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03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如下部件的织机
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即被装置的支撑架支撑而旋转驱动的旋转轴;不 能与该旋转轴相对旋转地被支撑的行星支架,即相对上述旋转轴对称地配置并 旋转自如地支撑一对支撑轴的行星支架;具有能相对旋转地使上述旋转轴贯通 的贯通孔的太阳齿轮,即在不能相对上述支撑架旋转的状态下与上述行星支架 同轴配置的太阳齿轮;分别安装在一端固定了筒管架的上述一对支撑轴的另一 端的行星齿轮,即与上述太阳齿轮间接啮合的一对行星齿轮;用于驱动上述旋 转轴旋转的驱动机构,即包含不能与上述旋转轴相对旋转地设置的驱动传动部 件的驱动机构。另外,上述的"间接啮合"表示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不是直接 啮合,而是行星齿轮对与太阳齿轮啮合的另外的齿轮进行啮合。
背景技术
作为织机用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以下,称为"行星织边机装置"), 有例如专利文献l (日本特开2002-302846号公报)记载的装置。该专利文献 1记载的行星织边机装置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作为支撑架的支撑 台上的驱动轴(旋转轴), 一体地形成轴部并与驱动轴同轴配置的旋转支撑体 (行星支架),不能与支撑台相对旋转地设置并具有旋转支撑体的轴部贯通的 贯通孔的行星齿轮。另外,旋转支撑体的轴部被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行星齿 轮的贯通孔内。即,旋转支撑体与行星齿轮为同轴配置。另外,同轴地(使轴 心一致)配置的驱动轴与旋转支撑体的轴部用联轴节连接。并且,在驱动轴上, 在与旋转支撑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安装有作为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的从动
皮带轮连接。
此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行星织边机装置的结构为,将包含上述从动同步 皮带轮、同步皮带及主动同步皮带轮的驱动机构配置在织机的机架(侧机架)
4的位置或与之相比的外侧。因此,为了能与织物宽度一致地对上述的包含旋转 支撑体、行星齿轮的行星机构进行位置调整,采用了在从从动同步皮带轮到旋 转支撑体的轴部之间延伸的驱动轴的长度可以变更的结构。但是,在釆用这样
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驱动轴的尺寸较长,因而产生各种问题。
例如,这样长尺寸的驱动轴易于弯曲,在以高速旋转时驱动轴以挠曲的状 态旋转。因此,对驱动轴和旋转支撑体的轴部的连接部及支撑驱动轴的轴承, 或者驱动机构施加的负载增大,导致它们损坏。并且,在连接驱动轴和旋转轴 时,难以在使两者的轴心完全一致的状态下进行连接,轴心处于偏离的状态的 可能性很高。这种情况也增大施加到上述连接部及轴承等的负荷,导致它们的 损坏。再有,由于施加到驱动机构上的负荷随着驱动轴的长度的变更而变化, 因而,每次与织物宽度一致的行星机构位置调整,必须对同步皮带的张力进行 调整。
另外,由于由管状的第 一轴部件与可滑动地嵌入到该第 一轴部件中的第二 轴部件形成驱动轴,通过变更第二轴部件相对第一轴部件的嵌入量来调整长度 的结构,因而,在行星机构的位置调整中,由于最外侧的位置受到第一轴部件 的长度的限制,并且调整量受到可嵌入到第 一轴部件中的第二轴部件的长度的 限制,因而存在配置及调整量都受到限制的问题。此外,为了加大调整范围, 必须准备长度不同的多个上述轴部件,在成本方面也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情况,专利文献1记载的用于进行行星织边机装置的位置调整机
构不能说是实用的机构,实际上几乎未采用。并且, 一般采用如专利文献2(日 本特开2004-190192号公报)公开的结构,即在架设在织机的左右支架之间的 梁上竖立设有作为支撑架的托架,在梁上可在织物宽度方向对该托架进行位置 调整的结构。
然而,在行星织边机装置中,为了进行筒管架及内部齿轮的维修,需要从 支撑架(托架)拆下上述的行星机构,为此,随着进行上述维修,要进行对支 撑机构装拆行星机构的作业。但是,如上所述,在与贯通太阳齿轮并^^皮驱动旋 转的旋转轴(还包括将驱动轴与支撑轴一体组装的部分)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 行星支架的形式现有的行星织边机装置中,在该旋转轴的端部固定有(从动侧 的)驱动传动部件(专利文献1的从动同步皮带等),成为其从动侧的驱动传
5动部件只由上述旋转轴支撑的结构。
