却空气后的水和凝结生成的水在外槽2内流向下侧而从排水口 22排出到壳体1的外部。从送风部14送来的空气被循环导管16内的加热部15加热,从而成 为规定温度的暖风而从供给口 17送到外槽2内。在洗涤兼脱水槽4内的 底面4C上,在以旋转轴4B为中心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通气口20。从供给 口 17送到外槽2内的暖风从通气口 20送到洗涤兼脱水槽4内。从洗涤 兼脱水槽4的底面4C送来的暖风接触衣物10,除去衣物10的湿气以促 进衣物10的干燥。包含湿气的空气从排气口 18排出到除湿导管19内。用于对衣物10进行干燥的空气从洗涤兼脱水槽4依次通过排气口 18、除湿导管19、送风部14、加热部15、循环导管16、供给口 17、通 气口 20而返回洗涤兼脱水槽4,进行循环。图2的箭头表示该空气的流 向。空气伴随除湿和加热进行循环,从而对衣物10进行干燥。为了高效地将流过循环导管16的空气导入洗涤兼脱水槽4,需要将 非接触的密封部83设在洗涤兼脱水槽4的底面4C和外槽2的底背面2D 之间。密封部83将洗涤兼脱水槽4的底面4C和外槽2的底背面2D之 间的空间2C分割为空间2A和空间2B,以防止在空间2A和空间2B之 间有空气流动。空间2A以包含通气口 20的方式包围轴7。空间2B包含 具有通孔3的周壁部4A。密封部83由从外槽2的底背面2D朝向洗涤兼 脱水槽4突出的多个肋部23和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底面4C向外槽2突 出的多个肋部24构成。多个肋部23和多个肋部24以旋转轴4B为中心 交替配置成同心圆形状,构成为迷宫形状。由于密封部83而使从通气口 20进入洗涤兼脱水槽4的千燥后的空气不从排气口 18排出,从通孔3排 出的湿润空气不会到达通气口 20。说明滚筒式洗衣机101的动作。在洗涤步骤中,向洗涤兼脱水槽4提供衣物10和洗剂以及洗涤水。 运转作为驱动部的电动机6使洗涤兼脱水槽4双向旋转,对衣物10进行 规定时间的洗涤。如果使洗涤兼脱水槽4旋转,则衣物10通过洗涤兼脱 水槽4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搅拌导流板9被提升到上方。 一旦到达洗
涤兼脱水槽4的上部,则衣物10由于自重而落在位于洗涤兼脱水槽4的下方的周壁部4A上,在洗涤兼脱水槽4内对衣物10整体进行高效的搓 洗,可以实现洗涤不均情况较少的洗涤。在洗涤步骤之后,进行使洗涤兼脱水槽4高速旋转而使衣物10脱水 的脱水步骤。在该脱水步骤中,通过离心力将衣物IO所含的洗剂液挤出。 包含有从衣物10分离出的洗剂的水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通孔3排出,通 过外槽2内而由排水口 22排出到壳体1夕卜。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周壁部 4A突出的凸部5与周壁部4A实质上形成圆形的相贯线。在使洗涤兼脱 水槽4高速旋转时,朝向通孔3沿着凸部5产生离心力的分力。:通过该 分力,水通过通孔3而顺畅地流到洗涤兼脱水槽4外。因此,可以在该 脱水步骤之后减少衣物10所含的水分的量。之后向洗涤兼脱水槽4内供水,运转电动机6而使洗涤兼脱水槽4 双向旋转, 一边搅拌衣物10 —边稀释残留在衣物10上的洗剂成分来进 行清洗步骤。在清洗步骤之前的脱水步骤中,由于已经减少了包含有残 留在衣物IO上的洗剂在内的水分的量,所以可以用较少的水充分稀释洗 剂,可以高效清洗衣物IO。接着,与上述脱水步骤同样地进行最终脱水步骤。可以在最终脱水 步骤之后通过凸部5来减少衣物10所含的水分的量。 之后,如果自然晾干衣物10,则由于残留在衣物10上的水分的量 较少,所以可以快速晾干衣物IO。说明图2所示的滚筒式洗衣机102的动作。滚筒式洗衣机102直到 最终脱水步骤为止都与图1所示的滚筒式洗衣机101相同地对衣物10进 行洗涤和脱水。之后,滚筒式洗衣机102进行对衣物10进行干燥的干燥步骤。从设 置在壳体1的上部的送风部14送来的空气被循环导管16内的加热部15 加热,从而成为规定温度的暖风而从供给口 17送到外槽2内。送到外槽 2内的暖风从设置在洗涤兼脱水槽4的底面4C的多个开口部所构成的通 气口 20送到洗涤兼脱水槽4内。在洗涤兼脱水槽4内,通过用电动机6 双向旋转洗涤兼脱水槽4而搅拌衣物10。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底面4C
