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56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
背景技术
以往,专利文献l提出一种洗衣机,其将由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 经由连接管供给到洗涤槽内,对洗涤槽内的洗涤物进行除菌。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2 — 32079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洗衣机中,连接管从臭氧发生装置沿水平方向延 伸与注水管连接。因此,由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在连接管内沿水平方 向流动后流入注水管内,然后,经由管道下降供给到洗涤槽内。
由于连接管内外存在温度差则产生结露,所以在因结露而生成的水滴 附着于连接管的内面的情况下,其水滴在连接管内水平流动而有可能迸入 臭氧发生装置。而且,若臭氧装置发生进水,上述水滴在臭氧发生装置内 附着于实际产生臭氧的电极,则产生臭氧生成效率下降,即洗涤物的除菌 效率下降的不良状况。另外,洗涤时,洗涤槽内产生的水泡及洗涤剂泡也 经由管道及注水管进入连接管, 一旦因气泡破裂而生成水滴,则与因上述 结露而生成的水滴同样,有可能进入臭氧发生装置内。
当然,希望可以紧凑且有效地配置上述的部件。

发明内容
以这样的背景为条件而设立的本发明,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 衣机,其可以防止水进入产生用于净化洗涤物的气体的装置,且可以有效 地净化洗涤物。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产生用于净化洗涤物的 气体的装置,同时紧凑化的洗衣机。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的结构,同时具有多功能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洗涤槽,其 用于将洗涤物收容于内部;风路,其用于向所述洗涤槽内导入风;气体发 生装置,其配置于所述洗涤槽的上方,且产生用于净化所述洗涤槽内的洗 涤物的气体;导路,其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向下方延伸且与所述风路连接, 并用于将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导入所述风路内。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部件,该气体发生部件具有产生用于 净化洗涤物的气体的气体发生面,所述气体发生部件以使所述气体发生面 相对于水平面垂直或者倾斜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洗涤槽,其 用于将洗涤物收容于内部;风路,其用于向所述洗涤槽内导入风;气体发 生装置,其产生用于净化所述洗涤槽内的洗涤物的气体;导路,其用于连 通所述风路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且将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导入 所述风路内,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部件,该气体发生部件具有 产生用于净化洗涤物的气体的气体发生面,所述气体发生部件以使所述气 体发生面相对于水平面垂直或者倾斜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一 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 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送风装置,其配置于所述风路的中途,且用于 将风从所述风路送入所述洗涤槽内,在使风从所述风路向所述洗涤槽流动 的方向上,所述导路在比所述送风装置更靠上游侧与所述风路连接,所述 送风装置相对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邻接配置。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 于,具备第一供水装置,其用于向所述洗涤槽内供水;箱体,其以彼此
邻接的方式收容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且构成所述洗衣
机的外壳;壁,其形成于所述箱体,且将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发 生装置之间隔断。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第五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箱体上形成有用于使洗涤物出入所述洗涤槽内的出入口,所述 洗衣机具备门,该门设于所述箱体且通过滑动而开闭所述出入口,所述箱
6体上,在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内配置有所述气体发生装置,所述箱体上,在 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外配置有所述第一供水装置。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 于,借助所述壁而对所述门的滑动进行导向。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第六或第七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 特征在于,具备第二供水装置,其用于向所述洗涤槽内供水,所述第二供 水装置以将所述送风装置夹在其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之间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第八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箱体上,在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外配置有所述第二供水装置。