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55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尤其是指一种可预排放残液的 液体自动滴液系统。
背景技术
按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在化学工业、织品染色工业,甚至在食品工业中 已多有所见。而各种液态原料大都均贮存于滴液装置内,当欲进行配料时, 各贮液容器接受自动滴液系统的计算机指令,使设于贮液容器底部的出料 口因控制阀的作动,而得以开启或闭合,使液态原料经由控制阀的断通控 制,进而达成自动滴液(计量)的目的。
而一般液体,例如染液自动滴液系统在自动滴液计量前,为预防各滴 液装置的控制阀管路内染液沉淀的情况发生,在滴液染液前通常会进行残 液的排放动作,亦即将控制阀管路内的染液沉淀,亦即所谓的残液先行排
放后,再进行自动化的滴液计量作业。如图1及图2所示,为公知技术的液 体自动滴液系统的俯视图及主视图,该系统的转盘A内、外圈设有复数个 滴液装置B,且于机台的滴液计量位置设有一计量促动结构C,其是由一驱 动器C1带动一激磁机构C2所组成。而在该滴液计量位置下方则设有一由输 送机构D所输送的染杯E,且该染杯E与滴液装置B的控制阀B1之间另设有 一可伸縮的废液承接槽F。
如欲进行染液的自动滴液计量,该所选定的滴液装置B移至该滴液计 量位置,接着,该废液承接槽F由机台伸出,并移至该滴液计量位置下方, 亦即该染杯E与控制阀B1之间。随即该计量促动结构C的驱动器C1作动, 使其下方的激磁机构C2下移,进而促发该控制阀B1呈开启状态,而将其管 路内的残液排出后,使排放的残液由该废液承接槽F所承接后,其立即縮 回机台内。此时,该系统会再度促发该滴液装置B的控制阀B1,以便进行 公知的自动滴液计量作业,唯此为公知技术,在此不拟赘述。前已述及,该废液承接槽F于作动时是位于染杯F与滴液装置B的控制
阀B1之间,而无形中增加两者间的距离,举凡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该染 杯F与控制阀B1的距离越大,所造成染液的飞溅现象越为明显,甚至造成 染液附着于染杯E的杯缘,从而造成滴液计量的失准,以致无法达成染料 的可再现性功能,而亟待相关业者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 以期能将该滴液计量位置的废液承接槽移除,而大幅縮短该染杯与滴液装 置的控制阀距离,以避免染液飞溅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
统,其包括 一转盘,复数个滴液装置, 一计量促动机构, 一排液促动机 构,及一废液槽所组成;该转盘周缘设有复数个滴液装置,各滴液装置在 一贮液容器底部侧向延伸一控制阀,且该转盘上方机台的滴液计量位置设 有一计量促动机构,其可对所选定滴液装置的控制阀进行断通控制,使贮 液容器内液体滴入一容器,以进行滴液计量作业;其中
该转盘上方机台异于该滴液计量位置周围,另设有至少一排液促动机 构,以形成一预排放残液位置,该所选定滴液装置经由转盘输送至该预排 放残液位置,该排液促动机构即对所选定滴液装置的控制阀进行断通控 制,使其阀内的残液排出,并由一设于转盘下方的废液槽所承接,再由该 转盘输送该所选定滴液装置至滴液计量位置,以进行滴液计量作业,并有 效縮短该容器与所选定滴液装置的控制阀距离。
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中该转盘为一双层结构 圆盘体,其上盘面周缘相对且间隔交错设置复数个容置孔,使该些容置孔 呈同心形成内、外圈排列,以供滴液装置的贮液容器底部侧向延伸的控制 阔置入与定位用,使各贮液容器底部跨置于下盘面表面上,且该下盘面对 应各控制阀位置开设一阀口,以供其穿越。
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中该计量促动机构具有 一可伸缩的驱动器,其下方连接一激磁机构。
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中该驱动器为气压缸或
马达,而激磁机构为一电磁铁或永久磁铁;而滴液装置的控制阀为一磁力 控制阀。
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中该计量促动机构具有 一固定架,其下方设有一由电磁铁所构成的激磁机构;而滴液装置的控制
阀为一磁力控制阀。
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中该预排放残液位置设 于该滴液计量位置周围两侧。
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中该排液促动机构具有 一可伸縮的驱动器,其下方连接一激磁机构。
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中该驱动器为气压缸或
马达,而激磁机构为一电磁铁或永久磁铁;而滴液装置的控制阀为一磁力 控制阀。
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中该排液促动机构具有 一固定架,其下方设有一由电磁铁所构成的激磁机构;而滴液装置的控制
