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31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械,特别是指电脑绣花机。
背景技术
现今电脑单头、多头绣花机是由一个绣花机头对应一个底梭机构进行绣花工 作的,当刺绣到一定针数时(约梭芯底线快用完时)绣花机停止工作,人工将底梭 机构内的装底线的梭芯卸下来,再将另一个装满底线的梭芯装进底梭机构内,绣
花机再从新开始工作。每换装一次底梭梭芯以30秒计算, 一台20头电脑绣花机 装一次底梭梭芯就需10分钟, 一般一个小时要换装一次底梭梭芯,按一天一班8 小时计算,每班就需停机7次,停机时间70分钟,占一班工作时间的14.58%, 绣花机使用率损失14.58%。同时,由于为了提髙生产量,换装底梭梭芯时,操作 工动作要求非常快,因而加大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縮短换装底梭梭芯时间, 提高缝纫机械、特别是绣花机的生产效率,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包括至少一个机头与机台, 一个 机头上设有至少一个机针,而机台设有一根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与机头之间具 有确切的传动关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台对应机头的位置设有一个双底梭机 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包括两个底梭机构;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的 两个底梭机构与机台之间,控制两个底梭机构相对机台的移动路线;移位机构, 与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连接,提供动力使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在所述的导引机构 上移动,并使两个底梭机构定位在工作位置;以及切换机构,切换所述的传动轴 与两个底梭机构之间的传动关系。
较佳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两个底梭机构固定在 一个底梭框架上;所述的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底梭框
架与机台之间;所述的移位机构与所述的底梭框架连接;所述的底梭框架上穿设 有所述的传动轴,传动轴位于底梭框架内的部分设置有所述的切换机构。
所述的导引机构包括固定在机台上的导轨和滑设在所述的导轨上的滑块;所 述的滑块与所述的底梭框架连接。
所述的移位机构包括动力结构以及连接动力结构与底梭框架的连接机构;所 述的动力机构是直线电机、旋转电机、液压动力装置、气动动力装置或者手动动 力,所述的连接机构是连接杆、齿轮传动机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连杆机构、 或者曲柄滑块机构。
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滑套在所述的传动轴上的两个主动齿轮与固设在传动轴 上的一个离合器,所述的离合器设置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两个主动齿轮固定在 所述的底梭框架上并且分别与两个底梭机构联动;所述的离合器在两个底梭机构 的往返移动过程中与两个主动齿轮交替连接。
所述的机台或者导引机构上还设有定位挡块,将底梭框架限定在两个工作位 置之间。
所述的缝纫机械包含有至少两个机头并对应有至少两个双底梭机构,每个双 底梭机构对应设置有一个移位机构或者由一个移位机构同时驱动所有的双底梭机 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包括至少一个机头与机台, 一个 机头上设有至少一个机针,而机台设有一根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与机头之间具 有确切的传动关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台对应机头的位置设有一个双底梭机 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包括两个底梭机构,其相对机台的位置固定;
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头上,控制机头的移动路线;移位机构,与所述 的机头连接,提供动力使所述的机头在所述的导引机构上移动,并使机头定位在 工作位置;以及切换机构,切换所述的传动轴与两个底梭机构之间的传动关系。
较佳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导引机构包括固定的导轨和滑设在所述的导轨上的滑块;所述的滑块 与机头连接;所述的移位机构包括固定的直线电机以及连接所述的直线电机与机 头的连接杆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套设在所述的传动轴上的两个主动齿 轮与滑设在传动轴上的一个离合器,所述的离合器设置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两
个主动齿轮分别与两个底梭机构联动;所述的离合器通过-个切换滑块以及-根 扳动杆与一个驱动电磁铁连接,所述的驱动电磁铁与所述的移位机构同步动作,
所述的导引机构包括固定的导轨和滑设在所述的导轨上的滑块;所述的滑块 与机头连接;所述的移位机构包括面定的直线电机以及连接所述的直线电机与机 头的连接杆;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滑套在所述的传动轴上的两个主动齿轮与固设 在传动轴上的一个离合器,所述的离合器设置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两个主动齿 轮分别与两个底梭机构联动;所述的传动轴与所述的直线电机连接,所述的直线 电机带动机头与传动轴同步动作,控制所述的离合器与两个主动齿轮交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 用新型能交替移动对准机头针剌位置,进行绣花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 工的劳动强度。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原绣花机的整体结构进行大的修改,只 需要把原绣花机单底梭机构换成双底梭机构装置即可,因此,对原绣花机的整体 结构、性能不会有影响。双底梭机构装置点到点的运动非常简单,只要把绣花机 电脑控制系统软件稍作修改,绣花机便可协调工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lO-机头;ll-机针;20-机台;21-传动轴;22-横梁30-底梭 机构;31-底梭本体;32-齿轮轴;33-被动齿轮;34-底梭框架;40-导引机构;41-导轨;42-滑块;43-定位挡块;50-移位机构51-直线电机;52-连动杆;60-切换 机构;61、 6U-主动齿轮;62、 621-离合器;631-键槽;70-驱动电磁铁;71-扳动 杆;72-长孔;73-切换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
