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及其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19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及其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及其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及
其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通过离合器的减速带动波轮转动,产生脉冲水流,洗涤时由 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沿桶内侧面上升,而桶中心的水强烈地向下吸,形成强而有力的下搓式 水流,使衣物随着水流上下翻滚自如,另一方面波轮与洗涤液接触增加,能在沾度低的洗涤 液中有效地传递能量。洗涤时,洗衣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离合器中的行星齿轮减速器, 经过减速器的减速,波轮以150-300r/min高速作脉冲式规律性的正反转,使洗涤液形成涡 流,一方面冲刷衣物,一方面带动衣物作上下翻滚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衣物发生曲折、搓揉、 互相摩擦等作用,在洗涤剂的配合下,使污垢脱离衣物纤维,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脱水时, 电机通过皮带直接带动离合器的行星齿轮及脱水桶,脱水桶以700-900r/min的高速旋转, 衣物中的水分由于离心力作用而甩出,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目前,现有技术的波轮式洗衣机存在的问题是,电机与波轮和脱水桶之间的传动 装置采用离合器进行速度转换,必须采用牵引器或电磁铁作为离合转换的动力,由于作为 传动装置的离合器本身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并且离合器的成本高,因此导致波轮式洗衣机 的成本高且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采用电机直接带动齿轮 进行减速分配多组动力,其中一组带动波轮转动,另外一组带动脱水桶转动,以便满足全自 动洗衣机的洗涤和脱水的要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种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包括机壳和安置在机壳中的盛水桶,盛水桶内安置脱 水桶,脱水桶内底部设置波轮,脱水桶外部下方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 传动装置,安置在脱水桶和电机之间,直接由电机驱动,包括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带动 脱水桶和波轮沿相反方向转动。 特别是,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为一组,包括中心齿轮,与连接波轮的波轮轴相
连;外行星齿,围绕中心齿轮设置,与连接脱水桶的底座的脱水桶轴相连;行星齿轮,安置
在中心齿轮和外行星齿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直接由电机驱动旋转。 行星齿轮数量为多个,并且其中一个行星齿轮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上。 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为两组,包括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与连接脱水桶的底座
的脱水桶轴相连,通过带动脱水桶轴旋转而带动脱水桶旋转;以及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位
于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上方,与安置波轮的波轮轴相连,通过带动波轮轴旋转而带动波轮旋转。[0010] 特别是,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一中心齿轮、围绕中心齿轮设置的第一外行 星齿以及位于第一中心齿轮和第一外行星齿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二组行 星减速齿轮为包括第二中心齿轮、围绕中心齿轮设置的第二外行星齿以及位于第二中心齿 轮和第二外行星齿b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其中第一中心齿轮与电机的电机 轴相连;第一外行星齿与第二外行星齿连成一体,使得第一外行星齿通过第二外行星齿与 脱水桶轴相连;第二中心齿轮与波轮轴相连。 