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洗涤槽,其 用于将洗涤物收容于内部;气体发生装置,其产生用于净化所述洗涤槽内 的洗涤物的气体;导路,其用于将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导入所述 洗涤槽内,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部件,该气体发生部件具有产 生用于净化洗涤物的气体的气体发生面,所述气体发生部件以使所述气体 发生面相对于水平面垂直或者倾斜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第十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 在于,具备第一供水装置,其用于向所述洗錄槽内供水;箱体,其以彼 此邻接的方式收容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且构成所述洗 衣机的外壳;壁,其形成于所述箱体,且将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 发生装置之间隔断。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箱体上形成有用于使洗涤物出入所述洗涤槽内的出入口 , 所述洗衣机具备门,该门设于所述箱体且通过滑动而开闭所述出入口,所 述箱体上,在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内配置有所述气体发生装置,所述箱体上, 在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外配置有所述第一供水装置。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 征在于,借助所述壁而对所述门的滑动进行导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将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通过导路导入风 路内,随着在风路内流动的风将该气体供给到洗涤槽内,从而能够净化洗 涤槽内的洗涤物。由于该导路从气体发生装置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风路,
7所以即使因导路内外的温度差而在导路内产生结露,该结露而产生的水滴 也会因自重顺风路下降,而不会进入气体发生装置内。另外,即使洗涤槽 内产生的水泡及洗涤剂泡进入导路内,并因气泡破裂而形成水滴,也会与 结露而形成的水滴一样,因自重顺风路下降,而不会进入气体发生装置内。 而且,由于气体发生装置配置于洗涤槽的上方,所以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 上述水滴的进入。因此,可以防止向气体发生装置的进水,进而可以有效 地净化洗涤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气体发生面以相对于水平面垂直或者倾 斜的方式配置,所以即使水滴附着于气体发生面,其水滴也会因自重向下 方降落。因此,可以防止向气体发生面的进水,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净化洗涤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将气体发生装置包含的气体发生部件在 气体发生面所产生的气体,通过导路导入风路内,并通过随着在风路内流 动的风而供给到洗涤槽内,来净化洗涤槽内的洗涤物。由于该气体发生面 以相对于水平面垂直或者倾斜的方式配置,所以即使水滴附着于气体发生 面,其水滴也会因自重向下方降落。因此,由于可以防止在气体发生面的 进水,从而可以有效地净化洗涤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使配置于风路的中途的送风装置运转时, 在风从风路向洗涤槽流动的方向上,风路中比送风装置更靠上游侧的风路 变为负压。由于在其上游侧导路连接于风路,所以在送风装置运转时,气 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可有效地供给到风路内。而且,由于送风装置相对 于气体发生装置邻接配置,所以可以使导路变得比较短,气体发生装置产 生的气体可以更加有效地供给到风路内。另外,由于通过使导路变短,导 路内外的温度差难以产生,所以结露难以产生。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净 化洗涤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由于通过壁将第一供水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 之间隔断,从而可以防止来自第一进水装置的水进入气体发生装置。进而, 通过将第一供水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以彼此邻接的方式收容于箱体,可以 使洗衣机的结构紧凑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由于在箱体上使门滑动的区域外配置有第一
8供水装置,因而不必担心门的滑动妨碍第一供水装置的供水,与将第一供 水装置配置于使门滑动的区域内的情况相比较,可以简单地构成第一供水 装置。另一方面,由于在箱体上使门滑动的区域内配置有气体发生装置, 因而可以将第一供水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之间隔断,防止来自第一供水装 置的水进入气体发生装置。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净化洗涤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相对于壁而言,不仅附加隔断第一供水装置 和气体发生装置之间并防止水迸入气体发生装置的功能,而且还附加对门 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功能,由此,不但可以使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实现洗衣 机的功能性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由于第二进水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之间被送 风装置隔断,因而可以防止来自第二供水装置的水进入气体发生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由于在箱体上使门滑动的区域外配置有第二 供水装置,因而不必担心门的滑动妨碍第二供水装置的供水,与将第二供 水装置配置于使门滑动的区域内的情况相比较,可以简单地构成第二供水 装置。另一方面,由于在箱体上使门滑动的区域内配置有气体发生装置, 因而可以将第二供水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之间隔断,防止来自第二供水装 置的水进入气体发生装置。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净化洗涤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将气体发生装置包含的气体发生部件在气体 发生面产生的气体通过导路供给到洗涤槽内,可以净化洗涤槽内的洗涤 物。由于该气体发生面以相对于水平面垂直或者倾斜的方式配置,因而即 使水滴附着于气体发生面,该水滴也会因自重向下方降落。因此,由于可 以防止水进入气体发生面,因而可有效地净化洗涤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由于通过壁将第一供水装置和气体发生装 置之间隔断,因而可以防止来自第一供水装置的水进入气体发生装置。进 而,通过以彼此邻接的方式将第一供水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收容于箱体, 可以使洗衣机的结构紧凑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由于在箱体上使门滑动的区域外配置有第 一供水装置,因而不必担心门的滑动妨碍第一供水装置的供水,与将第一 供水装置配置于门滑动的区域内的情况相比较,可以简单地构成第一供水 装置。另一方面,由于在箱体上使门滑动的区域内配置有气体发生装置,
