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70698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现布料的预处理即湿润预縮加工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衣服的制造中,布料的伸缩成为问题。例如在粘合工序中,在裁减布料之后,将已裁减的布料作为衣料,在该衣料上粘合衬布,此时,由于加热布料,因此通过该加热,布料收缩。而且,在缝制后,有时随着时间的经过,花纹也走样。这样,若布料不稳定,则需要进行布料的尺寸调整,例如裁减需要预见到布料的伸縮。
另一方面,若预先进行布料的稳定化的处理,则衣服的制造变得容易。作为这种布料的预处理,公知有湿润预縮加工。湿润预縮加工通过包含蒸汽处理,实现布料的稳定化。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这样的湿润预縮加工法对布料进行蒸汽处理,然后进行蒸汽*压烫处理,再进行蒸汽处理,并冷却处理至室温。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将进行了湿润预縮加工的布料作为样品布料,进行修正裁减样板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6—22885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59518号公报
然而,在实现湿润预縮加工法的处理装置中,例如希望简单的结构,而且还希望能够对应多种布料的通用性。而对于实现这些期望的结构方面的提案,在上述专利文献1、 2中没有特别发现。
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处理装置以输送带为网状传送带的一般的装置作为前提(文献1的第2页IO行)。在使用了网状传送带的装置中,为了防止布料的损伤,在压烫工序中,网状传送带必须在压烫面上迂回,而这妨碍了装置的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提高布料的稳定性的处理,并且结构简单且具有能对应多种布料的通用性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供给机构,将布料放置在输送带上,并向上述输送带一侧吸引的同时向前进方向供给布料;松弛机构,从上述输送带一侧对布料喷射蒸汽而使布料松弛;湿热压烫机构,从上方对布料施加压烫,同时由上述压烫喷射蒸汽并从输送带一侧吸引;蒸化机构,从上方及输送带一侧对布料进一步喷射蒸汽而使布料蒸化;干燥机构,从上方对布料吹热风并向输送带一侧吸引;以及冷却机构,利用向上述输送带一侧吸引的吸引气流,将布料冷却至室温,上述各机构以可重新组合的方式连接,上述输送带为一条,而且从上述松弛机构到上述冷却机构的输送带上形成同一平面。
本发明的缝制布料的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供给工序,将布料放置在输送带上,并向上述输送带一侧吸引的同时向前进方向供给布料;松弛工序,从上述输送带一侧对布料喷射蒸汽而使布料松弛;湿热压烫工序,从上方对布料施加压烫,同时由上述压烫喷射蒸汽并从输送带一侧吸引;蒸化工序,从上方及输送带一侧对布料进一步喷射蒸汽而使布料蒸化;干燥工序,从上方对布料吹热风并向输送带一侧吸引;以及,冷却工序,利用向上述输送带一侧吸引的吸引气流,将布料冷却至室温,上述各工序的机构以可重新组合的方式连接,上述输送带为一条,而且从上述松弛工序到上述冷却工序的输送带上形成同一平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提高布料的稳定性的处理,并且能做成简单的结构且能对应多种布料。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制用布料的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布料投入的情况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蒸汽喷射装置的详细结构的图,图(a)是蒸汽喷射装置的
长度方向上的剖视图,图(b)是沿图(a)的A—A线的剖视图,图(c)
