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柱式细纱张力均衡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307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立柱式细纱张力均衡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三立柱式细纱张力均衡调节器,属于纺织机械的附属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纺纱机及其整经等设备上以防止突发性张力变化和调节张力大小。
在现有技术中,纺纱机及其整经设备上采用的张力装置,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即圆盘式和圆柱式。尽管它们各有各的优点,但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张力波动大,使纱线在纺织过程中会产生意外拉伸。本申请人与其它同事一起前不久共同设计并已申请了专利的纱线张力波动缓冲装置,虽能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结构尚不够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张力进行弹性自动调节和人工连续调节,使纱线张力波动明显降低,结构更加简单,更便于维修保养的三立柱式细纱张力均衡调节器。
根据纺织过程中纱线张力波动的原理及特点,针对现有技术中特别是前不久本申请人刚刚申请了专利的“纱线张力波动缓冲装置”中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在“纱线张力波动缓冲装置”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实质性的改进。即在保留原设计中的安装板、摆动板、通轴、弹力调节轮及其安装轴、摆轮及其限位柱、弹簧等构件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和连接关系不变,只在摆动板上开一个大圆弧形缺口,在口门两边各装一根垂直于板面可随摆动板一起摆动的可动张力立柱,并在缺口近底部所对应的安装板的平面上垂直板面且与上述的两根可动张力立柱一起呈”品”字形排列的固定张力立柱。这样当细纱绕过这两动一静三根张力立柱时,细纱对立柱的总包角将随着动、静立柱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种变化和三根张力立柱之间可贮存大约16~17mm纱线之特点,既可使输出细纱张力基本保持平衡,又可缓冲突发性变化。从而实现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立柱式细纱张力均衡调节器,由安装板1和用一通轴4平行装于其上面可绕该通轴4左右摆动的摆动板10,朝下装于上述的安装板1下平面上并有轴通出安装板1上平面的弹力调节轮5、装于上述的通轴4下端并可与摆动板10同步摆动的摆动轮8及其限位柱9和一端固定在该摆动轮8上,另一端固定在上述的弹力调节轮5上的弹簧7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摆动板10,一端开有一个大圆弧形缺口,口门两边各装一根与板面垂直可随摆动板10一起摆动的可动张力立柱2,另在近缺口底所对应的安装板1的上平面上装一根垂直于板面并与上述的两根可动张力立柱2一起呈”品”字形排列的固定张力立柱3。
在上述的安装板1与摆动板10之间的通轴4上还可再装一轴承6,而在安装板1相对的两角处和摆动板10的另一端还可再各装一个带导纱孔的导纱支架11。
上述的摆轮8呈椭圆盘状,并在其与上述的限位柱9相对应的位置处有一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对张力进行弹性自动调节和人工连续调节,可将细纱的张力调到预设值上,由于张力立柱可贮存约16~17mm的细纱,当张力突然增加时,可暂时将这些细纱送出,以缓解突发性张力变化,起到补偿作用,从而减弱了张力波动带来的影响;而当突然刹车时,细纱由于惯性会被多送出一些,此时张力立柱又能将这部分纱线贮存起来,以防纱线松弛;对于纱线退绕过程中形成的周期波和随机波,均能起到阻尼作用,使产生的波难以沿细纱纵向传播,在结构上它比“纱线张力波动缓冲装置”更加简单,因而保养维修也更方便。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组装后整体外型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描述如下在纺织设备的导纱出孔与导纱机构导向输出端的拐点之间的机架上固装一块长×宽×厚=120×80×12(mm)胶木质安装板1上,在其对称中心靠前的位置处通过一根长50mm,直径3mm不锈钢的通轴4和一市售轴承6装一块长×宽×厚=80×15×2(mm)铝合金质其上开有一个大圆弧形缺口可绕通轴4左右摆动的摆动板10,在该缺口口门两边各装一根直径5mm高40mm的黄铜质垂直板面并可随摆动板10一起摆动的可动张力柱2,而在缺口底所对应的安装板1的上平面上装有一根铝合金质,直径3mm高50mm垂直板面并与可动张力立柱2一起呈”品”字形排列的固定张力立柱3,在安装板1的左下和右上角及摆动板10的另一端各装一个胶木板质,呈L形其顶端设导纱孔的导纱支架11;在安装板1的背面(即下平面)中前部装一竖直朝下的直径3mm长30mm不锈钢质的限位柱9,中后部通过一根材料和外型尺寸同限位柱9的其上端透出安装扳1上平面的通出轴装有一个弹力调节轮5,在通轴4的近下端装有一个长轴为25mm短轴15mm厚2mm铝合金质且其一端设有可卡在上述的限位柱9上的缺口的可与摆动板10同步摆动的摆轮8,在其另一端与上述的弹力调节轮5之间则装有弹簧7。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更1、各部件的材质和外形尺寸等可适当变更;2、轴承6可以取消。
权利要求1.一种三立柱式细纱张力均衡调节器,由安装板[1]和用一通轴[4]平行装与其上面可绕该通轴[4]左右摆动的摆动板[10],朝下装于上述的安装板[1]下平面上并有轴通出安装板[1]上平面的弹力调节轮[5]装于上述的通轴[4]下端并可与摆动板[10]同步摆动的摆动轮[8]及其限位柱[9]和一端固定在该摆动轮[8]上,另一端固定在上述的弹力调节轮上的弹簧[7]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摆动板[10],一端开有一个大圆弧形缺口,口门两边各装一根与板面垂直可随摆动板[10]一起摆动的可动张力立柱[2],另在近缺口底所对应的安装板[1]的上平面上装一根垂直于板面并与上述的两根张力立柱[2]一起呈”品”字形排列的固定张力立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立柱式细纱张力均衡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安装板[1]与摆动板[10]之间的通轴[4]上还可再装一轴承[6],而在安装板[1]相对的两角处和摆动板[10]的另一端还可再各装一个带导纱孔的导纱支架[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立柱式细纱张力均衡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摆轮[8]呈椭圆盘状,并在其与上述的限位柱[9]相对应的位置处有一缺口。
专利摘要一种三立柱式细纱张力均衡调节器,属纺织机附属设备,用于防止细纱张力突变。其特征是该调节器由安装板及装于其上面可绕通轴摆动设一缺口装二可动张力立柱的摆放板、固定立柱和装于安装板下面的弹力调节轮、摆轮及装于它们之间的弹簧以及摆轮的限位柱等构成。具有张力立柱间能贮存细纱,当张力突增时能把这部分细纱送出,缓解张力变化,结构更简单,保养维修更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D01H13/00GK2466175SQ0121617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1日
发明者姜宜宽, 于湖生, 张玉清, 田琳 申请人:姜宜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