送来的暖风接触到正在搅拌的衣物10,除去衣物10的湿气以促进衣物10的干燥。包含湿气的空气经过通孔3和排气口 18排出到除湿导管19 内。在除湿导管19内,通过打开注水阀而从注水喷嘴21注入水。通过 所注入的水来冷却送到除湿导管19内的空气,利用该空气中所含的水蒸 气凝结而对该空气除湿。冷却空气后的水和凝结生成的水流到外槽2内 而从排水口 22排出到壳体1的外部。冷却后的空气再次通过送风部14 被送出,通过加热部15加热而被送到外槽2内。空气伴随除湿和加热进 行循环,从而对衣物10进行干燥。在滚筒式洗衣机102中,与滚筒式洗衣机101相同地在最终脱水步 骤之后,由于衣物10所含的水分的量较少,而能在短时间内用较少的功 率对衣物10进行干燥。在脱水步骤刚刚结束时,衣物10附着在洗涤兼 脱水槽4的壁面上。在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周壁部4A突出的凸部5的周 围,衣物10借助于凸部5而摆脱周壁部4A的按压,从而易于取下衣物 10。因此,可以从开始干燥步骤起即可高效搅拌衣物10,能在短时间内 对衣物10进行干燥。如上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滚筒式洗衣机IOI、 102中,通过凸部5可 以将从衣物10中脱出的水顺畅地排出到洗涤兼脱水槽4之外,而不需在 周壁部4A的整面上以细小的间隔设置多个通孔。而且,由于通过凸部5 在脱水步骤结束后易于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周壁部4A上取下衣物10, 所以能实现清洗性能和脱水性能的提高、干燥时间的縮短、节省能源。 而且,还由于能减少设置在周壁部4A上的通孔3,所以能提高洗涤兼脱 水槽4的强度。图3是洗涤兼脱水槽4的周壁部4A的剖视图。凸部5具有圆锥形状, 其与周壁部4A实质上形成圆形的相贯线85。在脱水步骤中,衣物10中 所含的水分通过对其施加的离心力而从凸部5的前端5A顺畅地引导到通 孔3。因此,从衣物10被分离出的水顺畅地排出到洗涤兼脱水槽4之外, 可以减少残留在衣物10上的水分的量。而且通过利用凸部5将衣物10 提升,易于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周壁部4A取下衣物10,可以实现清洗 性能和脱水性能的提高、干燥时间的縮短、节省能源。
图4是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周壁部4A突出的其他的凸部5B的剖视 图。凸部5B具有穹顶(dome)形状,其与周壁部4A实质上形成圆形的 相贯线85。通过穹顶形状,可以在洗涤步骤和清洗步骤中搅拌衣物10的 状态下,防止衣物10被凸部5的前端5A挂坏。在脱水步骤中,衣物IO 中所含的水通过被施加的离心力而沿着凸部5B的穹顶形状顺畅地引导 到通孔3。因此,从衣物10被分离出的水顺畅地排出到洗涤兼脱水槽4 之外,可以减少残留在衣物10上的水分的量。而且通过利用凸部5B将 衣物10提升,易于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周壁部4A取下衣物10,可以实 现清洗性能和脱水性能的提高、干燥时间的縮短、节省能源。图5是洗涤兼脱水槽4的周壁部4A的俯视图。多个通孔3实质上沿 着以各凸部5为中心且与凸部5对置的圆周75以等角度间隔进行了设置。 多个凸部5包含第1凸部5C、与第1凸部5C相邻的第2凸部5D、与第 2凸部5D相邻的第3凸部5E。