是蒸汽喷射管15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烫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B—B线上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加热器的配管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喷射管的配管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蒸汽罐的配管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机构的重新组合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机构的重新组合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追加机构的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排气管道的图,图(a)是表示排气管道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图(b)是图(a)的C一C线上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图1所示的供给机构1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1:供给机构;2:松弛机构;3:湿热压烫机构;4:蒸化机构;5:干燥机构;6:冷却机构;7:输送带;8:布料;10:处理装置;12:蒸汽喷射装置;15、 23、 28、 30、 34、 37:蒸汽喷射管;15a、 15b:喷射孔;16、35、 41、 46:蒸汽加热器;24、 27、 31、 38、 46:电加热器;17:压烫装置;29、 36:上侧蒸汽喷射装置;71:排气管道;72:风量调节风门;75:回水弯管;76:—次阀;77: 二次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能够进行提高布料的稳定性的处理,并且由于输送带为一条,各机构以可重新组合的方式连接,所以能够做成简单的结构,并可以实现能对应多种布料的通用性。在上述本发明的处理装置中,上述湿热压烫机构最好对布料和上述一条输送带一体地进行压烫。
另外,最好上述湿热压烫机构的上述压烫在包括压烫面的箱状体内收纳有蒸汽喷射管,上述蒸汽喷射管以使蒸汽扩散的同时进行喷射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喷射孔,经过上述压烫面向布料喷射蒸汽,并且由上述压烫面反射的蒸汽在上述箱状体内流动。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从蒸汽喷射面即压烫面的各部位喷射的蒸汽均匀化。
而且,最好上述各机构的从上方开始的蒸汽喷射位置及上述干燥机构的热风的热源位置可分别进行高度调整,上述各高度根据上述布料的原材料信息的输入而被自动调整。根据该结构,能够进行按照布料的原材料的尺寸稳定性的处理。
另外,最好上述各机构的蒸汽流动用的配管设定为能够进行横跨邻接的机构之间的部分的分离及连接。根据该结构,机构的重新组合变得容易。
而且,上述各机构的电气配线最好在上述各机构单位内完结。根据该结构,机构的重新组合变得容易。
另外,最好在上述处理装置的上部设有接收冷凝水的托盘和使上述托盘接收到的冷凝水蒸发的加热器。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向布料落下水滴状的冷凝水。
而且,最好在上述处理装置的下部设有排出冷凝水的流道,上述流道从排水的上游侧依次设有回水弯管、 一次阀、二次阀。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由冷凝水排出所引起的处理装置内的温度变化及蒸汽温度的变化。
另外,最好上述处理装置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用壳体覆盖,在上述壳体上连接有具备风量调节风门的排气管道。根据该结构,能够进行所排出的吸引气流的风量调节,能够进行处理内的温度、湿度的调节。
另外,最好在上述供给机构上还具备辊子,布料在被夹在上述辊子与上述输送带之间的状态下,向上述输送带一侧被吸引的同时向前进方向被供给。根据该结构,可以实现布料的布地网格修正。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本