阀为一磁力控制阀。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由于所选定的滴液装置在进入滴液计量位置 的前,先会经过一预排放残液位置,以便先行排放该所选定滴液装置的控 制阀管路内残液,使该残液经由设于机台内部的废液槽所承接。因此,在 滴液计量位置无须再行设置一可伸縮的废液承接槽的必要,因而可大幅縮 短该染杯与滴液装置的控制阀距离,从而减少染液飞溅的现象发生,从而 提高滴液计量的准确度。


图1及图2为公知液体自动滴液系统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体自动滴液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预排放残液位置且该排液促动机构尚未操作的示 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预排放残液位置且该排液促动机构己操作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排液促动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液体自动滴液系统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在转盘的非滴 液计量位置另行装置至少一排液促动机构,使所选定的滴液装置先移至并 受到该排液促动机构的作用,可预先将控制阀内的残液排出,并由一固定 式废液槽所承接,然后再移动至该滴液计量位置,以便直接进行自动滴液 计量作业。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 包括 一转盘,复数个滴液装置, 一计量促动机构, 一排液促动机构,及 一废液槽所组成;该转盘周缘设有复数个滴液装置,各滴液装置在一贮液 容器底部侧向延伸一控制阀,且该转盘上方机台的滴液计量位置设有一计 量促动机构,其可对所选定滴液装置的控制阀进行断通控制,使贮液容器
内液体滴入一容器,以进行滴液计量作业;其中,该转盘上方机台异于该
滴液计量位置周围,另设有至少一排液促动机构,以形成一预排放残液位 置,该所选定滴液装置经由转盘输送至该预排放残液位置,该排液促动机 构即对所选定滴液装置的控制阀进行断通控制,使其阀内的残液排出,并 由一设于转盘下方的废液槽所承接,再由该转盘输送该所选定滴液装置至 滴液计量位置,以进行滴液计量作业,并有效縮短该容器与所选定滴液装 置的控制阀距离。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
如图3、图4及图7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是 由一转盘l,复数个滴液装置2, 一计量促动机构3, 一排液促动机构4,及 一废液槽5所组合而成。
其中,该转盘l、滴液装置2,及计量促动机构3为公知技术,在此以 提及方式并入本实用新型。
转盘l为一双层结构的圆盘体,其上盘面ll周缘环设复数个容置孔 111,较佳地在该上盘面ll周缘相对且间隔交错设置复数个容置孔lll,使 该些容置孔lll呈同心形成内、外圈排列。该上盘面ll的容置孔lll是供滴 液装置2的贮液容器21连同底部侧向延伸的控制阀22置入与定位用,使各
贮液容器21底部跨置于该下盘面12表面上。其中,该下盘面12对应各控制
阀22位置开设一阀口121,以供其穿越。
如图4所示,该贮液容器21底部侧向连接一控制阀22,其可由外力, 例如磁力、接触或按压...等,使其内部的阀瓣相对移动,进而控制该阀体 的断通,而为提供较佳的控制效果,本实用新型所示的控制阀22为一种磁 力控制阀。
计量促动机构3是固设在该转盘1上方的机台所欲滴液计量位置,其 具有一可伸縮的驱动器31,例如气压缸或马达,其下方连接一激磁机构 32,例如一电磁铁,当所选定的滴液装置2经转盘1移动至该滴液计量位 置,计算机即发出一指令,使该驱动器31作动,而令该激磁机构32下移 至该控制阀22上方,并产生磁感应,使该控制阔22呈现开启状态,而将 贮液容器21内的液体通过控制阀22,而滴落于其下方的容器,例如染杯 E内。当然该计量促动机构3不以前述的为限,其亦得为如图5所示的固 定架与激磁机构的组合,其相关内容请参阅后文所叙。
请再参阅图3、图4及图7,本实用新型不同于公知技术之处在于, 该转盘1上方机台异于该滴液计量位置,较佳地在该滴液计量位置周围两 侧另设有至少一排液促动机构4,如图4所示,该排液促动机构4包括一 驱动器41,例如气压缸或马达,其下方连接一激磁机构42,例如永久磁 铁。如图5所示,当所选定滴液装置2经由转盘1的输送,而移至预排放 残液位置,计算机立即对该排液促动机构4下达指令,使其驱动器31下 移至该所选定滴液装置2的控制阀22上方,即可令其阀瓣相对作动,而 呈现开启状态,使管路内的残液立即排出,并滴落于一固设于转盘1下方 的废液槽5内。接着,该所选定的滴液装置2再由该转盘1输送至该滴液 计量位置,以进行前述的滴液计量作业。
其中,该排液促动机构4的激磁机构42为一永久磁铁,其宽度可依 据滴液装置2的排列及转动方向而加大,所以当驱动器41往下移时,该 转盘1仍可继续转动,使随后所选定的滴液装置2可以继续进行排放残液 工作,而无须将转盘l停止后再行运转。
