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和雾气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41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机和雾气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槽内的空气通过循环路径循环的洗衣机,以及在该洗衣机中具备的
雾气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洗衣机,例如有具备热泵的洗衣机。该洗衣机包括在与槽贯通连接的循 环风路(循环路径)内,对该循环风路内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并除湿的蒸发器;和对该循环 风路内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冷凝器。而且,该洗衣机在干燥工序中,由循环风扇使槽内的 空气通过循环风路并循环,向槽内供给由冷凝器加热后的空气(温风),通过蒸发器对从槽 排出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该洗衣机通过重复这种的动作,对槽内的衣服进行干燥。这种干燥工序是在洗净槽内的衣服的清洗工序之后进行。但是,附着在衣服上的 杂菌等有时不能在清洗工序中除掉,将成为不卫生或者发臭、发霉等或衣服变色等的原因。 特别是,最近为了节水,有时使用含有很多杂菌等的洗澡水作为清洗工序时的清洗水。此时 有这种倾向,即以附着在衣服上的状态残留的杂菌等的残留量增多。一方面,作为除去杂菌、恶臭成分、有害物质等的装置,例如有日本公开专利公报 2006-26117号(现有技术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该装置具备放电电极、与放电电极对向 的对向电极、以及在放电电极产生水的珀尔贴元件(Peltier device)。而且,通过对放电电 极与对向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生成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羟基(hydroxyl radical) 0由此除 去杂菌、恶臭成分、有害物质等。若将上述现有技术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设置于洗衣机的循环风路的途中,则能 够将羟基与干燥用的温风一起向槽内供给,能够除去清洗工序之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杂菌寸。可是,现有技术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其结构为放电电极和对向电极以极靠近方 式对向。因此,在放电电极与对向电极之间产生电晕放电,随之产生臭氧或氮氧化物。这种 臭氧或氮氧化物使衣服脱色或者产生臭气,而且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在密封性高的滚筒式洗衣机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臭氧或氮氧化物)容 易残留在槽内。因此,在衣服的放入取出时,使用者暴露于有害气体的可能性高。作为解决 这种课题的单元,可考虑至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消失为止锁住槽的盖子的结构。但是,在这种 结构中,不能在洗涤结束后立即取出衣服,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产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生成羟基、并可进行 槽内衣服的除菌或除臭的洗衣机,以及该洗衣机中所具备的雾气产生装置。本发明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路径,其与槽贯通连接;送风单元,其使 所述槽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循环路径而循环;除湿单元,其对流过所述循环路径内的空气进 行冷却并除湿;加热单元,其对流过所述循环路径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静电雾化装置,其包括如下结构要素放电电极,其包括具有吸水性、蓄水性和向上吸特性的多孔质材料, 其前端部以向所述循环路径的内部突出的方式设置;蓄水单元,其包括具有蓄水性的多孔 质材料,将储蓄的水向所述放电电极供给;供水单元,其向所述蓄水单元供水;以及高电压 施加单元,其向所述放电电极施加负的高电压以使该放电电极带负电。根据本发明的洗衣机,蓄水单元中所储蓄的水向放电电极供给,该放电电极的前 端部向循环路径的内部突出。而且,在供给水的放电电极施加通过高电压施加单元施加负 的高电压。因此,放电电极的前端部的水被分裂而向循环经路的内部以雾气状喷出。这里, 以雾气状喷出的水粒子带负电,包含由该能量所生成的羟基。因此,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羟基 与流过循环风路内的空气一起向槽内供给,能够对槽内的衣服进行除菌或除臭。此时,与通过高电压施加单元带负电的放电电极对应的另一个电极未设置在该放 电电极的附近。因此,来自放电电极的放电本身非常稳定。从而与传统的在放电电极和对 向电极之间产生电晕放电的结构不同,能够抑制臭氧或氮氧化物等的有害气体的产生。本发明的雾气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电极,其包括具有吸水性、蓄水性 和向上吸特性的多孔质材料;蓄水单元,其包括具有蓄水性的多孔质材料,将储蓄的水向所 述放电电极供给;供水单元,其向所述蓄水单元供给水;以及高电压施加单元,其通过向所 述放电电极施加负的高电压从所述放电电极产生雾气;在从所述供水单元至所述蓄水单元 的供水路径的一部分中设置有空间部。根据本发明的雾气产生装置,通过包括在使槽内的空气通过循环路径而循环的洗 衣机中,能够得到与本发明的洗衣机同样的效果。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是概略表示静电雾化装置结构的纵断侧面图。图2是洗衣机的外观斜视图。图3是概略表示洗衣机的内部结构的纵断侧面图。图4是水槽的背面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相当于图1的图。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是放大表示放电电极及其周边部分的纵断侧面图。图7是表示放电电极和其周边部分的平面图。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是概略表示雾气产生装置结构的图。图9是放大表示U字存水弯(trap)管和其周边部分的纵断侧面图。图10是处于不同状态中的相当于图9的图。图11是概略表示雾气产生器结构的纵断侧面图。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相当于图8的图。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是洗衣机的外观斜视图。图14是概略表示洗衣机内部结构的纵断侧面图。图15是水槽的背面图。图16是表示执行除菌过程时的控制内容的定时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的相当于图15的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的相当于图15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的相当于图15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2是表示滚筒式洗衣机1的 整体外观的斜视图。如该图2所示,构成洗衣机1外廓的框体2形成整个面平滑倾斜的大 致矩形箱状。在框体2的左右两侧面,设有移动洗衣机1等时使用的把手3。而且,在框体 2的上面设有自来水用供水口 4和洗澡水用供水口 5。在框体2的前面中央部,设有大致圆形状的门扇6并且用于打开该门扇6的操作 按钮7。而且,在框体2的前面上部,设有操作面板8和洗涤剂类投入部9。操作面板8与 设置在框体2的内部侧的控制装置10(参照图3)连接。另外,在操作面板8,例如设有选 择各种运行过程或用以开始运行的各种开关等。再有,控制装置10以微计算机为主体具备 ROM、RAM等来构成。控制装置10根据各种输入信号或预先存储的控制程序来控制洗衣机 1的所有动作。在框体2的下部,设有可装卸地设置纤维屑(lint)过滤器(未图示)的过 滤器收容部(收纳部)11。该纤维屑过滤器用于捕获在从水槽12 (参照图3)排出的排水或 使水槽12内的水循环的循环水路(未图示)内的水中包含的异物(碎丝等)。接着,参照图3说明洗衣机1的内部结构。图3是概略表示洗衣机1的内部结构 的纵断侧面图。如该图3所示,在框体2的内部设置有水槽12(相当于槽)。在该水槽12 的内部,设置有滚筒13。这些水槽12和滚筒13,均形成一端部被闭塞的有底圆筒状,在前侧(图3中左侧) 的端面部,分别具有开口部14、开口部15。