因此,就如上所述的现有的行星织边机装置而言,在随着上述维修进行的 行星机构的装拆作业中,必须在将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安装在旋转轴的状态 下从支撑架拆卸行星机构。即,就现有的行星织边机装置而言,在上述装拆作
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伴随着行星机构的装拆作业,不仅必须进行拆卸 上述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的作业,还必须例如,在该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 是用同步皮带与驱动皮带轮连接的从动皮带轮(专利文献1的从动同步皮带 轮)的场合,则必须进行将绕挂在从动皮带轮上的同步皮带拆下,或者再重新 挂上的作业,同时在重新挂上同步皮带之后,还必须重新进行调整同步皮带的 张力的作业。另外,在该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是与主动齿轮直接或间接地啮 合的从动齿轮的场合,则伴随着在解除与主动齿轮的啮合之后的再连接,必须 进行啮合的齿4仑间的齿隙的调整作业。
这样,在形有上述形式的行星织边机装置中,为了进行上述维修而相对支 撑架装拆行星机构的作业是复杂的,进行该作业花费的时间和劳力等的负担4艮 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在上述形式的行星织边机装置中,提供一种使为进 行筒管架及齿轮等的维修而进行的行星机构对支撑架的装拆作业简化,该作业 容易且能以短时间进行的结构。
本发明以具有下述部件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为前提,即具有竖立设
置在架设于织机的机架间的梁上的支撑架,该支撑架可在织物宽度方向进行位
置调整地设置在上述梁上的支撑架;支撑在该支撑架上的行星机构;以及设置 在上述支撑架内的驱动机构,上述行星机构包括相对上述支撑架旋转自如地 支撑的旋转轴;不能与该旋转轴相对旋转地支撑的行星支架,该行星支架对上 述旋转轴对称地配置并旋转自如地支撑一对支撑轴;具有上述旋转轴能相对旋 转地贯通的贯通孔的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在相对上述支撑架不能旋转的状态 下与上述行星支架同轴配置;以及分别安装在一端固定有筒管架的上述一对支 撑轴的另一端上的一对行星齿轮,该一对行星齿轮与上述太阳齿轮间接啮合,上述驱动机构包含与上述旋转轴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的驱动传动部件,通过由 上述驱动机构旋转驱动上述旋转轴而使上述行星支架旋转。
并且,根据上述任务,本发明的行星织边机装置的特征是,上述驱动传动 部件和上述旋转轴在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可分离地予以组合,通过轴承将上 述驱动传动部件支撑在上述支撑架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将上述支撑架做成包含划定容纳上述驱动纟凡构的空间 的外周壁及支撑上述行星机构的前侧壁,并且在上述前侧壁上形成有插入用于 支撑上述行星机构的上述行星机构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并与其嵌合的贯通孔的
构造;并且,最好将上述行星机构做成在以上述外周面的一部分与上述贯通孔
嵌合的状态下,上述旋转轴支撑在上述行星机构中,从而使上述旋转轴的旋转 轴线处于在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看与上述驱动机构的上述驱动传动部件的 旋转轴线相同的位置。再有,在该场合,上述行星机构在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 向看是圆形的外周面、即具有在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上具有中心的圓形的外
周面;将上述支撑架的贯通孔最好做成与上述行星机构的圆形的外周面嵌合的 圆形的贯通孔。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将上述旋转轴形成为整体件的轴部件。