一台缝紉机械,包括机头10与机台20,机头lO上设有至少一个机针ll,而 机台20设有一根传动轴21,所述的传动轴21与机头10之间具有确切的传动关 系。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所述的机台20对应机头IO的位置设有一个双底梭 机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包括
两个底梭机构30;
导引机构40,控制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30与机台10的相对移动位置; 移位机构50,提供动力使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30与机台IO相对移动,并使
两个底梭机构30或者机台10定位在工作位置;以及
切换机构60,切换绣花机的传动轴21与两个底梭机构30之间的传动关系。 如图l、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是一台电脑绣花机
的双底梭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
轴32,所述的齿轮轴32外伸端设有一个被动齿轮33。两个底梭机构30并排固定 在一个底梭框架34上,所述的底梭框架34上穿设有所述的传动轴21 。
所述的导引机构40包括设置在机台20上的导轨41和设置在所述的底梭框架 34上的滑块42。
所述的移位机构50包括动力装置以及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与底梭框架34的 连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装置是采用直线电机51,所述的直线电机 51安装在电脑绣花机的横梁22上,而所述的连动机构是一根连动杆52。
所述的切换机构60包括通过轴承滑套在所述的传动轴21上的两个主动齿轮 61与固设在传动轴21上的一个离合器62,所述的离合器62设置在两个主动齿轮 61之间。每个所述的主动齿轮61固定在所述的底梭框架34上,并且可以在所述 的传动轴21上滑动,每个主动齿轮61通过一个被动齿轮33以及齿轮轴32与一 个底梭本体31联动。所述的离合器62在两个底梭机构30往返移动过程中与两个 主动齿轮61交替连接。
工作时,如图l、图2所示,所述的动力装置(直线电机51)将底梭框架34 限定在第一工作位置,靠左的底梭机构30与所述的机针11的位置对应,同时靠 左的主动齿轮61与所述的离合器62联动,此时,靠左的底梭机构30进入工作状 态,而靠右的底梭机构30可以开始更换梭芯。当绣花l:作到-定针数时,即梭芯
底线快用完时,绣花机机头10上的机针11略一停顿,双底梭机构的移位机构50 瞬间将底梭框架34向左推动一个距离,底梭框架34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则靠右 的底梭机构30与所述的机针11的位置对应,同时靠右的主动齿轮61与所述的离 合器62联动,此时,靠右的底梭机构30进入工作状态,而靠左的底梭机构30 可以开始更换梭芯。以此循环往复,可以节约大量更换梭芯导致停机的时间,大 大提髙工作效率,还同时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上面仅对一个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显然,本实用新型还有许多变换方式, 但这些变换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1、 所述的动力装置可以是直线电机,还可以是旋转电机,也可以是液压动力 装置,也可以是手动动力;而所述的连动机构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机构、齿轮齿条 传动机构、连杆机构、或者曲柄滑块机构。此时,为了使底梭框架34定位更可靠, 可以在机台上增设两个定位挡块43,两个底梭机构30处于第一、第二工作位置 时,底梭框架恰好与所述的定位挡块43贴靠。
2、 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30的齿轮轴32可以是平行排列,也可以是背对背成 直线排列。
3、 所述的缝纫机械可以是电脑绣花机也可以是绗缝机。
4、 所述的缝纫机械可以是单个机头的,也可以是多个机头的。
5、 包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双底梭机构时,可以每个双底梭机构对应设置有 一个移位机构,也可以使用一个移位机构同时驱动多个双底梭机构。
如图3、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其是通过移动机头10交 替与两个底梭机构30的位置对应。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两个底梭机构30固定在机台20上;
导引机构40是设置在机头10上,从而限定机头10的移动路线;在本实施例 中,所述的导引机构包括固定的导轨41和设置在机头10上的滑块42,所述的滑 块42在所述的滑轨41上滑动。
所述的移位机构50与机头10连接,所述的移位机构50包括动力装置以及连 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装置是采用直线电机51,而所述的连动机构 是一根连动杆52;所述的连动杆52—端与机头10连接,另一端与直线电机51 连接;直线电机51连接有电源(图中未示)。
所述的切换机构60包括通过轴承套设在所述的传动轴21 h的两个主动齿轮
611与滑设在传动轴21上的-个离合器621,所述的离合器62设置在两个主动齿 轮611之间,与传动轴21同步转动,并通过键槽631在传动轴上滑移。所述的切 换机构60还包括一个驱动电磁铁70以及连接驱动电磁铁70与离合器621的扳动 杆71。所述的扳动杆71枢设在机台20上,其一端通过一个长孔72与驱动电磁 铁70的伸縮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个切换滑块73与所述的离合器621滑接,所 述的切换滑块73可以相对离合器621垂直滑动。
在移位机构50变换机头10的工作位置的同时,控制系统给予所述的驱动电 磁铁70 —个电信号,使所述的驱动电磁铁70带动离合器621在传动轴21上同步 移动,使离合器621切换到相应的工作位置,并与所述的两个主动齿轮611交替 连接。
如图5、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与第二实施例的构造 基本相同,区别在于