滚筒13的开口部15由水槽12的开口部14围 绕。水槽12的开口部14,通过波纹管(bellows) 17与形成在框体2的前面部的开口部16 连接。在开口部16,可开闭地设有上述门扇6。因此,由开口部14、开口部15、开口部16构 成的作为洗涤物(衣服等)的放入取出用的投入口,可通过门扇6来进行开闭。在滚筒13的开口部15周围,例如设有液体封入型的旋转平衡器18。在滚筒13的 几乎整个周围侧部(躯部)区域形成有多个孔19 (仅图示一部分)。这些孔19在清洗工序 时、漂洗工序时以及脱水工序时作为通水孔起作用,而在干燥工序时作为通风孔起作用。在 滚筒13的周围侧部的内面突出设有多个挡板20。在滚筒13后侧的端面部,形成有多个温 风导入口 21。这些温风导入口 21与滚筒13的中心轴同轴心以环状配置。水槽12在前侧端面部的上部(比开口部14还上方的部分)具有温风出口 22。而 且,水槽12在后侧端面部的上部具有温风入口 23,其与上述温风导入口 21的旋转轨迹对 向。在水槽12的上部,经由供水软管(hose) 24与供水外壳25连接。在该供水外壳 25,经由供水阀26连接有自来水用供水口 4和洗澡水用供水口 5。通过这些部件,来自自来 水用供水口 4的自来水或者来自洗澡水用供水口 5的洗澡水经由供水阀26、供水外壳25、 供水软管24向水槽12的内部供给。再有,在供水外壳25中,经由洗涤剂类投入部9投入 洗涤剂类(洗涤剂、柔顺剂、漂白剂等)。这些洗涤剂类与自来水或者洗澡水一起向水槽12 内供给。在水槽12底部的最后部,形成有排水口 27。在该排水口 27,连接有与洗衣机1的外部连接的排水软管28 (相当于排水路径)。在排水软管28的途中设有排水阀29。通过 这些部件,水槽12内的水能够向机外排出。 在水槽12的背面部,安装有马达30。马达30的旋转轴31向水槽12内突出。在 旋转轴31的前端部,安装有滚筒13后侧的端面部的中心部分。因此,滚筒13以与水槽12 同轴形状且可旋转地被支撑。也就是说,洗衣机1是通过马达30直接旋转驱动滚筒13的 结构,采用通过马达30的直接驱动方式。而且,此时马达30的结构为外转子型的无电刷DC马达。水槽12通过多个吊架(suspension) 32 (仅图示一个)被弹性支持在框体2中。水 槽12的支持形态是该水槽12的轴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横轴形状,并且是前高后低的倾斜形 状。因此,在该水槽12内被如上所述支持的滚筒13也形成相同的形态。在水槽12的下方(框体2的底面上)配置有底座板33。在该底座板33上配置有 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风管道34。该通风管道34在前端部的上部具有吸风口 35。该吸风口 35经由连接软管36和回风管道37与水槽12的温风出口 22连接。再有,回风管道37以迂 回(bypass)水槽12的开口部14的侧部的方式配管。在通风管道34的后端部,连接设有循环用送风机38的外壳39。该外壳39的出口 部40,经由连接软管41和供风管道42与水槽12的温风入口 23连接。再有,如图4所示, 供风管道42从水槽12 (洗衣机1)的背面侧看上去以迂回马达30的右侧的方式配管。这 里,通过回风管道37、连接软管36、通风管道34、循环用送风机38的外壳39、连接软管41、 供风管道42,构成与水槽12贯通连接的循环风路43 (相当于循环路径)。此时,循环用送风机38由离心风扇构成。也就是说,循环用送风机38不仅在外壳 39的内部具有离心叶轮44,同时在外壳39的外部具有使该离心叶轮44旋转的马达45。如 图3中以箭头所示,循环用送风机38作为送风装置起作用,使水槽12内(滚筒13内)的 空气通过循环风路43循环。在循环风路43中通风管道34的内部,蒸发器46 (相当于除湿装置)配置在前部, 冷凝器47 (相当于加热装置)配置在后部。这些蒸发器46和冷凝器47均没有详细图示, 是将多个散热叶片以细小间距配置而成的带叶片管型。因此,这些蒸发器46和冷凝器47 在热交换性方面优越,在那些各散热叶片之间通过在通风管道34内流动的风(参照图3中 以实线表示的箭头)。蒸发器46和冷凝器47与压缩机48和未图示的流量控制阀(例如,电子式控制 阀)一起构成热泵49。在该热泵49中,通过制冷剂流通导管以压缩机48、冷凝器47、流量 控制阀、蒸发器46的顺序进行循环连接,由此构成冷冻循环。由控制装置10控制压缩机48 或流量控制阀的驱动。如上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使循环用送风机38工作,使得水槽12内的空气通过 循环风路43进行循环。并且,控制装置10通过使压缩机48或流量控制阀工作,使得冷冻 循环的制冷剂循环。而且,通过蒸发器46对在循环风路43内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除湿,并 由冷凝器47加热后进行温风化。因此,控制装置10可通过向水槽12内供给温风来执行对 该水槽12内(滚筒13内)的洗涤物进行干燥化的干燥运行。 在这种结构的洗衣机1中,在循环风路43的途中部分包括静电雾化装置50。如 图4所示,该静电雾化装置50在构成循环风路43途中部分的供风管道42中,设置在温风入口 23的上游且连接软管41的下游侧的刚超过连接软管41的下游侧端之后的部分(图4中,在供风管道42迂回马达30而延伸到上方的部分的下端部分)。接着,参照图1对该静电雾化装置50的结构进行说明。该静电雾化装置50通过 在安装于循环风路43外部的外壳51具备由多个放电电极52、蓄水材料53 (相当于蓄水单 元)、导电棒54等构成的雾气产生器和供水单元来构成。放电电极52包括具有吸水性、蓄水性和向上吸特性的多孔质材料(例如,包括纤 维状的聚酯的毛毡(felt)材料),分别形成前端部(图1中上端部)尖锐的针形状。这些 多个放电电极52,以穿过包括绝缘性材料(例如,聚丙烯等的树脂)的固定板55的方式固 定在该固定板55。而且,这些多个放电电极52以各自的前端部向循环风路43的内部突出 的方式设置。这些多个放电电极52包括配置在中央部的放电电极52a ;和在该放电电极 52a的周围以同心圆状配置的多个放电电极52b。此时,中央部的放电电极52a比周围的放 电电极52b更长方式形成。放电电极52a的基端部(图1中下端部)延伸到外壳51中设 置在放电电极52下方的贮水容器部51a(相当于贮水容器(tank))。蓄水材料53包括具有蓄水性的多孔质材料(例如,聚氨酯(urethane)海绵),设 置在固定板55的下方。多个放电电极52以穿过该蓄水材料53的方式插入在其中。因此, 放电电极52中位于循环风路43外部的部分(图1中下侧的部分)被蓄水材料53覆盖。在贮水容器部51a连接有从供水阀26延伸的供水路径56 (也参照图3),该供水路 径56作为供水单元向蓄水材料53供水。此时,供水阀26可切换成向该供水路径56只开 放两个供水口 4、5中的自来水用供水口 4。因此,来自自来水用供水口 4的自来水的一部分 经由供水阀26和供水路径56向贮水容器部51a供水。而且,经由延伸到该贮水容器部55a的放电电极52a,将向贮水容器部55a内供给 的水进行吸水(吸上,向上吸),并供给蓄水材料53。向蓄水材料53供给的水,渗透该蓄水 材料53内部,随之向放电电极52a或放电电极52b也供给水。这里,供水阀26作为经由自 来水用供水口 4、供水路径56、贮水容器部55a、放电电极52a向蓄水材料53供水的供水单 元的一部分起作用。再有,放电电极52a不仅含有从蓄水材料53供给的水,而且还包含有该放电电极 52a本身从贮水容器部55a吸收的水。另外,放电电极52b以放电电极52a为中心以同心 圆状配置,因此从放电电极52a向蓄水材料53内渗透的水均等地向周围的放电电极52b供给。另外,在贮水容器部51a连接有在排水软管28中延伸到排水阀29下游部分的溢 水路径57 (也参照图3)。该溢水路径57其端部57a延伸至贮水容器部51a的内部。因此, 在贮水容器部51a内能够对水位达到端部57a为止的水量(图1中以虚线表示的水位,例 如少于Icc)进行贮水。当贮水容器部51a内的水位达到端部57a时,贮水容器部51a内的 水从该端部57a溢出。被溢出的水经由溢水路径57向排水软管28排水。导电棒54其前端部穿过蓄水材料53固定在固定板55。而且,导电棒54其基端 部连接在洗衣机1的电源电路(未图示)的高电压电源58的负极(例如,-6kV)。因此,来 自高电压电源58的负的高电压,经由导电棒54和含水的蓄水材料53施加在放电电极52, 从而使该放电电极52带负电。也就是说,这些导电棒54和高电压电源58构成向放电电极 52施加负的高电压使该放电电极52带负电的高电压施加单元。
另外,此时洗衣机1的框体2经由接地线(未图示)等接地。而且,这样接地的框 体2(是在放电电极52的附近未与其对向并且设置在远离该放电电极52的位置的部件) 作为与带负电的放电电极52对应的另一个电极(对极)起作用。再有,如图3和图4所示,在循环风路43中设置静电雾化装置50的部分设有隔板 43a。该隔板43a具有向下方倾斜的坡部43b,并且以与静电雾化装置50的放电电极52的 上方对向的方式设置。因此,在循环风路43内流动的空气(温风)的一部分向静电雾化装 置50侧供给,在通过放电电极52和其周边部分之后与循环风路43合流(参照图3中以虚 线表示的箭头)。
