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553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脱去大麻麻骨、麻皮和麻 胶并对剥好的麻纤维进行梳理的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
技术背景大麻是近年来纺织领域重新重视研究开发的一种纤维资源。在经济全球化 越来越明显、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的背景条件下,人类日益重视生活的品位和质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全球掀起了"绿色"消费浪潮。在着装方面,人们开始注重服用的保健功能,追 求外观的自然。虽然棉、毛、丝及化纤等纺织品经特定药物及工艺处理以后也 能达到抑菌防臭等保健功能,但效果却很难持久,同时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 大麻由于其纤维结构的独特性,其产品不但具有天然保健功能,而月其外观粗 犷、质朴,这些都迎合了现代人们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消费心理。在国 外,人们把穿着麻类服装看作是富贵的象征、地位的标志。但大麻收获季节性 强,若不及时收获脱麻,将影响大麻纤维的品质和产量,且用工量大,手工收 麻约占全部生产用工的60%。传统的原麻收获方法仍处于手工完成水平,劳动 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严重的制约了大麻产业化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我国曾研制出了刮麻机和小型电动剥麻机,但很难推广,分析原因,主要是机 具的性能不能保证原麻的品质要求,机具的工作原理尚不完全符合大麻的剥刮 特性。目前,大麻脱胶、梳理、纺纱、织造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大麻剥麻技术仍 处在手工完成的水平,严重的制约了大麻产业化发展,机械化剥麻设备是大麻 原料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大麻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因此,研制一种高效而实用的动力大麻剥麻机已成为国内、外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研制成功的动力剥麻机为人力反拉式,如90年代的6BM-350型, 其主要结构是由滚筒、支撑架、差动螺旋调隙机构、喂料和箱体组成,整体质量 约60kg,配套动力为1.5kw的电动机。该剥麻机的工作原理是人力用手抓住 大麻茎基部将茎秆喂入剥麻滚筒与压板之间的狭小间隙内,受到高速旋转的滚筒 连续刮擦,挤压,使茎秆破碎,而后将纤维沿滚筒旋转相反方向拉出,同理脱掉 茎基部的木质和麻壳。其缺点在于仅靠单一的滚筒上打板在旋转时与压板之间挤压和击打作用剥麻,将果胶、色素等挤入原麻中,造成所加工原麻的残杂率高(GB7699-87规定应^1.0。/t)),原麻纤维完好率差(呈丝状、纤维断损严重),最 突出的问题是,原麻完好率和降低残杂率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原麻色泽褐黑色, 木质成份和麻皮残留较大,滚筒上打板与压板间挤压而使原麻含胶过重而变硬, 且反拉法剥麻,体力消耗较大,耗时多,剥麻效率低,喂麻过程中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机械化剥麻设备大多采用人力反拉式,存在劳动强 度大、安全性能极差、生产效率低、剥麻质量差、出麻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高 效动力大麻剥麻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包括箱体, 箱体左上方设有刻食主动轮和刻食从动轮,刻食主动轮上间隔设有凸块,刻食 从动轮上间隔设有与凸块相互配合的凹槽,刻食主动轮右侧设置偏心轮;还包含位于箱体中部的上牙板和下牙板,上牙板和下牙板相互对接的下边缘呈牙齿状,上牙板上方通过曲杆与偏心轮连接,下牙板下端固定在箱体底部;上牙板 和下牙板右侧设置上、下分布的胶皮主动轮和胶皮从动轮;由箱体左上方至右 下方、且沿送料方向分别架设有送料鸭嘴板、第一送料板、第二送料板和第三 送料板;箱体下方设有电机座及其上方的电机,刻食主动轮、偏心轮和胶皮主动轮分别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大麻送入上料鸭嘴板,当茎秆接触刻食主、 从动轮时,在刻食主、从动轮上的凸块与凹槽的相互配合下,大麻被碾压、剥 刮,经过第一送料板到达上、下牙板,经打压后去除麻皮和麻骨,并截成连续 段,再经第二送料板,将大麻送至胶皮主、从动轮,去除麻皮和麻骨的碎屑及 部分胶汁,梳理麻纤维,最终由第三送料板送出,从而获得纯净的麻纤维,完 成剥麻任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进料过程、剥麻过程、出料过程三者联系紧 密,大麻走向安排合理,而且上料、出成品完全符合最佳人工操作条件,不仅 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设计人性化等优点,而且具有出麻效率、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可靠、麻头至麻尾剥刮均匀、不缠麻、不绕麻、剥出的麻质 