特别是,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一中心齿轮、第一外行星齿和第一行星齿轮, 第一行星齿轮位于第一中心齿轮和第一外行星齿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 为包括第二中心齿轮、第二外行星齿b和第二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位于第二中心齿轮 和第二外行星齿b之间并与二者啮合;其中第一中心齿轮和第二中心齿轮与电机的电机轴 连;第一外行星齿具有与其连成一体的并套装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的圆筒,并通过圆筒与 脱水桶轴相连;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齿轮座与波轮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的驱动装置,该驱动 装置直接由电机带动,通过齿轮进行减速分配多组动力,其中一组带动波轮转动,另外一组 带动脱水桶转动,以便满足全自动洗衣机的洗涤和脱水的要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种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的驱动装置,洗衣机具有脱水桶和安置在脱水桶中的波 轮,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其将电机输入的动力分别传递给带动脱水桶旋 转的脱水桶轴和带动波轮旋转的波轮轴,带动脱水桶轴(13)和波轮轴(14)同时反向旋转。 其中,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为一组,包括中心齿轮,用于连接波轮轴;外行星 齿,位于中心齿轮外部,用于连接脱水桶轴;至少一个行星齿轮,安置在中心齿轮和外行星 齿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用于直接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特别是,行星齿轮中的一个行星齿轮 用于与电机轴相连。 其中,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为两组,包括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用于连接脱水桶
轴;以及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位于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上方,用于连接波轮轴。 特别是,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为包括第一中心齿轮、围绕第一中心齿轮设置的第
一外行星齿以及位于第一中心齿轮和第一外行星齿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第
二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二中心齿轮、围绕第二中心齿轮设置的第二外行星齿以及位于第
二中心齿轮和第二外行星齿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其中,第一中心齿轮用于
连接电机的电机轴;第一外行星齿与第二外行星齿连成一体,使得第一外行星齿通过第二
外行星齿与脱水桶轴相连;第二中心齿轮,用于连接波轮轴。 特别是,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一中心齿轮、围绕第一中心齿轮设置的第一 外行星齿以及位于第一中心齿轮和第一外行星齿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二 组行星减速齿轮为包括第二中心齿轮、围绕第二中心齿轮设置的第二外行星齿以及位于第 二中心齿轮和第二外行星齿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其中第一中心齿轮和第二 中心齿轮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第一外行星齿具有与其连成一体的并套装第一组行星减速 齿轮的圆筒,圆筒用于连接脱水桶轴;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齿轮座用于连接波轮轴。 洗衣时,电机通电转动带动传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的减速,既带动波轮轴转动又 带动脱水桶轴,由于传动装置的特殊结构,波轮轴和脱水桶轴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波轮轴正转,脱水桶轴就反转,以形成强大的反搓水流,通过控制器的间歇通电,达到快 速、理想的洗涤效果。 脱水时,洗衣机排水完成后,电机通电,通过传动装置的传动,既带动波轮轴转动
