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778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舌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包含一体舌簧的针舌的舌针。
背景技术
针织机或其它缝纫(stitch fomung)系统通常装备有包含舌簧的舌针。例如, 文献DE102004049061A1公开了这样一种舌针。在针体的一端上设置有针钩。 邻近针钩处是针槽(sawslot),针舌被可枢转地支承在针槽中。纵向延伸穿过该 针槽的片簧被布置在邻近针舌支承部处,并且片簧的端部被保持在针体上。该 舌簧压靠针舌的支承部侧端,并使得针舌在其端部位置的附近具有两个停靠位。 当针舌位于其停靠位时,它会从端部位置稍微地突起。
文献DE10106989C2也展示了这样一种舌针。同样地,针舌被布置为可弹 性地移动针舌离开其端部位置。
因为舌簧延伸穿过针槽,当舌针受到严重的污染时就可能产生问题。要完 成的任务是将已经进入针槽的纤维残留物、磨屑材料等形式的残片从后面清理 出针槽。如果针槽背面被舌簧封闭,这就可能导致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舌针。 该目的是Mil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针达到的。
按照本发明的舌针包括针体以及可移动地支承在所述针体上的针舌,所述 针舌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针舌相关联并随着所述针舌移动。 因此,所述弹性元件不会像现有技术中那样,产生影响残片穿过或离开针槽的 阻碍。对于其它包括弹性元件的舌针,也可以设置按照本发明的舌针弹性元件, 该弹性元件带动针舌的至少一个端部位置进入到稍微抬起离开针体的位置。这 通过舌簧对舌杆施加相应的力而实现。在此情况下,所述舌簧可以紧靠在包括 相应的邻接或支撑面的针体上。
除了对将绒毛或其它磨屑材料或残片从针槽中移出进行了改进,本发明还 具有其它优点。特别是在高速生产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在其它方式中时而发生的针舌弹性损失的问题。在针槽中附加舌簧是完全不必要的。
在{爐的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元件被设置为针舌的一体化部件。这样,该 弹性元件与针舌相连接,从而不可能被丢失。即使是在高工作速度下,弹性元 件也不可能从针舌上脱离。更确切地说,所述弹性元{牛是针舌的一部分,并且 优选由与所述针舌相同的材料构成。现在,由于针槽不需要容纳舌簧,所述针 槽可以独立于舌簧被设置。可以将针槽设置为多个彼此端接的切除部,由此继 续保留槽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连接部。 一方面,这些连接部可以用作针舌或其 弹性元件的邻接部,或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用于使槽壁相对于彼此稳定并用于 加强舌针的加强元件。
如上所述,弹性元件可以由针舌自身的一部分构成。然而,可选地,也可 以将相同或不同材料的弹性元件设置在针舌上。例如,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弹性 元件,例如片簧元件,焊接到针舌上。
针舌具有支承部和头部。头部可以被构造为,例如^似勺子那样,以接纳 针钩的针尖。可选地,该头部可以被构造为细小条带,所述细小条装配到针钩 的纵向沟槽中,所述沟槽也被称为"小凹部"。支承部和头部可以刚性地彼, 接,而弹性元件则 一 例如,从头部开始_延伸到支承部,并且可选地经过所 述针舌支承部或围绕所述针舌支承部。弹性元件可以被设计为片簧或舌簧。该 弹性元件可以是围绕支承部延伸的U形元件,由此U形元件的两个腿部是与例 如针舌头部相连接的。在此情况下,所述元件构成了 U形支架,它肖滩在两个 端部以弹性的方式支撑针舌。该弹性元件相对于舌针的支承销钉在径向上有弹 性地移动。
可选地或附加地,也可以将针舌的支承部和头部之间的连接部设置为弹性 元件,例如设置成用作柔性弹簧的细小条带。在此瞎况下,可以获得附加的弹 簧作用。这样,弹簧的刚度可以在宽泛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不需要将弹性元件 切削得过薄,就可以使该刚度相对地最小。
从附图、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可以了解到本发明的有益具体实施例的其它 细节。附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此情况下,说明书的内容仅限于本 发明的基本构思和各种相关情形。此外,附图还公开了细节并以附录的形式以 供参考。


在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舌针的示意性的透视图2-5分别是处于不同的工作位置的按照图1的舌针在针槽区域纵向的正 视图和剖面图。
图6-9分另提按照本发明的舌针的可选实施例在针槽区域纵向的正视图和
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
图1示出了用于针织机例如圆织机、平织机或任何其它缝纫系统的舌针1 。