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缝制用布料的处理装置10的整体结构图。处理装置IO是进行作为布料的预处理的湿润预縮加工的装置。通过利用处理装置10对布料进行湿润预縮加工,能够实现衣服的制造工序中的布料的稳定化。
处理装置IO从右侧的布料的供给侧向左侧的布料的排出侧,以供给机构1、松弛机构2、湿热压烫机构3、蒸化机构4、干燥机构5及冷却机构6的顺序排列各机构。
在处理装置10上,为了输送布料以环状安装有一条输送带7,输送带7以在上部和下部循环的方式移动。输送带7在上部从供给机构1向冷却机构6移动,在下部从冷却机构6向供给机构1移动。
对供给机构1投入作为处理对象的布料。图2是表示布料的投入的情况的放大图。在供给机构1上配置有具备吸引机9的吸引装置11。若将布料8的前端放置于输送带7上(箭头a方向),则利用吸引机9的吸引力,布料8被吸附在输送带7上。
在该状态下使输送带7移动(箭头b方向),则布料8在向输送带7 —侧被吸引的同时向松弛机构2 —侧供给。
松弛机构2 (图1)具备蒸汽喷射装置12。对供给到松弛机构2的布料8,利用蒸汽喷射装置12从输送带7 —侧向布料8喷射蒸汽而使布料8松弛(缓和)。
图3表示蒸汽喷射装置12的详细结构。图3 (a)是蒸汽喷射装置12的长度方向(输送带7的长度方向)上的剖视图,图3 (b)是沿图3 (a)的A—A线的剖视图。由喷射板14覆盖外装体13的开放部并形成箱状体。喷射板14是在平板状部件上形成多个蒸汽喷射用的小孔的部件。在该箱状体的内部,收纳有蒸汽喷射管15及蒸汽加热器16。
蒸汽喷射管15及蒸汽加热器16均与蒸汽罐(未图示)连接。在蒸汽喷射管15上形成有喷射孔,将从蒸汽罐供给的蒸汽从喷射孔喷射。在管状的蒸汽加热器16的管内,流动从蒸汽罐供给的蒸汽。通过蒸汽加热器16的散热,可以加热从蒸汽喷射管15喷射的蒸汽
图3 (c)表示蒸汽喷射管15的放大剖视图。在蒸汽喷射管15的上侧一半的区域,左右对称地形成有一对喷射孔15a、 15b。由此,可以使来自喷射孔15a及15b的蒸汽在扩散的同时的喷射。 一对喷射孔15a、 15b在蒸汽喷射管15的长度方向上也以规定间距形成多个。
在图3 (b)中,从蒸汽喷射管15喷射的蒸汽在扩散的同时喷射,因此从不同的喷射孔喷射的蒸汽彼此混杂在一起。而且,从蒸汽喷射管15喷射的一部分蒸汽被喷射板14反射,并在外装体13的内部流动。由此,外装体13的内部的蒸汽的分布变得均匀,能实现从喷射板14的喷射面的各部位喷射的蒸汽的均匀化。
另外, 一对喷射孔15a、 15b的配置不限于左右对称,只要适当进行配置即可,以便得到所需的蒸汽的扩散角度。
然后,输送到湿热压烫机构3 (图1)的布料利用压烫装置17,在接受蒸汽喷射的同时,被进行压烫。通过由该处理引起的布料的收縮,能够抑制在衣服的制造工序中产生的尺寸变化。
图4表示压烫装置17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该图是压烫装置17的长度方向(输送带7的长度方向)上的剖视图。压烫装置17具备基台部18和可动部19。可动部19利用汽缸装置20 (图l)的推杆所伸縮来进行升降。输送带7位于基台部18的上侧,若可动部19下降,则在基台部18与可动部19之间夹住输送带7及布料8的双方。
该结构由于输送带7没有在压烫装置17的压烫面上迂回,所以在从供给机构l至冷却机构6之间,可以使输送带7形成同一平面。在这种情况下,输送带7只要是与布料8 —体压烫也能防止布料8的损伤的材料即可,作为这种材料例如可举出康耐克斯耐热布。
在现有的具备压烫机构的装置中,输送带通常不进行压烫而在压烫面上迂回。在该结构中,不能利用输送带向压烫面提供布料,需要在布料前端缝上带状的刮浆衬布,并利用该刮浆衬布拉出布料。该结构需要输送带和刮浆衬布的两条带,因而妨碍了装置的简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刮浆衬布,带只要输送带一条就足够,因此装置的结构也变得简单。
在图4中,可动部19将外装体21的开放部由压烫板22覆盖而形成箱状体。压烫板22是在平板状部件上形成多个蒸汽喷射用的小孔而形成的部件。压烫板22的输送带7—侧的面用多孔性且具有通气性的布材料覆盖。作为这种布材料可举出耐热毛毡。
在可动部19的内部,设有蒸汽喷射管23及电加热器24。蒸汽喷射管23与蒸汽罐(未图示)连接。蒸汽喷射管23的结构、作用与图3所示的蒸汽喷射管15相同。从蒸汽喷射管23的喷射孔喷射从蒸汽罐供给的蒸汽。