又带动脱水桶轴,由于此时没有水,衣物会被波轮的强大离心力甩到脱水桶的内壁上,通过
脱水桶的高速转动,衣物中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脱水桶而甩出,脱水完成后,电机
断电,由于多组行星减速齿轮的阻力作用,可以很快的把脱水桶的速度减下来,达到脱水刹
车的目的,完成洗衣机的脱水全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洗衣机通过装有单组或多组行星减速齿轮传动装置驱动脱水桶和 波轮,不但可以通过简单的传动满足洗衣机的洗涤和脱水功能,而且可以形成强大的反搓 水流,大大提高洗衣机的洗净比。 2、本实用新型洗衣机通过装有单组或多组行星减速齿轮传动装置驱动脱水桶和
波轮,避免使用现有技术洗衣机的离合器进行速度转换,因此不需要牵引器或电磁铁作为
离合转换和刹车的动力,仅仅通过齿轮的传动就可以到达离合和刹车的效果,因此本实用
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洗衣机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传动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2a是沿图2中A-A线的截面图; 图2b是沿图2中B-B线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洗衣机的主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传动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4a是沿图4中A-A线的截面图; 图4b是沿图4中B-B线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洗衣机的主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传动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6a是沿图6中A-A线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盖;2、机壳;3、桶盖;4、脱水桶口 ;5、吊杆;6、脱水桶;6a、脱 水桶底盘;7、盛水桶、8、波轮;9、脱水桶底盘;10、传动装置;11、电机;lla、电机轴;12、底 座;13、脱水桶轴;14、波轮轴;15、圆筒;15'、外行星齿;15a、第一外行星齿;15b、第二外行 星齿;16、第二行星齿轮;16a、主动行星齿轮;16b、从动行星齿轮;17、第二中心齿轮;17a、 中心齿轮;18、传动装置外壳;19、第一行星齿轮;20、第一中心齿轮;21、第一行星齿座;22、
第二行星齿座;23、电机外壳。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包括底座12,安置在底座12上的机壳2,机壳2的 顶部设可开合的机盖l,机壳2内安置有盛水桶7,盛水桶7是通过吊杆5悬挂在外壳2的 顶部,盛水桶7上部开口设桶盖3,用于盖住盛水桶7,防止洗衣过程中盛水桶7内的洗衣水外溢。盛水桶7内安置有可旋转的带孔脱水桶6,待洗的衣物放置在带孔脱水桶6内。 如图1所示,电机11的输出轴与安装在其上部的传动装置10的第一中心齿轮20 相连,传动装置10通过脱水桶轴13与脱水桶底盘9相连,通过波轮轴14与波轮8相连,脱 水桶6与脱水桶底盘9连为一体,因此脱水桶轴13转动时即可带动脱水桶6转动,波轮轴 14套在脱水桶轴13里面,其一端连接位于脱水桶6底部中央的波轮8,因此当波轮轴14转 动时即可带动波轮8转动,脱水桶6位于盛水桶7内部,盛水桶7两侧面底部开有两放水口 , 顶部由盛水桶盖3封闭。 洗衣机盛水桶7的底部设有传动装置IO,传动装置10的底部装有电机11,电机11 的动力直接传送给传动装置10,传动装置10可以带动脱水桶6内的波轮8和脱水桶6沿相 反方向转动。下面参照图2、2a和2b详细说明传动装置的结构及其在电机11的驱动下带 动脱水桶轴13和波轮轴14旋转的工作过程。 如图2、2a、2b所示,其中图2为传动装置10的主剖面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沿 图2中的A-A线和B-B线的截面图。 传动装置10具有两组行星减速齿轮,两组行星减速齿轮上下分布,即第一组行星 减速齿轮(图2b所示的沿图2的B-B线剖面图)的上面设有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图2a 所示的沿图2的A-A线剖面图)。 如图2b所示,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一中心齿轮20、第一外行星齿15a和三 个第一行星齿轮19,三个第一行星齿轮19安置在第一中心齿轮20和第一外行星齿15a之 间并与二者同时啮合。 