设置在第1凸部5C周围的通孔3中的位 于第1凸部5C与第2凸部5D之间的通孔3A、 3B、和设置在第2凸部 5D周围的通孔3中的位于第2凸部5D与第1凸部5C之间的通孔3A、 3B为同一个通孔。设置在第2凸部5D周围的通孔3中的位于第2凸部 5D与第3凸部5E之间的通孔3C、 3D、和设置在第3凸部5E周围的通 孔3中的位于第3凸部5E与第2凸部5D之间的通孔3C、 3D为同一个 通孔。实质上,沿着以第l凸部5C为中心且与凸部5C对置的第1圆周 75C以等角度间隔设有多个通孔3。实质上,沿着以第2凸部5D为中心 且与凸部5D对置的第2圆周75D以等角度间隔设有多个通孔3。实质上, 沿着以第3凸部5E为中心且与凸部5E对置的第3圆周75E以等角度间 隔设有多个通孔3。沿着以第1凸部5C为中心的第1圆周75C设置的多 个通孔3中的位于第1凸部5C与第2凸部5D之间的通孔3A、 3B同时 也位于以第2凸部5D为中心的第2圆周75D上。沿着以第2凸部5D为 中心的第2圆周75D设置的多个通孔3中的位于第2凸部5D与第3凸 部5E之间的通孔3C、 3D同时也位于以第3凸部5E为中心的第3圆周 75E上。即,在彼此相邻的凸部5C、 5D之间,在排列有凸部5C、 5D的 方向上设有1个通孔3A或者3B,而不设有多个通孔3。同样地,在彼此相邻的凸部5D、 5E之间,在排列有凸部5D、 5E的方向上设有1个通 孔3C或者3D,而不设有多个通孔3。即,在周壁部4A上不存在比设置 在圆周75C上的通孔3 (3A、 3B)离凸部5C更近的通孔。并且,在周 壁部4A上不存在比设置在圆周75D的通孔3.(3A、 3B、 3C、 3D)离凸 部5D更近的通孔。并且,在周壁部4A上不存在比设置在圆周75E的通 孔3 (3C、 3D)离凸部5E更近的通孔。与在彼此相邻的凸部5之间、在 排列有彼此相邻的凸部5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的洗涤兼脱水槽相 比,具有图5所示的周壁部4A的洗涤兼脱水槽4可以制作更简单的结构 的模具,而且具有更大的强度。进而,由于通过旋转时的离心力压出的 水可靠地从相邻的凸部5之间的通孔3排出,所以在实施方式下的滚筒 式洗衣机101、 102中,可以实现清洗性能和脱水性能的提高、干燥时间 的縮短、节省能源。多个凸部5排列在多个直线状的第1列111B上,该第1列111B的 方向相对于平行于洗涤兼脱水槽4的旋转轴4B的方向111A倾斜了并非 0度的规定角度T1、例如为15度。而且多个凸部5排列在垂直于第1列 111B的多个直线状的第2列111D上。即,多个第2列111D相对于方向 111C倾斜了并非0度的规定角度T1,该方向111C与平行于洗涤兼脱水 槽4的旋转轴4B的方向111A垂直。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将多个通孔3 相对于平行于洗涤兼脱水槽4的旋转轴4B的方向111A彼此错开地配置。 通过该配置,由于从通孔3排出的水与方向111A错开地击打在外槽2的 内壁上,所以能极力减少外槽2的内壁上没有水的部分。由此在脱水步 骤中,能通过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通孔3排出的水来增大清洗外槽2的 内壁的面积。因此,可以减少在外槽2的内壁上附着有污物的面积,能 抑制在外槽2的内壁上产生污渍。进而,由于多个凸部5排列在相对于 平行于旋转轴4B的方向111A倾斜了角度Tl的多个第1列111B上,所 以多个凸部5在方向111A上逐渐错开而排列在多个第1列111B中的相 邻列上。因此,多个凸部5中的至少1个沿着与平行于旋转轴4B的方向 111A垂直的方向111C的任意线分布。通过多个凸部5可以提高针对平 行于旋转轴4B的方向111A的力矩的、洗涤兼脱水槽4的强度。 多个凸部5中位于洗涤兼脱水槽4的开口部44附近的凸部5F的高 度小于位于底面4C附近的凸部5G的高度。即,多个凸部5中的、比凸 部5G距离开口部44近的凸部5F比凸部5G低,比凸部5F距离底面4C 近的凸部5G比凸部5F高。