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仓复合型混开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44阅读:10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仓复合型混开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涉及多仓混开棉机。
技术背景FA025型多仓混开棉机是清花工艺流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主要应用于成卷或清 梳联清花流程,对于纤维特性、棉团开松度、纤维弹性和回潮率等差异较大,很难获得均勻 混和的天然棉,对于长度65mm以下的合成纤维的混和要求较高,难度大。FA025型多仓混开 棉机包括初级混棉箱1、斜帘2、均棉罗拉3、剥棉罗拉4、集棉箱5、给棉罗拉组6、打手7、出 棉口 8,所述初级混棉箱1由输棉风机11、输棉管12、配棉头13、分隔仓14、储棉箱15、平帘 16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通过输棉风机11的吸引,将来自前道设备的原棉经过输棉管 12,由六只配棉头13和分隔仓14同时均勻地分存于并列垂直的储棉箱15中。在气流压力 作用下,压缩为紧密的棉层,再由弯板经90°输出。各储棉箱15中棉层顺序叠加于平帘16 上,形成六层棉层的并合,起到了初级混和作用。经初级混合后棉层经平帘16带到斜帘2 上,同时进行开松。当斜帘2抓取原棉向上输送时可调带钉的均棉罗拉3将多抓的原棉送 入二次混棉箱21中,如果二次混棉箱21中原棉水平达到混棉箱红外光电装置22高度时, 平帘16停止。当原棉低于混棉箱红外光电装置22高度时,平帘16重新起动。剥棉罗拉4 将原棉输送到集棉箱5中,经给棉罗拉组6和打手7撕扯进行预开松,同时将棉束抛掷在尘 格上,然后通过尘棒的分离作用,除掉粘附在原棉或纤维上的杂质和短绒,经处理过的原棉 经出棉口 8由前道的吸风机输送给前方机台。在现有成套的清梳联工艺流程中,原棉的均勻混和由FA025型多仓混开棉机来完 成,开松和除杂则由FAlllD型精开棉机来完成。随着清梳联纺织工艺流程的改进,清梳联 正在向短流程方向发展,单机产量与效率都需要进一步提高,用户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只想 买一台复合型的多仓混开棉机,它既能对原棉进行均勻混和,又能对原棉进行精细开松、除 杂。有人在清梳联流程中进行大胆尝试,只使用FA025型多仓混开棉机,省去FAlllD型精 开棉机,这样虽然缩短了流程,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但产量达不到预期要求,且降 低了纤维的开松度和除杂功能,造成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因此无法实施。如何在现有多仓混 开棉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实现多仓混开棉机既能对原棉进行均勻混和,又能对原棉 进行精细开松、除杂。以满足人们的上述要求,是纺机行业一直努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仓复合型混开棉机,它既对原棉均勻混和,又能 对原棉进行开松、除杂,这种多仓复合型混开棉机既具有FA025型多仓混开棉机的均勻混 和功能,又具备FAlllD型精开棉机对原棉进行精细开松和除杂功能。更适合清梳联的改进 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0007]一种多仓复合型混开棉机,包括初级混棉箱1、斜帘2、均棉罗拉3、剥棉罗拉4、集 棉箱5、给棉罗拉组6、打手7、出棉口 8,所述初级混棉箱1由输棉风机11、输棉管12、配棉 头13、分隔仓14、储棉箱15、平帘16组成,所述给棉罗拉组6由水平分布的左给棉罗拉61 和右给棉罗拉62组成,其特征是在给棉罗拉组6的上方设有两根水平分布的左星形罗拉 31和右星形罗拉32,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连线距打手7的中心距离a为 390 400毫米,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与打手7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b为30 42毫 米,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距c为160 170毫米,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 形罗拉32由给棉罗拉组6带动。进一步,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连线距打手7的中心距离a为393毫米;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与打手7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b为38毫米;左星形罗拉 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距c为166. 5毫米。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多仓混开棉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给棉罗拉组6的 上方增设了水平分布的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并加宽集棉箱,加大了落棉量,从 集棉箱5过来大量松散的原棉经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压实后喂给给棉罗拉组6, 再经打手7开松、除杂,实现大容量混合与打手开清的合二为一,使新型的多仓混开棉机成 为多功能、高效能的混开棉机型。它不仅混和效果好,出棉均勻,产量高,保证生产稳定,还 能有效排除微尘及短绒,除杂效率高,开松度好,又使棉束进一步细化,还不损伤纤维,供给 梳棉机既清洁又松散的棉花,给梳棉机创造了良好的梳理条件。在清梳联清花流程中,用本 实用新型代替老式多仓混棉机,可省去FAlllD型精开棉机,既缩短工艺流程,减少占地面 积,又提高了产量,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完全能满足现代纺织企业向优质高产方向发展的需 要。