其中,第一中心齿轮20由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转动,第一中心齿轮20的转动又 带动三个第一行星齿轮19转动,第一行星齿轮19安置在行星齿座21上,由于行星齿座21 是固定在传动装置10的外壳18上,传动装置10的外壳又与电机外壳23固定,行星齿座21 与外壳18没有相对运动,第一行星齿轮19只能自转,不能绕第一中心齿轮20做圆周运动, 第一行星齿轮19的转动由此带动第一外行星齿15a转动。 在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的上方设置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其包括第二中心齿轮 17、第二外行星齿15b和三个第二行星齿轮16。其中第二外行星齿轮15b与其下方的第一 外行星齿轮15a连成一体,第二外行星齿轮15a的内径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外行星齿 轮15b的内径,第二外行星齿15b与脱水桶轴(大轴)13固定连接,直接带动脱水桶6转动。 在第二中心齿轮17和第二外行星齿15b之间设置第二行星齿轮16,当第一外行星 齿轮15a转动时,第二外行星齿15b与其同步转动,由此带动第二行星齿轮16转动,第二行 星齿轮16安装在第二行星齿座22上,第二行星齿座22与第一行星齿座21上下固定在一 起,因此第二行星齿轮16只能自转,不能绕第二中心齿轮17进行公转,由此带动第二中心 齿轮17转动,脱水桶轴(大轴)13里面套有波轮轴(小轴)14,第二中心齿轮17与波轮轴 (小轴)14连接,则带动波轮8沿与脱水桶6转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洗衣时,电机11通电转动带动传动装置10,通过传动装置10的减速,既带动波轮 轴(小轴)14转动又带动脱水桶轴(大轴)13,由于传动装置10具有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 和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使得波轮轴(小轴)14和脱水桶轴(大轴)13的转动方向是相反 的。 例如,当电机轴lla反时针旋转时,带动第一中心齿轮20反时针旋转,第一行星齿轮19则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一行星齿轮19不能公转,由此带动第一外行星齿15a和第二外 行星齿15b也顺时针旋转,脱水桶轴13在第二外行星齿15a的带动下做顺时针旋转。 第二外行星齿轮15b带动第二行星齿轮16做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二行星齿轮16 不能绕第二中心齿轮17进行公转,因此带动第二中心齿轮17反时针旋转,波轮轴14在第 二中心齿轮17带动下进行反时针旋转。 由此可见,波轮轴14和脱水桶轴13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波轮轴(小 轴)14反(反时针)转时,脱水桶轴(大轴)13就正(顺时针)转;同理,当波轮轴(小 轴)14正(顺时针)转时,脱水桶轴(大轴)13就反(反时针)转,以形成强大的反搓水流, 通过控制器的间歇通电,达到理想的洗涤效果。 洗衣机排水完成后进行脱水时,电机11反时针方向转动(如图2a,箭头所示方 向),通过传动装置10的传动,既带动波轮轴(小轴)14反时针转动又带动脱水桶轴(大 轴)13顺时针转动,由于此时没有水,衣物会被波轮8的强大离心力而甩到脱水桶6的内壁 上,通过脱水桶6的高速转动,衣物中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脱水桶6而甩出。脱水 完成后,电机断电,由于传动装置10内的多组行星减速齿轮的阻力作用,可以很快的把脱 水桶的速度减下来,达到脱水刹车的目的,完成洗衣机的脱水全过程。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电机11的输出轴与安装在其上部的传动装置10的第一中心齿轮 20和第二中心齿轮17相连。传动装置10通过脱水桶轴13与脱水桶底盘9相连,通过波轮 轴14与波轮8相连。脱水桶6与脱水桶底盘9连为一体,因此脱水桶轴13转动时即可带 动脱水桶6转动。波轮轴14套在脱水桶轴13里面,其上端连接位于脱水桶6底部中央的 波轮8,因此当波轮轴14转动时即可带动波轮8转动,脱水桶6位于盛水桶7内部,盛水桶 7两侧面底部开有两放水口,顶部由盛水桶盖3封闭。 如图3所示,传动装置10设置在洗衣机盛水桶7的底部,电机11安置在传动装置 10的底部,电机11的动力直接传送给传动装置IO,传动装置10可以带动脱水桶6内的波 轮8和脱水桶6沿相反方向转动。 下面参照图4、4a和4b详细说明传动装置的结构及其在电机11的驱动下带动脱 水桶轴13和波轮轴14旋转的工作过程。其中,图4为传动装置10的主剖面图,图4a和图 4b分别是沿图4中的A-A线和B-B线的截面图。 传动装置10内装有两组行星减速齿轮,两组行星减速齿轮上下分布,即第一组行 星减速齿轮(图4b所示剖面图)的上面设有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图4a所示的剖面图)。 