两个主动齿轮61滑套在传动轴21上,而所述的离合器62固定在传动轴21 上,所述的传动轴21通过轴承与动力装置相连,则所述的移位机构变换机头10 的工作位置的同时,会带动传动轴21以及离合器62同步移动,使离合器62切换 到相应的工作位置,并与所述的两个主动齿轮61交替连接。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包括至少一个机头与机台,一个机头上设有至少一个机针,而机台设有一根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与机头之间具有确切的传动关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台对应机头的位置设有一个双底梭机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包括两个底梭机构;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与机台之间,控制两个底梭机构相对机台的移动路线;移位机构,与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连接,提供动力使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在所述的导引机构上移动,并使两个底梭机构定位在工作位置;以及切换机构,切换所述的传动轴与两个底梭机构之间的传动关系。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底梭机构 固定在一个底梭框架上;所述的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底梭框架与机台之间; 所述的移位机构与所述的底梭框架连接;所述的底梭框架上穿设有所述的传动轴,传动轴位于底梭框架内的部分设置 有所述的切换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机 构包括固定在机台上的导轨和滑设在所述的导轨上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所述的 底梭框架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位机 构包括动力结构以及连接动力结构与底梭框架的连接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是直线电机、旋转电机、液压动力装置、气动动力装置或者 手动动力,所述的连接机构是连接杆、齿轮传动机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连杆 机构、或者曲柄滑块机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换机 构包括滑套在所述的传动轴上的两个主动齿轮与固设在传动轴上的一个离合器, 所述的离合器设置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两个主动齿轮固定在所述的底梭框架上 并且分别与两个底梭机构联动;所述的离合器在两个底梭机构的往返移动过程中 与两个:k动齿轮交替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台或 者导引机构上还设有定位挡块,将底梭框架限定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幼机 械包含有至少两个机头并对应有至少两个双底梭机构,每个双底梭机构对应设置 有一个移位机构或者由一个移位机构同时驱动所有的双底梭机构。
8. —种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包括至少一个机头与机台,一 个机头上设有至少一个机针,而机台设有一根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与机头之间 具有确切的传动关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台对应机头的位置设有一个双底梭 机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包括两个底梭机构,其相对机台的位置固定; 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机头上,控制机头的移动路线; 移位机构,与所述的机头连接,提供动力使所述的机头在所述的导引机构上 移动,并使机头定位在工作位置;以及切换机构,切换所述的传动轴与两个底梭机构之间的传动关系。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机 构包括固定的导轨和滑设在所述的导轨上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机头连接;所述的移位机构包括固定的直线电机以及连接所述的直线电机与机头的连接杆;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通过轴承套设在所述的传动轴上的两个主动齿轮与滑设 在传动轴上的一个离合器,所述的离合器设置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两个主动齿 轮分别与两个底梭机构联动;所述的离合器通过一个切换滑块以及一根拔动杆与 一个驱动电磁铁连接,所述的驱动电磁铁与所述的移位机构同步动作,控制所述 的离合器在所述的传动轴上滑移并且与两个主动齿轮交替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机 构包括固定的导轨和滑设在所述的导轨上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机头连接;所述的移位机构包括固定的直线电机以及连接所述的直线电机与机头的连接杆;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滑套在所述的传动轴上的两个主动齿轮与固设在传动轴 上的一个离合器,所述的离合器设置在两个主动齿轮之间;两个主动齿轮分别与 两个底梭机构联动;所述的传动轴与所述的直线电机连接,所述的直线电机带动 机头与传动轴同步动作,控制所述的离合器与两个主动齿轮交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包括至少一个机头与机台,一个机头上设有至少一个机针,而机台设有一根传动轴;所述的机台对应机头的位置设有一个双底梭机构,所述的缝纫机械双底梭机构包括两个底梭机构;导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与机台之间,控制两个底梭机构相对机台的移动路线;移位机构,与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连接,提供动力使所述的两个底梭机构在所述的导引机构上移动,并使两个底梭机构定位在工作位置;以及切换机构,切换绣花机的传动轴与两个底梭机构之间的传动关系。本实用新型能交替移动对准机头针刺位置,进行绣花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D05B69/00GK201010775SQ20072000230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6日
发明者程旭玮 申请人:深圳市英特曼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