该舌针1包括被设置为安放在针床的针道中的针体2。该针体2具有被设置用以 驱动或定位舌针1的压脚(foot) 3,并且为了达到此目的,它与未特别图示出 的针锁定件或其它被使用的定位装置进行接合。该针体2成形为在自由端部具 有针钩4的杆。该针钩4与可枢转地保持在针槽6中的针舌5相关联。在一个 极端的位置,该针舌5可以与该针穷针钩4进行接合,以封闭针钩的内部空间。 此外,所述针舌可以枢转远离该针尖7以便清理针钩4。
图2以不同的比例示出了图1中的舌针l的沿着由槽壁8, 9界定的针槽6 的剖面。该针槽6在延伸穿过针背10的开口 11处终止。该开口 11 — 在 舌针1的轴向上 一 短于针槽6的长度,针槽在针胸12上从针钩侧端13延伸 到相对的一端14。
针舌5本身有弹性。它具有近似矩形的平坦的基本形状,该形状由两个大 的平坦的侧表面35和36以及两个窄小的平坦的侧面(舌杆的针舌背37和内边 缘38)界定,所述侧表面基本上是平行的并彼此相隔一定距离。该平坦侧面35 和36 ;iiM:针舌的针舌背37和内边缘38相连接的。所有的边缘都是成圆形和 平滑的,这样就不会或是极大程度地避免发生对被处理的线的损伤。该针舌5 在端部处具有头部15,在如图3所示的封闭位置,该头部邻接并倚靠针钩4。 在此情况下,针尖7可以由头部5的勺状部分容纳,如图3所示。
此外,针舌5具有舌杆,舌杆在远离头部15的一端上具有支承部16,此 处针舌5设置有支承开口 17。支承开口 17优选以圆柱孔的形式延伸横穿针舌5。 销钉18 —以最小限度的游动间隙 一 延伸穿过支承开口 17并因而形成针舌5 的枢转支承部。该销钉18与槽壁8, 9相连接。
鉴于当前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支承部16和头部15 ^M31刚性的条带19彼此相连接的。在此瞎况下,该支承部16、条带19和头部15彼此无纟對也邻接
成一体。
弹性元件20从头部15突出。在当前的示范性具施例中,弹性元件20形成 带有两个直腿21, 22的U形支架,腿21, 22与条带19一起分别界定出缝23, 24。
具有圆弧微的连接部25将两个腿21 , 22彼此相连,并围绕支承部 16的支承侧端延伸。所述的两个fe间存在弓形的缝26。如图所示,针舌5可 以由具有弹性元件的单个金属件构成,弹性元件被构造为具有缝23, 24, 26。 这些缝23, 24, 26—起形成了例如具有不变宽度的U形切除部,所述切除部围 绕支承部16并沿着条带19延伸。Sil该完全延伸穿过针舌的切除部,艮卩,其 在两个平坦侧面35, 36处终止,腿21, 22和连接部25被隔开(clear)。优选 地,在与邻近的缝腿角的方向上进行测量时,腿21, 22分别具有均匀的厚度。 而在平行于销钉18的方向J:ia行测量时,腿21, 22和连接部25的宽度4腿局 部相应于针舌5的宽度,并且因此与两个平坦侧面35, 36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然而,腿21, 22和连接部25也可以具有与平坦侧面35, 36之间的距离不同的 宽度。例如,为了增加弹性效果或是其它原因,腿21, 22和连接部25也可以 具有减小的宽度。
在针槽6的底部H腿在开口 11的两侧一 具有邻接表面27, 28,邻接 表面27, 28设置成使得针舌5会在抵达其各自的端部位置之前邻接在那里。所 述两^K卩接表面27, 28从针长纵向看,是被布置在支承销钉18的前面和后面 (如图2所示),支承销钉18与幵口 11直接对准或是^0 述开口上方。
,舌针按如下所述方式工作:
图1示出了处于前停靠位即邻近针钩4的的针舌5。被定位于接近销钉18 的腿部22与邻接表面27相接触。线29朝针钩4的方向在针舌背37上移动, 线29属于被舌针1拾取的半纱罗组织针(haJf stitoh)。针舌5的头部15最初不 劍虫及针钩4的针尖7,而是如图2所示与所述针尖有一定距离。
如果这时线29继续朝针钩4的方向行进,针舌5就被推到其端部位置,如 图3所示。这^3i程是在抵抗由于该过程而发生变形的弹性元件的力下完成的。 特别地,由于弹性元件被抵靠支承部16推动,弹性元件相对于条带19的位置 发生变形。头部15被推压倚靠至附钩4的针尖7上,这样针钩的内部空间就被 完全封闭并且线29可以从针舌上滑脱。由于弹性元件20施加的力的结果,只要线29已经离开针舌5,所述针舌 就会跳回到其如图2所示的停靠位。
图4示出了针舌5的后停靠位。弹性元件20的腿21的外侧邻接邻接表面 28。头部15从针体2稍微突出。
然而,如图5所示,如果线29在针舌5的内边缘38上移动远离针钩4, 它会推动针舌5对抗弹性元件20的作用力 一同时^^f述弹性元件^^—经过 其后停靠位iSA杆侧的端部位置。然而,当线29之后滑离针舌5时,弹性元件 20会再次推动该针舌5离开图5所示的位置并回到图4所示的位置。
在此情况下,弹性元件20履行了舌簧的功能,正如文献DE102004049061Al 或DE10106989C2中的舌针上的分离舌簧那样。然而,与现有技术不同,弹性 元件20没有卩腺舰针槽6的通道。相反,开口 11是敞开的。污坭、灰尘、 磨屑材料或类似物可以容易地Mil开口 11从针槽中6运送出来。