9因而可以将第一供水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之间隔断,防止来自第一供水装 置的水进入气体发生装置。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净化洗涤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相对于壁而言,不仅附加具有将第一供水 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之间隔断并防止水进入气体发生装置的功能,而且还 附加对门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功能,由此,可以使结构简单,同时可以实现 洗衣机的功能性的提高。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1的立体图。
图2是取出滚筒式洗衣机1的主要部分并从后侧右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滚筒式洗衣机1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滚筒式洗衣机1的纵剖面图,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沿着左右方向
的垂直面切断时的剖面的图。
图5A是滚筒式洗衣机1的纵剖面图,示出了在从右侧观察沿着前后
方向的垂直面切断时的剖面的图中,外盖2A关闭开口 4的状态。 图5B示出了在图5A中,外盖2A打开开口4的状态。 图6是从后侧右上方观察外槽7、干燥单元3及周边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外槽7、千燥单元3及周边部件的右侧视图。 图8 (a)是从后侧右上方观察臭氧发生装置42的立体图,图8 (b)
示出了 (a)中的壳盖64被拆除的状态,图8 (c)示出了 (b)中的臭氧
基板51被抽出的状态,图8 (d)是(c)中的臭氧基板51的右侧视图。 图9是表示该滚筒式洗衣机1的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该滚筒式洗衣机1的规定的洗涤运转开始时的基于控制
部40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滚筒式洗衣机 2:箱体 2A:外盖
2B:自来水供水阀门
102D:温水泵
4:开口
7:外槽
10:滚筒
16L:隔壁
31:风路部件
32:风扇
33:感应防护罩
42:臭氧发生装置
43:导入管
5h臭氧基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滚筒式洗衣机的结构]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所谓"顶开型"的滚筒 式洗衣机1的立体图。而且,滚筒式洗衣机1的姿势设定为沿着图1的纸
面右上所示的方向箭头。图2是取出滚筒式洗衣机1的主要部分并从后侧 右上方看到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滚筒式洗衣机1的主要部分的俯 视图。图4是滚筒式洗衣机1的纵剖面图,表示从前方看沿着左右方向的 垂直面切断时的剖面的图。另外,图5A是滚筒式洗衣机1的纵剖面图, 表示在从右侧看到的沿着前后方向的垂直面切断时的剖面的图中,外盖2A 关闭开口4的状态。图5B表示在图5A中,外盖2A打开开口4的状态。 (箱体)
如图1所示,该滚筒式洗衣机1被形成其外壳的箱体2划分。箱体2 的上壁以从前后方向大致中央位置开始向前侧下方缓慢弯曲并与前壁连 接的方式而在侧剖面看呈扇状。在箱体2的上壁的前后左右方向中央位置 形成有用于使洗涤物出入箱体2内的作为出入口的开口 4。幵口 4在前后 方向上形成纵向的大致矩形状,利用作为门的外盖2A而可开闭。另外, 在箱体2的上壁中形成有开口 4的部分,沿开口 4的左端边缘及右端边缘
li延伸设置有一对导轨21L、 21R,外盖2A沿导轨21L、 21R在前后方向上
可滑动自如。
外盖2A通过弹簧38 (参照图5A)而被向打开开口 4的方向、即后 方施力,在该滚筒式洗衣机l的运转中,通过将配置于箱体2内(例如开 口 4的前端)的外盖闭锁机构49 (图1未图示)卡合于外盖2A,从而在 关闭外盖2A的状态进行闭锁。
在箱体2的上壁中比开口 4更靠左侧的部分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位 置,可抽出地配置有用于收容洗涤使用的洗涤剂的洗涤剂容器8。在箱体 2的上壁中比开口 4更靠右侧的部分的前半部分侧,配置有用于进行与该 滚筒式洗衣机1的运转相关的设定操作及各种显示等的操作显示部6。
操作显示部6具备用于解除对上述外盖闭锁机构49 (参照图5A)的 外盖2A的卡合并在打开外盖2A时进行操作的开盖按钮6A。若在关闭外 盖2A的状态下操作开盖按钮6A,则解除对外盖闭锁机构的外盖2A的卡 合,利用弹簧38 (参照图5A)的作用力而使外盖2A向开口 4的后方滑 动,进而打开开口4。在外盖2A的前端部形成有把持部2C,在打开开口 4的状态下,通过把持住把持部2C并向开口 4的前方滑动,可以用外盖 2A关闭开口4。而且,在幵口4打开的状态下,通过使把持部2C抵接于 开口 4的后端边缘,从而可限制外盖2A的向外盖2A外的后方进一步的 滑动。
另外,如图2所示,在比箱体2的上壁的开口4更靠后侧部分的内侧 (下侧),相对于箱体2而一体化设有沿左右方向纵向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且上面被开口的收容部15。收容部15的内部,通过作为以上端边缘与导 轨21L连接的方式而形成的壁的隔壁16L和以上端边缘与导轨21R连接 的方式而形成的隔壁16R,从左依次划分成第一室27、第二室28、第三 室29。如上所述,由于隔壁16L连接于导轨21L,隔壁16R连接于导轨 21R,因而外盖2A (参照图1)的滑动,除导轨21L、 21R之外,还通过 隔壁16L、 16R的各上端边缘进行导向。另夕卜,如图5A及图5B所示,外 盖2A与幵口 4的开闭无关,而以始终堵塞第二室28的上方的方式配置。 另外,如图5B所示,若打开外盖2A,则外盖2A中堵塞第二室28的上 方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在收容部15的下方,沿箱体2的后侧壁而被收容。如图2所示,在第一室27配置有作为第一供水装置的自来水供水阀 门2B,在第三室29配置有作为第二供水装置的温水泵2D。自来水供水 阀门2B及温水泵2D在各自的上部形成有供水口,如图1所示,在箱体2 的上壁,各供水口从相对应的位置而露出于外部。因此,通过用未图示的 供水软管连接自来水供水阀门2B和外部的供水设备(供水龙头等),从而 可以向机内供给自来水,同样,通过将浸泡在浴槽的未图示的供水软管连 接于温水泵2D,而可向机内供给温水。另外,自来水供水阀门2B和温水 泵2D均与洗涤容器8内连通。