再有,在上述驱动传动部件是通过同步皮带与设置于驱动轴上的主动皮带 轮连接的从动皮带轮的场合,最好将用于支撑上述驱动传动部件的轴承配置成 使其至少一部分在上述轴线方向上处于与上述驱动传动部件重复的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螺钉构件在比上述驱动传动部件更靠后端侧 固定在上述旋转轴上的位置限制部件固定上述驱动传动部件的轴线方向的位 置,并且,上述支撑架在与上述位置限制部件的插入上述螺钉构件的孔相对的 壁面上具有用于从外部能操作螺^t丁构件的贯通孔。另外,在该场合,上述螺4丁 构件拧进上述旋转轴的后端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作为驱动机构的驱动传动部件不能与旋转轴相对旋转地设置 的驱动传动部件(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由于通过轴承支撑在支撑架上,因 而,即使在旋转轴不存在的状态下,也能维持与驱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主动 皮带轮、主动齿轮)连接的位置。而且,该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相对旋转轴 可在轴线方向分离地予以组合。因此,在维持驱动机构的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与驱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连接状态的状态下,可以从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 分离旋转轴。采用这种结构,在为了维修而进行上述行星机构的装拆作业时,从支撑架拆卸行星机构,因而,在上述装拆作业时不需要解除从动侧的驱动传 动部件对驱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的连接状态及重新连接,以及随之进行的调整,可筒化行星机构的装拆作业。其结果,上述装拆作业能容易而以短时间进行。另外,通过将支撑架做成在前侧壁上形成插入行星机构的外周面的 一部分 并与其嵌合的用于支撑行星机构的贯通孔,并且,将行星机构做成在与上述贯通孔嵌合的状态下支撑旋转轴的构造,从而使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在旋转轴的旋 转轴线方向看与驱动^U勾的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的旋转轴线处于相同的位 置,从而,在行星机构对支撑架进行重新安装时,能很容易地使行星机构的旋止起因于两者轴心的偏移的轴承及驱动传动部件的损坏等。再有,如上所述,在行星机构由支撑架的贯通孔支撑的结构中,行星机构 在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看为圓形的外周面、即具有在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上具有中 心的圓形的外周面,并且,通过将支撑架的贯通孔做成与行星机构的上述圓形 的外周面嵌合的圓形的贯通孔,从而即使在织机中变更经纱线的角度的场合, 也能很容易地进行与之相吻合的行星机构的相位调整。另外,通过用整体件的轴部件形成旋转轴,该旋转轴除了支撑在行星机构 只夕卜,即使在驱动机构一侧也处于能通过驱动传动部件及轴承支撑在支撑架上 的状态。因此,旋转轴的半径方向的支撑稳定,可以抑制旋转轴伴随着高速旋 转的偏摆(尤其是在端部的移位)。再有,上述的驱动传动部件在是通过同步皮带与设置在驱动轴上的主动皮 带轮连接从动皮带轮的场合,通过以将其至少一部分在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与 驱动传动部件重复的配置来设置支撑驱动传动部件(从动皮带轮)的轴承,从 而能通过上述轴承以支撑架承受同步皮带的张力,能够减轻由同步皮带的张力 施加到上述轴承及旋转轴上的负荷带来的影响。另外,通过利用以螺钉构件固定在旋转轴上的位置限制部件固定上述驱动8传动部件在旋转轴上的位置,并且,支撑架具有用于从外部可操作螺钉构件的 贯通孔,从而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分离旋转轴和驱动传动部件的作业。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行星织边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侧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行星织边机装置的沿A-A线的剖面的后视图。 图中1-行星织边机装置(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10-行星机构,11-托架 (支撑架),llb-贯通孔,12-驱动轴,13-从动皮带轮,14-主动皮带轮, 15-轴承箱,16-同步皮带,17-梁,18-滑轨,19-固定件,2-旋转轴,3 -行星支架,4-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1-太阳齿轮,42-轴部,43-突缘部, 5-行星齿轮,51-支撑轴,6-中间齿轮,61-支撑轴,7-齿轮罩,BR-轴 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示于图1、图2,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行星织边机 装置的部分侧剖视图,图2是行星织边机装置的后视剖视图。