根据具备这样构成的静电雾化装置50的洗衣机1,在贮水容器部51a内贮水的水 经由放电电极52a向蓄水材料53供给。在蓄水材料53蓄水的水向前端部突出于循环风路 43内部的放电电极52供给。而且,在被供给水的放电电极52,施加来自高电压电源58的 负的高电压。此时,在放电电极52的前端部集中电荷,对包含在该前端部的水提供超过表 面张力的能量。因此,放电电极52前端部的水分裂(瑞利(Rayleigh)分裂),向循环风路 43的内部以雾气状被喷出。也就是,产生静电雾化现象。这里,以雾气状喷出的水粒子带负 电,包含由该能量生成的羟基。因此,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羟基与在循环风路43内流动的空 气(温风)一起向水槽12内供给,从而能够实现水槽12内的洗涤物(衣服等)的除菌或 除臭。此时,洗衣机1在该放电电极52的附近未设置与通过来自高电压电源58的负的 高电压而带负电的放电电极52对应的另一个电极。所以,来自放电电极52的放电本身非 常稳定。因此,与在放电电极和对向电极之间产生电晕放电的传统结构不同,能够抑制有害 气体(臭氧、或由该臭氧对空气中的氮进行氧化而产生的氮氧化物、亚硝酸、硝酸等)的产 生。因此,即使在洗涤物放入取出用的投入口上设有门扇6或波纹管17且密封性高的 结构的滚筒式洗衣机1中,也不会在水槽12等内残留有害气体,在放入取出洗涤物时,使用 者也不会暴露在有害气体中。而且,也不会因有害气体而发生衣服的脱色或恶臭等现象。另外,洗衣机1由于能够这样抑制有害气体的产生,所以无需设置用于除去有害 气体的结构(例如,臭氧分解触媒)。另外,在贮水容器部51a中,只有来自清洁度高的自来水用供水口 4的自来水进行 供水。而且,在该贮水容器部51a中,不供给相比自来水含有大量杂菌或矿物(mineral)成 分(例如,钙或镁)等的来自洗澡水用供水口 5的洗澡水。因此,贮水容器部51a内部不易 因杂菌等而变得不卫生。另外,洗澡水中所包含的矿物成分不会到达放电电极52,所以不会 在该放电电极52中凝聚矿物成分并形成水锈而积存。因此,放电电极52不会引起阻塞而 能够维持良好的通水性,并能够防止雾气(以雾气状喷出的水粒子)的喷出量下降。而且, 能够延长放电电极52本身的耐用寿命。再有,静电雾化装置50只要是循环风路43的途中部分就可设置在任意部分。但 是,如本实施例中所示,优选为设置在循环风路43中由供风管道42构成的部分。供风管道 42构成循环风路43中的蒸发器46和冷凝器47下游的部分。因此,在该部分中产生的羟基 不易受到蒸发器46的冷却作用和冷凝器47的加热作用的影响。(第2实施例)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在雾气产生器的放电电极 52上载持白金纳米胶质(Platinum Nano-colloid)。白金纳米胶质例如通过将放电电极52 浸渍在包含该白金纳米胶质的处理液中并对此进行烧固来载持在放电电极上。 当使白金变小到纳米尺寸大小(例如,粒径2 5nm)时(微粒子化时),该微粒子 (白金纳米粒子)具有电位。而且,当经由放电电极52向这种白金纳米粒子提供负的电荷 时,该白金纳米粒子的电位(氧化还原电位)变负。当循环风路43内的空气与氧化还原电 位变负的白金纳米粒子接触时,在该白金纳米粒子上促使来自氧分子的电位移动,生成带 负电荷的氧原子。该带负电荷的氧原子因其能量而变成氧基,从白金纳米粒子离脱而向循 环风路43内喷出。向循环风路43内喷出的氧基与在该循环风路43内以雾气状喷出的水 粒子接触,由此生成羟基。再有,即使将未变小到纳米尺寸大小的白金粒子载持到放电电极52上,这种白金 粒子也会带有正电荷。因此,不能生成具有强氧化作用的氧基或羟基。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放电电极52上载持的白金纳米胶质,能够在循环风路43内容 易生成羟基,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静电雾化装置50的水槽12内除菌功能或除臭功能。(第3实施例)接着,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雾气产生器中的蓄水材料 53不是由聚氨酯海绵而是由纤维状的离子交换树脂形成。因此,放电电极52中位于循环风 路43外部的部分被离子交换树脂覆盖。此时,离子交换树脂将强酸性的离子交换树脂和强 碱性的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而成。根据这种结构,在来自自来水用供水口 4的自来水向放电电极52供给之前,该自 来水中所包含的矿物成分由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并去除。因此,能够防止水锈在放电电极52 上积存。因此,能够维持放电电极52良好的通水性,使放电电极52带有适当的负电。从而, 能够防止雾气喷出量的下降。而且,能够延长放电电极52本身的耐用寿命。另外,离子交 换树脂是纤维形状,因此很难从蓄水材料53外流。再有,蓄水材料53也可以在离子交换树脂中混合吸水性树脂(例如,纤维素、聚丙 烯酸钠、聚乙烯醇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而形成。由此,提高了蓄水材料53的蓄水性, 不易发生向放电电极52供给的水不足现象,能够均等地向放电电极52供给水。作为吸水 性树脂,可以是纤维状也可以是粒子状,但优选为每重量的表面积大的一方。另外,有可能会发生离子交换树脂的流出,但也可以将整个蓄水材料53不由纤维 状的离子交换树脂形成,而是将例如粒径为数十微米 数百微米的粒子状(小球(beads) 状)的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到聚氨酯海绵中形成蓄水材料53。另外,也可以在例如设有多个 孔的具有通水性的盒体(cassette)中收纳离子交换树脂,而设置在贮水容器部51a中。另 夕卜,也可以在例如供水路径56的途中设置填充了离子交换树脂的柱形物。总而言之,只要 是在向放电电极52供给水之前能够使离子交换树脂与该水接触而除去矿物成分的结构即 可。(第4实施例)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来自静电雾化装置 50中的高电压电源58的负的高电压,经由蓄水材料53中所包含的水施加到放电电极52。 这是为了通过使经由水的电流变得更加容易来适当维持通电效率,从而防止因导电性降低所导致的加热而起火等。但是,如上述的第3实施例中所示,如果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 中所包含的矿物成分,则有可能造成水的导电性大大降低,从而通电效率下降。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具有吸水性、蓄水性和向上吸特性的多孔质材料(例如, 由纤维状的聚酯构成的毛毡材料)混纺导电性物质(例如,碳纤维)来形成放电电极52。 根据这种结构,放电电极52本身具有导电性。因此,即使是在水的导电性下降的情况下,在 该放电电极52上施加适当的来自高电压电源58的负的高电压。因此,能够防止因导电性 下降所导致的加热而起火等。而且,来自放电电极52的放电变得稳定。再有,放电电极52例如只用包括碳纤维的毛毡材料形成,该放电电极52整体也可 以由导电性物质构成。(第5实施例)接着,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第1实施例相同部分标以 同一符号。本实施例中,除菌剂61设置在贮水容器部51a的内部。此时,除菌剂61作为立方体型的块材料形成,由银氧化物和磷酸钙(相当于磷酸 系玻璃)组成。银氧化物通过将该银氧化物中所包含的银(相当于具有除菌性的金属元 素)作为银离子向水中析出(elute,溶出)而担当除菌作用。磷酸钙对水具有逐渐析出的性质(渐溶性,渐析性),通过该渐溶性作为使除菌剂 61本身的体积逐渐变小起作用。而且,磷酸钙具有作为玻璃的性质即硬性(硬度)。因此, 起到向除菌剂61付与机械性强度(硬度)的作用。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从除菌剂61析出的银离子,能够抑制贮水容器部51a内的杂 菌类的繁殖,不仅在贮水容器部51a内而且在静电雾化装置50内能够保持卫生。而且,能 够抑制来自杂菌类的淀渣的产生,防止向放电电极52的吸水性的下降,或雾气喷出量的下 降。另外,不仅在向放电电极52供给的水而且在从该放电电极52喷出的雾气状的水粒子 中包含银离子,该银离子向水槽12内供给。因此,能够向水槽12内的洗涤物付与抗菌性。另外,除菌剂61中所包含的磷酸成分在溶解于水时,对矿物成分(钙或镁)形成 螯合结构(Ca2P60182_、Mg2P6O182-),提高矿物成分的水溶解性。因此,矿物成分很难凝聚在放 电电极52上,并且不会发生形成水锈而积存的现象。从而,放电电极52不会引起阻塞,能 够维持良好的通水性,防止雾气(以雾气状喷出的水粒子)喷出量的下降。另外,能够延长 放电电极52本身的耐用寿命。再有,也可以在除菌剂61中包含起到防止银氧化物褐色化作用的氧化亚铅,或为 使除菌剂61着色成蓝色而添加的氧化钴等。另外,除菌剂61的形状不仅限于立方体,例如 也可以为圆盘形状或板状。另外,可通过适当变更每一粒的重量或大小来调整银离子的析