如上所述,另外,如图3所示,第二室28、第一室27及第三室29 之间通过隔壁16L及隔壁16R隔断,而且,由于第二室28的上方通常被 外盖2A (参照图1)始终堵塞,因而即使自来水阀门2B与温水泵2D的 任一方万一发生漏水,也不必担心泄漏的水流入第二室28内。 (外槽及滚筒)
如图4所示,在箱体2内,具体而言,在比收容部15 (参照图2)更 靠下方的位置设有外槽7。外槽7通过利用端面壁(左端面壁7L及右端 面壁7R)堵塞大致圆筒状的周壁面7A的两端面而液密性且真空性地形成, 其轴线沿左右延伸(大致水平)的方式配置。外槽7其周壁面7A的下部 由多个减振器5 (参照图5A)而支承。
在外槽7A的内部配置有用于将洗涤物收容于内部的滚筒10。滚筒10 通过利用端壁面(左端壁面IOL及右端壁面10R)堵塞大致圆筒状的周壁 面10C的两端面而形成,其轴线沿左右(大致水平)延伸的方式配置。而 且,使外槽7及滚筒10作为洗涤槽发挥功能。
在滚筒10的左右端面壁IOL、 IOR分别安装有沿该滚筒10的轴线延 伸的旋转轴11L、 IIR。各旋转轴11L、 11R安装成相对于外槽7的左右端 面壁7L、 7R可转动。在左侧旋转轴IIL上以所谓的DD (直接传动)方 式连结有滚筒驱动用电动机12,通过电动驱动该电动机12,使得与转动 轴IIL连结的滚筒10绕轴线以转动相同转速旋转。在滚筒10的周面壁10C 的内面,在周面壁10C的周方向上,以彼此隔开等间隔(例如,均间隔 120° )并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突出设置有在该滚筒10的旋转时用 于托起滚筒内10内的洗涤物的三个挡板IOB。
13如图5A所示,在滚筒10的周面壁10C的局部形成有用于洗涤物的 出入的开口 22。在外槽7的周面壁7A与箱体2的开口部4对置的位置形 成有开口 23。
滚筒10的开口 22朝向外侧,并通过可转动的滚筒盖25能够开闭, 外槽7的开口23朝向外侧,并通过可转动的中盖26能够开闭。通过将外 盖2A、中盖26及滚筒盖25全部打开,可以经由箱体2的开口4、外槽7 的开口 23及滚筒10的开口 22相对于滚筒IO进行洗涤物的出入。
另外,在相对于滚筒IO进行洗涤物的出入时,只要滚筒10的开口 22 不在与外槽7的开口 23对置的位置,就不能打开滚筒盖25。因此,如图 4所示,在外槽7的左端面壁7L的下部安装有滚筒位置固定装置9,其用 于在滚筒式洗衣机1运转停止中等,与电动机卡合,并将滚筒10的旋转 位置固定在滚筒10的开口 22 (参照图5A)与外槽7的开口 23 (参照图 5A)对置的位置。
如图5A所示,在外槽7的周面壁7A的后端部连接有与洗涤容器8 内连通的供水软管17。通过打开自来水供水阀门2B (参照图l),或者通 过驱动温水泵2D (参照图1),使来自自来水供水阀门2B的自来水或者 来自温水泵2D (参照图1)的温水(以下,统称为"水"),经由洗涤剂容 器8 (参照图1)及供水软管17供给到外槽7内。另外,供水软管17例 如是具有可挠性的波纹软管,除了向外槽7内供水的作用外,还兼具防止 滚筒10转动时外槽7上产生的振动传播至箱体2的作用。如图2所示, 在供水软管17和洗涤剂容器8之间安装有供水回水弯管24。供水回水弯 管24使从洗涤剂容器8向供水软管17流动的水暂时滞留,利用该水将洗 涤剂容器8和供水软管17之间隔断,防止外槽7内的空气与外部流通。
如图4所示,在外槽7的周面壁7A的右侧下部形成有排水口 19。通 过该在关闭与该排水口 29连接设置的排水阀门18的状态下进行供水,可 以使水贮存在外槽7内。在滚筒10的周面壁10C,除开口22外几乎在整 个圆周上形成有多个通水孔IOA,使得供给到外槽7内的水流过通水孔 10A而流入滚筒10内。通过打开排水阀门18,贮存在外槽7内的水经由 排水口 19及排水软管20被排出到洗衣机外。在排水软管20的中途连接 有溢水管37 (参照图2)的一端。如图2所示,溢水管37的另一端在规
14定的高度位置与外槽7的右端面壁7R连接,在外槽7内贮存有规定水位 以上的水时,其超过部分的水将经由溢水管37及排水软管20 (参照图4) 被强制性地排到洗衣机外。在溢水管37和排水软管20 (参照图4)之间, 安装有溢水回水弯管45。溢水回水弯管45使在溢水管37及./或排水软管 20 (参照图4)内流动的水暂时滞留,利用该水,防止外槽7内的空气经 由溢水管37及/或排水软管20与外部流通。 (干燥单元)
如图4所示,该滚筒式洗衣机1可执行用于干燥洗涤物的干燥行程, 在外槽7的右端面壁7R,从外侧安装有用于干燥功能的干燥单元3。
图6是从后侧右上方看到的外槽7、干燥单元3及周边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外槽7、千燥单元3及周边部件的右侧视图。
如图6所示,干燥单元3具备用于吸入外槽7内的空气并导入上方 的风路部件31、作为用于将来自风路部件31的空气送入外槽7内的送风 装置的风扇32、用于将被风扇32送进的空气导入外槽7内的感应防护罩 33、用于对送入外槽7内的空气加温的一对加热器34A及34B(参照图7)。 风路部件31及感应防护罩33作为用于将在内部流动的空气亦即风导入外 槽7内的风路而发挥作用。作为配置于该风路的中途的构成的风扇32,其 大致上半部分以收容于收容部15的第二室28内(参照图3)的方式配置 于风路部件31的上部,并通过鼓风机电动机35旋转驱动。另外,加热器 34A及34B (参照图7)左右并排配置于感应防护罩33内。
如图4所示,在外槽7的周面壁7A的后侧下部,例如在其左右方向 大致中央部位形成有正面看呈大致矩形状的排气口 71。在风路部件31的 下端部形成有进气口 30 (参照图7),通过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管72连接 排气口 71和进气口 30 (参照图7),使风路部件31内和外槽7内处于连 通状态。于是,若旋转驱动风扇32 (参照图6),则从风流动的方向看, 由于位于比风扇32更靠上游侧的风路部件31内成为负压,因而可以将外 槽7内的空气经由排气口 71及连接管72吸引到干燥单元3内(风路部件 31内)。
在外槽7的右端面壁7R的中央部位形成有开口 7B,在感应防护罩 33 (参照图7)的下端部形成有出气口 41 (参照图7),由于使出气口 41
15和外槽7的开口7B (参照图7)连通,因而感应防护罩33 (参照图7)内 和外槽7内处于连通状态。由此,如图6所示,通过从外槽7内进入风路 部件31内的空气,被风扇32吹入感应防护罩33内,再从排气口41吹进 外槽7内,从而可以使风在风路部件31、风扇32及感应防护罩33,即在 由干燥单元3和外槽7形成的循环风路内进行循环。另外,如图4所示, 由于在滚筒10的右端面壁10R的中央部位,与外槽7的开口 7B对置的位 置形成有开口 IOD,因而,在循环风路内循环的风也可供应给滚筒10内 的洗涤物。