另外,图1的行 星机构部分是表示在箭头方向见到的图2的沿B-B线的剖面图,而图2表示 在箭头方向见到的图1的沿A-A线的剖面图。但是,图2只表示行星机构部 分,并且用假想线表示本来的未表示的后述的皮带轮等以便参考。如上所速,应用本发明的行星织边机装置1包括竖立设置在架设于织机的 左右机架(未图示)之间的梁17上的作为支撑架的托架11和被该托架11支 撑的行星机构10。另外,行星机构10包括旋转轴2,行星支架3,包含太 阳齿轮41的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 一对行星齿轮5、 5, 一对中间齿轮6、 6, 以及一对筒管架BH。另外,筒管架BH是例如日本特开平9—137334号公报 等中所公开的筒管架。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有关筒管架的说明予以省略。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前侧)是指旋转轴2的轴线方向的筒管架BH — 侧(图1的图面右侧),后(后侧)是指与筒管架BH相反一侧(图1的图面 左侧)。另外,所谓轴线方向是指与旋转轴2的中心轴线(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朝向不论),半径方向是指与上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旋转轴2是由后注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轴,其贯通形成于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上的贯通孔44,并在贯通孔44内通过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太阳齿轮 形成部件4上。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形成有位于前侧的部分即作为在外周部形成了齿轮 齿的齿轮部的太阳齿轮41,从太阳齿轮41向后方延伸的轴部42,以从轴部 42向半径方向呈放射状扩展的方式形成的突缘部43。另外,突缘部43是在轴 线方向看其外周面为圆形的远盘状的件,使其外周圆的中心以位于贯通孔44 的中心轴线上的方式形成。并且,上述贯通孔44做成贯通轴部42及太阳齿轮 41。另外,在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上安装有圓筒状的齿轮罩7。该齿轮罩7设 置成围绕由上述的太阳齿轮41、太阳齿轮5、 5及中间齿轮6、 6构成的齿轮 系及行星支架3。并且,齿轮罩7具有插入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的轴部42并 与其嵌合的贯通孔74,该贯通孔74与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的轴部42嵌合, 并且在齿轮罩7与突缘部43的前面接触的状态下,利用通过突缘部43插入并 螺紋连接的螺钉构件45与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固定成一体。如上所述地形成一体的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及齿轮罩7由托架11支撑。 托架11为箱状的行式以便容纳后述的驱动机构,托架11以用前侧壁lla封闭 由外周壁nd包围的区域的前面的形式构成。另外,在托架11的前侧壁lla 形成有插入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的突缘部43并与其嵌合的贯通孔llb。再有,托架11具有与外周壁lld及前侧壁lla形成一体的基部llc,在将 基部llc载置于滑轨18上的状态下竖立设置托架11,该滑轨18设置在架设 于未图示的织机的机架间的梁17的上面。并且,在基部llc的轴线方向延伸 的两侧面用螺钉构件安装有固定件19、 19,做成利用该固定件19、 19固定托 架11在滑轨18上的位置的结构。换言之,通过^Hf将固定件19、 19安装在 基部llc上的螺钉构件,托架11便可以在滑轨18上移动,就可以调整行星织 边机装置1在织物宽度方向(梁17的延伸方向)的位置。就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及齿轮罩7而言,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的突缘部 43插入形成于托架11的前侧壁lla的贯通孔lib并与其嵌合的同时,齿轮罩的前面接触并在被定位的状 态下,利用穿过托架11的前侧壁Ua插入并螺紋连接的多个螺钉构件(未图 示)对托架11进行固定。