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圆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76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式圆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编织机,特别是指一种可防止织针损坏及减少纺织品损坏
的圆编织机。
背景技术
圆编织机是纺织机的一种,其种类繁多,分为双面及单面圆编织机,可用以制造出 针织品,用途广泛,凡是提花布、绒布、网布、毛巾布等皆为圆编织机所产生的织品。 圆编织机上织针皆依靠多个针山侧面上所设置的轨道而上下移动,现有技术中, 圆编织机针山的轨道如图1所示,织针在针山上移动的动作如图2所示,多个织针14随着 针山20上的轨道坡度而上下起伏,一纱线12穿过经过一喂纱嘴10的织针14,而此织针14 的动作分解图请见图2A,织针14环置于一针筒(图中未示)上,以针筒为圆心动作,织针 14下方的导针凸脚146卡设于针山20的轨道中,在A中,织针14上升至针山20轨道的最 高位置,针舌144因成环的纱线圈而完全张开,织物亦因织针14上升而放松, 一外毛生克片 18往圆心方向推进;当织针14出针到达最高位置后,便直接下降到针舌144底部距离外毛 生克片18最高处L位置,如B图,此时针舌144会因上次成环的纱线环而往闭合方向运动; 接着如C图,织针14维持原高度继续运动,而一内毛生克片16与外毛生克片18则往圆周 方向避开喂纱嘴10,由于此时针舌144为闭合,在通过喂纱嘴10的时候容易碰撞喂纱嘴10 而再张开,可能造成针舌144因碰撞而损坏,或上次成环的纱线环因针舌144再次张开而使 针舌144与织针14夹断致织物破损;D、 E图的织针14维持C图的位置,而内毛生克片16 与外毛生克片18在离开喂纱嘴10后往圆心方向推进。图3为图2的放大示意图,而图3A 及图3B则分别为图2A中B图及C图的放大示意图。 因此,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良式圆编织机,从而有 效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良式圆编织机,提供一特殊三角曲线的针 山,使织针从最高处下降时,先下降至针舌与外毛生克片顶端切齐的位置,且针舌完全张 开,可避免针舌碰撞到喂纱嘴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良式圆编织机,利用改良针山上的轨道坡度 曲线,使针舌不至于碰撞喂纱嘴而损坏,更可避免针舌与织针夹断上次成环的纱线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圆编织机,一种改良式圆编织机, 包括一喂纱嘴,提供用以进行编织的纱线;环设于针筒上的多个可将纱线勾住的织针;以 所述针筒为圆心做水平运动的一外毛生克片及一内毛生克片;以及环设于所述针筒外侧的 多个针山;所述针山上设有至少一可卡设织针的轨道;所述织针下降时,其上方的一针舌 张开,且所述针舌末端与所述外毛生克片的最高位置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织针为舌针,其顶端为一针钩,所述针钩下方有一可勾住穿过外毛生克片的纱线的针舌。 进一步地,所述织针下方有一可卡设于针山轨道中的导针凸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针山上的轨道,使依附其上的多个织针的上下运
动途径亦随之改变,在织针靠近喂纱嘴时的位置变成针舌底端与外毛生克片的上缘齐高,
除可避免针舌碰撞喂纱嘴而损坏外,亦可避免碰撞后针舌移动破坏上次成环的纱线圈,因
此可提高织物的优良率。

图1为现有技术中针山的轨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多个织针设于针山上的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中织针运动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放大图。 图3A及图3B分别为图2A中B图及C图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织针设于针山上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织针运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针山上轨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图5的放大示意图。 图6A及图6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图5A中b图及c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针山轨道比较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IO喂纱嘴 12纱线 14织针 142针钩 144针舌 146导针凸脚 16内毛生克片 18外毛生克片 20针山 30喂纱嘴32纱线 34织针 342针钩 344针舌 346导针凸脚 36内毛生克片 38外毛生克片 40针山
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式圆编织机,将织针所依凭的针山轨道改变其坡度,如图4 中可看出多个织针34随着一针山40上的轨道上升下降,此多个织针34环设于一针筒(图 中未示)上,而针山40则围绕于针筒外,针山40上轨道的放大图请见图5,轨道即设置于针 山40靠织针34的那一面,当织针34通过一喂纱嘴30前方时,又一纱线32穿过此织针34 的针孔;每两织针34之间皆设有一生克片,如图6的放大图所示,内毛生克片36与外毛生 克片38交替设置于织针34之间,以针筒为圆心做水平运动。 纱线32穿过此织针34之后的动作如图4A所示,首先见a图,织针34上方的针钩 342有一针孔可穿过纱线32,针钩342下方有一针舌344,而织针34下方则有一导针凸脚 346,可卡设于针山40的轨道中;此时织针34上升到最大高度,针舌344因成环的纱线环而 完全张开,织物亦因织针34上升而放松,外毛生克片38往圆心方向运动;接着如b图所示, 织针34下降到针舌344末端与外毛生克片38上缘切齐(即相切)的高度,使针舌344不 会因上次成环的纱线环而闭合,而可维持在针舌344完全张开的位置;织针34维持b图的
4位置继续运动,当行到如C图所示的位置时,内毛生克片36与外毛生克片38往圆周方向运 动,可完全避开喂纱嘴30,针舌344也在完全张开的位置而不至于碰撞喂纱嘴30,因此可避 免针舌344碰撞喂纱嘴30而损坏,亦可避免针舌344与喂纱嘴30碰撞后夹断上次成环的 纱线环。 当针舌344完全避开织针34后,下降到如d图所示的位置,此时为针山40上的轨 道的最低位置,针舌44末端与外毛生克片38的上缘为L的距离,与现有技术中图2A的B、 C、 D、 E四图高度相同;接着如e图所示,织针34延续d图位置,在避开了喂纱嘴30的干涉 范围后,内毛生克片36及外毛生克片38向圆心方向推进。图6A及图6B分别为图5A中b 图及c图的放大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针舌344、喂纱嘴30与外毛生克片38之间的距 离关系,并可于图7中,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针山40上轨道的坡度差异,于轨 道中为多个导针凸脚3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 围。故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述特征及精神所为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之 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改良式圆编织机,包括一喂纱嘴,提供用以进行编织的纱线;环设于针筒上的多个可将纱线勾住的织针;以所述针筒为圆心做水平运动的一外毛生克片及一内毛生克片;以及环设于所述针筒外侧的多个针山;所述针山上设有至少一可卡设织针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为舌针,其顶端为一针钩,所述针钩下方有一可勾住穿过外毛生克片的纱线的针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式圆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下方有一可卡设于针 山轨道中的导针凸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式圆编织机,包括一喂纱嘴,提供用以进行编织的纱线;环设于针筒上的多个可将纱线勾住的织针;以所述针筒为圆心做水平运动的一外毛生克片及一内毛生克片;以及环设于所述针筒外侧的多个针山;所述针山上设有至少一可卡设织针的轨道;所述织针下降时,其上方的一针舌张开,且所述针舌末端与所述外毛生克片的最高位置相切。通过改变针山上的轨道,使依附其上的多个织针的上下运动途径亦随之改变,在织针靠近喂纱嘴时的位置变成针舌底端与外毛生克片的上缘齐高,除可避免针舌碰撞喂纱嘴而损坏外,亦可避免碰撞后针舌移动破坏上次成环的纱线圈,因此可提高织物的优良率。
文档编号D04B9/00GK201546005SQ20092007395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1日
发明者金述根 申请人:昆山三达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