由此,可以在衣物10易于发生堆积的底面 4C上比在开口部44附近更高效地对衣物IO进行脱水。因此可以以均等 的脱水性能在从洗涤兼脱水槽4的开口部44到底面4C的范围内对衣物 IO进行脱水,能够实现脱水不均的减少、干燥时间的縮短和能源节省。而且,还可以将实施方式中的凸部5设置在洗涤兼脱水槽4的旋转 轴4B为垂直的纵型滚筒式洗衣机上,也能获得相同效果。并且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对衣物进行洗涤的洗衣机,该洗衣机具有壳体;支撑于上述壳体内的外槽;洗涤兼脱水槽,其构成为可收纳上述洗涤物,且该洗涤兼脱水槽具有周壁部,该周壁部设置在上述外槽内,且可绕旋转轴旋转,用于承受通过绕上述旋转轴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以及使上述洗涤兼脱水槽旋转的驱动部,上述洗涤兼脱水槽具有多个凸部,所述多个凸部从所述周壁部向上述旋转轴突出并与上述周壁部形成实质上为圆形的相贯线,在上述周壁部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沿着以上述多个凸部的各个凸部为中心的圆周而按照等角度间隔进行了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上述多个凸部为圆锥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上述多个凸部为穹顶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中,上述多个 凸部包括彼此相邻的第1凸部和第2凸部,上述多个通孔位于下述的两个圆周上以上述第1凸部为中心且与 上述第1凸部对置的第1圆周;以及以上述第2凸部为中心且与上述第2 凸部对置的第2圆周,上述多个通孔中的位于上述第1圆周上的至少1个通孔同时也位于 上述第2圆周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中,上述多个 凸部排列在多个第1列和多个第2列上,所述多个第1列相对于与上述 洗涤兼脱水槽的上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所述多个第2 列垂直于上述多个第l歹lj。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中,上述洗涤 兼脱水槽还具有与上述旋转轴交叉的底面;以及开口部,其设置在上 述底面的相反侧,构成为可将上述洗涤物取放于上述洗涤兼脱水槽, 上述多个凸部中的位于上述开口部附近的凸部高度小于与位于上述 开口部附近的上述凸部相比更接近上述底面的凸部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具有壳体、支撑在壳体内的外槽、设置在外槽内且可绕旋转轴进行旋转的洗涤兼脱水槽和使洗涤兼脱水槽旋转的驱动部。洗涤兼脱水槽具有承受通过绕旋转轴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周壁部。洗涤兼脱水槽具有从周壁部向旋转轴突出并且与周壁部形成实质上为圆形的相贯线的多个凸部。在周壁部上设置有沿着以多个凸部的各个凸部为中心的圆周而按照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多个通孔。在该洗衣机中,由于脱水时的离心力而从衣物中脱出的水顺畅地排出到洗涤兼脱水槽之外,而且脱水结束后易于将洗涤物从洗涤兼脱水槽的壁面上取下。
文档编号D06F23/00GK101153437SQ20071014920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7日
发明者松田真一, 福田毅, 若松英俊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