9电加热器24加热从蒸汽喷射管23喷射的蒸汽。电加热器24与图3所示的蒸汽喷射装置12中所使用的蒸汽加热器16相比,能将蒸汽加热成高温。
图5是沿图4的B—B线的剖视图。该图的结构与图3 (b)的结构相比,蒸汽的喷射方向上下相反,而与图3 (b)的结构同样,可实现从压烫板22的喷射面的各部位喷射的蒸汽的均匀化。
在图4中,基台部18将外装体25的开放部由压烫板26覆盖而形成箱状体。在基台部18的内部,设有蒸汽喷射管27及电加热器28。基台部18相当于将可动部19的上下相反地配置的结构,可动部19与基台部18的基本结构相同。从而,在可动部19和基台部18中,虽然蒸汽的喷射方向上下相反,但是向输送带7—侧喷射蒸汽这一点是相同的。
根据以上结构,从可动部19内部的蒸汽喷射管23喷射的蒸汽利用电加热器24加热成高温,并经过压烫板22的小孔,向输送带7上的布料8喷射。另一方面,从基台部18内部的蒸汽喷射管27喷射的蒸汽利用电加热器28被加热成高温,并经过压烫板26的小孔,向输送带7上的布料8喷射。
另外,如图1所示,基台部18与吸引机29连接,布料8向输送带7一侧被吸引。在该状态下,可动部19下降,布料8与输送带7—体地夹在可动部19的压烫板22与基台部18的压烫板26之间被压烫。
在此,根据可动部19的高度,与布料8接触的蒸汽的温度也不同。可动部19的高度越低,与布料8接触的蒸汽的温度越高。另一方面,若可动部19的高度变高,则与布料8接触的蒸汽的温度变低,并且蒸汽凝结的水分的比例也变大。
因此,通过调节压烫前的可动部19的高度,能够进行按照布料8的原材料的尺寸稳定化的处理。例如,对于聚酯混合比例高的布料,降低压烫前的可动部19的高度,使高温(低湿)蒸汽与布料接触,从而使布料8收縮。对于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等的吸湿性、放湿性高的布料,提高压烫前的可动部19的高度,以使低温(高湿)蒸汽与布料8接触。
进行了压烫处理的布料8被输送到蒸化机构4 (图1)。在蒸化机构4中,从上侧蒸汽喷射装置29和下侧蒸汽喷射装置33的双方,向输送带7一侧喷射蒸汽。在蒸化机构4中,与用湿热压烫机构3喷射的蒸汽相比, 喷射低温的蒸汽,对布料提供水分。在利用压烫机构3中的压烫使布料收 縮了的情况下,过后也有回到原来状态的布料。对于这种布料,利用在该 蒸化机构4中的追加分水,可以预先使其回到原来状态。
上侧蒸汽喷射装置29具备蒸汽喷射管30和电加热器31,结构与压烫 机构3的可动部19相同。下侧蒸汽喷射装置33具备蒸汽喷射管34和蒸汽 加热器35,结构与松弛机构2的蒸汽喷射装置12相同。
上侧蒸汽喷射装置29可通过汽缸装置32的推杆的伸縮来进行升降, 可进行高度调节。通过该高度调节,与压烫机构3同样,可以使与布料接 触的蒸汽的状态发生变化,能进行按照布料的材质的处理。
进行了蒸化处理的布料8被输送到干燥机构5 (图1)。在干燥机构5 中,从上方向布料8吹热风。通过这样,能够去除包含在布料中的多余的 水分。而且,对于通过压烫而表面发生变化并且不适于湿热压烫机构3的 压烫的布料,利用该干燥机构5使布料收縮,可进行与压烫处理相同的处 理。
上侧蒸汽喷射装置36其结构与湿热压烫机构3的可动部19相同。可 以将来自蒸汽喷射管37的蒸汽利用电加热器38加热成高温,并向布料8 喷射。
而且,上侧蒸汽喷射装置36可通过汽缸装置39的推杆的伸縮进行升 降,所以可进行高度调节。通过该高度调节,能够进行按照布料8的材质 的处理,这一点与压烫机构3、蒸化机构4相同。
加热装置40具备蒸汽加热器41,并与吸引机42连接。通过这样,可 以将布料8从输送带7 —侧吸引的同时进行加热。利用吸引机42吸引的热 风经过管道43向上侧蒸汽喷射装置36—侧排气,与来自上侧蒸汽喷射装 置36的热风一起,吹向布料一侧。
在图1的例子中,可以对布料8吹包含蒸汽的热风,但是也可以根据 布料8的原材料,停止来自蒸汽喷射管37的蒸汽喷射,而是吹不包含蒸汽 的热风。即使停止蒸汽喷射,也可以利用来自管道43的吹出气流,将用电 加热器38加热的高温空气吹到布料8上。
如上所述,湿热压烫机构3中的可动部19、蒸化机构4及干燥机构5中的上侧蒸汽喷射装置29、 36可分别调节高度。而且,如上所述,按照该 高度,布料的处理状态不同。
因此,在投入布料前按照布料的原材料设定它们的各高度即可。该设 定最好通过输入布料的原材料信息来自动调整。该自动调整利用存储了各 原材料信息与推杆的移动量信息的关系的控制程序控制各机构的汽缸装置 20、 32、 39即可。