因此,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 (行星齿轮41)及齿轮 罩7在不能旋转的状态下设置在行星织边机装置1上。另外,通过轴承支撑在撑在托架11上的状态。行星支架3在图示的例子中为在外周形成了凸缘的圆盘状的形式,在中心 部形成有旋转轴2插入并与其嵌合的贯通孔31。另外,在行星支架3上,形 成贯通孔31的部分(插入旋转轴2并与其嵌合的部分)及支撑后述的行星齿 轮5等的支撑轴被支撑的部分形成为比其它部分壁厚更厚的凸起部分。并且, 在插入旋转轴2并与其嵌合的贯通孔31中形成与装在旋转轴2上的4建23配合 的键槽34。因此,行星支架3处于与旋转轴2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并与旋 转轴2—起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上。即,在行星织边机装置 l上,行星支架3处于设置成绕旋转轴(中心轴)2的轴心旋转自如的状态。另外,分别有一对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心配置在对称位置的两组支撑轴对 51、 51及61、 61支撑在行星支架3上。一对支撑轴51、 51的各个其一端安装有筒管架BH且贯通形成于行星支 架3上的贯通孔32,而其另一端支撑着行星齿轮5。各支撑轴51不能相对旋 转地支撑筒管架BH及行星齿轮5的同时,通过设置在贯通孔32的轴承不能 自如旋转地支撑在行星支架3上。因此,各筒管架BH及各行星齿轮5借助于 支撑轴51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行星支架3上。另外,各行星齿轮5、 5的配置在被支撑轴51支撑的状态下,处于与太阳 齿轮形成部件4的太阳齿轮41未啮合的位置。换言之,支撑轴51在行星支架 3上的配置设定成,与旋转轴2的轴心间的距离比太阳齿轮41的半径与行星 齿轮5的半径之和的尺寸还大那样的位置。另外, 一对支撑轴61、 61分别用于支撑中间齿轮6。各支撑轴61在由其 支撑的中架齿轮6与太阳齿轮41及行星齿轮5这两个齿轮啮合的位置插入形 成于行星支架3上的贯通孔33中并与其嵌合地予以支撑。各支撑轴61不能旋 转地支撑在行星支架3上,而中间齿轮6通过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支撑轴61上。因此,中间齿轮6在相对行星支架3自如旋转的状态下通过支撑轴61 支撑在行星支架3上。
在由这种结构构成的行星才几构10中,通过以S走转轴2的轴心为中心驱动 行星支架3旋转,从而使在由旋转轴2的轴心偏心的位置被行星支架3支撑的 一对行星齿轮5、 5及一对中间齿轮6、 6绕旋转轴2的轴心公转。这时,各中 间齿轮6由于在与太阳齿轮41啮合的状态下进行上述公转,因而其便随着该 公转而以支撑轴61的轴心为中心旋转。由此,与中间齿轮6啮合的行星齿轮 5也随着中间齿轮6的旋转以支撑轴51的轴心为中心旋转(自转)。其结果, 安装在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撑行星齿轮5的支撑轴51上的筒管架BH随着旋转 轴2 (行星支架3 )的旋转而绕旋转轴2的轴心进行一边公转一边自转的行星
运动o
就用于使上述的筒管架BH进行行星运动的旋转轴2的驱动机构而言,在 图示的例子中,采用将未图示的织机的主轴(驱动马达)作为驱动源旋转的驱 动轴12的S走转传递到旋转轴2的才几构。详细地i兌,在i走转轴2上,在其后端 部组装有作为在本发明中称之为驱动传动部件的从动皮带轮13。在旋转轴2 插入并嵌合到形成于从动皮带轮13的基部13b上的贯通孔的状态下,利用键 24不能相对旋转地予以组合。并且,该从动皮带轮13利用同步皮带16与设 置于驱动轴12上的主动皮带轮14连接。由此,驱动轴12的旋转通过主动皮 带轮14、同步皮带16及从动皮带轮13向旋转轴2传递,成为驱动旋转轴2 旋转而使行星支架3旋转的结构。
更详细地说,旋转轴2形成为插入并嵌合到从动皮带轮13中的部分直径 较小的小直径部21,与之相比前侧的直径扩大而形成台阶部22。因此,从旋 转轴2的后端侧嵌入的从动皮带轮13通过与旋转轴2的上述台阶部22接触而 定位。并且,利用插入旋转轴2的后端面并与之螺紋连接的螺钉构件26将作 为比直径比旋转轴2大的位置限制部件的垫圈25安装在旋转轴2上。但是, 旋转轴2的小直径部21,由于其长度尺寸比从动皮带轮13的基部13b的轴线 方向的尺寸小,因而,垫圈25处于与从动皮带轮13的基部13b的后端面接触 的状态。旋转轴2与垫圈25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并且,通过将螺钉构件26 拧进到旋转轴2的后端面上而使从动皮带轮13处于被旋转轴2的台阶部22与垫圈25夹住的状态并固定对旋转轴2的轴线方向的位置。另外,从动皮带 轮13对旋转轴2的相位由上述键24固定。