Hjfio(第6实施例)接着,参照图6和图7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第1实施例相同部 分标以同一符号。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放电电极71的前端部的曲率被设定成多个。也就是说,如图6和图7所示,配置于中央部的放电电极71a其前端部的曲率(前 端部的半径)为1 2mm。相对此,配置于该放电电极71a周围的多个放电电极71b其前端 部的曲率大于放电电极71a,最大为5mm左右。即相对于中央部的放电电极71a的前端部为 尖锐,周围的放电电极71b的前端部为平滑的半球状。而且,各放电电极71b前端部的曲率可变化。再有,周围的放电电极71b如图7所示以放电电极71a作为中心以同心圆状配置。一般来说,放电电极的前端部越尖锐,放电电压越高,以雾气状喷出的水粒子的粒径越变小(数十nm 数百nm左右)。因此,能够增加水粒子中所包含的羟基的比率(含有 率)。但是,此时雾气产生量本身减少。另一方面,如果放电电极的前端部带有圆形,则可 以增加雾气的产生量。但是,所喷出的水粒子的粒径变大,水粒子中所包含的羟基的比率减 少。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电极71的前端部的曲率被设定成多个,前端部尖锐的 放电电极和带有圆形的放电电极混合构成。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尽可能地抑制雾气产生量 的减少,同时尽可能增加水粒子中所包含的羟基的比率。因此,雾气的产生量和羟基的含有 率均变得稳定,所产生的雾气和羟基均等地被喷出。因此,能够实现高效率的除菌作用、除 臭作用。再有,例如也可以使中央部的放电电极71a的前端部的曲率变大,而使周围的放 电电极71b的前端部的曲率变小。总而言之,只要带有前端部曲率大的圆形的放电电极和 前端部曲率小的尖锐的放电电极混合构成即可。而且,各放电电极的曲率不仅限于上述的 数值,能够适当变更而进行设定。(第7实施例)以下,参照图8至图11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有关雾气产 生装置(相当于静电雾化装置)的实施例。图8是概略表示雾气产生装置81结构的图。雾 气产生装置81包括供水路径82和雾气产生器83构成。供水路径82是从与未图示的供水源(自来水管的水龙头等)连接的供水阀84(相 当于水供给单元)至后述的雾气产生器83内的第1蓄水材料99(参照图11)的部分。供 水路径82在其一部分中具备U字存水弯管(存水部)85。该U字存水弯管85作为整体形成以上下方向长的中空形状,其内部具有下端开口 的隔开部85a。由此,在该U字存水弯管85的内部形成剖面大致成U字状的水路,形成在该 水路部分可贮水的结构。该U字存水弯管85在上游部(图8中右侧的上端部分)具有供 水口 85b,在下游部(图8中左侧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上侧部分)具有排水口 85c。而且,U 字存水弯管85在供水口 85b的下部附近且低于排水口 85c的位置具有溢水口 85d。再有, 该溢水口 85d的开口尺寸被设定成大于排水口 85c的开口尺寸。在供水口 85b经由供水用管路86贯通连接有供水阀84。在排水口 85c贯通连接 有向下方弯曲延伸的排水用管路87。在溢水口 85d经由溢水用管路88贯通连接有缓冲用 容器(tank)89。该缓冲用容器89在其底部连接有排水路90。在该排水路90的途中,设有 排水阀91。而且,在缓冲用容器89的上部,经由加压用筒92连接有例如包括风扇装置的加 压装置93 (相当于内压提升单元)。在缓冲用容器89的排水阀91被关闭的状态下,该加压装置93通过加压用筒92、 缓冲用容器89、溢水用管路88从溢水口 85d向U字存水弯管85内(特别是上游部内)压 送空气。由此,加压装置93可提升U字存水弯管85内的压力(内压)。再有,加压装置93 也可以不由风扇装置构成,而由例如压送泵或压缩机等构成。另一方面,在雾气产生器83设有向U字存水弯管85侧延伸的导水部94。在该导 水部94的端部的上部设有导水口 94a。而且,在导水部94内部中在与导水口 94a对向的部分设有离子交换树脂95。导水部94的导水口 94a从下方与上述排水用管路87的前端部 (图8中下侧的端部)对向,并且与该排水用管路87的前端部成为离开(隔开)状态。从 而,在排水用管路87的前端部和导水口 94a之间形成有向大气开放的空间部96。根据这种结构,从供水阀84经由供水用管路86向U字存水弯管85内供给的水 (图9中,参照箭头A)逐渐贮存在该U字存水弯管85内。而且,当向U字存水弯管85内供 给的水的水位超过溢水口 85d的高度时,从该溢水口 85d溢出的水经由溢水用管路88流出 到缓冲用容器89内(图9中,参照箭头B)。流出到缓冲用容器89内的水,通过适当开放排 水阀91来向外部排出。U字存水弯管85通过使所溢出的水流出到缓冲用容器89内,不从排水口 85c排 水而是在该U字存水弯管85内贮存规定量(此时,水位达到溢水口 85d的高度的水量)的 水。而且,与此同时,U字存水弯管85在上游部侧形成空间部97。这样通过在U字存水弯 管85内形成空间部97,供水阀84和U字存水弯管85内的水隔离。这样,供水路径82中形 成两个空间部96、97。而且,加压装置93在供水阀84被关闭状态(至U字存水弯管85内的供水停止的 状态)下,通过向U字存水弯管85内压送空气(图10中,参照箭头C),提升形成于U字存 水弯管85的上游部的空间部97的内压。由此,U字存水弯管85内贮存的水从上游部侧向 下游部侧推出而从排水口 85c排出(图10中,参照箭头D),通过排水用管路87向导水部 94内供水。再有,此时例如通过变更来自加压装置93的空气的压送量,能够调整从U字存水 弯管85内至导水部94的供水量。也就是说,也可以通过使来自加压装置93的空气的压送 量增多(强化),使得U字存水弯管85内的所有水向导水部94供给。另外,也可以通过使 来自加压装置93的空气的压送量减少(弱化),使得U字存水弯管85内的一部分水向导水 部94供给。接着,参照图11对雾气产生器83进行说明。图11是概略表示雾气产生器83结 构的纵断侧面图。雾气产生器83在构成外廓的外壳98中具备第1蓄水材料99 (相当于蓄水单 元)、第2蓄水材料100、吸水部件101 (相当于水供给单元)、多个(图11中表示为4个) 放电电极102、导电棒103 (相当于高电压施加单元)等。外壳98包括绝缘性材料(例如,聚丙烯等的树脂),其下部以中空形状构成可贮水 的贮水容器部98a(相当于贮水容器)。在贮水容器部98a的侧部,连接有导水部94。如上 所述从U字存水弯管85供给的水,经由该导水部94向贮水容器部98a内导入。另外,在贮水容器部98a的底部连接有溢水路径104。该溢水路径104其端部104a 延伸到贮水容器部98a的内部。因此,能够将水位达到端部104a水量(例如少于lOOcc) 的水在贮水容器部98a内进行贮水。当贮水容器部98a内的水位达到端部104a时,贮水容 器部98a内的水从该端部104a溢出。所溢出的水经由溢水路径104进行排出。第1蓄水材料99和第2蓄水材料100设置在外壳98内的上部。第1蓄水材料99 包括具有蓄水性的多孔质材料(例如,聚氨酯海绵)。该第1蓄水材料99在外壳98内部中 被收容在贮水容器部98a的上方。第2蓄水材料100在具有蓄水性的多孔质材料(例如, 聚氨酯海绵)混合导电性物质(例如,石墨)而形成。该第2蓄水材料100在外壳98内部中收容在第1蓄水材料99的上方。再有,在第2蓄水材料100中混入石墨作为导电性物质 是为了确保该第2蓄水材料100的导电性或硬性。吸水部件101包括具有吸水性、蓄水性和向上吸特性的多孔质材料(例如,包括纤 维状的聚酯的毛毡材料),其上下两端部形成尖锐的针形状。吸水部件101的基端部(图 11中下侧的端部)延伸到以从下方覆盖该吸水部件101的方式设置的贮水容器部98a内, 并与该贮水容器部98a内贮存的水接触。另一方面,吸水部件101的前端部(图11中上侧 的端部)从下方插入于第1蓄水材料99中。由此,吸水部件101的前端侧部分被第1蓄水 材料99覆盖并形成与该第1蓄水材料99接触的状态。放电电极102包括具有吸水性、蓄水性和向上吸特性的多孔质材料(例如,包括纤 维状的聚酯的毛毡材料),其各自前端部(图11中上端的端部)形成尖锐的针形状。这些 多个放电电极102的基端部(图11中下侧的端部)从上方插入于第1蓄水材料99中。由 此,多个放电电极102的下端侧部分形成分别被第1蓄水材料99覆盖的状态。另外,这些多个放电电极102穿过外壳98内的第2蓄水材料100和外壳98上面 部来设置。因此,这些放电电极102主要由外壳98的上面部固定,同时由具有硬性的第2 蓄水材料100进行辅助性的固定。这些放电电极102在吸水部件101的周围以同心圆状配 置。贮存在贮水容器部98a内的水经由延伸到该贮水容器部98a内的吸水部件101被 吸收(吸上),向第1蓄水材料99供给。而且,向第1蓄水材料99供给的水渗透该第1蓄 水材料99内部,随之向放电电极102供给水。再有,放电电极102以吸水部件101作为中 心以同心圆状配置。因此,从吸水部件101向第1蓄水材料99内渗透的水均等地向周围的 放电电极102供给。而且,第1蓄水材料99中所包含的水的一部分也向第2蓄水材料100 渗透。因此,从该第2蓄水材料100也向放电电极102供给水。导电棒103其前端部(图11中上侧的端部)在外壳98内穿过第1蓄水材料99, 被固定在具有硬性的第2蓄水材料100。而且,导电棒103在外壳98的外部,在其基端部 (图11中下侧的端部)之外的周围侧部的整个区域由包括绝缘性材料的被覆部件103a覆 盖。导电棒103其基端部(下端部)与电源电路(未图示)的高电压电源105的负极(例 如,-6kV)连接。因此,来自高电压电源105的负的高电压经由导电棒103、含水的第1蓄水 材料99和第2蓄水材料100施加到放电电极102,从而该放电电极102带负电。也就是说, 导电棒103起到向放电电极102施加来自高电压电源105的负的高电压从而使该放电电极 102带负电的高电压施加单元的作用。根据这种结构,在供给水的放电电极102施加来自高电压电源105的负的高电压。 此时,在放电电极102的前端部上集中电荷,对该前端部中所包含的水提供超过表面张力 的能量。由此,放电电极102的前端部的水分裂(瑞利(Rayleigh)分裂),从该放电电极 102的前端部以雾气状被喷出。也就是说,产生静电雾化现象。这里,以雾气状喷出的水粒 子带负电,包含由该能量生成的羟基。因此,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羟基从放电电极102与雾气 一起被喷出,从而可通过该羟基的作用进行除菌或除臭。再有,雾气产生器83不包括与带负电的放电电极102对应的另一个电极。此时,在 设置该雾气产生器83的对象设备(例如,洗衣机1)中,经由接地线等接地的部件(例如, 框体2)起到与带负电的放电电极102对应的另一个电极作用。