例如,在干燥行程时,在循环风路内循环的风由加热器34进行加热 之后,从排气口41 (参照图7)经由外槽7及滚筒10的各开口 7B及10D 送到滚筒10内,同时使滚筒10转动。由此,因为重复滚筒10内的洗涤 物由挡板10托起,并从某一程度的高度自然落下的这一动作,因而,可
以使被加热的风吹遍洗涤物各处,进而可以良好地干燥洗涤物。
而且,通过只对图7所示的一对加热器34 (加热器34A及加热器B) 中的一个加热器通电,以"弱"(例如约700W)驱动加热器34,可以将 比较低温的风供给到滚筒IO内,通过对两个加热器通电,以"强"(例如 约1400W)驱动加热器34可以将比较高温的风供给到滚筒10内。另夕卜, 通过对加热器34A及34B 二者通电,而对流过其中的一个加热器的交流 电流进行半波控制(使用每隔半周期的交流电驱动加热器的控制),以"中" (例如约1000W)驱动加热器34,也可以将"弱"和"强"中间温度的 风供给到滚筒10内。
如图6所示,风路部件31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在下端部形成上述进 气口 30,将沿着外槽7的右端面壁7R从其下端部延伸到上部的第一风路 部件311,和连接设置于该第一风路部件311的上端部,并以与外槽7的 周面壁7A对置的方式向左方鼓出的第二风路部件312 —体形成。第一风 路部件311具有左右方向的厚度比前后方向的厚度小的扁平形状。另一方 面,第二风路部件312具有前后方向的厚度比左右方向的厚度小的扁平形 状。
如图7所示,第一风路部件311的左侧面壁,在比与第二风路部件312 的结合部稍微低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向第一风路部件311内供水的供给口
1636。供给管(未图示)从供给口 36的外侧连接于供给口 36,与该供给管 (未图示)连通的供给阀门14 (图7未图示)被打开,使规定量(例如每 分钟0.5升)的冷却水(自来水)经由供给管(未图示)及供给口36流入 第一风路部件311内。在干燥行程时,通过打开供给管阀门14将冷却水 从供给口 36供给到第一风路部件311内,第一风路部件311对含有从洗 涤物排出的水分(水蒸气)的风进行冷却,并作为用于使该水蒸气冷凝液 化的热交换部发挥作用。 (臭氧发生装置)
图8 (a)是从后侧右上方看到的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的臭氧发生装置 42的立体图,图8 (b)表示在图(a)中去掉壳盖64的状态。图8 (c) 表示在图(b)上抽出作为气体发生部件的臭氧基板51,图8 (d)是图8 (c)的臭氧基板51的右侧视图。
如图6所示,该滚筒式洗衣机l具备作为用于净化洗涤物的气体的 一例的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装置42、使臭氧发生装置42和风路部件31 连通并作为用于将臭氧发生装置42产生的臭氧导入风路部件31内的导路 的导入管43。而且,为了实现使用气体的洗涤物的净化,例如可列举出洗 净、除臭、杀菌或者芳香(使洗涤物带有沁人心脾的香味儿)等。
如图2所示,臭氧发生装置42被收容于箱体2的收容部15中的第二 室28内。具体而言,就是臭氧发生装置42夹着隔壁16L与自来水进水阀 门2B邻接,在第二室28内,相对于风扇32而邻接配置在其左侧。另外, 臭氧发生装置42位于外槽7、风路部件31及感应防护罩33的上方。
如图8 (a)所示,臭氧发生装置42具备实际产生臭氧的臭氧基板 51、收容臭氧基板51的盒52、安装有盒52且用于将盒52固定于箱体2 的收容部15的框架53。
如图8 (c)所示,臭氧基板51呈沿左右方向纵长的薄板状。臭氧基 板51的后侧面以相对于水平面垂直的方式,即以与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式 形成,在其上下方向大致中央位置设置有左右方向纵长的电极54A,另外, 在基板51内安装有比臭氧基板51小一圈且沿左右方向纵长的电极54B。 电极54A和电极54B在前后方向上隔着间隔配置,另外,在各个纵向方 向两侧,经由配线55与电源基板(未图示)电连接。若从电源基板(未
17图示)经由各配线55将高电压施加于电极54A和电极54B之间,如图8 (d)所示,产生无声放电(图示虚线),并在臭氧基板51的后面侧的周 边的空气内生成臭氧。
如图8 (a)所示,盒52结构如下,即沿前后方向由作为其前半部分 的壳底座63和作为后半部分的壳盖64分割成两部分。另外,如图8 (b) 所示,壳底座63被固定于框架53。
如图8 (a)所示,在将壳底座63和壳盖64呈一体化的状态下,盒 52具备主体部56、配置于主体部56的右侧的空气流入部57、配置于主 体部56的左侧的臭氧流出部58。
主体部56呈沿前后方向纵长的中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左右方向 两侧面虽未图示但形成有幵口部,在内部收容有上述的臭氧基板51。另外, 主体部56的前半部分侧(壳底座63侧),在其上下方向两端部,沿左右 方向等间隔设有三个形成有螺纹孔的螺纹部59。在主体部56的后半部分 侧(壳盖64侧),与螺纹部59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形成了插通孔的插 通部60。通过将螺纹59插入各插通部60且紧固于螺纹部59,来组装主 体部56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而使壳底座63和壳盖64 —体化形成。 如图8 (b)所示,在收容于主体部56内的臭氧基板51上,以镶嵌其上端 边缘和下端边缘的方式而配置有橡胶垫67,通过将该橡胶垫67按压在一 体化的壳底座63和壳盖64,可防止水从壳底座63和壳盖64的接合部进 入基板51以及防止臭氧基板51的晃动。
如图8 (a)所示,空气流入部57形成中空的大致立方体形状,在其 上下左右方向两侧面及后侧面形成有开口部。由此,经由主体部56的上 述的右侧开口部,空气流入部57内部和主体部56内部连通。在空气流入 部57内嵌入有海绵过滤器66,外部的空气在该空气中包含的尘埃被海绵 过滤器捕获之后,再被供给到主体部56内部的臭氧基板51。
臭氧流出部58呈中空圆筒状,其右端部经由止回阀65连接于主体部 56的上述的左侧的开口部。由此,臭氧流出部58内部和主体部56内部连 通。另外,由于臭氧流出部58的左端部与导入管43相连接,因而可以使 包含有臭氧基板51所生成的臭氧的空气经由臭氧流出部58向导入管43 流出。而且,止回阀65允许主体部56内的臭氧及空气向导入管43流出,不过,阻止从导入管43向主体部56的逆流。
框架53呈中空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内部收容有臭氧基板51的配线55 及上述的电源基板(未图示)。而且,在框架53内部,充填有既难燃性且 绝缘性的聚氨树脂,以防止配线55及电源基板(未图示)和水的接触及 来自配线55及电源基板(未图示)的漏电。在框架53的下端部的左右方 向两端部分别设有安装撑条62,通过利用螺纹等将安装撑条62安装于收 容部15的第二室28 (参照图2)上的未图示的安装部,如图2所示,而 将臭氧发生装置42固定于第二室28内。