顺便说明,在图示的驱动机构中,驱动轴12通过轴承衬套贯通托架11, 另夕卜,主动皮带轮14通过利用分开固定的构造可固定在驱动轴12的轴线方向 的任意位置的皮带轮支撑部件14a安装在驱动轴12上,在使其旋转中心与驱 动轴12的轴心一致的状态下设置主动皮带轮14。
并且,在图示的驱动机构中,作为上驱动传动部件的从动皮带轮13在众 线方向的从动皮带轮13的存在范围内,通过轴承BR支撑在作为支撑架的托 架11上。
详细地说,在从动皮带轮13上,在与旋转轴2嵌合的基部13b与巻绕有 同步皮带16的外周部13c之间形成有后侧开口的环状槽13a,另一方面,在 托架11的后端面上安装有形成了向前侧(皮带轮侧)延伸的圆筒部15a的轴 承箱15,该圆筒部15a在将轴承箱15组装在托架11上的状态下,处于进入 到从动皮带轮13的槽13a内的状态。并且,轴承装于轴承箱15轴承箱15的 圆筒部15a的内周面与从动皮带轮13的基部13b的外周面之间。
利用该结构,从动皮带轮13处于通过轴承箱15及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在 托架ll上的状态。即,就图示的结构而言,驱动^L构的从动侧的驱动传动部 件(从动皮带轮13 ),不是^象过去那样只由旋转轴2支撑,而是还支撑在支撑 架(托架ll)上。换言之,即使在旋转轴2不存在的状态下,从动皮带轮13 也成为在驱动机构中能维持与主动皮带轮14的连接状态的结构。
此外,在图示的结构中,轴承箱15组装在托架11上,从而使其圆筒部 15a的中心轴线位于形成于托架11的前侧壁1 la上的贯通孔1 lb的中心轴线的 延长线上。因此,若将轴承箱15也认为是支撑架的一部分,则在由托架ll和 轴承箱15构成的支撑架上形成在同一直线上具有中心的贯通孔lib的内周面 与圓筒部15a的内周面。
若采用如上所述的行星织边机装置1的结构,为了对筒管架BH及内部的 齿轮机构等进行维修而需要从行星织边机装置1 (托架11)拆卸行星机构10 时,则拆卸螺钉构件26及垫圈25,解除从动皮带轮13对旋转轴2的位置固 定状态。由此,旋转轴2相对支撑在托架11上的从动皮带轮13处于在轴线方向上自由移位的状态。于是,通过拆卸将上述的齿轮罩7固定在托架11上的
螺钉构件,就能够将包括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旋转轴2的行星机构10与托 架11分离,可以从托架11拆下行星机构。
而且,采用上述结构,即使从托架11拆下行星机构10,也能够使从动皮 带轮13保持留在托架11内的驱动机构中的状态。换言之,可以在维持从动皮 带轮13与主动皮带轮14的连接状态下从托架11拆下行星机构10。因此,为 了维修等即使在拆下行星机构10时,由于不需要从驱动机构拆卸从动侧的驱 动传动部件,因而,可以省略在下;f于星^/L构10的装拆时的乂人动侧的驱动传动 部件与驱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的解除连接及重新连接作业,以及调整作业,可
以简化行星机构10的装拆作业。
再有,在图示的结构中,在将行星机构IO装在托架11上时,做成将作为 行星机构1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的突缘部43插入并嵌合 到形成于托架11的前侧壁上的贯通孔lib中的结构,由此,可以很容易地使 行星机构10的旋转轴2的轴心与驱动机构侧的从动皮带4仑13的轴心一致,可 以防止在两者的轴心偏离的状态下进行组合。
详细地说,如上所述,在由轴承箱15和托架11构成的支撑架上形成在同 一直线上具有中心的贯通孔lib的内周面与圆筒部15a的内周面,在圆筒部 15a的内周面上通过轴承同轴地支撑着从动皮带轮13。因此,从动皮带轮13 做成与贯通孔lib的内周面同轴地配置。另一方面,在4亍星机构10中,太阳 齿轮形成部件4的突缘部43的形成使得其外周面的中心位于贯通孔44的中心 轴线上,旋转轴2利用轴承支撑在贯通孔44内并在使轴心与贯通孔44的中心 轴线一致的状态下予以支撑。因此,旋转轴2在行星机构10中,相对于太阳 齿轮形成部件4做成与突缘部43的外周面同轴配置。
根据这种结构,与突缘部43的外厨面同轴配置的旋转轴2同与贯通孔lib 的内周面位于同轴位置的从动皮带轮13在将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的突缘部43 嵌合到托架11的贯通孔lib的状态下,轴心处于一致的状态。这样,通过估丈 成在支撑架上在使支撑行星机构10的贯通孔lib与轴心一致的状态下设置从 动皮带轮13的同时,在行星机构10中,在使插入贯通孔lib中并与其嵌合的 外周面(突缘部43的外周面)与轴心一致的状态下设置旋转轴2的结构,从而,在将行星机构10安装到支撑架(托架11 )上时,仅通过将突缘部43插 入贯通孔lib中并与其嵌合,就能将旋转轴2与从动皮带轮13做成轴心一致 的状态。
并且,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形成于从动皮带轮13的基部13b的贯通 孔与旋转轴2的小直径部21之间存在松动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使从动皮带轮 13与旋转轴2的轴心一致,因而可以防止起因于两者的轴心产生偏离而使施 加到轴承和从动皮带轮13上的负荷增大而产生这些零件损坏之类的状态。