也就是,雾气产生器83在该放电电极102的附近未设置与通过来自高电压电源 105的负的高电压而带负电的放电电极102对应的另一个电极。所以,来自放电电极102的 放电本身非常稳定。因此,不会产生电晕放电,能够抑制有害气体(臭氧或、由该臭氧对空 气中的氮进行氧化而产生的氮氧化物、亚硝酸、硝酸等)的产生。在生成羟基的雾气产生装置中,不可缺少的是至雾气产生器的放电电极的水供给 和至该放电电极的高电压的施加。而且,在洗衣机中设置这种雾气产生装置时,可考虑共用 至槽内的供水源(自来水管的水龙头等)作为水源。可是,这种供水源或者用于将来自该供 水源的水向雾气产生装置的雾气产生器供给的供水路径,通常设置在洗衣机的上部侧,因 此在很多情况下为使用者可接触的部分。而这种部分也是经由水连接到雾气产生装置的部 分,因此如果发生来自雾气产生装置的漏电等则也是一种有可能被施加高电压的部分。因 此,在洗衣机中具备必须施加高电压至放电电极的雾气产生装置时,必需防止漏电、触电等 来提高安全性。根据本实施例的雾气产生装置81,通过在将蓄水向放电电极102供给的第1蓄水 材料99和向该第1蓄水材料99供给水的供水阀84之间的空间部96、97,第1蓄水材料99 与供水阀84之间成为被电绝缘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来自导电棒103的高电压施加到使 用者可接触的供水路径82的供水阀84侧,从而能够安全地进行来自放电电极102的雾气 的喷出。这样,雾气产生装置81在必须施加高电压至放电电极102的结构中,能够防止高 电压施加到使用者可接触的部分,从而能够安全地进行来自放电电极102的雾气的喷出。 因此,雾气产生装置81实现了防止漏电、触电等提高安全性的结构,从而能够在不损害安 全性的情况下包括于洗衣机等中。另外,雾气产生装置81中从供水阀84至U字存水弯管85内的供水和从该U字存 水弯管85至雾气产生器83的供水之间的定时不同。因此,能够回避供水阀84和雾气产生 器83经由水连接的状态,从而进一步防止高电压施加到使用者可接触的供水阀84侧。(第8实施例)接着,参照图12对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与第7实施例相同部分标 以同一符号。本实施例是有关雾气产生装置(相当于静电雾化装置)的实施例,供水路径 的结构与上述的第7实施例不同。雾气产生装置111包括雾气产生器83和代替上述供水 路径82的供水路径112。供水路径112是从供水阀84至雾气产生器83内的第1蓄水材料99 (参照图11) 的部分。供水路径112在其一部分中包括滴下容器113。该滴下容器113作为整体形成矩形中空形状,在上部具有供水口 113a,在底部具 有排水口 113b。而且,滴下容器113在其侧部具有溢水口 113c。在供水口 113a,插入有从供水阀84向下方弯曲延伸的供水用管路114。该供水用 管路114的前端部(图12中下侧的端部)延伸到滴下容器113内。此时,供水用管路114 的前端部延伸至高于溢水口 113c的位置。在排水口 113b贯通连接有排水用管路115。在 该排水用管路115的途中,设有排水阀116。排水用管路115的下端部,与从雾气产生器83 延伸的导水部94的导水口 94a从上方对向,并且,与该导水口 94a形成离间(隔开)的状 态。因此,在排水用管路115的下端部和导水口 94a之间形成有空间部117。
根据这种结构,在排水阀116被关闭的状态下,从供水阀84经由供水用管路114 向滴下容器113内供给的水逐渐贮存在该滴下容器113内。而且,当向滴下容器113内供 给的水的水位超过溢水口 113c的高度时,从该溢水口 113c溢出的水向滴下容器113外部 排出。因此,滴下容器113内的水位不会超过溢水口 113c的高度。这里,供水用管路114的下端部位于比溢水口 113c的高度即滴下容器113内可贮 水的最高水位高的位置。由此,在滴下容器113内的上部形成空间部118。这样通过在滴下 容器113内形成空间部118,供水阀84和滴下容器113内的水隔离。这样,在供水路径112 中形成两个空间部117、118。排水阀116通过适当调整其开口度,使贮存在滴下容器113内的水通过排水用管 路115向导水部94内滴下。也就是说,该排水阀116不是使滴下容器113内的水连续流动 而是起到使之滴下的调节阀的作用。根据本实施例的雾气产生装置111,通过在雾气产生器83内的第1蓄水材料99与 向该第1蓄水材料99供给水的供水阀84之间的空间部117、118,第1蓄水材料99和供水 阀84之间形成被电绝缘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来自导电棒103的高电压施加到使用者可 接触的供水阀84侧,能够安全地进行来自放电电极102的雾气的喷出。这样,雾气产生装置111在必须施加高电压至放电电极102的结构中,能够防止高 电压施加到使用者可接触的部分,从而能够安全地进行来自放电电极102的雾气的喷出。 因此,雾气产生装置111实现了防止漏电、触电等提高安全性的结构,从而能够在不损害安 全性的情况下包括于洗衣机等中。另外,雾气产生装置111以滴下的方式将滴下容器113内的水向导水部94内供 给。因此,与使滴下容器13内的水连续流动来供给的结构不同,能够间断地供水。由此,能 够回避供水阀84和雾气产生器83经由水连接的状态,能够进一步防止高电压施加到使用 者可接触的供水阀84侧。另外,当滴下容器113内的水量很多时,水压变大。因此,即使调整排水阀116的 开口度,也很难使滴下容器113内的水向导水部94内滴下。在本实施例中,雾气产生装置 111在滴下容器113的侧部设有溢水口 113c。所以,可将滴下容器113内的水量限制到规 定量(水位达到溢水口 113c的高度的水量)。因此,能够防止滴下容器113内的水压过大, 从而能够使滴下容器113内的水恰当地向导水部94内滴下。再有,通过适当变更滴下容器 113中的溢水口 113c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不仅能够调整滴下容器113内的水压,而且还能够 调整来自滴下容器113的水的滴下量或滴下间隔。再有,雾气产生装置111也可以不使供水用管路114的前端部插入滴下容器113 内。代替之,雾气产生装置111使供水用管路114的前端部从上方与滴下容器113的供水 口 113a对向,并且使之成为与该供水口 113a离间的状态,由此在供水阀84和滴下容器113 之间形成空间部。(第9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3至图16对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有关洗衣机 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洗衣机1是未设有洗澡水用供水口 5的结构。而 且,在操作面板8设有用于显示各种信息(洗涤剂量或运行时间等)的液晶显示部8a。另 外,在操作面板8设有用于选择包括后述的除菌过程的各种运行过程的开关,或用于使运行开始、停止的各种开关等。另外,控制装置10起到执行后述的雾气产生工序的控制单元 的作用,以及设定向U字存水弯管85内供给水的时间的设定单元的作用。进一步地,这种结构的洗衣机1具备与上述图8所示的第7实施例中相同的雾气 产生装置81。接着,参照图14和图15对该洗衣机1中的雾气产生装置81的结构进行说 明。构成雾气产生装置81的供水路径82的U字存水弯管85,设置在水槽12的背面中 高于马达30的位置(图15中马达30侧部的稍微上方位置)。在U字存水弯管85的供水 口 85b贯通连接有从供水阀26延伸的给水用管路121 (也参照图14)。也就是说,供水阀 26相当于图8中的供水阀84。供水用管路121相当于图8中的供水用管路86。在U字存 水弯管85的排水口 85c贯通连接有向下方弯曲延伸的排水用管路122。该排水用管路122 大体上不弯曲而向雾气产生装置81的雾气产生器83侧延伸,与该雾气产生器83的导水部 94贯通连接。也就是说,排水用管路122相当于图8中的排水用管路87。再有,此时排水 用管路122的前端部紧贴在导水部94的导水口 94a(参照图8)而连接。因此,在排水用管 路122的前端部和导水口 94a之间未形成有向大气开放的空间部。U字存水弯管85经由溢水口 85d与水槽12内贯通。即水槽12相当于图8中的缓 冲用容器89。而且,与该水槽12的底部连接的排水软管28 (参照图14)相当于图8中的排 水路90。设置在该排水软管28途中的排水阀29(参照图14)相当于图8中的排水阀91。 另外,设置在与水槽12贯通的循环风路43途中的循环用送风机38相当于图8中的加压装 置93。另一方面,雾气产生装置81的雾气产生器83包括在构成循环风路43途中部分的 供风管道42中在温风入口 23上游且刚超越连接软管41 (参照图14)下游侧之后的部分 (图15中,供风管道42迂回马达30向上方延伸部分的下端部分)。而且,雾气产生器83 的放电电极102设置为各自的前端部向循环风路43的内部突出。也如图14中所示,通过具有底部43b的隔板43a,流过循环风路43内的空气(温 风)的一部分向雾气产生器83侧供给,通过放电电极102和其周边部分之后与循环风路43 合流(参照图14中以虚线表示的箭头)。雾气产生器83的排水路径104贯通连接在排水软管28中排水阀29下游的部分。 因此,从雾气产生器83的贮水容器部98a内向排水路径104溢出的水通过该排水路径104 向排水软管28排出。再有,虽然未图示,雾气产生器83的导电棒103其基端部与洗衣机1的电源电路 的高电压电源的负极(例如,_6kV)连接。因此,来自高电压电源的负的高电压经由导电棒 103、含水的第1蓄水材料99和第2蓄水材料100被施加到放电电极102,从而使该放电电 极102带负电。而且,此时经由接地线(未图示)等接地的框体2(未与放电电极102对向并且设 置在离该放电电极102远方位置的部件)起到与带负电的放电电极102对应的另一个电极作用。在这样构成的洗衣机1中,控制装置10可执行除菌过程,该除菌过程是相当于雾 气产生工序的过程,是一种使雾气产生装置81动作、产生雾气、将该雾气与在循环风路43 内流动的空气一起向水槽12内供给的过程。这里,参照图16说明执行该除菌过程时的控