在干燥机构5中进行了千燥处理的布料被输送到冷却机构6 (图1)。 在冷却机构6中,将布料8冷却至室温。在输送带7的下侧,配置有具备 吸引机45的吸引装置44。利用吸引机45的吸引力,在将布料向输送带7 一侧吸引的同时,将布料冷却至室温。通过了冷却机构6的布料8向装置 IO外排出。
以上,对于处理装置IO,按每个机构进行了说明,而各机构可重新组 合地连接。通过这样,按照处理对象的布料的原材料,能够追加新的机构, 也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机构。
在图1的例子中,处理装置IO按处理工序的顺序配置了各自独立的结 构体的各机构。要可靠地连接各机构的主体彼此,最好使用机械连接,作 为这种连接,例如可举出利用螺栓、螺母的连接。另外,若以机构单位可 进行配管的分离及连接,则机构的重新组合变得更容易。以下,在说明处 理装置10的配管之后,对机构的重新组合进行具体说明。
图6、 7是分别表示处理装置10的配管的一部分的图。为了图示的方 便,将配管分为图6和图7进行表示。图6是蒸汽罐与蒸汽加热器的配管 图。如图6所示, 一次蒸汽罐50与蒸汽喷射装置12的蒸汽加热器16及湿 热压烫机构3上部的蒸汽加热器46连接。而且, 一次蒸汽罐50与蒸汽喷 射装置33的蒸汽加热器35及加热装置40的蒸汽加热器41连接。
图7是蒸汽罐与蒸汽喷射管的配管图。该图表示了蒸汽罐与蒸汽喷射 管的最小限度的连接关系。如在后面用图8说明的那样,为了切换蒸汽湿 度,有时在蒸汽罐上连接多个并列的配管。
一次蒸汽罐50与二次蒸汽罐51、 52连接。二次蒸汽罐51与松弛机构 2的蒸汽喷射管15连接。二次蒸汽罐52与湿热压烫机构3的蒸汽喷射管 23、 28、蒸化机构4的蒸汽喷射管30、 34、干燥机构5的蒸汽喷射管37连接。
艮口,流向各蒸汽喷射管的蒸汽经由二次蒸汽罐51或52供给。在各罐 上连接多根配管,切换喷射蒸汽的配管,则能够切换蒸汽的质量。图8表 示具体的例子。
图8是表示二次蒸汽罐51的配管的详细结构的图。在二次蒸汽罐51 上从上开始依次连接有3根配管48a、 48b、 48c。通过这样,在各配管内流 动的蒸汽的蒸汽质量不同。从位于上侧的配管48a可喷射湿度最低的蒸汽, 以配管48b、配管48c的顺序成为高湿度的蒸汽湿度。三个电磁阀49a、 49b、 49c中,通过关闭两个打开一个,可喷射所需的蒸汽湿度的蒸汽。利用比例 阀59可进行流量调节。对于二次蒸汽罐52而言,配管要领也是相同的。
在如上所述的配管连接中,若可进行横跨机构之间的配管的连接及分 离,则机构的重新组合变得容易。例如,在拆卸湿热压烫机构3的情况下, 在图6中分离连接部53、 54,在图7中,分离连接部56、 57、 58。
该状态由于横跨与湿热压烫机构3邻接的松弛机构2、蒸化机构4的配 管被分离,所以配管不会妨碍湿热压烫机构3的拆卸。在拆卸了湿热压烫 机构3之后,只要在图6中连接连接部53与54,在图7中连接连接部56 与57,封闭连接部58即可。在图6、 7中各连接部进行了简化图示,只要 在这些各连接部上使用各种管接头即可。
以上说明了用于机构重新组合的配管连接,而对于电气配线而言,若 预先以各机构单位完结,则机构的重新组合变得容易。这种情况下,电源 供给、与外部控制盘的连接等,配线涉及机构外的部分利用连接器、插头 等可进行分离及连接即可。而且,若预先在各机构单位设置控制盘,则机 构的重新组合变得更容易。
接着,对机构的重新组合例进行说明。图9所示的处理装置10a是在 图1的处理装置10中省略了湿热压烫机构3的例子。该重新组合例可用于 不适于压烫的布料、例如通过压烫产生表面变化的布料。
湿热压烫机构3的主体的拆卸只要解除机构之间的机械结合(例如拆 卸螺栓、螺母)即可。配管的分离如使用图6、 7说明的那样,只要分离横 跨机构之间的配管的连接部即可。对于电气配线而言,若预先在湿热压烫 机构3内完结,则无需特别的作业。在拆卸了湿热压烫机构3之后,将松弛机构2与蒸化机构4的主体彼 此进行机械结合(例如利用螺栓、螺母夹紧)。对于配管,只要连接连接部 53与54(图6),连接连接部55与56,封闭连接部57即可(图7)。在这 些连接中可设置连接管。而且,若预先在各机构内完结电气配线,则并不 特别需要新的电连接。
图10所示的处理装置10b是在图1的处理装置10中追加了蒸化机构 4a的例子。该重新组合例适用于在松弛机构2中得不到充分的松弛效果的 原材料和只用一个蒸化机构4不能使湿热压烫机构3中的过收縮回到适当 量的情况。