如图6所示,通过使导入管43的一端部与臭氧发生装置42的臭氧流 出部58连接,其另一端部与风路部件31的第二风路部件312的左侧壁, 具体而言与风扇32的附近部分相连接,而使导入管43与包含臭氧发生装 置42的内部和风路部件31即干燥单元3的上述循环风路内部连通。导入 管43形成下述路径,即从上述的一端向下方舒缓折曲,在中途弯曲之后 再向下方延伸后,再次弯曲直至到达上述的另一端。由此,含有臭氧发生 装置42生成的臭氧的空气,可沿着导入管43向下方流动而供给到风路部 件31内。如上所述,在旋转驱动风扇32时,由于风路部件31形成负压, 所以可促进臭氧从臭氧发生装置42向风路部件31的供给。 (滚筒式洗衣机的洗涤运转)
图9是表示该滚筒式洗衣机1的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9所示,该滚筒式洗衣机1的运转动作由包含微型电子计算机的 控制部40的控制。控制部40具备CPU41、 ROM42、 RAM43及定时器 44等。
在控制部40上可输入输出地连接有操作显示部6 (参照图1)。另外, 可以将来自用于检测外槽7内的水位的水位传感器(未图示)、用于检测 从外槽7的排气口71 (参照图4)排出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未图 示)以及用于检测外盖2的开闭的门开关(未图示)的信号等分别输入到 控制部40。
在控制器40上,分别经由负载驱动部48,连接有..上述的电动机12、 鼓风机电动机35、加热器34、自来水供水阀门2B、温水泵2D、供给阀 门14、排水阀门18、外盖闭锁机构49及臭氧发生装置42。
19图10是表示使该滚筒式洗衣机1的规定的洗涤运转开始时的基于控
制部40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洗涤行程)
如图IO所示,若使滚筒式洗衣机1的运转开始,则控制部40首先按 规定时间(例如6分钟)执行洗衣洗涤行程(步骤S1)。在第一洗涤行程 开始时,通过打开自来水供水阀门2B (参照图9),或者通过驱动温水泵 2D (参照图9)来执行供水,此时,预先投入到图1所示的洗涤剂容器8 的洗涤剂,溶化到所供给的水中,将溶化有该洗涤剂的水储存于外槽7内。 在第一洗涤行程中,向图4所示的外槽7内的供水完成后,按规定的顺序 重复下述控制使电动机12间隔规定的停止时间以45rpm转速交替进行 正转/反转的第一间歇控制(例如,开10秒停3秒)、使电动机12间隔 规定的停止时间以30rpm转速交替进行正转/反转的第二间歇控制(例 如,开10秒停3秒)、使电动机12间隔规定的停止时间以60rpm转速交 替进行正转/反转的第三间歇控制(例如,开10秒停3秒)。在第一间歇 控制中,通过重复用挡板10B托起滚筒10内的洗涤物而使其从某一高度 自然下落的这一动作(所谓的"翻滚"),从而完成拍打洗涤。在第二间歇 控制中,通过用挡板10B使位于滚筒10内的底部的洗涤物滚转,从而完 成搓揉洗涤。在第三间歇控制中,通过滚筒10内的洗涤物在贴于滚筒10 的周面壁10C的状态下旋转,在洗涤物来到外槽7的底部时使洗涤物吸收 储存于外槽7内的水,再利用离心力从洗涤物上甩出被该洗涤物吸收的水, 由此,将洗涤物所含的污渍和水一起从洗涤物上除去。在第一洗涤行程结 束时,储存于外槽7内的水被排出,滚筒10内的洗涤物成为含有水和洗 涤剂的状态。
如图IO所示,若第一洗涤行程结束,则控制部40按规定时间(例如, 14分钟)执行第二洗涤行程(步骤S2)。在该第二洗涤行程中,如图4所 示,使用干燥单元3将蒸汽供给到外槽7内,使洗涤物升温同时使滚筒10 旋转。由此,包含于洗涤物的水被加热,含有该被加热了的水的洗涤物随 着滚筒10的旋转, 一边与其它的洗涤物及滚筒10的内面摩擦, 一边被滚 筒10的内面拍打。而且,如图7所示,蒸汽通过将从供给口 36供给到第 一风路部件311内的冷却水呈雾状并被加热器34加热蒸发而生成。在第
20二洗涤行程中,由于不需要向外槽7内供水,因而与通过在将水储存于外
槽7内的状态下使滚筒10旋转进行洗涤的情况相比较,可以降低水的使用量。
(中间脱水行程)
如图10所示,若第二洗涤行程结束,则控制部40执行中间脱水行程 (步骤S3)。如图4所示,在中间脱水行程中,通过使滚筒10以高速(例 如,300 1000卬m)旋转,利用离心力甩出滚筒10内的洗涤物中包含的 水,使从该洗涤物甩出的水通过滚筒10的通水孔10A向外槽7侧飞散, 而从排水口 19排出。通过该中间脱水行程,包含于洗涤物的洗涤剂成分 也与包含于洗漆物中的水一起被甩出。 (漂洗行程)
如图10所示,若中间脱水行程结束,则控制部40执行多次(例如2 次)的漂洗行程(步骤S4)。在漂洗行程开始时,通过打开自来水供水阀 门2B (参照图9),或者通过驱动温水泵2D (参照图9)进行供水,然后, 如图4所示,通过在外槽7内储存有规定量的水的状态下使滚筒10旋转, 使滚筒10内的洗涤物翻滚。通过该漂洗行程,可以稀释残存于洗涤物的 洗涤剂成分。在漂洗行程结束时,将储存于外槽7内的水排出。而且,最 后的漂洗行程只使用自来水进行。 (最终脱水行程)
如图10所示,若漂洗行程结束,则控制部40执行最终脱水行程(步 骤S5)。在脱水行程中,如图4所示,通过使滚筒10以高速(例如300 1000rpm)旋转,利用离心力将包含于滚筒10内的洗涤物的水甩出。 (干燥行程)
如图10所示,最终脱水行程结束,且将包含于洗涤物的水充分甩出 之后,控制部40执行干燥行程(步骤S6)。
在干燥行程中,控制部(参照图9),通过以上述的方式或者如图4 所示的方式,将被加热器34加热了的风从干燥单元3送入外槽7内,同 时使滚筒10旋转,来执行滚筒10内的洗涤物的翻滚D由此,可以使被加 热了的风遍布滚筒10内的洗涤物,从而对洗涤物有效地进行干燥。
如图7所示,在干燥行程中,通过驱动鼓风机电动机35 (例如
214500rpm),同时对加热器34 (34A及34B)通电,"强"驱动加热器34。 由此,在干燥行程中,使含有从滚筒10内的洗涤物排出的湿气的空气, 从外槽7内经由排气口71 (参照图4)及连接管72 (参照图4)流入风路 部件31内(第一风路部件311内),被加热器34加热后再被送入外槽7 内(滚筒10内)。在干燥行程中,通过打开供给阀门14 (参照图9)且将 冷却水从供给口 36供给到第一风路部件311内,而在第一风路部件311 内,利用冷却水对含有湿气的空气进行冷却,通过热交换使包含于空气的 水分冷凝。因此,流入到第一风路部件311内的空气在通过第一风路部件 311内的过程中被除去水分,然后,被加热器34加热,再被送入外槽7内 (滚筒10内)。通过热交换而冷凝的水分在第一风路部件311内结露,并 顺着该内壁面流下。然后,顺着第一风路部件311的内壁面流到第一风路 部件311的底部的水与冷却水一起从进气口 30流出,如图4所示,经由 连接管72及排气口71流出到外槽7内之后,从排水口 19排出。