18制装置10的控制内容。图16是表示其控制内容的定时图。再有,在图16中带影线表示的 部分,控制装置10驱动各构成要素(开放供水阀26,驱动循环用送风机38,对导电棒103 通电)。当通过操作面板8选择除菌过程时,在该除菌过程的初期,控制装置10开放供水 阀26,经由供水用管路121、供水口 85b向U字存水弯管85内供给水(图16中以符号A表 示的区间)。被供给的水逐渐贮存在该U字存水弯管85内。此时,控制装置10预先设定将 水从溢水口 85d开始流出的水量的水向U字存水弯管85内供给的时间(设定单元)。而 且,当经过该设定时间时,控制装置10关闭供水阀26,停止至U字存水弯管85内的供水。 由此,控制装置10在不从排水口 85c排出U字存水弯管85内的水的情况下,向该U字存水 弯管85内贮存规定量(此时,水位达到溢水口 85d高度的水量)的水,同时在U字存水弯 管85的上游部侧形成空间部97 (参照图15)。接着,控制装置10以关闭供水阀26的状态(至U字存水弯管85内的供水停止的 状态)下判断是否经过规定时间(残留在供水用管路121内的水向U字存水弯管85内流 出程度的时间)(图16中以符号B表示的区间)。而且,当经过规定时间时,控制装置10以 高速旋转(例如3000rpm)驱动循环用送风机38,提升水槽12内的压力(内压)(图16中 以符号C表示的区间)。再有,此时控制装置10使排水阀29为关闭的状态(在水槽12内 保留循环风路43大致密封的状态)。因此,水槽12内的压力(内压)被有效地提升。随着水槽12内压的提升,该水槽12内和经由溢水口 85d处于贯通状态的U字存 水弯管85内的空间部97的内压提升。由此,贮存在U字存水弯管85内的水从该U字存水 弯管85的上游部侧向下游部侧推出而从排水口 85c排出,通过排水用管路87向导水部94 内供水。当完成至雾气产生器83的供水时,控制装置10判断是否经过规定时间(图11中 贮水容器部98a内所贮存的水经由吸水部件101、第1蓄水材料99等向放电电极102供给 程度的时间)(图16中以符号D表示的区间)。而且,当经过规定时间时,控制装置10从高 电压电源对导电棒103通电使雾气产生装置81动作(图16中以符号E表示的区间)。因 此,来自高电压电源的负的高电压经由导电棒103、第1蓄水材料99和第2蓄水材料100被 施加到放电电极102,使该放电电极102带负电。因此,从放电电极102的前端部喷出包括 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羟基的雾气。此时,控制装置10以低速旋转(例如低于上述供水时的旋转速度的1500rpm)驱 动循环用送风机38,使水槽12内的空气通过循环风路43循环。因此,包括从雾气产生装置 81喷出的羟基的雾气与在循环风路43内流动的空气(温风)一起向水槽12内供给。而 且,通过这样供给的羟基,能够对水槽12内的洗涤物(衣服等)进行除菌或除臭。此时,控 制装置10以低于至雾气产生器83的水供给时(参照以符号C表示的区间)的旋转速度驱 动循环用送风机38。因此,在循环风路43内流动的风量变弱,能够防止放电电极102干燥 同时向水槽12内供给雾气。再有,在上述除菌过程中,使用者可通过设置在操作面板8上的模式选择按钮(未 图示),选择第1模式和第2模式的两种模式。在选择第1模式时,控制装置10向水槽12内 供给雾气(循环用送风机38的驱动和对导电棒103的通电),并且以规定的低速旋转(例 如50rpm)使滚筒13正反旋转。该第1模式适用于对可搅拌的洗涤对象(可旋转对象,例如外套、裤子、围巾等)进行除菌的场合。另一方面,在选择第2模式时,控制装置10向水 槽12内供给雾气时,不使滚筒13旋转。该第2模式适用于对最好不希望进行搅拌的洗涤 对象(不可旋转的对象,例如,布制玩偶、手提包、皮革制品等)进行除菌的场合。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例,在除菌过程中向循环风路43内喷出包括具有强氧化 作用的羟基的雾气,与在循环风路43内流动的空气(温风)一起向水槽12内供给。因此, 能够对水槽12内的洗涤物(衣服等)进行除菌或除臭。而且,通过U字存水弯管85内形成的空间部97,能够在雾气产生器83内的第1蓄 水材料99和供水阀26之间维持电绝缘状态,防止高电压施加到使用者可接触的供水阀84 侧。再有,此时洗衣机1未在该放电电极102的附近设置与通过来自高电压电源的负 的高电压而带负电的放电电极102对应的另一个电极。所以,来自放电电极102的放电本 身非常稳定。因此,不会产生电晕放电,抑制有害气体(臭氧,或由该臭氧对空气中的氮进 行氧化而产生的氮氧化物、亚硝酸、硝酸等)的产生。再有,雾气产生器83只要是循环风路43的途中部分,则可设置在任意的部分。但 是,如本实施例中所示,优选为设置在循环风路43中由供风管道42构成的部分。供风管道 42构成循环风路43中的蒸发器46和冷凝器47下游的部分。这是因为,由此在该部分中产 生的羟基不易受到蒸发器46的冷却作用和冷凝器47的加热作用的影响。(第10实施例)接着,参照图17对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进行说明。再有,对于与上述图15中所 示的第9实施例相同部分省略其说明,只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在上述第9实 施例中所示的结构中在水槽12的背面进一步包括溢水存水弯管131的实施例。溢水存水弯管131设置在水槽12的背面中低于U字存水弯管85的位置。该溢水 存水弯管131为将U字存水弯管85在上下方向上变大的相似形状,作为整体形成上下方向 长的中空形状,在其内部具有下端开口的隔开部131a。因此,在该溢水存水弯管131内部形 成剖面大致成U字状的水路,并形成在该水路部分可贮水的结构。该溢水存水弯管131在 上游部(图17中溢水存水弯管131右侧的上端部分)具有供水口 131b,在下游部(图17 中溢水存水弯管131左侧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上侧部分)具有排水口 131c。在供水口 131b贯通连接有从供水阀26延伸的供水用管路132。在排水口 131c贯 通连接有向下方弯曲而延伸的排水用管路133。虽然未图示,但该排水用管路133贯通连接 在排水软管28中排水阀29下游的部分。溢水存水弯管131的上游部通过设置在水槽12背面的溢水流出口 12a与该水槽 12贯通连接。该溢水流出口 12a是用于在水槽12内的水量超过规定量(水位达到溢水流 出口 12a的高度的水量)时将所溢出的水向水槽12外(此时,溢水存水弯管131内)排 出。因此,例如即使产生供水阀26的故障等,并且水槽12内的水位超过设定水位而高到异 常时,超过规定量的水从溢水流出口 12a排出。再有,上述的U字存水弯管85的溢水口 85d设置在高于水槽12的溢水流出口 12a 的位置。因此,即使水槽12内的水位高到异常时,水槽12内的水也可以在其水位达到U字 存水弯管85的溢水口 85d之前从溢水流出口 12a排出。因此,来自水槽12的溢水不会流 入U字存水弯管85内。