要做成图10的结构,在图1的处理装置10中,分离蒸化机构4与干 燥机构5,在其之间追加蒸化机构4a。这种情况下,蒸化机构4与干燥机 构5之间的距离变长,所以在重新组合后的配管连接上只要设置连接管即 可。
另外,追加的蒸化机构4a的结构不必与原来的蒸化机构4的结构相同, 一次蒸汽罐也可以与原来的蒸化机构4的一次蒸汽罐50 (图6、 7)共同。
图11表示用蒸化机构4和4a共用一次蒸汽罐50的例子。这种情况下, 若预先在一次蒸汽罐50上预先设置配管60,则可以进行一次蒸汽罐50与 蒸汽加热器65的连接(连接部62)。同样,若预先在一次蒸汽罐50上设置 配管61 ,则可以进行蒸化机构4a的二次蒸汽罐64与共用的一次蒸汽罐50 的连接(连接部63)。
以下,对处理装置10的排气及排水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处理装置 10内喷射蒸汽,所以需要处理装置10内的空气的排出。因此,在处理装置 IO的上部连接排气管道,将喷射的蒸汽排出。
图12是表示排气管道的图,图12 (a)是表示排气管道的一部分的侧 视图,图12 (b)是沿图12 (a)的C一C线的剖视图。排气管道71与图1 所示的设在壳体47上的排气口70连接。排气管道71与吸引机(未图示) 连接,将处理装置10内的空气与蒸汽凝结的冷凝水一起排出。
在排气管道71上安装有风量调节风门72。风量调节风门72为平板状 部件,通过轴与开关73成为一体。通过使开关73向箭头c方向旋转,风 门72也与此一起向箭头c方向旋转。由此,能够调节吸引气流的风量调节,可进行处理装置10内的温度、湿度的调节。
另外,为了防止水滴状的冷凝水向布料8落下,如图1所示,在湿热 压烫机构3的上部设有托盘45及蒸汽加热器46。由此,用托盘45接收冷 凝水,用蒸汽加热器46使其蒸发。在图l的例子中,托盘45及蒸汽加热 器46设在湿热压烫机构3的上部,但是不限于该位置,也可以设在在输送 带7的上侧容易产生水滴的位置上。
另外,壳体47覆盖的范围适当设定即可,在图1的例子中,壳体47 覆盖了松弛机构2、湿热压烫机构3及蒸化机构4,但也可以覆盖干燥机构
如上所述,冷凝水的一部分经过排气管道71排出,或者利用蒸汽加热 器46蒸发。在图1的例子中,除此之外的冷凝水集中在处理装置10的下 部,并经过作为冷凝水排水的流道的排水管74排出。
在排水管74上从排水的上游侧依次设置回水弯管75、 一次阀76、 二 次阀77。回水弯管75是通常用于冷凝水排水的蒸汽回水弯管。利用回水弯 管75,防止冷凝水过于积存在处理装置10内或者泄漏蒸汽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回水弯管75上追加了一次阀76及二次阀77。由 此,抑制冷凝水的排出流量使其稳定,并能抑制由冷凝水排出所引起的处 理装置10内的温度变化及蒸汽温度的变化。
另外,为了图示的方便,排水管74图示在处理装置10下部的更下部, 而通常配置在处理装置10的下部。
图13是表示图1所示的供给机构1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放大图。本图是 相当于图2的图,追加有辊子80这点与图2不同。布料8放置于输送带7 上,通过吸引机9的吸引力,布料8被吸附在输送带7。布料8在夹在辊子 80与输送带7之间的状态下,向输送带7 —侧吸引的同时向前进方向被供 给。
辊子80是例如以滚筒状的乙烯基树脂形成的部件。辊子80的轴向长 度确保输送带7的宽度尺寸,对应布料8的整个宽度。另外,辊子80也可 以追加多个。
如图13的结构,通过追加辊子80,可以使布料8通过辊子80和输送 带7成为叠层状态而提高吸引机9的吸引压力。由此,可以实现布料8的布地的网格(布的纵纱或横纱的线)。例如,将具有布地的网格弯曲的平针
织物,用在图1的供给机构1上追加了辊子80 (图13)的处理装置10处 理的结果,能改进布地的网格弯曲。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进行提高布料的稳定性的处理,并能实 现简单的结构且能对应多种布料,所以本发明作为实现布料的预处理即湿 润预縮加工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非常有效。
权利要求