在干燥行程中,通过将未被加热的空气供给到滚筒10内,执行规定 时间的将被干燥了的洗涤物冷却至规定温度的所谓"缓和运转"。如图2 所示,在该缓和运转中,控制部40 (参照图9)使臭氧发生装置42动作 而生成臭氧。通过生成的臭氧经由导入管43流入风路部件31内,与在上 述的循环风路内流动的风一起被送入外槽7内(滚筒10内),并施加到洗 涤物。由此,通过使残留于洗涤物的污渍成分、臭味成分及杂菌成分被供 给的臭氧氧化,从而得以清洗、除臭或者除菌。而且,如图9所示,在臭 氧供给到外槽7内的期间,由控制部40打开自来水供水阀门2B、供给阀 门14及排水阀门18,而使温水泵2D的驱动停止。另外,如图2所示, 在洗涤行程的供水时,使水滞留于供水回水弯管24,排水时使水滞留于溢 水回水弯管45。由此,外槽7内呈真空性的状态,从而不必担心臭氧向洗 衣机外泄漏。另外,在臭氧供给到外槽7内的期间,并且在通过氧化反应 消灭了所供给的所有臭氧直至将臭氧的浓度降低至不影响人体的水平的 期间,如图9所示,控制部40使外盖闭锁机构49动作,并在关闭了外盖 2A (参照图1)的状态下迸行闭锁。 (其它)
由于臭氧易于浸透干燥的洗涤物,因而若在干洗中供给臭氧则可得到高净化效果。因此,臭氧对洗涤物的净化不限于上述的干燥行程中,在洗 涤行程前也可进行。在洗涤行程前进行洗涤物的臭氧净化时,往往水未滞
留于供水回水弯管24 (参照图2)及溢水回水弯管45 (参照图2)内。因 此,为了使外槽7内成为上述的真空状态,控制部40将适当开闭或者驱 动自来水供水阀门2B、温水泵2D、供给阀门14及排水阀门18以使水滞 留于供水回水弯管24及溢水回水弯管45。而且,臭氧的供给可以在洗涤 行程前及干燥行程中的任意行程进行,也可以在两个行程均进行。臭氧供 给时间越长,洗涤物的净化越能促进。另外,在该滚筒式洗衣机l中,利 用臭氧对洗涤物净化的功能,也可以适应不能被水濡湿的洗涤物。 (效果)
如上所述,在滚筒式洗衣机l中,如图6所示,通过将臭氧发生装置 42产生的臭氧,利用导入管43导入风路部件31内,在含有风路部件31 的上述的循环风路内随着风将臭氧供给到外槽7内,由此,可以利用臭氧 净化滚筒10内的洗涤物。由于该导入管43从臭氧发生装置42向下方延 伸且连接于风路部件31,因而即使因导入管43内外的温度差而在导入管 43内产生结露,因该结露生成的水滴因自重向风路部件31下降,而不会 进入到臭氧发生装置42内。另外,即使在洗涤运转时,外槽7内产生的 气泡及洗涤剂泡进入导入管43内,由于气泡破裂而形成水滴,与结露生 成的水滴一样,也因自重向风路部件31下降,而不会进入到臭氧发生装 置42内。而且,由于将臭氧发生装置42配置于外槽7的上方,因而可以 更可靠地防止上述的水滴的进入。因此,可以防止水进入臭氧发生装置42, 进而可以有效地净化洗涤物。
如图8所示,在臭氧发生装置42内,由于实际生成臭氧的臭氧基板 51按照以使作为臭氧发生面的后侧面相对于水平面垂直的方式配置,因而 即使水滴也附着于该后侧面,该水滴也会因自重而向下方下落。因此,由 于可以防止水进入臭氧基板51的后侧面,因而可以更有效地净化洗涤物。 该后侧面只要是可以使水滴降落,也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如图6所示,在使配置于与上述的风路(风路部件31及感应防护罩 33)的中途的风扇33运转时,在风从该风路向外槽7流动的方向上,风 路中比风扇32更靠上游侧、即风路部件31内成为负压。由于导入管43
23与风路部件31连接,因而在风扇32运转时,可以有效地向风路部件31 内供给臭氧发生装置42产生的臭氧。而且,由于风扇32相对于臭氧发生 装置邻接配置,因而可以较縮短导入管43,进而可以将由臭氧发生装置 43产生的气体更有效地向风路部件31内提供。另外,由于通过缩短导入 管43而难以产生导入管43内外的温度差,因而难以产生结露。因此,可 以有效地净化洗涤物,同时可以将滚筒式洗衣机1的结构紧凑化。
如图3所示,由于在箱体2的收容部15内,收容于第二室28的臭氧 发生装置42和收容于第一室27的自来水供水阀门2B之间被隔壁16L隔 断,因而可以防止来自自来水供水阀门2B的水进入臭氧发生装置42。另 外,由于自来水供水阔门2B和臭氧发生装置42以彼此邻接的方式配置, 因而可以紧凑化地构成滚筒式洗衣机l。如图2所示,由于隔壁16L的上 端边缘连接于导轨21L,因而外盖2A的滑动除了由导轨21L进行导向之 夕卜,还由隔壁16L的上端边缘进行导向。因此,就隔壁16L而言,不仅具 有将自来水供水阀门2B和臭氧发生装置42之间隔断以防止水进入臭氧发 生装置42的功能,而且通过还附件对外盖2A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功能,从 而可以使结构简单,同时可以实现滚筒式洗衣机l的功能性的提高。
如图3所示,在第二室28内,臭氧发生装置42相对于风扇32而邻 接配置在其左侧。即,风扇32相对于臭氧发生装置42而邻接配置于自来 水供水阀门2B的相反侧。另外,温水泵2D以将风扇32夹在其与臭氧发 生装置42之间的方式而配置。因此,由于温水泵2D和臭氧发生装置42 之间被风扇32隔断,因而可以防止来自温水泵2D的水进入臭氧发生装置 42。另外,通过以该方式配置自来水供水阀门2B、臭氧发生装置42、风 扇32及温水泵2D,可以使滚筒式洗衣机1的结构紧凑化。
另夕卜,如图5A及图5B所示,与开口4的开闭无关,外盖2A始终以 堵塞第二室28的上方的方式而配置,因此,臭氧发生装置42配置于外盖 2A滑动的区域内。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收容有自来水供水阀门2B的 第一室27和收容有温水泵2D的第三室29配置于外盖2A滑动的区域外, 因此,自来水供水阀门2B及温水泵2D和臭氧发生装置42之间被隔断, 从而可以防止来自自来水供水阀门2B及温水泵2D的水进入臭氧发生装 置42。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净化洗涤物。另外,不必担心因外盖2A的滑
24动而妨碍自来水供水阀门2B及温水泵2D向外槽7的供水,与配置于外 盖2A滑动的区域内的情况相比较,可以简单地构成自来水供水阀门2B 及温水泵2D。 (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容,而可以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 内进行各种各样的改进。
例如,滚筒10不限于以使其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进行配置的 构成,例如也可以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构成。该情况下,滚筒的轴线不限 于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构成,例如也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在规定角度范 围内(例如,直至30°左右)发生倾斜。另外,也可以是滚筒的轴线垂直 延伸的构成。
另外,虽然将滚筒式洗衣机1做成了将上盖2A设于箱体2的上壁的 所谓"顶开型"的构成,但是也可以做成设于前壁的所谓"顶开型"的构 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滚筒式洗衣机之一例,以具备干燥功能的滚 筒式洗衣机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同样也可以应用于不具备干燥装置的滚 筒式洗衣机及使用蒸汽双缸吸水机的蜗旋式洗衣机。在不具备干燥功能的 洗衣机的情况下,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的臭氧发生装置42产生的臭氧直接 向洗涤槽内供给。