请参阅图6,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排液促动机构4另一实施例,其具 有一固定架43,下方设有一激磁机构42,例如电磁铁。当所选定滴液装
置2经由转盘1的输送,而移至预排放残液位置,g卩,所选定滴液装置2
的控制阀22位于该固定架43的激磁机构42下方,计算机立即对该排液 促动机构4下达指令,使该激磁机构42因通电而产生磁吸力,而令该控 制阀42的阀瓣相对移动,而呈现开启状态,使管路内的残液立即排出, 并滴落于一固设于转盘1下方的废液槽5内。接着,该所选定的滴液装置 2再由该转盘1输送至滴液计量位置,以进行前述的滴液计量作业。
其中,该排液促动机构4的激磁机构42为一电磁铁,其宽度可依据 滴液装置2的排列及转动方向而加大,所以,该转盘l于排放残液时仍可 继续转动,使随后所选定的滴液装置2可继续进行排放残液工作,而无须 将转盘1停止后再行运转。
请再参阅图7,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由于所选定的滴液装 置在进入滴液计量位置之前,先会经过一预排放残液位置,以便先行排放 该所选定滴液装置的控制阀管路内残液,使该残液经由设于机台内部的废 液槽所承接。因此,在滴液计量位置无须再行设置一可伸縮的废液承接槽 的必要,因而可大幅縮短该染杯与滴液装置的控制阀距离,从而减少染液 飞溅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滴液计量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 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易于推知的,倶不脱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畴。
权利要求1. 一种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包括一转盘,复数个滴液装置,一计量促动机构,一排液促动机构,及一废液槽所组成;该转盘周缘设有复数个滴液装置,各滴液装置在一贮液容器底部侧向延伸一控制阀,且该转盘上方机台的滴液计量位置设有一控制滴液装置的计量促动机构,贮液容器内液体滴入一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转盘上方机台异于该滴液计量位置周围,另设有至少一排液促动机构,形成一预排放残液位置;一废液槽固设于转盘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特 征在于其中该转盘为一双层结构圆盘体,其上盘面周缘相对且间隔交错 设置复数个容置孔,该些容置孔呈同心形成内、外圈排列,各贮液容器底 部跨置于下盘面表面上,且该下盘面对应各控制阀位置开设一阀口,以供 其穿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特 征在于其中该计量促动机构具有一可伸缩的驱动器,其下方连接一激磁 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驱动器为气压缸或马达,而激磁机构为一电磁铁或永久磁 铁;而滴液装置的控制阀为一磁力控制阀。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特 征在于其中该计量促动机构具有一固定架,其下方设有一由电磁铁所构 成的激磁机构;而滴液装置的控制阀为一磁力控制阀。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特 征在于其中该预排放残液位置设于该滴液计量位置周围两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特 征在于其中该排液促动机构具有一可伸縮的驱动器,其下方连接一激磁 机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特 征在于其中该驱动器为气压缸或马达,而激磁机构为一电磁铁或永久磁铁;而滴液装置的控制阀为一磁力控制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特 征在于其中该排液促动机构具有一固定架,其下方设有一由电磁铁所构 成的激磁机构;而滴液装置的控制阀为 一磁力控制阀。
专利摘要一种可预排放残液的液体自动滴液系统,其包括一转盘,复数个滴液装置,一计量促动机构,一排液促动机构,及一废液槽所组成;该转盘周缘设有复数个滴液装置,各滴液装置在一贮液容器底部侧向延伸一控制阀,且该转盘上方机台的滴液计量位置设有一计量促动机构;该转盘上方机台异于该滴液计量位置周围,另设有至少一排液促动机构,以形成一预排放残液位置,该所选定滴液装置经由转盘输送至该预排放残液位置,该排液促动机构即对所选定滴液装置的控制阀进行断通控制,使其阀内的残液排出,并由一设于转盘下方的废液槽所承接,再由该转盘输送该所选定滴液装置至滴液计量位置,以进行滴液计量作业,并有效缩短该容器与所选定滴液装置的控制阀距离。
文档编号D06B23/00GK201077902SQ200720138960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7日
发明者庄旭祯 申请人:宏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