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张力调节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74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横机张力调节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横机张力调节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多支纺线张力
的横机张力调节轮。
背景技术
编织机纱线张力的调节在编织机运行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以起到保持各支纱线张力相同,保证产品张力适中的效果。现有的生产工艺下,是由摩擦轮来调节,应用此种方法的效果是各支纱线的张力均匀分布,但是在现实生产中,往往会有不同种类的纱线混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工艺难以保证各支纱线的张力均匀分布,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生产工艺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方便快捷的横机张力调节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固定轴、转动连接于固定轴上的摆臂、设置在摆臂末端的束线轮与转动轮、活动连接于固定轴上的固定环,所述的摆臂为宽度逐渐减小的弧状结构,所述的摆臂可根据需要绕固定轴转动,所述的固定环可向一侧推动或拉回,所述的束线轮与转动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一体式结构具体为束线轮与转动轮通过螺丝固定于摆臂的末端,并分别有一滚轮盖位于其上端,两滚轮盖之间有一弧形口 。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能根据织物纬密的大小,均匀送出相应长度的纱线。2、对于不同种类的纱线,在织造过程中保持纱线张力大致稳定。3、对纱线张力控制更加合理,织造成纱线张力更均匀。


附图1为横机张力调节轮的主视图; 附图2为横机张力调节轮滚轮部分的俯视图; 附图3为横机张力调节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其中1、支撑板;2、进纱束线孔;3、摩擦轮;4、固定环;5、固定轴;6、摆臂;7、束线轮;8、转动轮;9、出纱束线孔;10、纱线;11、弧形口 ;12、滚轮盖。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横机张力调节轮包括固定轴5、转动连接于固定轴5上的摆臂6,位于摆臂6末端的束线轮7与转动轮8,活动连接于固定轴5上的固定环4,摆臂6为宽度逐渐减小的弧状结构,摆臂6可根据需要绕固定轴5转动,束线轮7与转动轮8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一体式结构具体为束线轮7与转动轮8通过螺丝固定于摆臂6的末端,并分别有一滚轮盖12位于其上端,两滚轮盖12之间有一弧形口 ll,纱线10通过该弧形口
311放入转动轮8。 其中,束线轮7的作用是防止纱线10脱落,而转动轮8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纱线10 的运动轨迹来调整纱线与摩擦轮3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调整纱线10的张力。
固定环4可向一侧推动或拉回,其作用是锁定或解锁摆臂6,并配合摆臂6的绕固 定轴5的运动来控制摆臂6的位置。 根据横机纱线10的数目,横机张力调节轮11的数目可以任意设置。
参见附图3,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摩擦轮3以固定的圆周速度转动,以提供编 织机所需的最大耗纱量,根据技术人员的观察与判断,将需要调节张力的纱线10所对应的 固定环4向前推动以解除对摆臂6的锁定,将摆臂6调整至合适的纱线包围角,然后将纱线 10经过弧形口 11套至转动轮8上,之后将固定环4向后推动至原始位置以锁定摆臂6,从 而可以调节该支纱线10的张力。 其中,摆臂6向上摆动,摩擦轮3与纱线IO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增大,提供的纱 线将增多;摆臂6向下摆动,摩擦轮3与纱线10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减小,提供的纱线将 减少。 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不难看出本发明能够根据织物纬密的大小,均匀送出相应 长度的纱线;确定纱线所需的上机张力,并在织造过程中保持纱线张力大致稳定,并且机构 简单、误差小、工艺性能稳定。
权利要求
一种横机张力调节轮,它包括固定轴(5)、转动连接于固定轴(5)上的摆臂(6)、位于摆臂(6)末端的束线轮(7)与转动轮(8)、活动连接于固定轴(5)上的固定环(4),其特征是所述的摆臂(6)为宽度逐渐减小的弧状结构,所述的摆臂(6)可绕所述的固定轴(5)转动,所述的固定环(4)可向一侧推动或拉回,所述的束线轮(7)与转动轮(8)为一体式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横机张力调节轮,其特征是根据横机纱线(10)的数目,所述的横机张力调节轮(11)的数目可以是复数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张力调节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一体式结构具体为所述的束线轮(7)与转动轮(8)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的摆臂(6)的末端,并分别有一滚轮盖(12)位于其上端,所述的两滚轮盖(12)之间有一弧形口 (1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横机张力调节轮,它包括固定轴、转动连接于固定轴上的摆臂、设置在摆臂末端的束线轮与转动轮、活动连接于固定轴上的固定环,所述的摆臂为宽度逐渐减小的弧状结构并可绕固定轴转动,所述的固定环可向一侧推动或拉回,所述的束线轮与转动轮为一体式结构,具体为束线轮与转动轮通过螺丝固定于摆臂的末端,并分别有一滚轮盖位于其上端,两滚轮盖之间有一弧形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方便快捷的横机张力调节轮。
文档编号D04B15/38GK101760890SQ20081013621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周明, 李备, 杨宗贤, 金应娥 申请人:苏州市青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