如图4、4b所示,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一中心齿轮20、第一外行星齿15a和 三个第一行星齿轮19,三个第一行星齿轮19安置在第一中心齿轮20和第一外行星齿15a 之间并与二者同时啮合,第一外行星齿15a的上端设有与其成一体并套设在第二组行星减 速齿轮外的圆筒15,脱水桶轴13的底部通过圆形连接板13a与圆筒15的顶部相连,由此将 第一外行星齿15a与脱水桶轴13连成一体,脱水筒轴13通过脱水桶底盘9与脱水桶6相 连。 其中,第一中心齿轮20由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转动,第一中心齿轮20的转动又 带动三个第一行星齿轮19转动,第一行星齿轮19安置在行星齿座21上,由于行星齿座21 固定在传动装置10的外壳18上,传动装置10的外壳18又与电机外壳23固定,行星齿座21与外壳18没有相对运动,第一行星齿轮19只能自转,不能绕第一中心齿轮20做圆周运 动(公转),第一行星齿轮19的转动由此带动第一外行星齿15a转动,第一外行星齿15a通 过圆筒15和圆形连接板13a与脱水桶轴(大轴)13连接,带动脱水桶轴13转动,由此带动 脱水桶6旋转。 第一组外行星齿15a上面还套设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如图4所示,第二组的外行 星齿轮15b与第一组行星齿轮的齿轮座21相连接,故与传动装置10的外壳18也没有相对 运动。电机轴把上下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中心齿轮20、17连在一起,电机的转动既带动第一 中心齿轮20转动又带动第二中心齿轮17转动。如图4所示,第二外行星齿15b底部与第一 行星齿座21相连,使得第二外行星齿15b固定而不能转动,第二中心齿轮17由此带动第二 行星齿轮16既自转也围着第二中心齿轮17轴心公转,第二行星齿轮16的公转带动第二行 星齿轮座22转动,第二行星齿轮座22与套在脱水桶轴(大轴)13里面的波轮轴(小轴)14 连接,由此带动波轮8转动。 如图4a、4b所示,洗衣时,电机11通电转动带动传动装置IO,通过传动装置10的 减速,既带动波轮轴(小轴)14转动又带动脱水桶轴(大轴)13转动。 例如,当电机轴lla反时针旋转时,带动第一中心齿轮20反时针旋转,第一行星齿 轮19则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一行星齿轮19不能公转,由此带动第一外行星齿15a也顺时针 旋转,脱水桶轴13在第一外行星齿15a的带动下做顺时针旋转。 电机轴lla的转动同时带动第二中心齿轮17反时针旋转,第二行星齿轮16同第 一行星齿轮19 一样也做顺时针旋转,但是由于第二行星齿轮16可以绕第二中心齿轮17进 行反时针方向的公转,由此使其第二行星齿座22进行反时针方向旋转,波轮轴14在第二行 星齿轮座22带动下进行反时针旋转。 由此可见,波轮轴14和脱水桶轴13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波轮轴(小 轴)14反(反时针)转时,脱水桶轴(大轴)13就正(顺时针)转;同理,当波轮轴(小 轴)14正(顺时针)转时,脱水桶轴(大轴)13就反(反时针)转,以形成强大的反搓水流, 通过控制器的间歇通电,达到理想的洗涤效果。 洗衣机排水完成后进行脱水时,,电机11反时针方向转动(如图4b箭头所示方 向),通过传动装置10的传动,既带动波轮轴(小轴)14反时针转动又带动脱水桶轴(大 轴)13顺时针转动,由于此时没有水,衣物会被波轮8的强大离心力而甩到脱水桶6的内壁 上,通过脱水桶6的高速转动,衣物中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脱水桶6而甩出,脱水完 成后,电机断电,由于传动装置10内的多组行星减速齿轮的阻力作用,可以很快的把脱水 桶的速度减下来,达到脱水刹车的目的,完成洗衣机的脱水全过程。 实施例3 参照如图5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洗衣机及其传动装置。 洗衣机盛水桶7的底部中心位置装有传动装置IO,在传动装置10的底部偏中位置
安装电机ll,直接把动力传送给传动装置10。 图6为传动装置10的主剖面,图6a为沿图6中A_A线的剖视图,传动装置10内装 有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其中包括中心齿轮17、外行星齿15'和3或4个行星齿轮16a、16b, 三个行星齿轮16a、16b安置在中心齿轮17和外行星齿15'之间并与其啮合。其中一个行 星齿轮16a与电机轴lla相连,另外的2个或3个行星齿轮16b固定在传动装置10的外壳18的底部,外壳18与电机外壳相连,因此行星齿轮16a、16b只能自转而不能绕中心齿轮17 进行公转。 脱水桶轴(大轴)13里面套有波轮轴(小轴)14,中心齿轮17与波轮轴14连接, 脱水桶轴13与外行星齿15'连接。当电机11带动行星齿轮16a转动时,带动中心齿轮17 和外行星齿15'同时转动,行星齿轮16b在中心齿轮17的带动下与行星齿轮16a同步转 动,中心齿轮17与波轮轴14相连,因此带动波轮轴14转动;外行星齿15'与脱水桶轴14 相连,因此带动脱水桶轴14转动。