20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向U字存水弯管85内供水的专用供水阀134与上述供 水阀26分开设置。而且,在U字存水弯管85的供水口 85b贯通连接有从专用供水阀134 延伸的供水用管路135。所以,可以将专用供水阀134与供水阀26分开独立地进行控制,能 够向U字存水弯管85内只提供必要的水量。因此,不会白白地使向该U字存水弯管85内 供给的水排出。接着,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各种运行过程中的清洗工序或者漂洗工序中,控制装置10开放供水阀26,经由 供水外壳25等向水槽12内进行供水。与此同时,控制装置10经由供水用管路132从供水 口 131b向溢水存水弯管131内进行供水。因此,在至水槽12内的供水期间,至溢水存水弯管131内的供水继续进行。从而, 向溢水存水弯管131内供给的水不是停留在该溢水存水弯管131内,而是超过排水口 131c 继续流动,经由溢水用管路133、排水软管28向洗衣机1外部流出。在水槽12内的水位达 到设定水位时,控制装置10关闭供水阀26,停止至水槽12内的供水和随之的至溢水存水弯 管131内的供水。因此,在溢水存水弯管131内有规定量(水位达到排水口 131c高度的水 量)的水剩余,从而被贮水。在干燥工序中,控制装置10以关闭排水阀29的状态使循环用送风机38、蒸发器 46、冷凝器47动作并向水槽12内供给温风,从而对水槽12内(滚筒13内)的洗涤物进行干燥。在这样的干燥工序中,经由溢水流出口 12a与水槽12内贯通的溢水存水弯管131, 通过贮存在内部的水成为其通气性被阻断的状态。因此,即使向水槽12内供给的温风的一 部分从溢水流出口 12a流入溢水存水弯管131,其温风也不会从排水口 131c排出而向洗衣 机1外部泄漏。也就是说,水槽12内部保留循环风路43而成为大致密封的状态。而且,在向维持这种密封状态的水槽12内供给温风,该水槽12内的压力(内压) 上升。此时,由于U字存水弯管85小于溢水存水弯管131,所以贮存在U字存水弯管85内 的水量少于贮存在溢水存水弯管131内的水量。因此,即便是通过从溢水流出口 12a流入 的温风而溢水存水弯管131内的内压不上升的状态,也通过从溢水口 85d流入的温风而U 字存水弯管85内的空间部97的内压上升。并且,随着空间部97的内压上升,贮存在U字 存水弯管85内的水从该U字存水弯管85的上游部侧向下游部侧推出而从排水口 85c排 出。而且,从排水口 85c排出的水,通过排水用管路122向雾气产生器83的导水部94内供 给。也就是说,干燥工序中的风量不能推出溢水存水弯管131内的水而排出,但被设定在能 够推出U字存水弯管85内的水而被排出的风量(例如,使循环用送风机38的旋转速度为 3000rpm时的风量)。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例,在水槽12的背面具备溢水流出口 12a的结构中,将U字存水弯管85的溢水口 85d设置在高于该溢水流出口 12a的位置。因此,能够回避来自 水槽12的溢水流入U字存水弯管85内而该U字存水弯管85内被水灌满的情况。由此,能 够恰当维持空间部97形成在U字存水弯管85内的状态,即雾气产生器83内的第1蓄水材 料99和供水阀26、134之间被电绝缘的状态,能够进一步防止高电压施加到使用者可接触 的供水阀26、134。(第11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18对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进行说明。再有,对于与上述第10实施 例相同部分省略其说明,只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在水槽12的背面具备溢水存水弯管131结构的变形实施例。
在U字存水弯管85的侧部,在低于溢水口 85d的位置设有连结口 85e。在该连结 口 85e贯通连接有连结管路136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在U字存水弯管85的供水口 85b 贯通连接有从供水阀26延伸的供水用管路121。另一方面,在溢水存水弯管131的上部设有连结口 131d。该连结口 131d贯通连接 有一端与U字存水弯管85的连结口 85e连接的连结管路136的另一端。根据这种结构,当向U字存水弯管85内供给的水的水位超过连结口 85e的高度 时,从该连结口 85e溢出的水经由连结管路136向溢水存水弯管131内流出。因此,能够回 避U字存水弯管85内被水灌满的情况并维持雾气产生器83内的第1蓄水材料99和供水 阀26之间的电绝缘状态。另外,能够将向该U字存水弯管85内过剩供给的水作为用于向 溢水存水弯管131内贮水的水利用。另外,能够将来自单个供水阀26的水向U字存水弯管85和溢水存水弯管131双 方供给,从而形成简便的供水结构。(第12实施例)接着,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进行说明。再有,对于与上述图12中所 示的第8实施例相同部分省略说明,只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在水槽12的背面 使用滴下容器113构成雾气产生装置的实施例。滴下容器113在水槽12的背面中设置在比马达30稍微高的位置(图19中马达 30侧部的稍微上方位置)。在滴下容器113的供水口 113a贯通连接有从供水阀26延伸的 供水用管路121。也就是说,供水阀26相当于图12中的供水阀84。供水用管路121相当 于图12中的供水用管路114。而且,此时供水用管路121的前端部也延伸到比设置在滴下 容器113侧部的溢水口 113c高的位置。在滴下容器113的排水口 113b贯通连接有排水用管路137。在该排水用管路137 的途中设有排水阀138。也就是说,排水用管路137相当于图12中的排水用管路115。排 水阀138相当于图12中的排水阀116。该排水用管路137大体上不弯曲而延伸到雾气产生 器83侧,与该雾气产生器83的导水部94贯通连接。再有,此时排水用管路137的前端部 紧贴在导水部94的导水口 94a(参照图12)连接。因此,在排水用管路137的前端部和导 水口 94a之间不形成向大气开放的空间部。在滴下容器113的溢水口 113c贯通连接有向下方弯曲而延伸的排水用管路139。 虽然未图示,但该排水用管路139贯通连接在排水软管28中排水阀29的下游部分。根据这种结构,在滴下容器113内贮存水位达到溢水口 113c的高度水量的水,在 该滴下容器113内形成空间部118。而且,通过这样在滴下容器113内形成的空间部118, 能够维持雾气产生器83内的第1蓄水材料99和供水阀26之间的电绝缘状态,从而防止高 电压施加到使用者可接触的供水阀26侧。另外,通过适当调整排水阀138的开口度,能够使贮存在滴下容器113内的水经排 水用管路137向导水部94内滴下,从而能够向雾气产生器83进行间断的供水。因此,能够 回避供水阀26和雾气产生器83经由水连接的状态,能够进一步防止高电压施加到使用者可接触的供水阀26侧。再有,在滴下容器113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上述第10实施例或第11实施例中所示的溢水存水弯管131。(其它实施例)再有,本发明并不只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可以如下所述进行变形或扩充。作为形成放电电极52、放电电极71、放电电极102的多孔质材料,也可以采用多孔 质的陶瓷材料或多孔质的金属材料等。在静电雾化装置50中,放电电极52、71只要其中至少1个变长形成并延伸到贮水 容器部51a即可,但既可以将其中全部变长形成,也可以将多个中的任意个变长形成。另外也可以不形成将放电电极52a的基端部延伸到贮水容器部51a的结构,取代 之通过蓄水材料53进行吸水。再有,此时构成为向蓄水材料53供给水。或者,将蓄水材料 53的一部分延长到直接泡在贮水容器部51a内的水中。在雾气产生装置81、111中,放电电极102其前端部并不限定于尖锐的形状,例如 也可以将其前端部形成为平滑的半球形状。而且,也可以将放电电极102的基端部延长到 贮水容器部98a内,起到水供给单元的功能。也可以将供水路径56或者供水用管路121连接到通风管道34的底部,使从蒸发 器46产生的除湿水向贮水容器部55a内或者贮水容器部98a内供水。另外,也可以使供水 阀26为可切换的结构,使得洗澡水用供水口 5向供水路径56开放,从而来自洗澡水用供水 口 5的洗澡水的一部分向贮水容器部51a内供水。也可以将溢水路径57或者溢水路径104连接到例如水槽12的底部,使从贮水容 器部55a或者贮水容器部98a溢出的水向水槽12内排水。根据这种结构,不会浪费从贮水 容器部55a或者贮水容器部98a溢出的水而作为洗涤水利用。贮水容器部51a或者贮水容器部98a内可贮水的水量,例如可通过变更该贮水容 器部51a或者贮水容器部98a的大小、形状等来适当变更而实施。作为与通过高电压施加单元带负电的放电电极52、放电电极71、放电电极102对 应的另一个电极,也可以设置不与放电电极52、放电电极71、放电电极102对向且位于从该 放电电极52、放电电极71、放电电极102离开的位置上的接地体。在雾气产生装置81、111中,吸水部件101其前端部侧也可以不通过第1蓄水材料 99覆盖,而是与放电电极102同样穿过第2蓄水材料100和外壳98的上面部。此时,吸水 部件不仅起到将贮水容器部98a内的水向第1蓄水材料99供给的水供给单元的功能,也起 到喷出雾气的放电电极的功能。通过使吸水部件101的基端部(与贮水容器部98a内的水接触的部分)尖锐,贮 水容器部98a内的水中所包含的异物(尘埃等)不易被吸到吸水部件101内,从而能够防 止该吸水部件101的吸水性能的下降。但是,吸水部件101的基端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为平坦的形状。另外,吸水部件101并不限定于如图11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例如,在将贮水 容器部98a设置在外壳98的侧部时,也可以将该吸水部件设置在横方向上,使得吸水部件 与第1蓄水材料99和贮水容器部98a内的水接触。另外,也可以形成未设有吸水部件101的结构,取代之可通过第1蓄水材料99或者第2蓄水材料100进行吸水。再有,此时向第1蓄水材料99或者第2蓄水材料100供给 水。或者,将第1蓄水材料99或者第2蓄水材料100的一部分延长至直接浸在贮水容器部 98a内的水中。