另外,在图示的结构中,旋转轴2作为整体件的单一的轴部件形成,在 将行星机构组装到托架11上的状态下,该旋转轴2做成不仅对固定在托架11 上的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即使在轴线方向的从动皮带轮13的位置,也通过 轴承BR支撑在托架11上的构造。由此,旋转轴2的半径方向的支撑变得稳 定,能够充分地抑制伴随着旋转轴2的高速旋转的振动(轴的振动)。
再有,在图示的结构中,在轴承箱15上形成以圆筒部i5a的中心轴线为 中心直径比垫圈25大的贯通孔。即,对与垫圈25的用于穿过螺4丁构件26的 孔相对的轴承箱15的壁面形成贯通孔。根据这种结构,可以从外部操作用于 固定作为位置限制构件的垫圈25的螺钉构件26能很容易地进行行星机构的装 拆作业。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内容,即使以如下的变形的 方式也能实施。
(1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驱动机构中,虽将驱动轴12的旋转传递到旋转 轴2上的机构做成用同步皮带16连接驱动轴12上的主动皮带轮14和组装到 旋转轴2上的作为驱动传动部件的从动皮带轮13的结构,但代替这种结构, 也可以做成将驱动传动部件做成从动齿轮,利用齿轮系将旋转轴2的旋转传递 给旋转轴2的结构。
(2)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固定驱动传动部件(从动皮带轮13)的轴线 方向的位置的位置限制构件虽使用了利用螺钉构件26向轴线方向挤压的垫圏 25,但代替这种结构,也可以将位置限制构件设置在比旋转轴2的驱动传动部 件更靠后端部侧并利用分开紧固机构及紧固螺钉等固定其位置的圆筒状的部 件。另外,在采用这样的位置限制构件的场合,为了能从外部可以从外部操作上述分开紧固机构及紧固螺钉,最好在与这些螺钉构件(插入螺钉构件的孔)相对的托架11的壁面上预先形成贯通孔。
(3)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做成将行星机构IO的一部分外周面(太阳齿
轮形成部件4的突缘部43的外周面)插入到托架11 (支撑架)的圓形的贯通孔lib中并与其嵌合来支撑行星机构10的结构,但对形成在支撑机构上的贯通孔及插入到该贯通孔中并与其嵌合的将行星机构的外周面的形状并未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圓形,也可以是椭圓形或多边形等。
但是,在如上述实施例那样将贯通孔做成圆形的场合,其有利之处是行星机构对支撑架的相位调整不会受到限制。即,只要是将的将行星机构的圓形的外周面插入到支撑架的圆形的贯通孔中并与其嵌合,由于在两者嵌合的状态下行星机构对支撑架也旋转自如,因而行星机构(太阳齿轮形成部件,即太阳齿轮)对托架11的相位不会因其嵌合而受到限制。因此,例如,为了固定上述实施例的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 (齿轮罩7),通过将形成于托架11上的用于穿过螺钉构件的孔做成使中心与贯通孔llb—致的圓弧状的长孔,就能自如地变更行星机构10 (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对托架11的相位。顺便说明,进行行星机构(太阳齿轮)对支撑架的相位的变更是为了,例如,在织机中变更了经纱线的角度的场合,则要与经纱线相应地变更从一对筒管架引出的边纱形成的开口的成为闭口状态时的边纱的角度。此外,在变更行星机构对支撑架的相位的场合,与此相应地还需要变更驱动侧的驱动传动部件(主动皮带轮)对驱动轴的相位。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包含太阳齿轮4的太阳齿轮形成部件4的外周面(突缘部43的外周面)做成插入到托架11的贯通孔lib中并与其嵌合的行星机构10的一部分的外周面,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估支成上述实施例的齿轮罩7的一部分的外周面插入到上述贯通孔lib中并与其嵌合的结构。
(1)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驱动轴12做成以织机的主轴为驱动源,但本发明的行星织边机装置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专用马达驱动驱动轴12。另外,也可以直接用专用马达驱动旋转轴2。