这样电机11通过带动行星齿轮16a转动时,既带动波轮 轴14转动,又带动脱水桶轴13沿波轮轴14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 洗衣时,电机11通电转动带动传动装置IO,例如,如图6a所示,行星齿轮16a、16b 反时针转动时,中心齿轮17顺时针转动,带动波轮轴14顺时针转动;而外行星齿15'则反 时针转动,带动脱水桶轴13反时针转动。反之,当行星齿轮16a顺时针转动时,则带动波轮 轴14反时针转动,而脱水桶轴13顺时针转动。 由此可见,由于传动装置10具有这样的结构,使得波轮轴14和脱水桶轴13的转 动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波轮轴14正(顺时针)转,脱水桶轴13就反(反时针)转,以 形成强大的反搓水流,通过控制器的间歇通电,达到理想的洗涤效果。 洗衣机排水完成后进行脱水时,电机11反时针方向转动(如图6a箭头所示方 向),通过传动装置10的传动,既带动波轮轴14顺时针转动又带动脱水桶轴13反时针转 动,由于此时没有水,衣物会被波轮8的强大离心力而甩到脱水桶6的内壁上,通过脱水桶6 的高速转动,衣物中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脱水桶6而甩出,脱水完成后,电机断电, 由于传动装置10内的一组行星减速齿轮的阻力作用,可以很快把脱水桶6的速度减下来, 达到脱水刹车的目的,完成洗衣机的脱水全过程。
权利要求一种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具有盛水桶(7),盛水桶(7)内安置脱水桶(6),脱水桶(6)内设置波轮(8),脱水桶(6)下方设置驱动装置(10、11),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以及由电机驱动的传动装置(10),安置在脱水桶(6)和电机(1)之间,包括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带动脱水桶(6)和波轮(8)同时沿相反方向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 为一组,包括中心齿轮(17),与连接所述波轮(8)的波轮轴(14)相连;外行星齿(15'),围绕中心齿轮设置,与连接所述脱水桶(6)的底座(9)的脱水桶轴(13) 相连;若干行星齿轮(16a、16b),安置在所述中心齿轮(17)和外行星齿(15)之间并与二者啮 合,其中一个行星齿轮与电机相连而直接由电机(1)驱动旋转。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 为两组,包括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与连接所述脱水桶(6)的底座(9)的脱水桶轴(13)相连,通过 带动脱水桶轴(13)旋转而带动脱水桶(6)旋转;以及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位于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上方,与连接所述波轮(8)的波轮轴(14) 相连,通过带动波轮轴(14)旋转而带动所述波轮(8)旋转。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为包括第一中心齿轮(20)、围绕中心齿轮设置的第一外行星 齿(15a)以及位于第一中心齿轮(20)和第一外行星齿(15a)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一行 星齿轮(19),所述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为包括第二中心齿轮(17)、围绕中心齿轮设置的第二外行星 齿(15b)以及位于第二中心齿轮(17)和第二外行星齿(15b)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ie),其中所述第一中心齿轮(20)与所述电机(11)的电机轴(lla)相连; 所述第一外行星齿(15a)与所述第二外行星齿(15b)连成一体,使得第一外行星齿 (15a)通过第二外行星齿(15b)与所述脱水桶轴(13)相连; 所述第二中心齿轮(17)与所述波轮轴(14)相连。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为包括第一中心齿轮(20)、第一外行星齿(15a)和第一行星 齿轮(19),所述第一行星齿轮(19)位于第一中心齿轮(20)和第一外行星齿(5)之间并与 二者啮合;所述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为包括第二中心齿轮(17)、第二外行星齿(15b)和第二行星 齿轮(16),所述第二行星齿轮(16)位于第二中心齿轮(17)和第二外行星齿(15b)之间并 与二者啮合;其中所述第一中心齿轮(20)和第二中心齿轮(17)与所述电机(11)的电机轴(lla)相连; 所述第一外行星齿(15a)具有与其连成一体的并套装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的圆筒(15) ,并通过所述圆筒(15)与脱水桶轴(13)相连;所述第二行星齿轮(16)通过其第二行星齿轮座(22)与所述波轮轴(14)相连。
