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梳联纤维低损伤喂棉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99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梳联纤维低损伤喂棉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梳联纺织设备,尤其涉及清梳联喂棉箱。
技术背景清梳联喂棉箱是清梳纺织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普遍使用的清梳 联喂棉箱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它包括配棉头1、排尘管2、吹风机3、输棉上通道4、开松部 件、输棉下通道6、吸尘部件、输出罗拉部件和淌棉板9,配棉头1和排尘管2均设置在棉箱 的顶部,配棉头1与输棉上通道4相通,开松部件设置在输棉上通道4、输棉下通道6和风 道10的交合处,开松部件包括喂棉罗拉51、打手52和喂棉板53,喂棉板53设置在喂棉罗 拉51和打手52啮合处的左上方,喂棉罗拉51位于打手52的右上方,喂棉罗拉51由减速 机带动,打手52由打手电机54带动,喂棉罗拉51与打手52的转向相同;风道10的上端与 吹风机3相通连,其下端从打手52的左侧与输棉下通道6相连;吸尘部件由左回风箱71和 右回风箱72组成,左回风箱71和右回风箱72分别设置在输棉下通道6的左、右两侧;在输 棉下通道6的出口处设有输出罗拉部件,所述输出罗拉部件由水平设置的左输出罗拉81和 右输出罗拉82组成,且左输出罗拉81和右输出罗拉82的径向尺寸相同,在左输出罗拉81 和右输出罗拉82的下方设有淌棉板9,淌棉板9的出口与梳棉机的喂棉入口相对接,梳棉机 的喂棉入口由梳棉机喂棉罗拉21、梳棉机刺辊22、梳棉机给棉板23组成,梳棉机喂棉罗拉 21与梳棉机刺辊22水平方向分布,梳棉机给棉板23位于梳棉机喂棉罗拉21的下方,棉流 由梳棉机给棉板23导入经梳棉机喂棉罗拉21和梳棉机刺辊22输送给梳棉机。其工作过程为纤维通过配棉头1、输棉上通道4输给开松部件,经喂棉板53和喂 棉罗拉51喂给打手52,由于喂棉罗拉51和打手52均为逆时针转动,纤维在喂棉罗拉51、 打手52和喂棉板53的共同作用下被开松,纤维经开松后由吹风机3提供的压力流吹送至 输棉下通道6中,当纤维流经输棉下通道6时,纤维中的灰尘和小杂被吹入左回风箱71和 右回风箱72中,并由排尘风机从排尘管2输入滤尘器,纤维顺着淌棉板9进入梳棉机喂棉 罗拉21,再沿着梳棉机给棉板23到达梳棉机刺辊22。这种结构的清梳联喂棉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①纤维开松部件开松后,在输棉下通道6中绝大多数纤维是按长度方向垂直下 落,当落入到左输出罗拉81和右输出罗拉82上,在重力和气流的双重作用下,纤维被吹倒, 使得纤维的长度方向与输出罗拉的轴线相平行,这样形成的棉层纤维之间没有抱合力,棉 层在喂入梳棉机时会导致断层,同时经左输出罗拉81、右输出罗拉82所输出的纤维长度方 向与输出罗拉的轴线是平行的。②由于从淌棉板9输出的棉层中的纤维多数为横向,横向分布的纤维喂入梳棉机 喂棉罗拉21和梳棉机刺辊22后,在梳棉机刺辊22的高速运转下,会将纤维横向打断,增加 纤维短绒,从而减少纱线的强度。③从梳棉板处泄下的气流层带出一部分杂质,循环气流使杂质混入棉层,造成棉 层的二次污染,经梳棉机梳理后生条质量指标不稳定,易产生段差。[0008]根据现代纺织工艺要求,如果输入梳棉机的纤维能纵向排列的话,不仅可以提高 棉层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而且可以减少纤维损伤,纤维的周向性有较大提高,在进一步分梳 时可减少短绒产生,而且段差会明显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清梳联喂棉箱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清梳联纤维低 损伤喂棉箱。