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罗拉轴承配装的后牵伸区压力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55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与上罗拉轴承配装的后牵伸区压力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上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与上罗拉轴承 配装的后牵伸区压力件。
技术背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人就最先提出了在环锭细纱机中罗拉与后罗拉之 间的后牵伸区设置压力棒的设想,以形成一个新的摩擦力界,对须条进行调 控,从而提高成纱质量。目前,在后牵伸区设置压力棒的结构方式有多种,按 连接对象进行分类,主要分成了两类 一类是与摇架固定连接的摇架压力棒, 一类是与上销固定连接上销压力棒。与摇架固定连接的摇架压力棒,其拆装不便,且操作比较繁琐,因此做清理时费时费力,不受工人的欢迎。与上销固定 连接的压力棒,其拆装和清理比较方便,但因是与上销连成一体的,所以整体 的价格较高,而为满足对纺纱工艺的调整,每个企业根据所拥有细纱机的环锭 数量,都要配备有多种隔距不同的上销压力棒,这就会大大加重生产企业的配 件储量和生产成本,加大企业的资金占用,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可与上罗拉轴承配 装的后牵伸区压力件。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与上罗拉轴承配装的后牵伸区压力件,包 括有托架和压力棒;托架的后部为握持部件,压力棒卡接在该握持部件中;托 架的前部为两个前伸臂,在前伸臂上设有卡接上罗拉轴承芯轴的卡口;托架中 部为加强护板。本实用新型中配装压力棒的托架,既不与摇架相接触,也不与上销相连 接,因而本实用新型是与现有两类压力棒设置机构均不相同的一种全新的在后 牵伸区设置压力棒的结构形式。由于在后牵伸区设置的压力棒近邻细纱机上的中牵伸罗拉的上罗拉辅承, 而托架与压力棒和上罗拉轴承也都是通过卡口方式相连接,所以本实用新型中 的托架就可以做得很小,且结构可以很简,这样,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后不仅拆 装和清理都比较方便,而且整体成本还很低廉,并且仅配备几种两边卡口的间 距有所不同的系列托架,就可满足对压力棒进行隔距调整的使用需要,从而适应根据纺纱工艺的变换在细纱机上所进行的调整。由此也就大大减轻了生产企 业的配件购置成本和资金占用,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托架1和压力棒2两部分。托架l的后部 为握持部件13,有一个圆弧凹槽,压力棒2卡接在该握持部件中。托架l的前部 为两个前伸并行的前伸臂ll (图l),在前伸臂上设有卡口14 (图2),用以卡 接上罗拉轴承3的芯轴。托架1的中部为加强护板12,用以稳固地支撑两个前伸 臂ll,并承接托架后部的握持部件13。
本实用新型中的托架l两前伸臂的设置间距,应保证使两前伸臂ll卡接在贴 近上罗拉轴承3两轴承圈内缘的芯轴上,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工作部件的 同时,使托架的稳定性最好,使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性能达到最佳。
本实用新型中的托架还可有其他一些结构形式,以在连接压力棒之后,配 装在上罗拉轴承的芯轴上。
权利要求1、一种与上罗拉轴承配装的后牵伸区压力件,其特征在于该压力件包括有托架(1)和压力棒(2);托架(1)的后部为握持部件(13),压力棒(2)卡接在该握持部件中;托架(1)的前部为两个前伸臂(11),在前伸臂上设有卡接上罗拉轴承芯轴的卡口(14);托架中部为加强护板(1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与上罗拉轴承配装的后牵伸区压力件,其特征在 于托架(1)的两前伸臂(11)卡在贴近上罗拉轴承两轴承圈内缘的芯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上罗拉轴承配装的后牵伸区压力件,包括有托架和压力棒;托架的后部为握持部件,压力棒卡接在该握持部件中;托架的前部为两个前伸臂,在前伸臂上设有卡接上罗拉轴承芯轴的卡口;托架中部为加强护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后牵伸区设置压力棒的全新结构形式,其结构简单小巧,整体成本低廉,不仅拆装和清理都比较方便,而且仅配备几种间距不同的托架,就可进行压力棒的隔距调整,以满足细纱机对纺纱工艺调整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减轻生产企业的配件购置成本和资金占用,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文档编号D01H5/00GK201148487SQ200720138418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9日
发明者永 刘 申请人:永 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