量好、色泽佳等特点,大大促进了大麻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使 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传动原理图图中1-箱体2-刻食主动轮3-刻食从动轮4-凸块5-凹槽6-偏心轮 7-上牙板8-下牙板9-曲杆10-胶皮主动轮11-胶皮从动轮12-送料鸭嘴 板13-第一送料板14-第二送料板15-第三送料板16-电机座17-电机 18-皮带19-左右调节螺栓20-上下调节螺栓21-轴2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包括箱体1,箱体左上方设有刻食主动轮2和刻食 从动轮3,刻食主动轮2上间隔设有凸块4,刻食从动轮3上间隔设有与凸块4 相互配合的凹槽5,刻食主动轮2右侧设置偏心轮6;还包含位于箱体l中部的上牙板7和下牙板8,上牙板7和下牙板8相互对接的下边缘呈牙齿状,上牙 板7上方通过曲杆9与偏心轮6连接,下牙板8下端固定在箱体底部;上牙板 7和下牙板8右侧设置上、下分布的胶皮主动轮10和胶皮从动轮11;由箱体左 上方至右下方、且沿送料方向分别架设有送料鸭嘴板12、第一送料板13、第二 送料板14和第三送料板15;箱体1下方设有电机座16及其上方的电机17,刻 食主动轮2、偏心轮6和胶皮主动轮10分别通过皮带18与电机17连接。箱体1左侧上方设有末端与刻食从动轮3接触的左右调节螺栓19,根据送 麻量的情况对刻食从动轮进行调节,使得刻食主动轮、大麻、刻食从动轮三者 之间啮合线位于最佳位置,碾压、剥刮均匀;胶皮从动轮ll下方设有与其接触 的上下调节螺栓20,用于调节胶皮从动轮与胶皮主动轮之间的间隙。下牙板8下方设有套于轴21上的弹簧22,根据大麻的粗细和送入量来调 节下牙板与上牙板的间隙,使击打力适中,避免麻胶与麻纤维互混。刻食主动轮2直径大于刻食从动轮3,利用主、从动轮的直径差、速度差、 啮合物之间的微妙变化,使刻食主动轮经大麻带动刻食从动轮转动,进行大麻 的碾压、剥刮。具体实施时,首先大麻经送料鸭嘴板与刻食主、从动轮接触,使刻食主动 轮、大麻、刻食从动轮三者啮合,进行大麻的第一次碾压、剥刮;然后进入第 一送料板,在偏心轮、曲杆的作用下将圆周运动转变为上牙板的直线运动,上 牙板与下牙板模仿人的牙齿上、下咀嚼食物的原理上、下击打大麻,进行大麻 的第二次剥刮;最后剥刮好的大麻经第二送料板,进入胶皮主动轮和胶皮从动 轮之间的间隙,这是大麻剥刮的最后一道工序,用来碾压、梳理已剥、刮好的 大麻纤维,起到梳理的作用,成品最终经第三送料板排出。上述过程中,刻食 主动轮、偏心轮和胶皮主动轮通过皮带由电机驱动。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其特征是包括箱体(1),箱体左上方设有刻食主动轮(2)和刻食从动轮(3),刻食主动轮(2)上间隔设有凸块(4),刻食从动轮(3)上间隔设有与凸块(4)相互配合的凹槽(5),刻食主动轮(2)右侧设置偏心轮(6);还包含位于箱体(1)中部的上牙板(7)和下牙板(8),上牙板(7)和下牙板(8)相互对接的下边缘呈牙齿状,上牙板(7)上方通过曲杆(9)与偏心轮(6)连接,下牙板(8)下端固定在箱体底部;上牙板(7)和下牙板(8)右侧设置上、下分布的胶皮主动轮(10)和胶皮从动轮(11);由箱体左上方至右下方、且沿送料方向分别架设有送料鸭嘴板(12)、第一送料板(13)、第二送料板(14)和第三送料板(15);箱体(1)下方设有电机座(16)及其上方的电机(17),刻食主动轮(2)、偏心轮(6)和胶皮主动轮(10)分别通过皮带(18)与电机(17)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 左侧上方设有末端与刻食从动轮(3)接触的左右调节螺栓(19)。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胶 皮从动轮(11)下方设有与其接触的上下调节螺栓(20)。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下牙 板(8)下方设有套于轴(21)上的弹簧(22)。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刻食 主动轮(2)直径大于刻食从动轮(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动力大麻剥麻机,解决现有剥麻设备存在生产效率低、剥麻质量差、出麻率低等问题,包括箱体,箱体左上方设有刻食主动轮和刻食从动轮,刻食主动轮右侧设置偏心轮;还包含箱体中部的上牙板和下牙板,上牙板通过曲杆与偏心轮连接,下牙板固定在箱体底部;上牙板和下牙板右侧设置胶皮主动轮和胶皮从动轮;沿送料方向分别架设有送料鸭嘴板、第一送料板、第二送料板和第三送料板;刻食主动轮、偏心轮和胶皮主动轮分别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不仅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而且具有出麻效率、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可靠、麻头至麻尾剥刮均匀、不缠麻、不绕麻、剥出的麻质量好、色泽佳等特点。
文档编号D01B1/00GK201144302SQ200720138478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旭 沈 申请人:中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