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清梳联纤维低损伤喂棉箱,它包括开松部件、输棉下通道、吸尘部件、输出罗 拉部件和淌棉板,开松部件包括喂棉罗拉、打手和喂棉板,其特征是喂棉板设置在喂棉罗 拉和打手啮合处的右侧方,喂棉罗拉位于打手的左上方,喂棉罗拉与打手的转向相反,喂棉 罗拉逆时针转动,打手顺时针转动;输棉下通道为带有弯道的“L”型通道,在输棉下通道 与淌棉板之间设有吸尘部件和输出罗拉部件,吸尘部件由上回风箱和下回风箱组成,上回 风箱和下回风箱沿淌棉板的底面垂直对称分布,所述输出罗拉部件由上输出罗拉和下输出 罗拉组成,上输出罗拉和下输出罗拉的径向尺寸相同,上输出罗拉和下输出罗拉沿淌棉板 的底面垂直对称分布,淌棉板设置在输出罗拉部件的出口处,淌棉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10° 25°,输棉下通道通过其下段设有的圆弧弯道与输出罗拉部件相连接。进一步,淌棉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5°。由于改变了开松部件中喂棉罗拉、打手和喂棉板之间安装位置,并且喂棉罗拉逆 时针转动,而打手顺时针转动,便于纤维的开松和输出,开松后的纤维由吹风机吹送至输棉 下通道,从“L”型输棉下通道的圆弧弯道送给输出罗拉部件,当纤维流进输出罗拉部件时, 纤维中的灰尘和小杂被吹入上回风箱和下回风箱中,并由梳棉机排尘管排进滤尘器。由于 将输棉通道由原来的垂直通道改为带圆弧弯道的“L”型通道,这样就改变了纤维的下落方 式,输给输出罗拉的纤维长度方向与输出罗拉的轴线方向垂直,经输出罗拉部件输出后,输 出的纤维长度方向与梳棉机的喂棉罗拉的轴线垂直,这样就很好地满足了梳棉机对输入纤 维的要求,不仅可以提高延棉之间纤维的抱合力,减少断层,大幅度减少对纤维的损伤,理 想地克服了现有棉箱存在的不足。

图1为现有清梳联喂棉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清梳联喂棉箱输出纤维在梳棉机喂棉罗拉21与梳棉机刺辊22之间的 分布状态图;图3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出纤维在梳棉机喂棉罗拉21与梳棉机刺辊22之间的分布状 态图;图中1_配棉头;2-排尘管;3-吹风机;4-输棉上通道;6-输棉下通道;9-淌棉 板;10-风道;21-梳棉机喂棉罗拉;22-梳棉机刺辊;23-梳棉机给棉板;51-喂棉罗拉; 52-打手;53-喂棉板;54-打手电机;71-左回风箱;72-右回风箱;73-上回风箱;74-下回 风箱;81-左输出罗拉;82-右输出罗拉;83-上输出罗拉;84-下输出罗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3 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清梳联纤维低损伤喂棉箱,如图3、图4所示,它包括配棉头1、排尘管2、吹风 机3、输棉上通道4、开松部件、输棉下通道6、吸尘部件、输出罗拉部件和淌棉板9,配棉头1 和排尘管2均设置在棉箱的顶部,配棉头1与输棉上通道4相通,开松部件设置在输棉上通 道4、输棉下通道6和风道10的交合处,开松部件包括喂棉罗拉51、打手52和喂棉板53, 喂棉板53设置在喂棉罗拉51和打手52啮合处的右侧方,喂棉罗拉51位于打手52的左上 方,喂棉罗拉51与打手52的转向相反,喂棉罗拉51逆时针转动,打手52顺时针转动;输棉 下通道6为带有弯道的“L”型通道,在输棉下通道6与淌棉板9之间设有吸尘部件和输出 罗拉部件,吸尘部件由上回风箱73和下回风箱74组成,上回风箱73和下回风箱74沿淌棉 板9的底面垂直对称分布,所述输出罗拉部件由上输出罗拉83和下输出罗拉84组成,上输 出罗拉83和下输出罗拉84的径向尺寸相同,上输出罗拉83和下输出罗拉84沿淌棉板9 的底面垂直对称分布,淌棉板9设置在上输出罗拉83和下输出罗拉84的出口处,淌棉板9 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 25°,输棉下通道6通过其下段设有的圆弧弯道与输出罗拉 部件相连接。