为了增强这种效果,如图6所示,还可以不仅在针槽6的底部设置一个开 口22,而是可i^t也设置多个开口。在当前的示范性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二开口 30,所述开口将针背10与针槽6连接。在彼此之间,开口ll, 30是由条带31 彼此分开的,条带31将两个侧颊部8, 9相互连街图1)。邻接表面28被, 在条带31上。此例中的条带19要比在前示范性实施例中的更细长。缝23, 24, 26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并且也与弹性元件20隔开。腿部21, 22可以具有 不同的长度并且朝向头部15变得稍微厚一点。除lt[^外,上文中针对图l-5的 描述类似ite用于本例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7展示了该创造性的舌针1的另一个,。在此情况下,条带19足够地 细长(即缝23, 24足够地宽),以至于条带19自身'舰了弹性元件。结果,针 舌5具有了两个弹性元件,即由腿部21, 22和连接条带25构成的弹性元件20, 以及由条带19构成的第二弹性元件32。两个弹性元件20, 32 —起提供了相对 软的弹簧,此外,当针舌5处于^^弛状态的停靠位时,可以获得头部15与针 尖7之间的大间距。还可以将腿部21, 22和连接部25设计得相对地刚硬,这 样弹性作用仅仅由弹性元件32完全或主要地提供。在所有其它实施例中事实如 此当针舌5是弹性的时,针舌5在其支承部16和腿22与邻接表面27邻接的 部分之间会发生变形。除此之外,上文中的描述类似i,用于本例。
附图8示出了具有弹性针舌5的舌针的另一个实施例。对于该针舌5,特
7fe处在于弹性元件20由单个舌簧33构成。终止于支承销钉18附近的腿22 从头部15平行于条带19延伸。采用这种构造方式,所获得的图8所示的针舌5 的停靠位在封闭位置的附近。在后部位置处,针舌5是无弹性的。在这应当被 看作一缺陷的范围内,这样的缺陷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得到补救。这一点可 以ffiil回顾对如图1-5所示的实施例的描述而被很好地理解到,对于该描述,连 接部25设置有止动件34。在止动件34处,弯曲端部或腿21, 22彼此以一定距 离相对。邻接表面28与腿21相关联。与如图l-5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该实施例 的优点在于,组成弹性元件20的两个腿21, 22显示出更低的弹性硬度。除此 之外,上文中的描述类似地用于本例。
本发明中的舌针包括具有一体式弹性装置的针舌,该弹性装置被构造为针 舌上的功能元件。无论如何,都不需要容纳在针体上和针槽中的单独的舌簧。 该弹性元件不再与针体相关联而是与针舌相关联。这种新式的舌针构造是坚固 的并适用于高工作速度。附图标记列表 1舌针 2针体
3 压肚P 4针钩 5针舌 6针槽 7针尖
8, 9槽壁 10针背
11开口
12针胸
13, 14端部
15头部
16支承部
17支承开口
18销钉
19条带
20弹性元件
21, 22腿
23, 24缝
25连接部
26弓形缝
27, 28邻接表面
29线
30开口
31条带
32弹性元件
33舌簧
34止动件35, 36平坦侧面
37针舌背 38内边缘
权利要求
1、一种舌针(1),包括针体(2),针舌(5)可移动地支承在所述针体(2)上,其特征在于针舌(5)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20,32,33)。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20, 32, 33)由针 舌(5)的一部分形成。
3、 如权禾腰求2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该部分由与针舌(5)其它部 分相同的材料构成,并无缝地一体连接到所述针舌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针舌(5)具有彼此相互i^接 的支承部(16)和头部(15)。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20, 32, 33)从头 部(15)开始延伸到支承部(16)。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20)围绕支承部(16) 延伸。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33)是独立式的舌簧。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G2)将支承部(16) 连接到头部(15)上。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20, 32, 33)競性弹性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舌针,其特征在于,针体(2)具有针槽(6),针 舌(5)被可枢转地支承于针槽(6)中,由此在针槽(6)中设置了至少一4^)3 接元件(27, 28),所述邻接元件在针舌(5)到达端部位置前与之相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中的舌针包括具有一体式弹性装置的针舌,该弹性装置被构造为针舌上的功能元件。无论如何,都不需要容纳在针槽中的单独的舌簧。该弹性元件不再与针体相连接而是与针舌结合。这种新式舌针构造是坚固的并适用于高工作速度。
文档编号D05B85/00GK101514509SQ20091013072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5日
发明者L·德纳, T·施米德 申请人: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