图1为现有多仓混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星形罗拉、给棉罗拉和打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为星形罗拉的传动路线图;1-初级混棉箱;2-斜帘;3-均棉罗拉;4-剥棉罗拉;5-集棉箱;6_给棉罗拉组; 7_打手;8-出棉口 ; 11-输棉风机;12-输棉管;13-配棉头;14-分隔仓;15-储棉箱;16-平 帘;21- 二次混棉箱;22-红外光电装置;31-左星形罗拉;32-右星形罗拉;40-电机;41 46为给棉罗拉的链轮传动组;47 50为星形罗拉的链轮传动组;61-左给棉罗拉;62-右 给棉罗拉;a为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连线到打手7中心的距离;b为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与打手7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c为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多仓混开棉机如图2、图3、图4所示,它包括初级混棉箱1、斜帘2、均棉罗拉3、剥棉罗拉4、集棉箱5、给棉罗拉组6、打手7、出棉口 8,所述初级混棉箱1由输棉风机11、输棉管12、配棉头13、分隔仓14、储棉箱15、平帘16组成,所述给棉罗拉组6由水平分布的 左给棉罗拉61和右给棉罗拉62组成,在给棉罗拉组6的上方设有两根水平分布的左星形 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连线距打手7的中心距离 a为393毫米,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与打手7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b为38毫米,左 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距c为166. 5毫米,星形罗拉的传动路线为电机40 通过链轮传动组41 46带动给棉罗拉组6中左给棉罗拉61和右给棉罗拉62,安装在左 给棉罗拉61另一端的链轮47再经链轮传动组48 50带动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 32。 其工作过程如下经过初级混和后的原棉从初级混棉箱1中的平帘16带到斜帘2 上,由均棉罗拉3和剥棉罗拉4同时进行开松,当斜帘2抓取原棉向上输送时,均棉罗拉3将 多抓的原棉送入二次混棉箱21中,如果二次混棉箱21中原棉水平达到混棉箱红外光电装 置22高度时,平帘16停止;当原棉低于混棉箱红外光电装置22高度时,平帘16重新起动。 剥棉罗拉4将原棉输送到加宽的集棉箱5中,然后大量的原棉经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 拉32牵引压实后再喂入给棉罗拉组6和打手7进行撕扯开松,同时将开松的棉束抛掷在尘 格上,然后通过尘棒的分离作用,除掉粘附在原棉或纤维上的杂质和短绒。每把除尘刀上装 有可调尘板,以控制落棉量,经处理过的原棉经出棉口 8由前道的吸风机输送给前方机台。
权利要求一种多仓复合型混开棉机,包括初级混棉箱(1)、斜帘(2)、均棉罗拉(3)、剥棉罗拉(4)、集棉箱(5)、给棉罗拉组(6)、打手(7)、出棉口(8),所述初级混棉箱(1)由输棉风机(11)、输棉管(12)、配棉头(13)、分隔仓(14)、储棉箱(15)、平帘(16)组成,所述给棉罗拉组(6)由水平分布的左给棉罗拉(61)和右给棉罗拉(62)组成,其特征是在给棉罗拉组(6)的上方设有两根水平分布的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连线距打手(7)的中心距离a为390~400毫米,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与打手(7)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b为30~42毫米,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距c为160~170毫米,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由给棉罗拉组(6)带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仓复合型混开棉机,其特征是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 拉(32)的中心连线距打手(7)的中心距离a为393毫米;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与打手(7)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b为38毫米;左星形罗拉(31)和右星形罗拉(32)的中心 距c为166. 5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多仓复合型混开棉机,在给棉罗拉组的上方设有星形罗拉组,星形罗拉组由给棉罗拉组带动。由于在给棉罗拉组的上方增设了星形罗拉组,并加宽集棉箱,加大了落棉量,从集棉箱过来大量松散的原棉经星形罗拉组压实后喂给给棉罗拉组,再经打手开松、除杂,实现大容量混合与打手开清的合二为一,它不仅混和效果好,出棉均匀,产量高,保证生产稳定,还能有效排除微尘及短绒,除杂效率高,开松度好,又使棉束进一步细化,还不损伤纤维,供给梳棉机既清洁又松散的棉花,给梳棉机创造了良好的梳理条件,可省去精开棉机,既缩短工艺流程,减少占地面积,又提高了产量,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D01G9/12GK201553827SQ20092018835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王刚, 虞萍, 许小平 申请人:苏拉(金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