1.一种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给机构,将布料放置在输送带上,并向上述输送带一侧吸引的同时向前进方向供给布料;松弛机构,从上述输送带一侧对布料喷射蒸汽而使布料松弛;湿热压烫机构,从上方对布料施加压烫,同时由上述压烫喷射蒸汽并从输送带一侧吸引;蒸化机构,从上方及输送带一侧对布料进一步喷射蒸汽而使布料蒸化;干燥机构,从上方对布料吹热风并向输送带一侧吸引;以及,冷却机构,利用向上述输送带一侧吸引的吸引气流,将布料冷却至室温,上述各机构以可重新组合的方式连接,上述输送带为一条,而且从上述松弛机构到上述冷却机构的输送带上形成同一平面。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湿热压烫机构对布料和上述一条输送带一体地进行压烫。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湿热压烫机构的上述压烫在包括压烫面的箱状体内收纳有蒸汽喷射管,上述蒸汽喷射管以使蒸汽扩散的同时进行喷射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喷射孔,经过上述压烫面向布料喷射蒸汽,并且由上述压烫面反射的蒸汽在上述箱状体内流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机构的从上方开始的蒸汽喷射位置及上述干燥机构的热风的热源位置可分别进行高度调整,上述各高度根据上述布料的原材料信息的输入而被自动调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机构的蒸汽流动用的配管设定为能够进行横跨邻接的机构之间的部分的分离及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机构的电气配线在上述各机构单位内完结。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处理装置的上部设有接收冷凝水的托盘和使上述托盘接收到的冷凝水蒸发的加热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处理装置的下部设有排出冷凝水的流道,上述流道从排水的上游侧依次设有回水弯管、 一次阀、二次阀。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装置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用壳体覆盖,在上述壳体上连接有具备风量调节风门的排气管道。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供给机构上还具备辊子,布料在被夹在上述辊子与上述输送带之间的状态下,向上述输送带一侧被吸引的同时向前进方向被供给。
11. 一种缝制布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给工序,将布料放置在输送带上,并向上述输送带一侧吸引的同时向前进方向供给布料;松弛工序,从上述输送带一侧对布料喷射蒸汽而使布料松弛;湿热压烫工序,从上方对布料施加压烫,同时由上述压烫喷射蒸汽并从输送带一侧吸引;蒸化工序,从上方及输送带一侧对布料进一步喷射蒸汽而使布料蒸化;干燥工序,从上方对布料吹热风并向输送带一侧吸引;以及,冷却工序,利用向上述输送带一侧吸引的吸引气流,将布料冷却至室温>上述各工序的机构以可重新组合的方式连接,上述输送带为一条,而且从上述松弛工序到上述冷却工序的输送带上形成同一平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能对应多种布料的通用性的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包括供给布料(8)的供给机构(1);松弛机构(2),从输送带(7)一侧对布料(8)喷射蒸汽;湿热压烫机构(3),从上方对布料(8)施加压烫,同时由压烫喷射蒸汽并从输送带(7)一侧吸引;蒸化机构(4),从上方及输送带(7)一侧对布料(8)进一步喷射蒸汽;干燥机构(5),从上方对布料(8)吹热风并向输送带(7)一侧吸引;以及冷却机构(6),将布料(8)冷却至室温,各机构以可重新组合的方式连接,输送带(7)为一条,而且从松弛机构(2)到冷却机构(6)的输送带(7)上形成同一平面。
文档编号D06C27/00GK101597850SQ20091014601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6日
发明者阿部英昭 申请人:株式会社莱梦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