另外,该臭氧发生装置42生成了对洗涤物进行清洗、除臭及除菌的 臭氧,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产生使洗涤物带芳香的气体的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洗涤槽,其用于将洗涤物收容于内部;风路,其用于向所述洗涤槽内导入风;气体发生装置,其配置于所述洗涤槽的上方,且产生用于净化所述洗涤槽内的洗涤物的气体;导路,其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向下方延伸且与所述风路连接,并用于将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导入所述风路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部件,该气体发生部件具有产生用于 净化洗涤物的气体的气体发生面,所述气体发生部件以使所述气体发生面相对于水平面垂直或者倾斜 的方式配置。
3、 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洗涤槽,其用于将洗涤物收容于内部; 风路,其用于向所述洗涤槽内导入风;气体发生装置,其产生用于净化所述洗涤槽内的洗涤物的气体;导路,其用于连通所述风路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并将所述气体发生 装置产生的气体导入所述风路内,其中,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部件,该气体发生部件具有产 生用于净化洗涤物的气体的气体发生面,所述气体发生部件以使所述气体发生面相对于水平面垂直或者倾斜 的方式配置。
4、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配置于所述风路的中途,并用于将风从所述风路送入所述洗涤槽内,在使风从所述风路向所述洗涤槽流动的方向上,所述导路在比所述送 风装置更靠上游侧,与所述风路连接,所述送风装置相对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邻接配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供水装置,其用于向所述洗涤槽内供水;箱体,其以彼此邻接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方式收 容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且构成所述洗衣机的外壳;壁,其形成于所述箱体,且将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 之间隔断。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上形成有用于使洗涤物出入所述洗涤槽内的出入口 , 所述洗衣机具备门,该门设于所述箱体,且通过滑动而开闭所述出入卩,所述箱体上,在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内配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 所述箱体上,在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外配置所述第一供水装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借助所述壁而对所述门的滑动进行导向。
8、 如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二供水装置,其用于向所述洗涤槽内供水, 所述第二供水装置以将所述送风装置夹在其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之间的方式配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上,在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外配置所述第二供水装置。
10、 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洗涤槽,其用于将洗涤物收容于内部;气体发生装置,其产生用于净化所述洗漆槽内的洗涤物的气体; 导路,其用于将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导入所述洗涤槽内, 其中,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体发生部件,该气体发生部件具有产生用于净化洗涤物的气体的气体发生面,所述气体发生部件以使所述气体发生面相对于水平面垂直或者倾斜的方式配置。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供水装置,其用于向所述洗涤槽内供水;箱体,其以彼此邻接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方式收 容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且构成所述洗衣机的外壳;壁,其形成于所述箱体,且将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 之间隔断。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上形成有用于使洗涤物出入所述洗涤槽内的出入口 , 所述洗衣机具备门,该门设于所述箱体,且通过滑动而开闭所述出入□,所述箱体上,在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内配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 所述箱体上,在所述门滑动的区域外配置所述第一供水装置。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借助所述壁而对所述门的滑动进行导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采用防止向臭氧发生装置(42)内进水的结构。即以下述的方式构成,使导入管(43)从臭氧发生装置(42)向下方延伸而与风路部件(31)连接。由此,即使因导入管(43)内外的温度差而在导入管(43)内产生结露,也会使因该结露而产生的水滴基于自重而向风路部件(31)下降,而不会进入臭氧发生装置(42)内。另外,在洗衣运转时,即使在外槽(7)内产生的气泡及洗涤剂泡进入导入管(43)内且因气泡破裂而形成水滴,也会与因结露形成的水滴一样,基于自重而向风路部件(31)下降,而不会进入臭氧发生装置(42)内。
文档编号D06F17/12GK101448995SQ20078001817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8日
发明者中川守雄, 常峰丰彦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