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向后寻纬的织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78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快速向后寻纬的织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机控制电路,它可以控制织机进行快速向后寻找断纬点的操作,属纺 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织机在织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断经、断纬等故障,导致织品出现疵点,此时必须停机并按 织造程序逐步返回,以拆除所织疵布段的纬线,此过程即为向后寻纬。现有织机的控制电路虽然 能够自动检测到断纱故障并使织机停机,但并不能顺利快捷地向后寻讳,需要多次手动操作却仍 不能迅速找到故障点,致使织造无法继续进行,只能关掉电源重启,严重影响了织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i共一种操作方便、可快速向后寻纬的织机控 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快速向后寻纬的织机控制电路,由CPU及其外围的信号采集电路和执行电路组成,改 进后,增设向后寻纬按钮、向后寻纬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所述向后寻纬按钮一端经电阻接电源, 一端接CPU的输入端口,所述向后寻纬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一端接电源, 一端接CPU的输出端口,其常开触点控制中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接触器的控 制线圈,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控制向后寻纬电机。本实用新型利用向后寻纬按钮向CPU提供手动向后寻纬信号,CPU根据检测到的断纬、断经信号和向后寻纬按钮提供的信号,依次通过向后寻纬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向后寻纬电 机的运转,使之快速完成向后寻纬操作。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增加电路的驱动能力,提高电路动 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可大大縮短向后寻纬所需时间,提高织机工作效率和织品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2是向后寻纬主回路的电原理图。
图中各标号为AN、向后寻纬按钮;1K7、向后寻纬继电器;K8、中间继电器;K5、接触器;
K5-1、接触器K5的常开触点;CPU、织机控制电路的微处理器;D、向后寻纬电机;Rl、 R2、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l, CPU是织机控制电路的微处理器,其外围还有各种信号采集电路和相应的执行电路,但图中并未画出。向后寻纬按钮AN—端经电阻R1接+5V电源, 一端接CPU的输入端口Pl.O,电阻R2是下拉电阻。向后寻纬继电器1K7受CPU输出端口P1.1的控制,其常开触点串联连接在中间继电器K8的控制线圈的回路中;中间继电器K8的常开触点串联连接在接触器K5的控制线圈的回路中。
参看图2,接触器K5的常开触点K5-1串联连接在向后寻纬电机加勺供电回路中。向后寻纬电机D为三相电动机。
当CPU检测到有断纱故障时,首先控制向后寻纬电lflD自动向后寻讳一次,如果需要继续向后寻纬,则操作者只要按动向后寻纬按钮AN就可使织机按照织造禾,逐步返回,向后寻纬完成后,接好断纱,织tfL就可继续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可快速向后寻纬的织机控制电路,由CPU及其外围的信号采集电路和执行电路组成,其特征是,增设向后寻纬按钮(AN)、向后寻纬继电器(1K7)、中间继电器(K8)和接触器(K5),所述向后寻纬按钮(AN)一端经电阻(R1)接电源,一端接CPU的输入端口;所述向后寻纬继电器(1K7)的控制线圈一端接电源,一端接CPU的输出端口,其常开触点控制中间继电器(K8)的控制线圈,所述中间继电器(K8)的常开触点控制接触器(K5)的控制线圈,接触器(K5)的常开触点(K5-1)控制向后寻纬电机(D)。
专利摘要一种可快速向后寻纬的织机控制电路,用于解决故障点的定位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由CPU及其外围的信号采集电路和执行电路组成,改进后,增设向后寻纬按钮、向后寻纬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所述向后寻纬按钮一端经电阻接电源,一端接CPU的输入端口,所述向后寻纬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一端接电源,一端接CPU的输出端口,其常开触点控制中间继电器的线圈,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接触器的线圈,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控制向后寻纬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可大大缩短向后寻纬所需时间,提高织造效率和织品质量。
文档编号D03J1/00GK201321524SQ20082022800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孙建平 申请人: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