再有,本发明也不受以上说明的任何实施方式的限制,只要在不超出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内可进行种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其包含竖立设置在架设于织机的机架间的梁上的支撑架,该支撑架可在织物宽度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地设置在上述梁上的支撑架;支撑在该支撑架上的行星机构;以及设置在上述支撑架内的驱动机构,上述行星机构包括相对上述支撑架旋转自如地支撑的旋转轴;不能与该旋转轴相对旋转地支撑的行星支架,该行星支架对上述旋转轴对称地配置并旋转自如地支撑一对支撑轴;具有上述旋转轴能相对旋转地贯通的贯通孔的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在相对上述支撑架不能旋转的状态下与上述行星支架同轴配置;以及分别安装在一端固定有筒管架的上述一对支撑轴的另一端上的一对行星齿轮,该一对行星齿轮与上述太阳齿轮间接啮合,上述驱动机构包含与上述旋转轴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的驱动传动部件,通过由上述驱动机构旋转驱动上述旋转轴而使上述行星支架旋转;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传动部件和上述旋转轴在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可分离地予以组合,通过轴承将上述驱动传动部件支撑在上述支撑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架包含划定容纳上述驱动机构的空间的外周壁及支撑上述行星机构的前侧壁,并且在上述前侧壁上形成有插入用于支撑上述行星机构的上述 行星机构的外周面的 一部分并与其嵌合的贯通孔;上述行星机构在以上述外周面的一部分与上述贯通孔嵌合的状态下,上述 旋转轴支撑在上述行星机构中,从而使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轴心处于在上述旋转 轴的轴线方向看与上述驱动机构的上述驱动传动部件的旋转轴心相同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行星机构具有在上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看是圓形的外周面,该圆形的外周面在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轴心上具有中心;上述支撑架的上述贯通孔是与上述行星机构的上述圆形的外周面嵌合的 圆形的贯通孔。
4. 如权利要求l一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上述旋转轴形成为整体件的轴部件。
5. 如权利要求1_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传动部件是通过同步皮带与设置于驱动轴上的主动皮带轮连接的从动皮带轮;上述轴承其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轴线方向上与上述驱动传动部件重复 的位置。
6. 如权利要求l一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其 特征在于,上述驱动传动部件相对上述旋转轴通过利用螺钉构件固定在比上述驱动 传动部件更靠后端侧的位置限制部件来固定轴线方向的位置;上述支撑架在与上述位置限制部件的插入上述螺钉构件的孔相对的壁面 上具有用于能从外部操作上述螺钉构件的贯通孔。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机的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螺4T构件拧进上述旋转轴的后端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任务是在行星齿轮式织边机装置中,提供一种使为维修筒管架等而进行的行星机构对支撑架的装拆作业简化,该作业容易且能以短时间进行的结构。其包括可在织物宽度方向调整位置地设置在架设于织机的机架间的梁(17)上的支撑架(11、15),支撑在支撑架上被驱动旋转的旋转轴(2),不能与旋转轴相对旋转地支撑的行星支架(3),具有能相对旋转地使旋转轴贯通的贯通孔并在相对支撑架不能旋转的状态下与行星支架同轴配置的太阳齿轮(41),以及包含与旋转轴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的驱动传动部件(13)的驱动机构;其中,驱动传动部件和旋转轴在轴线方向可分离地予以组合,通过轴承(BR)将驱动传动部件(13)支撑在支撑架上。
文档编号D03D51/00GK101634079SQ200910151130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
发明者名木启一, 森田佑治, 田村公一 申请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