其工作过程为纤维通过配棉头1、输棉上通道4送给开松部件进行开松处理,开 松部件由喂棉罗拉51、打手52和喂棉板53组成,喂棉罗拉51逆时针转动,而打手52顺时 针转动,纤维经喂棉罗拉51、喂棉板53和打手52开松后,由吹风机3将开松后的纤维吹送 至输棉下通道6,从“L”型输棉下通道6的圆弧弯道送给输出罗拉部件,当纤维流进输出罗 拉部件时,纤维中的灰尘和小杂被吹入上回风箱73和下回风箱74中,并由梳棉机排尘管排 进滤尘器。由于打手52下面的输棉下通道6由原来的垂直通道改为带圆弧弯道的“L”型 通道,从而能使纤维改变原输出状态,输出纤维的长度方向与输出罗拉的轴线方向垂直,经 输出罗拉部件输出后,输出的纤维长度方向与梳棉机喂棉罗拉21的轴线垂直,这样就很好 地满足了梳棉机对输入纤维的要求,不仅可以提高延棉之间纤维的抱合力,减少断层,大幅 度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权利要求一种清梳联纤维低损伤喂棉箱,它包括开松部件、输棉下通道(6)、吸尘部件、输出罗拉部件和淌棉板(9),开松部件包括喂棉罗拉(51)、打手(52)和喂棉板(53),其特征是喂棉板(53)设置在喂棉罗拉(51)和打手(52)啮合处的右侧方,喂棉罗拉(51)位于打手(52)的左上方,喂棉罗拉(51)与打手(52)的转向相反,喂棉罗拉(51)逆时针转动,打手(52)顺时针转动;输棉下通道(6)为带有弯道的“L”型通道,在输棉下通道(6)与淌棉板(9)之间设有吸尘部件和输出罗拉部件,吸尘部件由上回风箱(73)和下回风箱(74)组成,上回风箱(73)和下回风箱(74)沿淌棉板(9)的底面垂直对称分布,所述输出罗拉部件由上输出罗拉(83)和下输出罗拉(84)组成,上输出罗拉(83)和下输出罗拉(84)的径向尺寸相同,上输出罗拉(83)和下输出罗拉(84)沿淌棉板(9)的底面垂直对称分布,淌棉板(9)设置在输出罗拉部件的出口处,淌棉板(9)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0°~25°,输棉下通道(6)通过其下段设有的圆弧弯道与输出罗拉部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梳联纤维低损伤喂棉箱,其特征是淌棉板(9)与水平面间 的夹角为15°。
专利摘要一种清梳联纤维低损伤喂棉箱,喂棉板设置在喂棉罗拉和打手啮合处的右侧方,喂棉罗拉位于打手的左上方,喂棉罗拉与打手的转向相反;输棉下通道为带有弯道的“L”型通道,吸尘部件和输出罗拉部件均沿淌棉板的底面垂直对称分布。由于改变了喂棉罗拉、打手和喂棉板间安装位置,便于纤维的开松和输出,输棉通道由原来的垂直通道改为带圆弧弯道的“L”型通道,能使纤维改变原输出状态,输出纤维的长度方向与梳棉机的喂棉罗拉的轴线垂直,不仅可以提高延棉之间纤维的抱合力,减少断层,大幅度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文档编号D01G9/16GK201605372SQ20092029048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9日
发明者张志华, 杨巧芸, 许小平 申请人:苏拉(金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