也可以在放电电极102上载持白金纳米胶质。也可以在贮水容器部98a内设置除菌剂。例如,可以由纤维状的离子交换树脂形成第1蓄水材料99,也可以将离子交换树 脂设置在贮水容器部98a内。此时,向放电电极102混纺导电性物质(例如,碳纤维)。例如,在对不能浸在水中进行洗涤的洗涤物进行除菌、除臭时,也可以设有在未向 水槽12内供给水的状态下从静电雾化装置50或者雾气产生装置81、111供给雾气的运行 过程。因此,能够在不浸入水中的情况下对不耐水的洗涤物进行除菌、除臭。另外,在使用洗澡水来执行清洗工序时,也可以控制使得干燥工序中的来自静电 雾化装置50或者雾气产生装置81、111的雾气的产生量增加。另外,也可以进行使羟基的 含有率增加的控制。而且,也可以进行使雾气的产生时间变长的控制。因此,即使洗澡水中 所包含的杂菌类残留在洗涤结束后的洗涤物上,也能够除去这种杂菌类。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循环风路43中具备热泵49的洗衣机1,而且还适用于循环风路 内具备加热器和水冷式的热交换器的加热式洗衣机。此时,静电雾化装置50或者雾气产生 装置81、111的雾气产生器83,优选为设置在循环风路中热交换器的下游侧(水槽侧)。另 外,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不具有洗衣功能的干燥机。
权利要求
一种洗衣机,包括如下结构要素循环路径,其与槽贯通连接;送风单元,其使所述槽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循环路径而循环;除湿单元,其对流过所述循环路径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并除湿;加热单元,其对流过所述循环路径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静电雾化装置,其包括如下结构要素放电电极,其包括具有吸水性、蓄水性和向上吸特性的多孔质材料,其前端部以向所述循环路径的内部突出的方式设置;蓄水单元,其包括具有蓄水性的多孔质材料,将储蓄的水向所述放电电极供给;供水单元,其向所述蓄水单元供水;以及高电压施加单元,其向所述放电电极施加负的高电压以使该放电电极带负电。
2.如权利要求1的洗衣机,其中,在从所述供水单元至所述蓄水单元的供水路径的一部分中设置有空间部。
3.如权利要求2的洗衣机,包括如下结构要素 供水阀,其作为所述供水单元设置;U字存水部,其设置在从所述供水阀至所述蓄水单元的供水路径的一部分中,在上游部 具有连接所述供水阀的供水口,在下游部具有连接所述蓄水单元的排水口,在所述供水口 的附近低于所述排水口的位置具有溢水口 ;以及内压提升单元,其连接到所述U字存水部的上游部,使该U字存水部的内压提升; 所述U字存水部,在从所述供水阀经由所述供水口向该U字存水部内供给的水的水位 超过所述溢水口的高度时,使溢出的水从该溢水口流出,从而不是从所述排水口进行排水 而是在该U字存水部内贮存水并且在所述上游部形成所述空间部;所述内压提升单元,在所述供水阀被关闭的状态下,使在所述U字存水部的所述上游 部形成的所述空间部的内压提升,从而将贮存在该U字存水部内的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并 向所述蓄水单元供给。
4.如权利要求2的洗衣机,包括如下结构要素 供水阀,其作为所述供水单元设置;以及容器,其设置在从所述供水阀至所述蓄水单元的供水路径的一部分中; 所述空间部,分别形成于所述供水阀和所述容器内所贮存的水之间,以及所述容器和 所述蓄水单元之间。
5.如权利要求3的洗衣机,其中,所述U字存水部的所述溢水口与所述槽连接; 所述送风单元作为所述内压提升单元。
6.如权利要求5的洗衣机,包括如下结构要素控制单元,其对所述静电雾化装置的所述供水阀、所述高电压施加单元、所述送风单元 的动作进行控制,执行从所述放电电极产生雾气的雾气产生工序;以及设定单元,其对向所述U字存水部内供给从所述溢水口水开始流出的量的水的时间进 行设定;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雾气产生工序的初期,只在通过所述设定单元设定的时间内开放所述供水阀,从关闭所述供水阀到经过规定时间之后,通过将所述送风单元以规定转数进行驱动, 使贮存在所述U字存水部内的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并向所述蓄水单元供给,其后,使所述送风单元以低于所述规定转数的转数进行驱动,并且通过所述高电压施 加单元向所述放电电极施加高电压。
7.如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的洗衣机,其中,所述槽包括在该槽内的水量超过规定量时对溢出的水进行排水的溢水流出口 ;所述U字存水部的所述溢水口设置在高于所述槽的所述溢水流出口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的洗衣机,其中,不与所述放电电极对向且设置在从该放电电极离开的位置的部件,起到与通过所述高 电压施加单元带负电的所述放电电极对应的另一个电极的功能。
9.如权利要求1的洗衣机,其中,在所述放电电极上载持有白金纳米胶质。
10.如权利要求1的洗衣机,其中,所述蓄水单元包括纤维状的离子交换树脂,覆盖所述放电电极中所述循环路径外部的 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的洗衣机,其中,所述蓄水单元通过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中混合吸水性树脂而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的洗衣机,其中,所述放电电极包含有导电性物质。
13.如权利要求2的洗衣机,包括如下结构要素贮水容器,其设置在所述放电电极的下方,贮存经由所述蓄水单元向所述放电电极供 给的水;以及溢水路径,其与排出所述槽内的水的排水路径连接,将从所述贮水容器溢出的水向所 述排水路径排出;所述供水路径,与用于向所述槽的内部供给水的供水口连接,将来自该供水口的水的 一部分向所述贮水容器供给。
14.如权利要求13的洗衣机,其中,在所述贮水容器的内部设置除菌剂,该除菌剂包括具有除菌性的金属元素和对水具有 渐溶性的磷酸系玻璃。
15.如权利要求1的洗衣机,其中,所述放电电极设置有多个;这些多个放电电极其各自的前端部形成尖锐的针形状,并且这些前端部的曲率设定成 多种。
16.如权利要求1的洗衣机,其中,所述静电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循环路径中所述送风单元的下游侧。
17.如权利要求16的洗衣机,其中,在所述循环路径中设置有将流过该循环路径内的空气向所述静电雾化装置侧供给的 隔板。
18.一种雾气产生装置,包括如下结构要素放电电极,其包括具有吸水性、蓄水性和向上吸特性的多孔质材料; 蓄水单元,其包括具有蓄水性的多孔质材料,将储蓄的水向所述放电电极供给; 供水单元,其向所述蓄水单元供给水;以及高电压施加单元,其通过向所述放电电极施加负的高电压从所述放电电极产生雾气; 在从所述供水单元至所述蓄水单元的供水路径的一部分中设置有空间部。
19.如权利要求18的雾气产生装置,包括如下结构要素 供水阀,其作为所述供水单元设置;U字存水部,其设置在从所述供水阀至所述蓄水单元的供水路径的一部分中,在上游部 具有连接所述供水阀的供水口,在下游部具有连接所述蓄水单元的排水口,在所述供水口 的附近低于所述排水口的位置具有溢水口 ;以及内压提升单元,其连接到所述U字存水部的上游部,使该U字存水部的内压提升; 所述U字存水部,在从所述供水阀经由所述供水口向该U字存水部内供给的水的水位 超过所述溢水口的高度时,使溢出的水从该溢水口流出,从而不是从所述排水口进行排水 而是在该U字存水部内贮存水并且在所述上游部形成所述空间部;所述内压提升单元,在所述供水阀被关闭的状态下,使在所述U字存水部的所述上游 部形成的所述空间部的内压提升,从而将贮存在该U字存水部内的水从所述排水口 排出并 向所述蓄水单元供给。
20.如权利要求18的雾气产生装置,包括如下结构要素 供水阀,其作为所述供水单元设置;以及容器,其设置在从所述供水阀至所述蓄水单元的供水路径的一部分中; 所述空间部,分别形成于所述供水阀和所述容器内所贮存的水之间,以及所述容器和 所述蓄水单元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和雾气产生装置,其在不产生有毒气体的情况下生成羟基并对槽内的衣服进行除菌或除臭。其中包括使槽内的空气通过循环路径而循环的送风单元;对流过所述循环路径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并除湿的除湿单元;对所述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以及静电雾化装置,其包括包括具有吸水性、蓄水性和向上吸特性的多孔质材料并且其前端部以向所述循环路径的内部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放电电极;包括具有蓄水性的多孔质材料并且将储蓄的水向所述放电电极供给的蓄水单元;向所述蓄水单元供水的供水单元;以及向所述放电电极施加负的高电压以使该放电电极带负电的高电压施加单元。
文档编号D06F37/00GK101805973SQ20101011471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6日
发明者久保田亨, 畑山勉, 西胁智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