6. —种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的驱动装置,所述洗衣机具有脱水桶和安置在脱水桶中的 波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其将电机(11)输出的动力分别传 递给带动脱水桶旋转的脱水桶轴(13)和带动波轮旋转的波轮轴(14),带动脱水桶轴(13) 和波轮轴(14)同时反向旋转。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为一组,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波轮轴(14)的中心齿轮(17);用于连接所述脱水桶轴(13)的外行星齿(15'),位于中心齿轮外部围绕中心齿轮设置;若干行星齿轮(16a、16b),安置在所述中心齿轮(17)和外行星齿(15')之间并与二者 啮合,所述行星齿轮中之一用于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lla)相连。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为两组,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脱水桶轴(13)的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波轮轴(14)的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位于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上方。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一中心齿轮(20)、围绕第一中心齿轮设置的第一外行 星齿(15a)以及位于第一中心齿轮(20)和第一外行星齿(15a)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一 行星齿轮(19);所述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二中心齿轮(17)、围绕第二中心齿轮设置的第二外行 星齿(15b)以及位于第二中心齿轮(17)和第二外行星齿(15b)之间并与二者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ie),其中所述第一中心齿轮(20)用于连接所述电机(11)的电机轴(lla); 所述第一外行星齿(15a)与所述第二外行星齿(15b)连成一体,使得第一外行星齿 (15a)通过第二外行星齿(15b)与所述脱水桶轴(13)相连; 所述第二中心齿轮(17),用于连接所述波轮轴(14)。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一中心齿轮(20)、围绕第一中心齿轮(20)设置的第 一外行星齿(15a)以及位于第一中心齿轮(20)和第一外行星齿(15a)之间并与二者啮合 的第一行星齿轮(19);所述第二组行星减速齿轮包括第二中心齿轮(17)、围绕第二中心齿轮(17)设置的第 二外行星齿(15b)以及位于第二中心齿轮(17)和第二外行星齿(15b)之间并与二者啮合 的第二行星齿轮(16);其中所述第一中心齿轮(20)和第二中心齿轮(17)用于连接所述电机(11)的电机轴 (lla);所述第一外行星齿(15a)具有与其连成一体的并套装第一组行星减速齿轮的圆筒 (15),所述圆筒(15)用于连接脱水桶轴(13);所述第二行星齿轮(16)的第二行星齿轮座(22)用于连接所述波轮轴(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包括机壳(2)和安置在机壳(2)中的盛水桶(7),盛水桶(7)内安置脱水桶(6),脱水桶(6)内底部设置波轮(8),脱水桶(6)外部下方设置驱动装置(10、11),其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以及传动装置(10),安置在脱水桶(6)和电机(1)之间,直接由电机驱动,包括至少一组行星减速齿轮,带动脱水桶(6)和波轮(8)沿相反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直接带动齿轮进行减速分配多组动力,其中一组带动波轮转动,另外一组带动脱水桶转动,以便通过简单的传动满足全自动洗衣机的洗涤和脱水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D06F37/40GK201517169SQ20092017084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林卫文, 石华山 申请人:江门市汉宇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